王芳荃(1880~1975),字维周,
沙市区人,是中国早期英语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王芳荃堪称“
清华大学元老”,
闻一多、
梁实秋、
余上沅等一批现代著名学人,都曾是他的学生。他在清华学堂(后为清华大学)等多所学府任教,并在抗日战争期间带领学校骨干南迁,为保全教育机构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子
王元化,是著名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现代作家、著名学者、《
文心雕龙》研究学者。
王芳荃,早在抗战之前,他的生平小传就被收录进了当年由中国图书大辞典馆编辑出版的《民国名人图鉴》。据介绍,王芳荃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6月出生在
沙市区一个清贫的家庭里,因家境困厄,生活拮据,他自幼即白天打工,晚上读书,直到17岁那年,才得到教会资助,赴沪就读于
圣约翰大学。
1902年,王芳荃从
圣约翰大学毕业,先后在
宜昌市、
如皋市教书。1906年他回家结婚后即受聘于日本东京志成学校,携新婚妻子桂月华远赴
东海从事英文教学;1910年,他回国任教于
武昌文华大学。1911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开办
清华大学,经学部遴选,王芳荃作为首批录用人员,奉调到北京在该校任英文教师;1913年,学校派他前往美国留学,获
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并完成了《孟子》的英文翻译。1915年,王芳荃回国,继续在清华学校任教。1928年,因
国民政府派
罗家伦主持清华大学,他为抵制
中国国民党搞“政训”教育,愤而辞职,远走关外任教于
东北大学。其后,国难接踵而至,战祸连年,随着东北大片国土沦陷,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王芳荃随东北大学内迁入关,在交通大学北京铁路管理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任英文教授。
“七七”事变后,
日寇强占
北平市,学校教职员工风流云散。王芳荃与部分学生沿
京沪铁路南下,来到
上海市,打算借
上海交通大学借读。未几上海抗战全面爆发,他又到汉口商议复校开学之事。几经折冲樽,1937年底当局同意该校与唐山工程学院合并,在
湘潭市复课。随后日寇大举进攻
华中地区,武汉沦陷,
长沙市战火弥漫,王芳荃教授带着学生奔波于湘、桂、黔公路上达数月之久,于1939年初始在
贵州省中部小县福泉(原为平越)安顿下来,复课开学。1944年独山失守,学校再迁至四川璧山
丁家街道。抗战八年,正是由于王芳荃带 领学校骨干教师颠扑奔走,才使这所当时全面唯一培养铁路管理专门人才的学校得以保全。
抗战结束后,学校复迁
北平市,大家公推王芳荃领衔成立院务维持委员会,巡逻护校,保护学校财产,并迎接解放军进城。
平津战役打响后,原院长
徐佩琨见解放军已攻克
天津市,先行弃校出走,接着,学院教务长、训导长、总务长皆纷纷南下。为保护学校财产,迎接解放军进城,学院老师、学生、工人公推王芳荃教授领衔成立院务维持委员会,巡逻护校,直至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铁路管理学院改转北方交通大学,王教授已年近古稀,他见学院已完整回到人民手中,便申请退休。铁道部领导见他两次在危难关头,承担救亡重任,挽救了学院,遂授以“研究教授”的殊荣退休,原职原薪待遇不变。
王芳荃教授是我国早期接受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群体中一员,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早在美国
芝加哥大学留学期间,他就曾将《
孟子》全书,翻译为英文,是最先将中国的儒学经典介绍给西方世界的著名翻译家。他为人正直,修养深,追求进步。早在
辛亥革命爆发时,身为
武昌文华大学青年教师的王芳荃,就曾亲临火线,抢救
新建陆军伤员;1927年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就一直反对国民党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降卖国的反动政策。在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中,始终支持爱国学生的反对
帝国主义和
中国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解放后,他曾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到晚年退休回
上海市之后,还积极参与
社会工作,自编英文教材,以便利工农群众自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