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冀屯乡位于
辉县市市区西南部20公里处,北依
太行山,南临卫水。东、南、西、北四邻依次为
赵固乡、
占城镇、
峪河镇、
薄壁镇和
洪洲乡。乡政府驻冀屯村内,全域85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6万口人,总耕地面积9.2万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社会稳定、政通人和;发展迅猛,百业俱兴。
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农、工、商、贸发展之黄金宝地。冀屯乡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工作全局,围绕一大工业集聚区,两大商业开发带,三大发展基地战略目标,以工业化发展为主旋律,全力推进工业化、农业化、
城市化进程。全乡GDP达到77237万元,
第一产业GDP达到38246万元,第二、三产业GDP达到38991万元,第二、三产业GDP占一产比重的55.7%,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2627万元,国家税收完成332.4万元,财政预算收入34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10元,人均居民储蓄存款金额3289.7元。
历史沿革
1972年置褚邱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褚邱、早生、益三村、后姚村、西耿村、上官庄、小凹、大凹、宪禄村、亮马台、前姚村11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
冀屯乡为
亚热带向暖
温带过渡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侯,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14
摄氏度,1月最冷,7月最热,雨热同期。
日照市:年平均日照2231.4小时,日照率50%;五月份最多,年平均为238.9小时,2月份最少,年平均150.1小时。
霜期:年平均无霜期209天,平均初霜10月29日,平均终霜3月10日。
降水:年平均降水619.7毫米。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四季分布不均,雨量多集中于夏季,冬季很少。
风向风速:东北风最多,东风次之,西北风最少。年平均风速2.2米/秒。4月份最大,8月份最小。
地形及河流
冀屯乡为平原区,所在区域属于第二级地貌。为山前倾斜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50—120米之间。石门河、王村河、
峪河北支从该乡穿境而入。王村河属
石门河系一支。其中王村河从该乡赵流河村入境到西北流村入石门河。石门河该乡西北流村入境到南流村出乡,境内全长10.2公里,保证流量每秒400立方米。峪河北支从该乡包公庙村入,流经张千屯至前桥位村出。最后流入
卫河,境内全长7.3公里,保证流量每秒300立方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乡总耕地面积85375.5亩,5029亩基本农田,??56918.7亩一般农田,12585.3亩建设发展园地,10842.5亩非耕地(河滩地)。
矿产资源
主要是煤炭,已
探明储量3.7349亿吨,其次为砂石资源。属近水平发育的稳定型厚
煤层,煤层角2—6°,
矿井属低
瓦斯,煤层不易自燃,煤无爆炸性,地温正常,煤质属低中灰、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一号优质无烟煤。
水资源
冀屯乡山前平原地貌决定了本区
地下水较为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及城镇建设,单井出水量80—120吨/小时。但受降雨季节分配不均的影响,河流地面水及地下水季节分配不均衡,夏、秋季丰盈,春冬季较缺。
食物资源
粮食资源:优
秀小麦年产量24605吨,玉米年产量31122吨。食用菌:年产鲜菇7000多万公斤,品种有
平菇、
双孢菇、
毛头鬼伞、白灵菇、
杏鲍菇、
草菇、木耳等十多个品种及其腌制罐头、
烘干等加工品。
石刁柏:种植面积8000多亩,年产
鲜竹笋8000多吨。
生猪:年存栏10万头,年出栏23万头,是供沪生猪主要基地。
鸡蛋:蛋鸡存栏170万只,年产鲜蛋1530万公斤。
油料:花生种植面积达540公顷,年产花生1796吨。
劳动力资源:全乡共有劳动力24457个,其中男劳力13144个,女劳力11313个,城镇劳动力690个,农村劳动力23767个,专业技术人才1376个。
行政区划
下辖32村落
经济
特色产业
规模
冀屯乡过去一直是
辉县市的粮食主产区,有22个行政村,29000口人,48000亩耕地。2005年乡镇改革将褚邱乡行政区域划归冀屯乡管辖,全乡行政村33个,47000口人,74000亩耕地。2003年以来,冀屯乡党委、政府通过对本地资源、市场等多方面综合调研,决心把发展食用菌作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全乡食用菌大棚已达到6000多座,产量6000多万公斤,产值近1亿元。2006年全乡人均纯收入3910元,比2003年增加1200多元,仅食用菌一项就增加1000多元。现在冀屯乡已成为
河南省最大的
平菇生产基地,通过了省农业厅无公害平菇产地认定,取得了
郑州市无公害产品准入证。产品主要销往我市、郑州市、焦作市以及
山西省、
河北省、湖北等周边省的大中城市。食用菌的大规模发展转移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现在冀屯乡整个秋冬季节一片繁忙。
生产特点
冀屯乡发展食用菌生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呈现“小群体,大规模”的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全乡约有4000多个种植户。已形成了东北流、麻小营、大麻村、小麻村、赵流河、百草岗、文庄等多个食用菌生产专业村;二是以
平菇为主,多个菇种共同发展。平菇产量占90%以上,其它为
双孢菇、白灵菇、
草菇、杏孢菇等。2006年冀屯乡加大了双孢菇的栽培量,新建立体式菇房120座,每座菇房可年产双孢菇12000公斤;三是产、供、销、加一体化。食用菌种植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加工、贮运和经贸等多方面的发展。从事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大棚建筑维修、装袋等相关人员达10000人,专业经纪人超过100人。新军食用菌加工基地、荣泰食品有限公司等食用菌加工企业纷纷成立。冀屯乡还与湖北兆丰、河北化润等省外食用菌加工、营销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食用菌产业
