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响乐团(英文名: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简称SSO),是亚洲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前身为1879年成立的上海公共乐队,1922年改称上海工部局乐队。1956年正式定名为上海交响乐团。
从中国第一部交响乐作品
黄自《怀旧》还有全球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
何占豪、
陈钢《
梁祝》,到国际上屡获殊荣的
朱践耳十部交响曲,以及当今乐坛最活跃的华人作曲家
谭盾《
地图》等作品都由上海交响乐团推向世界,是迄今为止首演当代中国作品最多的交响乐团;其中与谭盾合作的电影音乐《卧虎藏龙》一举拿下奥斯卡和
格莱美奖两项大奖。不仅如此,乐团还开创了中国乐团与国外著名乐团联手委约国际作曲家作品的先河——首次与
纽约爱乐乐团向作曲家
约翰·科里利亚诺联合委约《甜美的早晨》;与
中国爱乐乐团、
广州交响乐团联合委约
赵麟《度》并全球首演;委约
陈其钢创作《京剧瞬间》、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等;委约
叶小纲创作《敦煌》等作品。2021年乐团在国内首度试水版权开放,与社会共享共演四部庆祝建党百年委约新作,探索版权新模式;2022年委约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我们的世界》、《时间之轮》、交响舞曲《
大圣传奇》等多部新作由乐团完成首演。
上海交响乐团是最早广泛介绍西方音乐、最早演奏中国管弦乐作品、最早培养中国音乐人才、最早培养中国交响乐听众的乐团,也在逐步成长为一个汇聚全球顶尖演奏家、能代表中国音乐诠释能力的世界级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是中国首个登上
卡内基音乐厅、柏林爱乐大厅,并唯一受邀在
纽约中央公园夏季音乐会上演出的交响乐团。
上海交响乐团简介
上海交响乐团是亚洲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前身为1879年成立的上海公共乐队,1922年改称上海工部局乐队。1956年正式定名为上海交响乐团。这支乐团是最早广泛介绍西方音乐、最早演奏中国管弦乐作品、最早培养中国音乐人才、最早培养
中原地区交响乐听众的乐团,也在逐步成长为一个汇聚全球顶尖演奏家、能代表中国音乐诠释能力的世界级乐团。
从中国第一部交响乐作品
黄自《怀旧》还有全球演出最多的中国作品
何占豪、
陈钢《
梁祝》,到国际上屡获殊荣的
朱践耳十部交响曲,以及当今乐坛最活跃的华人作曲家
谭盾《
地图》等作品都由上海交响乐团推向世界,是迄今为止首演当代中国作品最多的交响乐团,可谓是中国交响乐最权威的诠释者;其中与谭盾合作的电影音乐《卧虎藏龙》一举拿下奥斯卡和
格莱美奖两项大奖。
乐团开创了中国乐团与国外著名乐团联手委约国际作曲家作品的先河——首次与
纽约爱乐乐团向作曲家
约翰·科里利亚诺联合委约《甜美的早晨》;与
中国爱乐乐团、
广州交响乐团联合委约
赵麟《度》并全球首演;委约
陈其钢创作《京剧瞬间》、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等;委约
叶小纲创作《敦煌》等作品。2021年乐团在国内首度试水版权开放,与社会共享共演四部庆祝建党百年委约新作,探索版权新模式;2022年委约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我们的世界》、《时间之轮》、交响舞曲《
大圣传奇》等多部新作由乐团完成首演。
历史沿革
创立阶段
1879年,上海公共乐队成立,雷穆萨任乐队指挥,为管乐队。同年1月8日,《
字林西报》首次刊登上海公共乐队在
兰心大剧院的演出预告。1881年,上海公共乐队由工部局接管,成为有正式拨款、有专门乐队委员会管理的正规、专业乐队。1883年,成立弦乐队。1907年,鲁道夫·布克就任指挥。布克将公共乐队扩充为小型管弦乐队,为中国最早的职业西式管弦乐队。1919年,
梅百器出任乐队指挥。1921年11月6日,梅百器在赴欧招募乐手后返沪组件的新乐队首次亮相。
1922年,乐队更名为“工部局乐队”,为首次使用“管弦乐团”一词。1927年5月29日,
谭抒真以实习生身份首次加盟工部局乐队,为加入工部局乐队第一位中国。同年11月27日,
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创办。多位工部局乐队演奏员在国立音乐院教职,培养了一批
本土音乐人才。1938年,首次正式吸纳中国演奏员,为谭抒真、
黄贻钧、
陈又新、徐威麟等4人。1945年11月,乐团由国民政府接管并更名为“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首次由中国人管理。1949年5月27日,
