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佑玲,
土家族,1966年8月12日出生,湖北人,民进中央委教育委员会委员,艺术学博士后,教授、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
民族舞蹈文化专业方向硕士生导师。现任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海淀区委主委。北市海淀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九届青联委员,兼任中国艺术医学协会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学习,
民族学民族艺术与审美方向硕士,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1年至1994年10月在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初级教育学院(原北京市第三师范学校)工作,1994年10月至2008年12月中央
中央民族大学对外汉语中心、教育学院、艺术研究所任教,从事过对外汉语、双语教育、语言学概论、美学、民族艺术与审美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9年1月调入
北京舞蹈学院任副院长。
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任
法政大学及
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亚洲研究所客员研究员,从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化比较研究。
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作为中国政府派遣研究员,在日本
东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邓佑玲先后参加国家哲学艺术学科“八五”以及“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民族文化大观》和《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国家民委“九五”科研课题《民族教育学通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课题“中国濒危语言个案对比研究”、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课题“中国民族艺术教育概论”等课题的撰写和研究工作。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教改项目。国务院三峡办科研项目“
三峡大坝库区移民建设中的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11工程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教材研究工作。
编著成果有:《民族风俗与生活趣谈》(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新兴学科百万个为什么 美学卷》(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中国古代十大轶事小说赏析〉等。先后在国内外
学术期刊发表《土家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身习俗的美学探析.》、《阿昌族艺术与审美》、《蒙古族与傣族审美文化比较》、《关于濒危语言研究中定性定位问题的初步思考》、《城市化: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功能的变化》、《构建濒危语言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土家族转用汉语成因分析》、《谈少数族群的语言转用和语言保持》、《双语教育与文化认同》、《语言濒危的原因及复兴运动的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机制初探》、《中国美学研究如何本土化》、《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初探》等论文。专著《
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
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
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美育资源的挖掘整理与传承发展研究》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教材建设”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口较少
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审美研究”项目。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 入选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