乡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发挥优势、典型引路
冀屯乡是个典型的农业乡,有丰富的玉米芯资源,为
平菇生产提供了充足原料。在如何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上,乡政府着力培育一批典型种植村、户,使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麻小营村,总人口1060人,260户,耕地1910亩,现有食用菌大棚297座。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麻小营村农民积极种植平菇。2006年装袋量达300万袋,产量超过300万公斤,
总产值400多万元。棚均纯利润6000—10000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500多元,已成为食用菌生产专业村。麻小营村曹勇军,1991年在家里建了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小棚,种了1000袋,投资了800元,一季下来,就净挣2000元。1996年又建了4个
平菇棚,每个棚占地220平方米,总投资还不到1.2万元,当年纯利润就4万元。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典型,加强引导、帮扶,对其给予技术、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帮助其扩大生产规模。1998年曹勇军在乡政府的帮助下在麻小营村南地又建了20个棚,单种平菇年净收入达10万元,并成为当地食用菌生产大户。通过典型村、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食用菌生产的行列中,使得冀屯乡食用菌大棚数量直线上升,2004年4000座,2005年5000座,2006年全乡食用菌大棚达到6000座。
统一规划、资金扶持
为了加快食用菌发展,冀屯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2003年乡党委、政府要求机关干部凡户口在本乡的
必须自己建一座大棚种植食用菌,户口不在本乡的至少动员发展3户种植食用菌,每个村干部至少要建一座大棚,并发展5个种植户。各村成立以村支书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小组,负责协调解决种植户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农户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在依法流转的基础上,采取“反租倒包”、“地块对调”等多种方式解决发展用地问题。2003年乡党委、政府在辉吴公路和乡村公路沿线规划了2000亩食用菌种植园区,各村协调土地500余亩,保证了食用菌生产做到按规划发展、连片发展、沿路发展。乡党委、政府还协调信贷金融部门,对发展食用菌大棚有困难的农户,尤其是新发展户、加工户,提供贷款扶持帮助启动。2003年乡党委、政府争取支农贷款300万元,为每座新建菇棚贷款3000元,及时解决了农户的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新建的食用菌加工企业,除资金技术上的扶持外,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2004年乡党委、政府协调贷款10万元,重点扶持了岳村王新军的食用菌粗
加工厂,发展腌制小包装和真空鲜菇袋装,实现了食用菌高额增值。截止2005年全乡累计发放贷款500万元。2007年冀屯乡又争取
辉县市政府提供的政府贴息贷款1000万元,专门用于发展食用菌产业,对新发展食用菌大棚户将给予5000-15000元的贷款扶持。
引进人才、普及推广
为了提高种植成功率和
投资报酬率,乡政府从引进人才入手,聘请技术人员负责建棚和整个生产周期的技术服务。在2006年立体式
双孢菇房建设期间,乡政府以每天80元的工资从
夏邑县聘请技术人员坐镇指导菇房建设,之后又以每月800元的工资从
福建省、商丘夏邑等地聘请专家在整个生产季节进行技术指导。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在生产的各个时期发放技术“明白卡”,关键时期由专家巡回指导。每年乡政府还组织乡、村干部和种植户到
商丘市、
郑州市、
陕西省等食用菌生产先进地方参观,学习。为增强食用菌生产的后劲和提高产品档次,乡政府指导农户引进食用菌新品种和高档珍稀菇种,大力推广规模化高效栽培技术、集约化
生态农业技术,节本增效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等,为食用菌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03年以来,冀屯乡政府每年举办培训班20余次,听课人数达5000余人次,发技术明白纸20000多份。乡政府每年用于食用菌引进人才和技术培训的资金达10万多元,占全乡财政收入的2%以上。
成立协会、强化服务
乡政府引导、帮助成立了
石刁柏协会、食用菌协会、食用菌研究会、食用菌经纪人协会,将全乡的食用菌从业人员纳入到协会管理中,为农民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维护本地种植户的应得利益。如芦笋协会为食用菌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服务,一是协会统一组织竹竿、薄膜、菌种等
生产资料,按成本价出售给种植户;二是生产季节,协会组织骨干会员和生产能手在全乡进行巡察,及时解决种植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实行保护价收购,当
平菇价格低于成本价时,协会按成本价收购,确保农民种菇不赔钱;四是每年派人到北京、
上海市、
山东省等地进行食用菌市场考察,为农民发展食用菌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为了提升食用菌菇种档次,2006年协会和乡政府负责人一同前往
夏邑县考察
双孢菇生产情况,为了确保在当地种植成功,协会的名誉会长和副会长亲自建了双孢菇标准化菇房进行试验。经纪人协会划定销售区域避免服务交叉,定期召开例会协商价格,防止价格混乱和外来收菇商户联手压价,避免菇农低价
倾销。乡政府为了促进食用菌产品进一步加工增值,增强抵御
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引进食用菌深加工和精细包装技术,还协调
有关部门为从事食用菌交易的车辆免费办理绿色通行证,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菇农的利益。
发展方向
冀屯乡食用菌产业蒸蒸日上、方兴未艾,发展食用菌使广大群众尝到了甜头。乡镇改革后,冀屯乡党委、政府更加
工作重点