上海战役。同年7月17日,举行上海解放后首场交响音乐会。
初期发展阶段
1950年10月8日,中国指挥家
黄贻钧作为新中国第一位指挥家首次登台指挥交响乐团。1954年6月,在长江剧场举行招待英国工党首相艾德里音乐会,为首次外事任务。1956年4月,为本乐队及合唱伴奏乐队招考演奏员及学馆学员,首次设立乐队后备力量培养制度。1958年,最后一位外籍乐师离国,乐团首次全部由中国演奏员组成。1960年5月,参加第一届“上海之春”演出,共演出三套曲目,其中有一套全部是本团创作的作品。1979年3月,与美国
波士顿交响乐团交流,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及各声部长与上海交响乐团演奏员一起排练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小泽征尔指挥。1979年,小泽征尔来乐团指挥排练。1981年,1月29日至2月初,黄贻钧应卡拉扬之邀去
西柏林指挥
柏林爱乐乐团演出,为首位指挥柏林爱乐的中国指挥。1981年, 西柏林音乐家小组访沪,与黄贻钧、
周小燕在一起。
1983年12月10日《
文汇报》、《
解放日报》发表报道,祝贺
黄贻钧从事音乐工作50周年。1984年12月3日,
陈燮阳、秦淑兰来团工作,黄贻钧任名誉团长,陈阳任团长,秦淑兰任党支部书记兼副团长。1985年3月9-10日,1985年度第一音乐演出季开幕演出,节目册上首次使用团标。同年9月22日,由上海发展交响乐事业基金会和上海交响乐团共同发起, 87个乐迷成立“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同年9月29日-12月29日,上演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等,为乐团首次推出系列音乐会,亦为国内第一次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成套演出。同年9月29日-12月29日,乐团举办贝多芬作品系列音乐会。 图为系列音乐会购票之踊跃及观众座无虚席的火爆场面。
1986年11月8-9日,为第一届中国唱片奖举办获奖作品音乐会,上演
杨立青《
乌江恨》、
瞿小松《
第一交响曲》。12月,试点体制改革,建立音乐总监制,为国内首个采用音乐总监负责制的乐团。1988年6月11日-7月24日,演出全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由
陈燮阳指挥,并由广州白天鹅音响艺术有限公司录制音带。此为国内首套单人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音乐会和唱片。1988年6月12日,“贝多芬之魂”系列音乐会。1990年10月14日,在
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庆祝其建成100周年,为第一个献演卡内基厅的中国乐团。同年12月,
朱践耳的
第四交响曲获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音乐比赛唯一大奖。
1990年,
卡内基音乐厅100周年。1991年9月,开始在
锦江饭店小礼堂举办周末室内乐音乐会,为上海第一个且唯一的经常性室内乐音乐会。1991年12月,贝多芬铜像揭幕。1993年,进行体制改革:2月-3月,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为全国第一个采用此用人制度的文艺院团。1996年1月16日,首次聘用的外籍演奏员,美国小号手克里斯•哈塞尔布林抵沪。1997年10月9日,黄贻钧先生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在乐团院内举行。
1998年4月,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叶小纲受聘为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11月15日,为歌剧《
浮士德》伴奏。1999年,10月8日,为庆祝建团120周年的纪念日,召开团庆大会,
谭抒真作了发言。10月9日,在
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庆祝上海交响乐团成立120周年”庆典音乐会,龚学平、金炳华、周慕尧等市领导观看演出。1999年建团120周年庆典音乐会。2000年,3月中旬,在上海交响乐团120年历史上首次写下为好莱坞大片录制原声音乐的难忘的一笔——为美国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和台湾纵影片公司联合拍摄的大片《
卧虎藏龙》配乐。此片由
李安执导,
谭盾创作音乐,大提琴家
马友友承担片中一段大提琴独奏。音乐将在美国合成,
索尼公司出品唱片。
稳定发展阶段
