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日朗
中国内地女歌手
萨日朗,原名都尔吉娜,蒙古族,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歌手。代表作品有《牧野》《青》《想你了》等。
1998年参加第八届全国青歌赛获得内蒙古赛区优秀奖。2006年7月1日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您相约》栏目走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天堂草原》大型晚会。
人物简介
萨日朗原名都尔吉娜,出生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通辽市科左中旗。蒙古族独立音乐人、教育学者,从三岁半开始唱近一百首科尔沁民歌,发行个人专辑《牧野》、《清听科尔沁》之(姑娘)《清听萨日朗》之(额吉)、《旷野之声》、《青》、《想你了》等。
人物经历
1994-1997年在内蒙古艺术学院学习。
1997-1999年在昆明市学习,师从于昆明艺术学校的教授刘辉。
1998年参加第八届全国青歌赛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赛区优秀奖
2000-2002年在昆明市艺校任教声乐教师。
2003年在内蒙古艺术学院师从于外聘教师国际声乐大赛评委艾尔维拉学习声乐。
2004年11月15日至2006年11月15日签约北京天中文化有限公司。
2005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艺术管理专起本。
2006年4月发行首张专辑《牧野》。5月1日参加心连心艺术团走进上海宝钢的晚会。7月1日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与您相约》栏目走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天堂草原》大型晚会。
2007年1月在天津市与花腰放歌艺术团同台演出。同年1月,萨日朗参加海口广播电视台春节晚会。6月签约北京飞旗音乐。7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
2008年2月与北京飞旗音乐合约期满。5月签约广东电台音乐之声国际。
2009年4月8日发表歌曲《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天堂》。
2010年3月与音乐之声国际合约期满。
2012年1月发行轻民俗音乐式的蒙古音乐专辑《清听科尔沁》之姑娘。
2015年与果酱四重奏发表《旷野之声》。
音乐作品
发表专辑
发表单曲
作品介绍
《牧野》
专辑曲目:
01序曲
02牧野
03萨日朗之约
04快乐家乡
05花的海洋
06毡房里的悄悄话
07回归
08悲伤的蒙古马
09安静的白桦
10尾声
此专辑蕴含了怀念、憧憬、梦想、乡愁的情感。
萨日朗,意名就是草原上的红仙丹,色彩鲜艳且生命力顽强,红彤彤的颜色是梦想在燃烧。
《青》
这是国内首张以蒙古音乐为主线条的世界音乐这也是一张呼唤环保的世界音乐,萨日朗也通在这张《青.》里担任了编曲,改编,填词,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并成为国内第一位把蒙古音乐世界化的音乐人。
青色是蒙古族喜欢的颜色,自古蒙古人祭拜腾格里,认为草原上的牛羊肥壮和风调雨顺都是长生天给予,而这片神圣而又亲近的长生天是青色的,在战争时期,蒙古骑兵也以青色的装束为主,而这青色的装束在夜幕降临和太阳升起之前的大自然的颜色是一致的,因而蒙古人成为自己为青色蒙古,并把青色作为一种吉祥的颜色,从而有了青色的哈达,每逢佳节或者亲人远行或是远方的朋友相聚时都要献给代表吉祥和祝福的青色哈达,多少年来变成了一种习惯或者一种生活方式。
世界性
人们一直都在讲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从最简单的理解来说,每个少数民族形成和生活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在当时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的时候一定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就在某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自己独有的特点,而这特点就会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点点滴滴中,比如,饮食习惯,服饰,歌舞等,而这些民族特点正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兴趣的,也许人们会喜欢,也许不喜欢,但这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装饰和组成了这个世界,从而不让人们觉得单调和乏味。
