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
1965年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序曲
《红旗颂》原名《红旗颂——献给1949年开国大典》,是由中国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序曲。该作品是为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会的召开而创作的序幕曲,首次公演就很成功,并广为流传。吕其明用七天时间创作出了《红旗颂》初稿,之后经过历时54年的修改于2019年定稿,定稿版于2019年上半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22年11月3日,《红旗颂》手稿被吕其明捐赠给中国国家图书馆
《红旗颂》最早收录于Chi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专辑中,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管乐团联合演奏,时长9分钟。其总谱于1979年6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11年吕其明薛锡祥合作创作了合唱版《红旗颂》同年7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用音乐语言深情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亿万人民心潮澎湃的激动场面。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自1965年诞生以来,多次被电影、电视、文艺广播、新闻报道和各种庆典活动作为背景音乐,成为我国音乐舞台演奏率最高、广播电视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它已和贝德里赫·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一样,成为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精神象征。
《红旗颂》影响深远,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评选为“20世纪世界华人音乐经典”,并获得2017年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综合类最佳创作奖。《红旗颂》还入选了国家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中“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艺作品榜单等荣誉。
音乐制作
创作背景
1965年2月“上海之春”音乐会召开之际,一批老音乐家在研究各个单位上报的音乐作品时,感到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党、歌颂人民军队的作品不多,尤其是开幕式需要一部气势恢宏的新作品。在贺绿汀丁善德黄贻钧等老一辈音乐家的建议下,要求年仅35岁的吕其明来完成一部交响乐作品作为开幕式序曲,黄贻钧当场给出题目《红旗颂》。
吕其明10岁参加新四军,15岁入党,对红旗有着深刻的感情。1951到1954年吕其明这段时间在北京工作,每到国际劳动节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吕其明都会参加天安门广场的游行活动。吕其明听着队伍嘹亮的口号,看到群众激动的热泪盈眶的场面,影响了吕其明对《红旗颂》的创作,这种激情成为《红旗颂》的感情基调。
作者简介
吕其明出生于1930年,中国作曲家,无为市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入党。曾受到贺绿汀、管荫深等人的指点。1949 年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音乐创作,后任上海爱乐乐团团长,并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和指挥。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家》《铁窗烈火》《红日》《白求恩大夫》《山恋》《南昌起义》等近四十部电影作曲,其中《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广泛流传。此外,还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曲《郑成功》,交响诗《铁道游击队》《白求恩》交响叙事诗《孙中山》等大中型器乐作品。2011年吕其明荣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特别贡献奖。2021年6月,吕其明荣获中共中央颁授的“七一勋章”。
创作过程
初稿
1965年2月,吕其明接到一篇要求以红旗为题创作一首管弦乐的任务。35岁的吕其明试图寻找一个表现“红旗”主题的切入点。在构思和创作的过程中,他想到了开国大典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想到无数先烈的热血染成的红旗。吕其明埋头创作,整整七天闭门不出完成了作品的初稿。吕其明创作的初稿原本用15分钟来表演,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删到了9分钟。
定稿
吕其明7天完成初稿,之后进行了多次修改,一个和声、几个音符地慢慢雕琢。到2019年最终定稿时,全曲相较于初演的版本有近40处修改,包括很多小节中的音符,以及作品整体的和声等。在作品尾声的配器上,加强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旨在进一步把作品的情绪推向最高潮。
2019年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定稿版(总谱\u0026分谱)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乐曲结构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为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曲式结构。