2001年2月7日,聘用
加拿大指挥家马可·巴利索托为常任指挥,为乐团首次聘用外籍指挥,开创国内先河。乐团录制演出、
谭盾作曲的《卧虎藏龙》原声
配乐,获2001年奥斯卡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乐团。同年10月4日,在澳门演出《卧虎藏龙》。同年11月30日,《中国钢琴诗人——顾圣婴》由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含2CD顾圣婴演出录音,为中国首次为中国音乐家制作此类出版物。2002年3月,乐团聘请
傅人长、
张洁敏担任助理指挥,为乐团首次聘请青年指挥家担任此职。5月23日,《朱践耳交响曲集》首发式在
上海大剧院举行。这是国内第一次为一位中国作曲家系统出版交响曲唱片和总谱。9月,赴美国巡回演出,举办10场音乐会。这是1990年来的第二次赴美。
2004年6月20日,欧洲巡演,柏林爱乐大厅迎来了第一支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9月,开始按与国际接轨的音乐季制度来规划演出。2004年在柏林爱乐大厅演出。2006年8月,首次进行公开考核选聘演奏员,采取“拉幕考”的形式。9月,
挪威籍指挥
泰尔杰·密盖尔森被聘为上海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同年10月,继三年前《朱践耳交响曲集》出版后,上海交响乐团和
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继续编辑的 《
朱践耳管弦乐曲集》出版。2006年在
上海音乐厅举办纪念莫扎特音乐会。
2008年1月,“乐生活”系列音乐会启动,为乐团的首个演出品牌。同年1月14日,在
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5月,汶川地震,乐团举行室内乐赈灾演出。同年6月,赴京参加首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演出
朱践耳的“弦乐三折”和
彼得·柴可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
陈燮阳指挥。同年7月,上海交响乐团理事会正式成立。同年9月5日,上海交响乐团理事会发布了公开招聘新任音乐总监的通告。最后,理事会选举
余隆担任音乐总监。
2009年1月18日,
余隆正式上任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年7月13日,发布2009-2010音乐季,并在全国首次推出了与国际接轨的预售票制度。同年7月,全球招聘演奏员,为国内首个以这种模式招聘乐师的乐团。11月10日,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交响乐团,为
卡内基音乐厅主办“古今回响”中国文化艺术节圆满落幕。同年12月31日,创办
上海新年音乐会,使得上海成为继
维也纳,
柏林等城市之后拥有自主新年音乐会品牌的国际化大都市。首届上海新年音乐会由
里卡尔多·穆蒂执棒,在国内开启“世界级指挥大师+国内乐团”合作新模式。2010年7月13日,赴美国纽约,与
纽约爱乐乐团同台上演中央公园夏季音乐会,成为首个与纽约爱乐乐团同台演出中央公园音乐会的乐团。同年8月12-22日,与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创办
上海夏季音乐节,为沪上首个大型户外古典音乐节。在夏季音乐节期间组建第一支上海学生交响乐团和国内规模最大的学生音乐夏令营。同年9月,创立全新音乐普及教育品牌“MAP”(为Music Advancing Program 的简称)。
2011年,上海交响乐团与
纽约爱乐乐团联合委约作曲家
约翰·科里利亚诺为纪念“9•11”十周年而创作声乐与交响乐作品《甜美的早晨》,同年9月于纽约开启全球首演,开创了中国乐团联合委约国外乐团创作交响乐作品的先河。两年后,上海交响乐团联合
中国爱乐乐团、
广州交响乐团委约青年作曲家
赵麟为大提琴家
马友友所作协奏曲《度》,首度开启了以三大乐团联合委约,国际级演奏大师领衔首演的合作模式,同年全球首演于上海。2012年5月26日,乐团的首部委约作品《甜美的早晨》举行亚洲首演。2013年,
上海乐队学院成立,由纽约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和
上海音乐学院两团一院联手创办,以培养适应乐队需求的顶尖演奏人才为办学目标,成为目前世界唯一跨洲合建的乐队学院,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输送专业乐队人才。同年12月30日,上海交响乐团迁建工程完成结构封顶,并开始启动专业
声学装修和内装修以及外立面工程,为国内第一个在规划时
声学设计优先于
建筑设计的音乐厅。
2014年1月12-26日,在音乐总监余隆的率领下,上海交响乐团赴