萨日朗的《青》里面的几首歌曲都是改编了科尔沁区叙事民俗音乐,因而如果想了解生活在科尔沁草原蒙古族的文化,就可以通过那些含着泪笑的科尔沁民歌的忧伤里面找到自己所想要的答案,而现代蒙古人的内心忧伤中的与全人类都息息相关的关于草原沙化的忧伤,应该就是这《青》的又一个世界性。
温暖
音乐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这快餐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和单调,而因为生活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没有多少人能够关注自己身旁工作以外的种种,也许忙碌的节让然人们来不及伤感和思考,也来不及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是这些快节奏的人们内心没有伤感,更不是这些快节奏中的人们不需要关怀和温暖,萨日朗认为作为音乐人就应该用音乐关心和温暖这些将要麻木或失去知觉的心灵,用蒙古音乐的骨子里面的深情和忧伤,与这些把忧伤淡忘和深深埋藏的心灵。并唤起人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善良,让人们更加关注环保。
一致的心愿、年轻的团队
萨日朗这张《青》里面的团队成员都是八零后,甚至九零后的,音乐总监萨其拉图是成都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的青年马头琴演奏家,作为一名八零后的音乐人,他并没有陶醉和追随那些像一阵风一样流行一阵就被代替的流行音乐,而全身心的投入于民族音乐的挖掘和创造中,他也认为蒙古族的歌曲很好听,很忧伤,听了后让人们心里很舒服,就应该用蒙古族音乐来温暖和关爱那些生活里面填满了工作而忘记了伤感的人们,唤醒他们的本能的善良,让人们找到人类自己的心灵之光。
非洲鼓马俊是成都爱乐乐团的首席打击乐,年轻的他对打击乐有深刻的研究和喜爱,而对非洲鼓的喜爱和了解更是让你听得目瞪口呆,不管是什么样的曲目,他自有自己的理解,并马上敲打出让你动心的节奏,也许因为马俊是回族,酷爱少数民族的歌曲,他觉得好听的少数民族的歌曲和各种打击乐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而这音乐形式一定是全世界人民都会喜欢,所以在《青》里面马俊用自己的鼓语来敲打和触摸着人们内心深处的伤感。
大提琴樊天谷还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呢,从六岁就开始拉大提琴,虽然他是汉族,但是从小在父亲的要求和灌输下听了很多好听的音乐包括各种新的音乐形式和世界音乐,当我们问起他对世界音乐的感觉和理解时,他小小的年纪还能说得头头是道,在这《青》里面大提琴所承担的就是沉重和伤感,这也符合大提琴本身的音色和特征,樊天谷很年轻,刚刚十八岁,小小的年龄就有意识地用大提琴来演奏各种少数民族的旋律,这一定是一种自然的音乐熏陶,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一定能够听到在这少数民族的喜怒哀乐中泡过的大提琴的音色和情感中一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触动,也许这就是大提琴本身自己的世界化的过程吧,在这里我们还是先听听被科尔沁化了的大提琴吧。
多民族的融合
在《青》里面的这些乐手和歌手都来自不同民族的,蒙古族优美深情,深的长调和马头琴的忧伤是很自然地一个结合,而藏族山歌和蒙古族长调的对话,与马头琴的对话,与大提琴非洲鼓的对话,给这张专辑添加了新的血液,而对听觉而言更是一种新鲜,对内心而言,是一次灵魂和心灵的涤荡。
弦乐和民间风格的斗争
在录制《青》的过程中,为了体现科尔沁区民歌的地方色彩,可是给大提琴和马头琴添加了很多麻烦,萨其拉图一直在摇头的说,“哈!这种走法就是民间老人的玩儿法,在弦乐上最不允许出现这种所谓的大肚子音的”。听到这里大提琴也频频点头,好像很难过终于找到共鸣的样子,,尤其是在录制《醉》的时候这种现象更是处处都是,因为《醉》里面出现的四种旋律都是《安代》中的旋律,《安代》是 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在科尔沁草原已流传200多年,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作为蒙古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族民间艺术的传统财富和文化载体。传统安代保留着古代蒙古族的魔鬼、查干额勒(白鸢)、婚姻、宗教、医学等方面的原始文化特征,并蕴含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表现形式。在这《青》里面,为了能够把这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代旋律用马头琴大提琴来完成所以就改变或者破坏了弦乐的很多规矩。.