引子
开头14小节是引子,由小号、圆号相继吹奏出以国歌的音调为素材的主导动机。
呈示部
第一主题
弦乐齐奏宽广、颂歌性的“红旗”主题,表现1949年开国大典举国欢庆胜利的宏伟历史场景,可被称为“红旗主题”,这是一个典型的颂歌主题,具有跌宕起伏、舒展豪迈的气概,仿佛是人们仰望红旗冉冉升起之时,内心涌动的激动与澎湃
第二主题
双簧管大提琴先后奏出的第二主题深情委婉,如歌的旋律似潺潺流水般滋润着听众的心田,又像是作者在表达对已故至亲的无尽思念。
展开部
中部是一个展开性段落,还是“红旗”主题,连续三连音音型造成节奏上强烈的动力性,“红旗”主题反复变奏,时而欢快跳跃,时而抒情缠绵,时而威武雄壮,最后发展为号角性的进行曲。
再现部
以对位手法对“红旗”主题予以变奏发展,气势更为壮阔。在乐曲的高潮处,乐队奏响《东方红》。又融入《国际歌》的旋律片段,成为升华作品艺术意蕴的画龙点睛之笔,不仅使音乐风格保持统一,也高度概括了整部作品的颂歌主题。
配器
弦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打击乐器
曲谱版本
现场演出
首演情况
1965年5月,在“上海之春”开幕式上,《红旗颂》由著名指挥家陈传熙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首演,并获得巨大成功。
重要演出
乐曲赏析
曲首
小号奏出以国歌音调为素材的引子,经圆号反复,由弦乐器在C大调上奏出歌颂五星红旗的主题。
呈示部
钢琴清脆和弦与木管五连音音型的烘托下第一次由弦乐器奏出辉煌的红旗主题。人们被音乐带入到幸福激荡的回想之中: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大二度上重复红旗音乐主题时,除四声部弦乐外,还加上三声木管,钢琴为音式进行,使音乐更为雄伟壮丽。千言万语借着优美、深情的旋律向着五星红旗倾诉吧。
展开部
主题变体作为连接部转向G大调,以乐器交替的二声部模仿的形式引向了展开性的中间部分,即连续的三连音音型、调性的移动使节奏富于动力,把颂歌主题变成了气势豪壮的进行曲,它象征着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的指引下坚强不屈、英勇战斗、昂首向前的坚定步伐。
再现部
又回到C大调,木管叠在弦乐声部之上合奏主题,并在《东方红》博大宏伟的曲调中使音乐达到最高潮,即满含至高情怀歌颂我们敬爱的祖国、歌颂伟大的党。尾声处,号角声又再次响起,并且乐队中渗入了《国际歌》意味深远的音调,它寓意着全中国人民高举着五星红旗,一直奔向共产主义灿烂的明天。
专业评价
交响乐团联盟主席、著名指挥家卞祖善万分感慨:“那些杰出的作曲家之所以伟大,是因其作品歌颂了祖国、人民和人类的理想而与世长存。《红旗颂》作为记录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丰碑,将永载史册!”
音乐舞蹈评论家董存明先生对《红旗颂》的艺术成就评论道,乐曲采用了A—B—A三部曲式,它与表现赞颂祖国的主题内容量身合体,首尾呼应,中段的回顾也有血有肉。当再现部A段又响起嘹亮的礼号声,情绪色彩更为浓烈,达到乐曲思想境界的升华。
中国新闻网评价: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他的这首序曲不仅成为全中国上演率最高、播放次数最多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催生这一经典作品的“上海之春”音乐节,也在“力推新人新作,繁荣本土原创”的宗旨下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体现新中国音乐发展历史脉络的上海城市名片和著名音乐品牌。
澎湃新闻评价:《红旗颂》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器乐作品,也是迄今中国音乐舞台演奏率最高、媒体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
发行信息
作品影响
《红旗颂》常作为国家重大政务活动、纪念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和尾声曲,也常被用于一些现代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如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2011年8月启用的频道包装就含有部分红旗颂的音符。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上海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音乐出版社官网.2024-01-11
合唱《红旗颂》总谱(套谱版).孔夫子旧书网.2024-01-06
合唱" 红旗颂" 总谱.豆瓣读书.2024-01-11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2024-01-06
..2024-01-09
红旗颂:序曲(总谱).孔夫子旧书网.2024-01-06
红旗颂(钢琴与乐队)总谱.孔夫子旧书网.2024-01-06
长城脚下奏响《红旗颂》.新浪娱乐.2024-01-06
红旗颂.豆瓣音乐.2024-01-06
红旗颂.豆瓣音乐.2024-01-06
吕其明 红旗颂.豆瓣音乐.2024-01-06
中国交响乐的魅力密码.光明新闻.2024-01-13
目录
概述
音乐制作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创作过程
初稿
定稿
乐曲结构
引子
呈示部
第一主题
第二主题
展开部
再现部
配器
弦乐器
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
打击乐器
曲谱版本
现场演出
首演情况
重要演出
乐曲赏析
曲首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专业评价
发行信息
作品影响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