德国、
荷兰开展乐团首次大规模欧洲巡演,先后在
慕尼黑、
纽伦堡、
埃因霍温、
杜塞尔多夫、
汉堡市、阿姆斯特丹和
科隆等7个城市的主流剧场进行演出,受到了欧洲业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7场音乐会的平均上座率超过90%,累计观众人数超过1.1万人次,所有演出均按欧洲商业演出操作模式,通过当地票务系统公开售票。同年7月5日,上海交响乐团文化发展基金会艺术委员会成立,并出台了首届艺委会章程。确定了艺委会的机构性质、构成、职责,明确了艺委会委员的产生、任职资格、工作内容、工作纪律等。同年7月27日,上海交响乐团在上交音乐厅召开2014 -15团厅音乐季新闻发布会。这是乐团自新一轮体制改革以来,站在“团厅合一”新起点上公布的首个“团厅音乐季”。2014-15乐季以“先锋古典”为艺术定位,力争让国内观众及时掌握世界乐坛的最新趋势。同年9月6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盛大开幕。指挥余隆执棒乐团奏响了新厅第一声旋律——融贯中西的交响前奏曲《京剧瞬间》,此曲由出生于上海的
陈其钢专程为开幕而创作。同年9月8日,上海交响乐团2014/15音乐季开幕音乐会结束之后,由近万名网友投票产生的上交音乐厅昵称当场揭晓,“馄饨皮”以高票当选。同年9月12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艺厅开幕音乐会暨上海乐队学院开学典礼举行。上交音乐总监兼乐队学院院长余隆担任指挥,
上海乐队学院首届新生与上海交响乐团、
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以及大提琴家
王健同台演出,为新厅演艺厅奏响第一声。同年9月18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迎来了开幕后的首支国外乐团——位居“世界十大交响乐团”之列的
维也纳爱乐乐团,当晚的演出也是享有“改写21世纪音乐历史”美誉的世界著名青年指挥家
古斯塔沃·杜达美的沪上首秀。2014年12月31日,2015上海新年音乐会奏响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韩正、杨雄、殷一璀、吴志明、应勇等各级领导出席观摩了演出。此次 “新年音乐会”还在内容上做了升级和扩容,创新推出“2+2系列”模式,即两台上交与两场海外名团的新年音乐会组合,四场重磅演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2015年3月1日, 以“讲座+资深业界专家”为主打形式的上交公共艺术教育系列活动——“有准备的聆听”正式亮相。活动开设音乐会专题讲座与音乐会前导赏两大版块,结合与围绕“团厅”乐季音乐会,“有准备”的定向为乐迷讲述音乐背后的故事,赏析和解读古典乐的艺术内涵。同年5月9日,上海交响乐团在上交音乐厅举办纪念
黄贻钧百年诞辰系列活动。活动包括黄贻钧先生百年诞辰研讨会、黄贻钧铜像落成仪式、“鸣奏和乐百家音”黄贻钧先生诞辰百年纪念特展、黄贻钧百年诞辰纪念黑胶唱片首发式、纪念黄贻钧诞辰100周年音乐会等内容。同年5月30日,上海交响乐团与世界顶级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北德广播”)在沪签署协议,双方就互访演出、音乐演奏人才培养,展开为期5年的跨国合作。这是继与纽约爱乐、
悉尼交响乐团、
香港管弦乐团、新加坡交响等知名乐团签约后,上交又一次将战略合作推进到了欧洲,标志着上交国际化进程继续向纵深迈进。
2015年6月30日-7月1日,上海乐队学院在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了首届长号艺术节。同年8月,上海交响乐团在
联合国总部首演交响序曲《上海1937》,拉开纪念联合国成立暨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音乐会大幕。这是中国完整编制职业交响乐团第一次登上联合国总部舞台。之后,上海交响乐团访问
巴西和
阿根廷演出,率先以中国音乐经典的越洋演绎,开启中国与南美洲国家间文化合作交流的新步伐。同年9月26日,上海交响乐团和墨尔本交响乐团正式达成合作意向。在今后三年中,双方将就互访演出、艺术家交流、委约创作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增进中澳两国文化交流,提升双方乐团国际影响力。同年9月28日,交响曲-大合唱《英雄的诗篇》——朱践耳作品专场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由上交名誉音乐总监