“缘”和梦想
说起萨日朗把科尔沁区民歌介绍给全世界的这个想法的初衷,还是提到萨日朗的出生经历,她出生在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在她三岁半的时候就到远方的姨母家呆了五十天,姨娘是小学老师,很喜欢唱歌,所以在闲暇时间里就教萨日朗唱科尔沁民歌,而姨娘没想到的是萨日朗不但学得快,还记得牢,就这样在姨娘家的这段时间每天学两首科尔沁民俗音乐,唱给周围的亲朋好友们听,那时候的萨日朗还不到记事的时候,印象当中只记得好多人围着她,具体在干什么,为了什麽都不记得了,但是村庄里听过萨日朗唱歌的老年人都记住了这个会唱歌的小不点,后来萨日朗对唱歌的这些记忆和情景都是从姨娘村庄里面人们的嘴里听到的。
2004年签约天中的萨日朗当时与萨日朗聊音乐梦想的李先生的无意中的“对音乐的最高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让萨日朗有了今天的这张《青》。说来那是缘分,其实05年发行首张专辑《牧野》之前,李先生的制作团队就想做一张蒙古音乐元素为主线条的“世界音乐”,然而长达一年的与制作团队的沟通并没有产生共鸣,所以做了那张流行音乐的《牧野》。但萨日朗感觉自己有一种责任感和亏欠感,觉得自己说过“最大的愿望就是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唱自己民族的歌曲”,说过后就觉得不能食言,就该实现自己的诺言,就这样做世界音乐的这颗种子就埋在了萨日朗的心里。
怀抱着做世界音乐的音乐梦想,萨日朗来到了美丽的成都市,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萨日朗没有时间去接触更多的音乐以外的一切,有时间就和音乐人聊音乐,说音乐,听音乐,每天就在音乐里,到了成都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也做了几首想象中的东西,但是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萨日朗开始困惑,不知所措,想回去,回北京,不想在这里呆下去,一切都那么的陌生,一切都没有亲近感,没有成就,就这样回去又不甘心,不知如何才是,萨日朗开始郁闷想放弃做世界音乐的梦想,觉得流行的,大众的,耳熟能详的,老百姓能接受的音乐更好做,更捷径一些,为什么非要转牛角尖去做少众又难做的世界音乐呢?萨日朗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开始怀疑一切,不与任何人联系,觉得没有成就,但是现实又是如此的让她难以下决定,梦想一直在心里。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中国艺术节的演出时,一个穿着蒙古袍拉着马头琴的蒙古小伙子吸引了萨日朗的眼球,来成都市这么长时间,没有看到自己民族的同胞,也没听到现场拉马头琴,萨日朗很激动去认识这位蒙古小伙子-------萨其拉图,
他是成都市歌舞团的马头琴手,马头琴拉得很棒,是一个热情的蒙古族小伙子,萨其拉知道萨日朗来成都的目的,并发现她很焦虑,聊了很多关于音乐的话题后萨其拉就说,做音乐可以慢慢做,生活要调节一下,要多认识一些朋友,心情会愉快些,这样就会有好的心情和好的状态,这样就介绍了好多自己的好朋友,虽然梦想没有实现,但接触了更多的朋友后,心情好多了,也充实了,没事就到酒吧里唱唱歌玩耍,再聊聊其他不同的音乐,在酒吧唱歌玩时又认识了一位音乐爱好者,非常喜欢蒙古音乐,更喜欢蒙古长调,当他知道萨日朗做世界音乐的梦想后,就觉得在现在的快节奏的时代,能有这样的音乐梦想真的该支持,所以到处找制作人,让他们与萨日朗接触,说音乐梦想,还不停地说“不要放弃,一定坚持,一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复制了好多不同风格的世界音乐给萨日朗,在听不同的世界音乐的的同时,萨日朗开始对比分析,并找到了他们的共性,决定做一个简单纯粹的蒙古音乐为元素的世界音乐。就这样与这些有缘并梦想一致的音乐人完成了这张《青》用萨日朗的话来说,这就是用缘分来堆积梦想。
忧伤的萨日朗
青色是蒙古族喜欢的颜色,也许是因为蒙古人崇拜腾格里,而长生天的颜色是青色的,也许是因为蒙古人认为千百年来草原的风调雨顺,牛羊肥壮都是长生天给予的,生在辉煌时代的蒙古人对青色有着自己的解释,因而蒙古人把蒙古高原(大地)称为青色的蒙古(高原)。
《青》饱含着青色蒙古的忧伤:多少年来草原赋予了这些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蒙古人开阔的心胸,热情奔放的性格,同时也赋予了蒙古人自己独有的忧伤,萨日朗称之为青色蒙古的忧伤。这忧伤浸透了蒙古族的心:也许因为在青色穹庐里只能与天与地与万物生灵对话而忧伤,也许因为草原游牧生活的渗透,在人们心里而产生了错综复杂的、人类本能的莫名的忧伤。正是这种忧伤孕育和创造了蒙古人独有的宽广、辽阔、深邃、深情、悠远而又忧伤的长调和带有各部落特点的民歌。一首伤感的旋律会让人涤荡心灵,也会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种种伤感,也许听到这伤感旋律的,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伤感缘由各不相同,但是感觉到伤痛的内心的感受是相同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共鸣吧?