重视发展食用菌,针对本乡食用菌发展中存在的品种单一、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制定了今后食用菌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一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增加高档菇的栽培面积,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求;二是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促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扶持加工企业和相关协会的发展;三是推广食用菌无公害栽培技术,保证质量安全,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工业发展
化工产品是冀屯乡工业产品的代表,
辉县市航天化工厂所研制的A-903降滤失剂、HT-201
阳离子黏土稳定剂、HT-101包被降滤失剂、HT-稀释剂、A-923单项压力封堵剂五个分别荣获辉县市优秀产品奖,二个分别荣获
新乡市科技成果
一等奖和
二等奖,一个荣获
河南省星火计划三等奖。辉县市日新化工厂,主要生产四个产品,低
荧光防塌剂WFT-666,粘土包被剂SP-Ⅱ,抗盐抗高温阳离子降滤失剂CHSP-Ⅰ,降滤失剂SPNH。1994年底通过了部级鉴定,质量全部达标合格。
航天化工厂是中国天然气总公司油田助剂定点生产厂家,一九九二年白手起家开始筹建,在以厂长(兼书记)鲁振成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励精图制,团结实干,锐意进取,以质量求生存,外抓市场,内抓管理,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厂里现有职工50余人,
固定资产120万元,年创产值400余万元,创利税80余万元。几年来,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连续开发研制十多个新产品,其中有五个分别荣获市优秀产品奖,二个分别荣获
新乡市科技成果
一等奖和
二等奖,一个荣获
河南省星火计划三等奖,九四年被河南省技术监督局命名为达标企业,九六年至九八年连续三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纳税先进单位,九六年中国天然气总公司为我厂颁发了产品质量认可证书。
河南省
辉县市日新化工厂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田化学剂专业生产厂家。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全面,检测手段完备,管理机制完善。1994年底通过了部级鉴定,质量全部达标合格,产品畅销
大庆市、
南阳市、
南海、克拉玛依、
塔里木盆地等全国十几个大油田,并与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技术合作关系,在全国基本形成了融科研、生产、信息为一体的网络体系。
社会
基层建设
简介
辉县市冀屯乡乡党委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采取培养“双强”党员及对无岗党员设岗定责等措施,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头致富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全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积极培养
通过“三个培养”,夯实“双强”党员队伍基础。一是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该乡重视在农村退伍军人、务工回乡青年、初高中毕业生群体中发现致富能手,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他们培养成党员。岳村村民王新军创建了食用菌产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不仅自己致富,而且带富了乡邻,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村党支部及时引导、培养他向党组织靠拢,王新军已成为“双强”党员。二是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该乡充分运用乡、村党员电教网络,广泛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和
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实用技能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利用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组织参观、巡回报告等形式,强化对党员的培训,增强农村党员致富意识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把“双强”党员培养成“双强”村干部。对那些年纪轻、有思路、
党性强、威信高、乐于奉献的“双强”党员,采取集中培训,定向培养,实践锻炼的办法,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对具备村干部条件的通过选举、任命等多种渠道,及时把他们选拔充实到村两委会干部队伍中。已有20多名“双强”党员通过选拔成为村两委会干部。
开展活动
深入开展以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重点内容的创建活动。该乡乡党委紧紧抓住设岗定责、授牌上岗、引导履岗、民主评议等四个环节,在各村设立了10个岗位,由无职党员结合自身年龄、文化、资历、特长等实际情况,自由选择1个或多个岗位,并向村党支部申报;村党支部对每名党员所选的岗位进行讨论审定,岗位确定后,对外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每年年底召开党员和干部群众大会,由村党支部对每名党员的履岗情况,按好、中、差三个标准评定等次,评出“先锋岗”和“示范岗”,分别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因人设岗、以岗定责,极大地调动了无职党员为群众办事的内在动力。冀屯乡群众感慨地说:“党员有了岗,好像
锄头开了光。”该乡已有223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265名党员与293个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收集传递致富信息113条,为群众直接增加经济收入180余万元。
交通
卫柿线、
黄马路、薄亢线、辉吴路从乡北、东、西、南四个方位交汇、贯穿。连接
焦枝线的准轨铁路正在筹建。各村之间干线公路基本实现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