陈燮阳执棒,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联袂演出。此次演出,是继53年前(即1962年)在“上海之春”音乐节上首演后,《英雄的诗篇》又一次回响在上海的音乐舞台上。同年10月16日-18日,上海交响乐团推出24小时《指环》《古雷之歌》两部首演巨制,一经推出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同年10月12日,上海市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正式成立。同年11月2日-3日,由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余隆倡导,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乐队学院、YL工作室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分别在上海交响乐团旧址和新厅举行。
2016年2月6日,上海交响乐团在自己的音乐厅首演自主品牌“新春音乐会”,填补了国内新春音乐会市场的空白。同年3月20日起,上海交响乐团连续举办新创的集戏剧表演、现场乐队演奏、艺术
导赏和互动游戏为一体的创意体验音乐会“音乐地图课堂”8场。同年10月23日,音乐地图课堂进驻上海交响乐团乐季。同年6月,上海交响乐团与
纽约爱乐乐团合作举办圆号艺术节,向
上海乐队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以及全国其他地方乐团提供讲座、大师课、重奏指导交流、重奏音乐会的参与名额。同年7月2日,第七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主办方上海交响乐团首创夏季音乐节节中节--上海国际青年艺术节,并首次尝试小作曲家工作坊、创办学生节日乐队,让学生群体和古典乐进行亲密接触。同年8月16日--9月2日,上海交响乐团成功主办了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同年9月,上海交响乐团与
纽约林肯中心举办了首次艺术导师发展研习班。
2017年4月16日,AEP-CHINA中国艺术拓展计划正式启动。这是由余隆总监发起,上海交响乐团和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司联合创办的专注于中国年轻人艺术教育的项目,获得来自国内12家职业乐团与专业院校、国际4家乐团和10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的支持和参与。同年4月28日,上海交响乐团在第34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世界首演委约作曲家
叶小纲作品《敦煌》。同年8月15日,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
朱践耳先生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逝世,享年95岁。2017年10月21日,上海交响乐团在
陈燮阳的指挥下复排朱践耳先生的《天地人和》,翌日又举办“朱践耳作品研讨会”,以致敬他对音乐的执着与创新,继续开拓中国交响乐的未来之路。同年8月17日至28日,在音乐总监余隆的率领下,上海交响乐团赴
瑞士琉森音乐节、
奥地利蒂罗尔节日剧院夏日艺术节、格拉芬内格艺术节以及
德国易北爱乐音乐厅进行四场欧洲著名音乐节巡演。上交不仅是琉森音乐节在其80年的历史上首次邀请的中国乐团,同时也成为德国易北爱乐音乐厅首个音乐季唯一受邀的中国乐团,完成了易北厅开幕以来首次户外及网络直播,并获得当地媒体整版报道。此次巡演整体出票超过95%,共吸引约6000名现场观众和超过35万人次的网络观众。同年10月1日,作为国内首个交响音乐博物馆,位于宝庆路3号的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于10月1日开馆试运营。该博物馆有上海交响乐团与
上海地产集团、
上海音乐学院共同策划创办。为了在仅有的400平米内展现交响乐在中国的发展史以及在上海涌现的众多优秀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上交巧妙利用了互动游戏和全息投影装置,以“乐之河”“乐之华”“乐之传”为题,呈现了300余件实物、照片。同年12月31日,2018上海新年音乐会上首次尝试网络全景直播模式,打响了即将推出的“数字音乐厅”的第一炮。上交是全市文艺院团中首个获得交互式类网站备案认定的单位,获得了001号牌。
2018年4月11日,在“音乐好邻居”的基础上,全新的“上交音乐教室”启动了,艺术教育活动走出音乐厅,走进了湖南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古典音乐以更具亲和力的面貌来到社区居民身边。“上交音乐教室”已制定出全年计划,如:系列讲座、琴童工作坊和室内乐演出相结合的多样化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前来与交响乐亲密接触。同年4月,上海交响乐团获得首届上海市徐汇区区长质量奖和2017年上海市质量管理奖的提名奖,上海交响乐团就此成为上海乃至全国首个获得该类管理奖项的文化机构。同年6月6日,上海交响乐团与