作为一个蒙古族音乐人,萨日朗想要用音乐,用蒙古族悠远、深情、深邃,并且深度忧伤的音乐去唤醒人们与生俱来的善良,放弃自身无止境的欲望,并温暖人们受到伤害的心。为此、她改编了这几首科尔沁区民歌,把它们世界化,同时、让《青》用青色蒙古的忧伤贯穿了整体。
《青》的哲学思想
朱哲琴的《新阿姐鼓》实现了中国人的音乐走向世界的梦想,东方文化的古老和神秘,加上宗教意义上的神秘,以及曲调编曲上的新颖,也让中国人认识到了世界音乐的方向。
古老东方文化对外界的吸引不仅仅只限于雪域高原和藏传佛教的神秘,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成为游牧民族文化典范,并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大帝国的蒙古文化也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同时也孕育了自己的文化-------忧伤,内向,习惯深沉。。。 。。。
萨日朗的《青》和朱哲琴的《阿姐鼓》都是把民族文化的神秘、古老与世界化的音乐形式相结合,从而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东方文化
《青》里面的忧伤、深远和深情,是蒙古族本身独有的青色的忧伤,萨日朗想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们了解草原文化、游牧文化、蒙古文化。
大提琴来演奏蒙古旋律,给本身就忧伤的蒙古旋律添加了大提琴的低沉,深邃,沉重,而马头琴——也许是今天世界上唯一会哭的乐器与大提琴和蒙古长调的对话,将会触摸和温暖到人们内心最深处的伤感。蒙古长调和藏族山歌的对话,藏族山歌与马头琴,大提琴,非洲鼓的巧妙对话,都是新的思路和创意,从视听觉的角度来讲也是一种新颖和独特。
《青》因蒙古族祖先们对腾格里的崇拜而称自己为青色蒙古,它在蒙古人的心中是高贵而又神圣的,千百年来蒙古人一直在谱写着自己的青色历史……
早晨太阳出来时的暮色,是黑蓝之间的颜色,那就是所谓的蓝色,这时黑暗将要退去,光明快要到来,万物即将苏醒,世界尚处于静谧之中,令人沉思、忧伤、神往,让人能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也会……。忧伤里有蒙古人对曾经辉煌的失落,也有着在青色穹庐里与天与地与万物生灵的对话,还有着草原游牧生活浸透在人们心里的那种莫名的、错综复杂和奇妙的人类本能的忧伤。这种忧伤孕育和创造了草原人民独有的宽广、辽阔、深邃、深情、悠远、忧伤的长调和带有各部落特点的民俗音乐,而萨日朗认为草原人民的忧伤,蒙古人民的忧伤是和其他民族的忧伤有共性的。
美丽的科尔沁区孛儿只斤·拙赤合撒儿的后裔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科尔沁民歌中的伤感是一种笑着哭的伤感,它用蒙古族骨子里面的独特的幽默来述说,揭露,控诉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平现象,体现了科尔沁人民独有的音乐特色。那里的《安代》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同时也有着浪漫的故事情节,萨日朗的《醉》又一次让《安代》得到了升华。
萨日朗出生在科尔沁草原,三岁半时她就能唱一百多首科尔沁民歌,这张EP《青》里,让科尔沁民歌世界化的同时又能保持它独特纯粹的风格,对萨日朗来说不难,因为科尔沁民歌已经与萨日朗的呼吸并存。作为音乐人的萨日朗觉得把自己所喜爱的科尔沁区民歌以新的方式世界化,介绍给世界各地的人们是她的理想和职责。
每个时代的文化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现代蒙古族的“忧伤”里又多了一块现实发展和人类欲望带给草原人和地球人共同的灾难的忧伤——草原沙化,河流干枯,沙尘肆虐,空气污染,这些现象使得千百年来用最亲近自然方式生活的草原人民感受到了巨大的忧伤、担心与伤感……,伤感的萨日朗在《唤》里面希望唤醒人们自己与生俱来的善良,希望人们放弃自身的永无止境的欲望…….
在这快餐式的生活节奏里,音乐形式也难免被快餐化,但相信萨日朗的这张EP《青》在城市的喧闹中,一定能够温暖和触摸到人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那片“净土”,因为《青》里的喜怒哀乐也是每个人的,这也就是《青》的世界性!
