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镇是
皖西北中心城市
京九铁路大枢纽——
阜阳市的东大门,曾被誉为
淮北市一支花。位于
颍东区,距离阜阳市区17.5公里,距离
合肥市250公里,位于京九铁路阜阳铁路枢纽(
阜阳北站)东侧。徐阜铁路、阜六高速公路、阜蚌公路穿境而过。主要
水系有:
茨淮新河、阜
蒙河、总干渠、苏沟等,横贯全镇,茨淮新河可常年通航,水陆交通便利。下辖11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常住人口86160人(2017年)。
历史沿革
建置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
淮北平原上有一个风水宝地,名叫“吕家铺子”,她就是插花镇的前身原名。
西汉末(公元8年),
王莽篡权改
国号为新。
刘秀起兵讨伐,兵败,单骑逃命至“吕家铺子”,人困马乏、炎热难耐,昏倒在一口水井旁。此时,一位头插鲜花的村妇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从旁路过,见状便上前施救。村妇向附近一家
牛肉汤馆讨要了一碗牛肉汤慢慢给他喂下,又从水井中提了两桶水,为刘秀擦拭降温,并饮喂刘秀的战马。刘秀苏醒后,问其姓名以图报恩,村妇一边答道:“人命天定,你能活过来那是天数,不需报恩”;一边随手将大一点的孩子背上肩头,用手拽着小一点的孩子转身要走。她这一有悖常理的举动让
刘秀十分好奇,追问道:“你应该背小一点的孩子,才合常理啊!”。村妇答道:“小一点的孩子是我亲生的,大一点的孩子是邻居家的,他父母因战乱而死,临终前将这小孩托孤于我,我当时答应一定会善待这孩子,比亲生的还要好!”刘秀深受感动,在没有任何信物的情况下,望着恩人头上插着的那朵鲜花说道:“以后若
汉军征战到此处,请在您家门头上插一朵鲜花,确保您家毫发无损!”。刘秀说完策马而去。
公元22年,刘秀兵强马壮,其手下大将
邓禹征战到“吕家铺子”,准备与
王莽一支军队在此地决战。这位村妇得知消息后,想到
刘秀曾经说过的话,悄悄地通知大家连夜在门头上插上一朵鲜花。第二天汉军看到“吕家铺子”的每家门口都插有一朵鲜花,莫名惊诧。邓禹想起刘秀的号令,于是传令易地决战,使“吕家铺子”免受战争涂炭而得以保全。不久,该村妇仙逝,老百姓自发修建了一座
庙宇,将这位头插鲜花的村妇
塑像供奉在庙宇内,鲜花由老百姓自发地及时予以更换,四季鲜艳!人们用这种朴实方式怀念着那位质朴的村妇,民间尊称这座庙宇为“插花庙”,尊称庙里的村妇塑像为“插花娘娘”。
公元25年6月,
刘秀登基称帝,派人到“吕家铺子”寻访这位村妇,以报救命之恩。
钦差大臣来而复返,如实向刘秀禀报村妇已仙逝,老百姓为感恩于她,在当地建庙、塑像、供奉。刘秀听罢,有所感悟:爱民必受民爱,好人必有好报!于是传旨:“赐金花一朵,令
邓禹择吉日替朕前往‘插花庙’为‘插花娘娘’
塑像佩带金花。”钦差大臣于公元26年,农历2月19日,在“插花庙”前举行盛大的插(金)花仪式,昭示天下,以示敬仰。在这场举行盛大的插(金)花仪式之后,“插花庙”名声远扬,致使“插花庙”的名称取代“吕家铺子”延用;每年农历2月19日约定俗成地成为“庙会日”。
这个传说给我们的启示是:
1、战争是残酷的,战争造成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那位大一点的小孩子成为孤儿;和平是珍贵的,有了和平,插花镇才得以延续发展;
2、“插花”两个字是从
东汉皇帝
刘秀嘴中说出,插花镇是御口亲封的“皇镇”;
3、插花是一个“好人有好报”的地方,因为插花娘娘救刘秀、救百姓的两次善举,使吕家铺子免于战争的涂炭而得以保存;
4、诚信至上,乃成就万事之根本,因为“插花娘娘”和邻居兑现了百姓之约,刘秀和百姓履行了君民承诺,所以“插花娘娘”才能永驻人们心间,刘秀才能成就帝王之业;
5、胸怀感恩之心,社会就会和谐美好。百姓为感恩为插花娘娘修庙
塑像,东汉皇帝刘秀为感恩插花娘娘赐金花,成就了历史名镇——插花镇;
6、每年农历2月19日的庙会,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缘于
东汉皇家的佩插金花的仪式,传承弘扬于民间,所以只有扎根于民间的文化,才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7、
插花牛肉汤历史悠久。
刘秀喝了插花牛肉汤而获救,成就了帝王之业;老百姓喜爱喝插花牛肉汤,既因为其味道醇美,也寄寓了实现自己美好梦想的愿望!