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宣布,两家单位将携手系统梳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音乐创作的发展过程,并从中甄选出70部具有代表性的力作,以一套全新的编年体图文音像制品《中国交响七十年(1949年-2019年)》,于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正式发行。同年6月7日,世界最负盛名的古典唱片公司DG向全球发布正式签约上海交响乐团,此次签约意味着上交将与世界顶级乐团共享发行高品质的宣传渠道,并且成为了国内首个由DG全球发行唱片的交响乐团。根据合作计划,DG从2019年起的3年内每年都将发行1张由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的唱片,曲目兼具西方经典和中国原创。此举不仅有利于乐团提高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还将对中国古典音乐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产生深远影响。同年11月,获2018年度上海质量金奖,上海交响乐团是唯一获此奖项的文艺单位。
乐队宗旨
上海交响乐团是亚洲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交响乐团。乐团始终秉持着国际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逐步成长为一个汇聚全球顶尖演奏家、最能代表表中国音乐诠释能力的世界级乐团。
乐团成员
音乐演出
音乐季与预售票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季是乐团遵循国际惯例运营,每年9月至次年6月的年度演出计划。搬入新厅后的2014-15乐季开始,又增加了SSP 即来访艺术家和乐团版块,2018-19音乐季被业界称为“比肩欧美顶尖乐团,艺术特色独树一帜“的顶级乐季。音乐季预售票(Subscription)自2009年开始推出,是全国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实行预售票的乐团。
新年音乐会\u0026新春音乐会
创始于2009年,以城市最高音乐水准为标杆,邀请世界顶级指挥大师执棒上海交响乐团。正如世界各大重要城市都会有一场极高水准的音乐会来庆祝新年一般,“
上海新年音乐会”是上海交响乐团代表东方向世界的新年问候,以城市的音乐礼赞来开启新一年的中西文明对话。历界执棒上海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大师有
里卡尔多·穆蒂、库尔特·马舒尔、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艾伦·吉尔伯特、
克里斯托弗·艾申巴赫、
帕沃·雅尔维、达尼埃莱·加蒂、
梵志登、
曼弗雷德·霍内克、
丹尼尔·哈丁、
余隆。继上海新年音乐会之后,上海交响乐团又自2015-16乐季开始,推出了“新春音乐会”,以中国民乐元素与交响乐的融合碰撞,寻找中国声音的全新表达方式。
上交室内乐
室内乐多为一件或几件乐器而作,除了要求音乐家们拥有出色的个人能力之外,也需要他们善于倾听他人的演奏,以达到精确完整的艺术效果。这种合奏正是交响乐队的雏形和基础。
在1920年上海交响乐团就有专场室内乐音乐会上演,
梅百器、富华、查哈罗夫、佘甫磋夫等对中国交响乐发展产生深厚影响的艺术家们都曾登上过室内乐的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乐团还曾举办了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沃尔夫冈·莫扎特、
安东·德沃夏克等作曲家室内乐作品专场演出。1978年后,老团长
黄贻钧先生希望训练乐手的合奏能力故而创办乐团的室内乐项目,并定期进行“业务汇报”,挑选可以公开演出的室内乐作品和乐手。
1983年为进一步推动室内乐演出,上海交响乐团成立了“室内乐促进会”,主要成员包括当时的乐队首席张曦仑、长笛首席谭密子、艺术研究室温潭等人,自此每年定期上演室内乐音乐会,“上交室内乐”品牌自此诞生,曾登陆
复旦大学、交大等高校校园,也在
上海音乐厅公开演出。1991年,乐团与
锦江饭店签约,每周定期在小礼堂举办周末室内乐音乐会,为更多观众接触古典乐提供契机。1997年起“转战”
上海静安宾馆,2005年开始驻扎湖南路105号演奏厅(上海交响乐团旧址)。
2010年,随着乐团深化体制改革,“上交室内乐”在音乐总监