《清听科尔沁》(姑娘)
这张专辑是一张轻民俗音乐式的蒙古音乐专辑,这也是萨日朗在发行那张浓浓的科尔沁元素的世界音乐EP《青》之后的又一次的感叹和回归,回归科尔沁叙事民歌的魂里面,抛开所有的给自己设计框架的唱法,不是用方法,而是用心去讲述几百年来在科尔沁草原上生活的人们的心里所想,因此萨日朗在这里大胆地只运用了一把吉他,吉他也只是渲染氛围,而不是大家常听到的伴奏形式,萨日朗认为这样才不会喧宾夺主,才会真实的,原汁原味的让你清听科尔沁:
“清听”这不是错别字,是让你清净地听听草原人民的心声,说起“清听”萨日朗本人有很多想法:她从小在科尔沁区民俗音乐的熏陶下成长,科尔沁民歌的魂已经给萨日朗本人染上了与众不同的“颜色”在萨日朗看来不管是科尔沁民歌还是鄂尔多斯市带有宫廷味道的民歌,还是以长调为主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草原人民的歌曲都离不开一个特点:那就是“忧伤”萨日朗看来这是蒙古民歌的“魂”并不像现在市场上听得到得草原歌曲那样欢快,更不是那么的闹腾。因此萨日朗想出一张接近清唱的蒙古民谣专辑,也许好多人不习惯这么安静的听一首歌曲,也许好多人认为这太接近老百姓,不管是唱法和所谓的专业性的角度来讲都感觉没办法接受或者觉得太简单,但是萨日朗认为这才能够原原本本的体现音乐所表现的人们的生活心里,就像一个受了伤害的人,受了挫折的人想唱歌时候,他还能考虑歌唱的位置在哪里?咬字怎么咬之类的“学院里”学的东西吗?不会!一定不会,但是他所表达的东西能感染你,能与你拉近距离,这就是音乐的音乐性和人性,也是萨日朗想追求和表达的东西。
萨日朗从小三岁半就听抱着收音机听老艺人查干巴拉等人的歌曲,并会唱近一百首,民歌和流行音乐的结合自然有它的市场,这毫无疑问,但是萨日朗还是想还原科尔沁民歌的“本来面目”不管她能否流行,不管有多少人接受,但是萨日朗认为只有原汁原味的体现它的古老,再加上渲染的氛围,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会对它感兴趣,从而不失本来面目的流传和便于与更多的音乐元素结合,萨日朗认为这才是对老民歌的一种推广。所以萨日朗尽量地在演唱风格上把在学院里面学到的离老百姓远的高不可攀的专业演唱方法放到一边,回归自然与老艺人们学着歌唱,那是真正的用心歌唱。用“姑娘”只是“清听草原系列”之《清听科尔沁》的开始。
如果真正了解过,认真听过科尔沁民俗音乐,就会知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叙事性”,就是用一种旋律来讲述一段故事,萨日朗在这个《清听科尔沁区》里先选择的十三首经典流行传唱到今的以姑娘的名字为命名并讲述姑娘们的故事的歌曲为“清听草原系列“的开始,是因为姑娘和情哥哥的恋爱故事的歌曲占据了科尔沁民歌中的很大一部分,萨日朗以这个为开端接下来将会大家呈现一批清听系列的科尔沁民歌,这也是萨日朗的一个决心和规划。
《清听萨日朗》
这张专辑是萨日朗献给妈妈的礼物。
《萨日朗与果酱四重奏》
SOUND IN FIELDSOUND IN FIELD/旷野之声,由蒙古女性歌者SHARON(萨日朗)与果酱四重奏(JAM! QUARTET)共同发起的跨界音乐演出现场。这次作品通过人声、弦乐四重奏、声音采样以及一些色彩性乐器的组合,成为一篇妙不可言的音乐诗篇。
作品介绍: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旷野,恰如彼此眼底的孤独。我们因现代科技而紧密相连,但生活之中,却渴求属于灵魂本身的自由。果酱四重奏(JAM! QUARTET)携手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的歌者萨萨日朗(SHARON),为大家分享来自遥远旷野的声音。一朵盛开的花,一匹奔跑的马,一棵静静生长的树,一只翱翔蓝天的鹰,一个从静谧深处迸发出奇妙声响的女人。这些声音本就来自于你我脑海之中,原始、神秘、质朴。关于旷野的记忆,关于旷野的声音,关于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土地。
人物影响
萨日朗成为内蒙首位世界音乐开创者
《清听草原》系列成功面世 成为清唱版蒙古音乐第一人
五年的沉淀让萨日朗从一个流行歌手成功蜕变成全能音乐人,蒙古族第一位世界音乐的开创者,《清听草原》系列的总策划和首创人,发行清唱版的蒙古歌曲的第一人。