地理环境
插花镇是
皖西北中心城市——
阜阳市的东大门,曾被誉为“
淮北市一支花”、“西德兔第二故乡”。镇域面积110.18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插花集镇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92768万亩,基本农田8.3万亩,是传统优质小麦的主产区、
商品粮基地。有5万吨省级地方粮食储备库一座。2014年财政收入112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47元。
交通
北有宽阔浩荡的
茨淮新河,长年通航。S302
省道和
青阜铁路横贯全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经济
综述
2014年,插花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2.8亿元,同比增长8.47%;农业生产总值2.28亿元,同比增长8.6%;工业生产总值8.8亿元,同比增长9%;财政收入1126.6万元,与2013年相比基本持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7.1%;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1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52.7%;
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4%;农民人均纯收入6747元,同比增长13%。
2015年,插花镇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11.13亿元,增长6%。财政收入达到1750万元,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84元。
2016年,插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9亿元,增长8.6%。财政收入突破2000万元,增长2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8元,同比增长8.9%。
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种植高产、优质等多种
经济作物,鼓励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积极提供小额农业贷款,定期举行农业讲座,搞好服务。以期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014年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
第二产业
插花镇把振兴工业作为强镇必由之路。创办工业园,建立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和
招商引资的良好发展环境,形成
洼地效应。全镇规模工业企业7家,舜岳水泥、天邦化工、万荣新型建材、金冠矿粉、天勤服装等一批规模企业引进建成投产,对我镇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返乡农民工利用闲置厂房、仓库、民房自办各类小型
加工厂25家。全镇形成水泥、化工、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主导产业。2014年工业产值达8.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亿元。
插花镇依据国家发展非公经济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扶持民营
小微企业,使全镇的
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农副产品
加工业、服装加工业和服务业得到了长促发展。2014年可实现
营业收入1.3亿元。
第三产业
插花集镇现已由单纯的商业消费集镇变为农业服务的生产性集镇,是方圆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曾举办过全国
安哥拉兔交易会,集市贸易活跃、日趋繁荣。古镇插花区域优势日益显现,日俱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就。利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镇域经济发展营造得天独厚的软硬环境。2014年引进续建。在建和完工项目12个,计划投资近10亿元,新签约待建项目4个。
人口民族
插花镇镇域面积110.18平方公里,辖11个村,4个居委会,住人口86160人(2017年)。
社会
教育
公益服务设施建设。插花镇有
完全中学一所,
初中2所,即插花闸南中学和插花一学区中心学校,小学20所,幼儿园4所,拥有国家一、二级教师205人。成功引进
盐城市客商对老自来水厂改造,实现全天24小时供水。
集镇建成区面积达3.4平方公里,插花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初具小城镇规模。插花小学为省级农村实验示范学校。初中入学率达98.7%,小学入学率100%。
文化事业
集镇设有文化站、
广播站、影剧院、
有线电视台和地面
卫星接收站。
医疗卫生
插花医院医疗科室齐全,为一级四等医院。
基础工程
镇直部门齐全,设有派出所、法庭、刑警中队、交警中队、税务分局、工商所、交管站、交通稽查站、石油公司、农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邮政银行、供电所、电信支局、邮电支局、国家粮食储备库、三峡电厂华东输变站等单位。自来水厂全天24小时供水。
集镇建成区面积达3.4平方公里,工业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初具小城镇规模。
其他
该镇于1994年12月被国家确立为全国500家小城市试点镇。省委、省政府及省体改委皖发[1997]11号文件批准为综合改革试点镇。同时,被
阜阳市政府确立为副县级加强镇、市级重点中心镇。2000年被省建设厅授予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获得荣誉
1994年被国家建设部批准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阜阳撤地设市后,被市委、市政府批准为副县级建制镇。
1999年被省政府、省体改委批准为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2005年10月被列为安徽省发展改革试点镇。
2009年6月被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扩权强镇试点镇,2014年被国家批准为
全国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