余隆的带领下开始迈向成熟化、职业化道路,除了对演出曲目、演奏人员进行考核外,对演出频率、场地布置、志愿者接待工作都等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还提升演出水准的同时提供舒适的聆听体验。2014年6月27日,迁入新厅前的最后一场“上交室内乐”(总第1257期)座无虚席,为乐团告别“湖南路时代”划上圆满句号。2014年9月上海交响乐团正式迁入新家“馄饨皮”(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开启团厅合一的运营模式,“上交室内乐”也因此扎根于“
扁食汤皮”,并更名为“上交之星”,旨在磨炼乐团成员功力的同时,打造属于乐团的室内乐“明星”,“上交之星”系列也成为了乐团常规音乐季演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四十年来的辗转变迁中,这个舞台记录下许多当代知名演奏家曾经的足迹:
黄蒙拉、
孙颖迪、
宋思衡、
唐韵、
王之炅等演奏家年少时常登“上交室内乐”的舞台。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馄饨皮”无法对观众开放,乐团仍坚持以线上方式展开室内乐演出,从未断档。2020-21乐季,“上交室内乐”品牌重新以全年十二场的超强阵容回归,进一步探索主流作曲家的“冷门”作品,也挖掘推广“该识未识”的作曲家遗珠作品,续写四十年的音乐传奇。
上海夏季音乐节
MISA(
上海夏季音乐节)的创立是希望通过古典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填补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没有古典音乐节的空白。13年来,已经有超过300场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精彩演出在这里一一呈现,年轻人在这里找到了体验古典音乐的全新方式。艺术教育是MISA的重要元素。在这里,诞生了上海学生交响乐团、上海学生合唱团和上海学生民族乐团三个学生团体,又有小作曲家工作坊、学生节日乐队吸引音乐爱好者的加入,还可以通过担任志愿者参与MISA。
委约创作
1978年以来,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创作曲目多达60余部。尤其是近十年,通过与全球作曲家的合作,联合国内外乐团接力演绎,上交进一步推动具有中国文化魅力和自信的艺术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深度传播,开启委约创作3.0时代,如委约美国新锐电子音乐作曲人安迪·保秋创作的《乒乓协奏曲》,凭借国球乒乓变身乐器的趣味性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引起年轻人的广泛传播。作为一支国有文艺院团,上交在每个重要历史时刻都会积极发声,如在2021年喜迎建党百年之际,乐团委约出生于不同代际的四位作曲家,以不同的艺术触角和创作理念,传递出中国音乐人的共同信仰。2022年,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五位青年作曲家委约写就的交响乐作品《我们的世界》和《复兴·颂》,则以充满全新活力的音乐谱写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国际巡演
上海交响乐团的国际巡演始于上世纪70年代。新世纪后,开始有计划地进入各国主流剧场,从2009年的北美巡演起,欧美一线院团的音乐季中更是有了上交的音乐会。2010年纽约中央公园的音乐会传递了来自上海世博会的声音,2015年为纪念联合国成立暨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献演联合国大会厅,上交的国际巡演创造了许多中国乐团的“第一次”。2017年8月,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
余隆的带领下,开启了迄今为止国内乐团规格最高的海外巡演,受邀
瑞士琉森音乐节、
德国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奥地利蒂罗尔节日剧院和格拉芬内格音乐节,意味着上海交响乐团正式进入欧美主流音乐节,尤其是登台瑞士琉森音乐节的主场地,成为亮相这个有着80年历史的世界顶级古典音乐节的首支中国乐团。2019年8月,作为上海交响乐团140周年庆典的一部分,乐团的世界巡演履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芝加哥、
爱丁堡、格拉芬内格、阿姆斯特丹、伦敦等五个国家的七个城市,除了首度登陆英国BBC逍遥音乐节,还第一次亮相于美国拉维尼亚音乐节、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多个国际一流音乐节,并再度受邀登台瑞士琉森音乐节和奥地利格拉芬内格音乐节。