内蒙女歌手沉淀五年 她从《牧野》走到《科尔沁》
在2010年萨日朗制作发行了国内第一张蒙古音乐元素为主的世界音乐EP《青》,在2012年元月对自己的音色有自信的她制作发行了清唱版的科尔沁民歌专辑《清听草原》系列之《清听科尔沁》(姑娘)。萨日朗的想在《清听草原》这个系列里做两个大系列,一个是《清听科尔沁》系列,一个是《清听萨日朗》系列。在《清听科尔沁》系列里萨日朗将要以清唱的形式把科尔沁民歌分类编曲演唱,比如在《清听科尔沁》(姑娘)里萨日朗选择了十三首在科尔沁草原几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经典的歌唱姑娘心声民歌,并以萨日朗自己的构思和理解来加上了氛围吉他来编曲,而在《清听萨日朗》里萨日朗将要把自己和别人的原创歌曲和一些广为流传的好听的草原歌曲翻唱,并以自己的独创的清唱版的编曲形式来编曲,来做不同感受的歌曲和音乐,就像萨日朗针对母亲节发行的这张完全歌唱母亲的专辑《清听草原》系列之《清听萨日朗》(额吉)里萨日朗就选择了一把马头琴来和自己的声音搭配,编曲之前很多人都觉得会感觉缺少东西,但是经过萨日朗的精心编曲,就把一张新颖别致又不失传统的歌唱妈妈的专辑呈现给了大家,这样萨日朗又成为发行制作,创作,现代草原歌曲“清唱”版的第一位音乐人。
把音乐做到人性化 内蒙诞生首位世界音乐开创者
2004年成功签约当时在大陆最大的天中文化公司后萨日朗在2005年四月成功发行首张专辑《牧野》,这是一张蒙古元素的流行音乐专辑,共有十首歌曲,其中《牧野》,《萨日朗之约》《毡房里的悄悄话》等歌曲在草原上广为流传,而萨日朗觉得接下来在市场上出现的草原歌曲太闹腾,失去了蒙古音乐的精华,她觉得自己作为蒙古人,作为专业歌手,作为深刻体会草原文化的科尔沁草原上成长的草原女儿的萨日朗觉得放弃做这样表面热闹而失去精华的蒙古音乐,她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从2006年到2010年整整五年的时间里、萨日朗从编曲、演唱风格、声音线条、音色、声音和乐器的搭配等方面去探索和专研、认定为“音乐要人性化”“要用状态表述音乐”才能够沁入心。所以怎么样演唱和编曲,怎么样的搭配才能够达到人性化的音乐?怎么样才能用一个状态去演奏和演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又怎么样才能够用简单的编曲和平淡的演唱线条来体现一个歌曲当时的状态和意境?这是萨日朗在这五年中一直思索和寻找的。
开创蒙古音乐新纪元 萨日朗成为国内第三位世界音乐人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萨日朗在2009年成功发行了环保主题的世界音乐EP《青》并在这张专辑里首次担任了从策划到编曲填词改编和监制,对萨日朗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这里虽然只包括了《青》《唤》《醉》三首音乐,但是对萨日朗来说是一条通往自己理想彼岸的路,萨日朗觉得自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可以让自己的想法一个一个呈现在这个“世界音乐”的方格里,做不同色彩的音乐,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萨日朗又成功制作发行了清唱版的简单的科尔沁民谣形式的专辑:《清听草原》系列之《清听科尔沁》(姑娘)和《清听草原》系列里的另外一个清唱版的《清听萨日朗》(额吉),成为蒙古歌清唱版专辑的总策划人和创始人。据业内相关人士透露,包括萨日朗和朱哲琴在内,整个中国真正在从事世界音乐的只有三人。
参考资料
萨日朗.QQ音乐.2020-09-08
萨日朗.qq音乐.2024-02-25
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天堂.酷我音乐.2022-02-1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经历
音乐作品
发表专辑
发表单曲
作品介绍
《牧野》
《青》
《清听科尔沁》(姑娘)
《清听萨日朗》
《萨日朗与果酱四重奏》
人物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