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化
六朝文化
《六朝文化》是凤凰出版社2001年10月1日出版的图书,论及六朝的历史地位,或以为六朝是我国历史上黑暗的时期,战乱相寻,政治腐败,割据偏安,国运短促,因而轻视它。这种看法,由来已久,却是片面的。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孙吴东晋南梁的宋、齐、梁、陈,习惯上称为六朝。六朝的首都,除孙吴一度在武昌、萧梁一度在江陵外,绝大部分时间在今南京市(孙吴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
六朝的历史,十分重要、复杂;六朝历史的研究,近几年来,已得到学界的重视乃至社会的关心。以江苏省来说,自从建设“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提出以处,省及南京市的各级领导,省市相关科研部门,都已认识到六朝研究的重要性:1997年,南京博物馆建成“六朝风采”大型陈列;1998年,“六朝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隆重召开;1999年,分别由省社科院、市方志办牵头的多卷本《江苏通史》、《南京通史》开编,其中“六朝”是一个关健部分。又《南京社大学学报》、《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开设“六朝研究专栏”,《江苏社会科学》、《江海学刊》已有间识地组织有关六朝研究的稿件;江苏省省社科联更以吴文化、汉文化、六朝文化为江苏三大历史文化,拟组织全省的专家学者,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以期形成特色。六朝研究在今后将成为政府支持、学界重视、社会关心的热点,可以预见。
媒体评论
代序
在这样的形势下,《六朝文化》一书的推出,可谓正值其时,可喜可贺。2000年6月2日,由茅家琦、筒修炜、罗宗真、魏良、卞孝萱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六朝文化》书稿作出了如下的鉴定意见
由江苏省社科联委托省六朝史研究会承担组织和研究的课题——《六朝文化》一书初稿经过两年的努力,现已基本脱稿。评审组成员在认真审阅讨论后,一致认为《六朝文化》书稿的作者对六朝历史文化确有深刻的理解,他们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颇多心得与创见。该书稿的基础研究涵盖面广,作者力求重新展现六朝思想文化各领域的光彩夺目、清新独特的风貌,进而揭示六朝文化深层次的规律和辉煌灿烂的历史地位。评审组十分赞赏书稿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组成,体例上极富创新意识,充满时代气息和鲜明的江苏省地方特色。全部书稿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研究“古为今用”的方针和当代史学的发展趋势。此外也能反映最新考古成果,坚持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注意把高雅文化研究与世俗文化研究相结合。总之,《六朝文化》是一部具有相当理论深度,材料翔实,学术水平居于全国前沿的成功之作。它是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为两个文明建设中产生的优秀成果。这是对《六朝文化》书稿的恰当评价,本人完全同意。今承项目主持人约我作序,下面概略地谈谈我对开展六朝研究的几点思考,权作“代序”。谈这几点思考,意在两方面。一方面,六朝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需要澄清;另一方面,六朝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待努力的方向,不揣浅陋,借此机会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一、正确看待六朝的历史地位。
目录
开展六朝研究的几点思考(代序)
基础研究编
导论 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
一、六朝的时代特征
二、六朝文化及其内容、特征
1.“六朝文化”形成的原因
2.六朝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征
三、六朝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1.对汉、晋文化的保存与发展作用
2.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3.六朝文化是孕育隋唐制度的渊源
第一章 文化精神与人生哲学
一、文化精神
1.抽象的思辨能力
2.崛起的个体意识
3.返归自然的气质
4.审美情趣的高雅
2.超越的人生境界
3.放达的生命崇拜
4.仙佛的宗教信仰
第二章 六朝文化建设
一、文化机构与官私教育
1.文化机构
2.时兴时废的官学
3.兴盛的私学
二、图书事业和目录学的发展
1.六朝的图书事业
2.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重大发展
3.社会历史巨变对六朝图书目录事业的深刻影响
第三章 六朝世家大族的文化风貌
一、江东土著世族文化的总体风貌及其变迁
1.汉晋间江东土著世族的文化与学风特征
2.东晋南梁时期江东世族文化传统的变异与传承
二、江东土著大族的家风与文化
1.吴郡陆氏的家风与文化
2.吴郡顾氏的家风与文化
3.会稽郡张姓的家风与文化
三、侨寓世族文化的总体风
1.北方世族之南迁及其文化地位
2.侨姓世族文化的总体风貌
四、侨寓世族的家风与文化
1.琅邪王氏的家风与文化
2.陈郡谢氏的家风与文化
……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媒体评论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