牵手世界第一古典厂牌
2018年,上海交响乐团签约世界知名古典厂牌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G),成为中国首支签约DG全球发行唱片的交响乐团。DG总裁克莱门斯·特劳德曼说道:“中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古典音乐环境,
余隆和上海交响乐团分别是其中最成功也最具启发力的音乐家和音乐机构,他们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乐团于签约次年在全球发行了第一张黄标唱片《
门道》,获得了
英国《泰晤士波》的四星好评。2021年,第二张专辑《大地之歌》问世,这是DG在2021马勒纪念年里全新录制的唯一一张唱片,该唱片一经发行,即获得英国《
卫报》《
金融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的赞誉。第三张唱片计划于2023年录制完成。
上海乐队学院
上海乐队学院成立于2012年11月,由上海交响乐团、
纽约爱乐乐团和
上海音乐学院三方合作创办。2014年9月正式开学,现任院长
余隆先生为上海乐队学院创办人。学院聘请国内外顶尖师资团队,结合专业基础和实践类课程,以上海交响乐团为实践中心,构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全方位培养职业乐队演奏人才。除
纽约爱乐乐团与上海交响乐团外,学院还和
柏林爱乐乐团、
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悉尼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
香港管弦乐团、
中国爱乐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广州交响乐团、
杭州爱乐乐团、
贵阳交响乐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学生职业乐团实践演出机会。
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
首个身于国际顶级音乐赛事之列的“中国籍”赛事。2016年首届赛事的成功举办,意味着世界顶级国际小提琴赛事从此有了高规格的“中国标准”,更是加入了
日内瓦世界音乐比赛联盟,成为跻身于云集世界顶尖赛事的成员之一。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届。比赛设特别奖项,聚焦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作为中国籍的国际音乐赛事,比赛创立之初便宣布每届都有中国作品作为比赛必选曲目,特设“最佳中国作品演绎奖”,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内外选手助力传播中国文化。另设“艾萨克·斯特恩奖——人文精神奖”,颁发给全球范围各个领域在用音乐诠释人文精神上有杰出贡献的人士。
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
上海交响乐团自2008年开始,在人才引进、资金募集、管理规划等各方面比照国际知名乐团运营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出一套规范化、标准化,可借鉴推广的院团管理模式,引领全国发展。2015年,上交在
余隆总监倡议下主办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旨在为艺术院团的行政管理者提供一个国际性交流平台,提高中国乐团运营管理的综合水准。首届论坛于2015年11月举行,全国四十家乐团和机构的二百五十余名同行参加,通过国内外成熟乐团的管理案例分享,为各乐团创建沟通交流的机会,直面目前乐团管理的普遍问题并探讨其解决的可能性。自第二届论坛后,上海交响乐团带头发起“论坛理事会”,由全国各地交响乐团接力承办。
获奖荣誉
2018年11月,获2018年度上海质量金奖,上海交响乐团是唯一获此奖项的文艺单位。上海交响乐团与
谭盾合作的电影音乐《卧虎藏龙》一举拿下奥斯卡和
格莱美奖两项大奖。
乐团徽标
上海交响乐团团标以SSO三个英文字母组成,是乐团英文名称Shanghai Symphony Orchestra的缩写。三个字母构成一个琴头,琴头旁围有两根橄榄枝,表明交响乐来源于欧洲,交响乐可给人带来和平、宁静和优美。陈光宪解读,并不是对旧图标的否定,而是升级换代。圆形上下相扣,形成英文S,两个S组合加上最末的O,形成上交英文缩写SSO,体现了对旧图标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