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村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辖村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武夷山市区6公里,2500多人口,住户居民500户。商周时期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沿革
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30多座,古民居“三雕”景观资源尤其丰富。村落中聂氏宗祠、古井、老街、旧巷与民俗音乐、山歌、龙舞、庙会交融出村落独特的魅力,蕴藏着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
由于该村在梅溪下游,故名。清康熙、乾隆,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兴盛一时,现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景区以东,从武夷山度假区乘车6公里便可到达。
民族文化
下梅村,离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5公里,南接武夷山度假区、属武夷街道办管辖。全村占地面积为220141平方米,村落建筑面积为124802平方米。全村现有人口2000多人,有村民500多户。全村目前仅有一所村级小学,医疗点4处。村民多为汉族,也有畲族。主要姓有:邹、江、方、陈、林、张、李、吴、王、彭、孙、岳、衷、郎、袁、黄、赵、郑、刘、周、祝、范等。该村除江姓自宋代入居外,明代隆庆年间各姓迁入较多,如孙姓等。清代邹姓又从江西南丰迁入,民国初期浙江龙泉各姓大量迁入下梅,上个世纪60年代闽中南地区贯彻国家移民政策,福清、惠安县等移民入迁下梅,上个世纪70、80年代四川省人口大流通时,有不少四川籍人口迁居下梅,使下梅形成多籍贯、多姓氏、多方言、多习俗的一个人口密集型大村落。经过一代代人的联姻磨合,村落语言、民风、习俗趋于一致。村民具有多重信仰,大都以信仰佛、道教为主,有不少村民信仰基督教
下梅村落生态环境好,具有独特的风水意象。山护村落,水养邑人,山环水抱营造了一个封闭安宁型的村落。下梅历史上除土地革命时期发生过几起国共之间的战火劫乱外,从没遭遇过严重的战争外患,日寇战机轰炸赤石、公馆、城关、星村、五夫时,也不敢贸然闯入下梅上空。平安祥和的下梅村,使村民拥戴社稷,守土勤耕,绅士、贤人注重村落礼教,办学堂、私塾,修庙宇,捐公益。村民们恪守农事节气,春种秋收。农闲之余,参加乡村寺庙的迎神赛会。下梅历史上曾展示了民风蔚然的好风尚。
基础设施
解放后,修建了赤(赤石)白(白水)公路,公路沿梅溪绕过下梅西南、西北面,从此结束了出行坐竹筏的岁月。以梅溪为主要交通运力的下梅水路,成了历史的记录。那种日出进百余张竹筏、商贩们拥着河埠码头的繁荣场面,如今成了美好的回忆。过去热闹的河埠如今只是村妇们涤洗衣物的地方。如今,村民饮用水得到了改善,再不用饮溪流水,已引自来水入户。公路交通、通讯设施已完善。村里仍延续着五日一墟的农贸活动,凡逢农历每月中的二、七五日,就是下梅的墟日。原墟场在当溪南北两街,为优化旅游环境,赶墟现迁移至农贸市场。
建筑文化
文化名村
由于下梅人文景观资源丰富,1992年7月,福建电视台《同安主簿》剧组在下梅拍摄以朱熹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同年秋,江苏电视台在下梅拍摄电视连续剧《范仲淹》。下梅古民居首次作为外景在电视剧中得到宣传。
1998年11月,为申报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下梅村首次进行大规模的村落环境整治,清洗砖雕门楼、收集牌匾文物、确定参观景点户、编写下梅村文史资料、撰写申报文本的工作全面展开,顺利地迎接省文化厅、建设厅领导的观光考察。
1999年10月20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中国百家姓》摄制组一行到下梅村拍摄《下梅邹姓》,于翌年3月在国际频道播出。2000年6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成立“福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下梅邹氏大夫第与余庆桥列入申报对象。2001年得到省政府批准,在邹氏大夫第所在地立碑确认。2000年12月5日,《福建日报·乡村发现周刊》专版刊登《武夷山下的“西递村”——下梅》一文后,国内各旅游传媒纷纷转载此消息,各地旅行社组织了大量的游客来参观下梅村。引起了中国中央电视台二套《为您服务》栏目的关注,2001年4月,该栏目摄制组到下梅村摄制介绍旅游观光服务的内容。同时引起关注的媒体还有香港凤凰卫视。2001年8月,香港凤凰卫视副台长赵力群率领《寻找远去家园》摄制组到下梅拍摄专题片,在港播出后,吸引了不少港澳游客来下梅游玩。2003年4月22日,中央电视台又派出七套《致富经》栏目组编导一行到下梅拍摄《闽北第一家:村民投资办旅游》专题片。2004年3月,为全面对外宣传武夷山中国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专题摄制组到下梅村拍摄《古民居探密》、《武夷竹韵》等。2004年10月,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在下梅拍摄电影《春天的热土》场景。
2004年,下梅村在获得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基础上,着手申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下梅人最难得的目标:2005年9月16日,经国家文物局、国家建设部的批准,下梅村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从此下梅有了一张通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居民建筑
下梅民居建筑门面多饰砖雕、吊楼,青瓦屋顶起架平缓,墙体采用立砖斗砌,木柱板壁。利用挑梁减柱,扩大屋宇建筑空间,东阁西厢,书屋楼台一应俱全。外部结构以高大的封火墙为主,体现村民封闭、保守的意识。各民居布局错落又有致,巷道曲径通幽,结构精巧的闺楼、书阁、别业、花园、厢房是下梅古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下梅民居的独特风格。为了采光、集雨、通风,各民居都设置了四方天井,天井下一般都摆设长条石花架,供户主养花、赏花。一重天井一重厅,体现了中原地区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砖雕、石雕、木雕和墙头彩绘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民居门楼无一例外地饰以精美的砖雕,体现豪华和富贵。砖雕以浮雕为主,也有镂空雕。内容多取自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吉祥风物花卉等。图案讲究精雕细刻,人物造型逼真,环境描绘贴切自然,寓意深刻气韵灵活,展现了丰富的文化韵味,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在砖雕图案中,比如雕刻着书香门第家,房中的琴棋书画,天空翩翩飞来5只蝙蝠,谓之“五福临门”,蝙蝠头势朝下,与我们现在过年倒贴“福”字含意相同。壶里冒着的热气与蝙蝠相汇象征着“福气”;瓶里插着如意,象征“万事如意,吉庆平安”,瓶里插着一剑,叫“品(瓶)升一级”;一个人一脚站在一只怪兽头上则是“独占头”,另有花卉祥云等图案,象征“花开富贵”、“紫气东来”之类,则不一一介绍。
石雕主要用在础石、门当、石鼓、花架、池栏、井栏、水缸等物,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不失为赏用兼备的工艺精品。下梅古民居的木雕亦是精彩纷呈,有挑梁、吊顶、桌椅、栏杆、窗、柱础等,尤以窗棂为最,窗户以透花格式为主,是四扇、六扇、八扇为一樘的格扇窗。窗棂有叙棂、平行棂等,最大限度地加以艺术化。木雕图案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动植物、人物、祥云为题材,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向善、忠孝等传统美德。
经济
农业
村民大都以农耕为主,兼茶果栽培和养殖。下梅山地资源丰富,林果业得到发展,茶叶栽培、食用菌种植、烤烟生产、家禽养殖日渐成为村民的主体经济走向。
旅游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武夷山旅游业刚起步时,开发下梅村民俗旅游就得到村里文化人的热心关注,只是当时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迟迟启动。由于下梅村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1987年10月,来自14个国家的武夷山国际兰亭学院30多位学员,在下梅邹氏大夫第举办民俗旅游活动,成为下梅历史上首次对外开放的一次重大活动,改写了下梅自清代茶市萧条以来二百多年的封闭历史。从而让古老沉寂的下梅得到国际友人、文化界、旅游界人士的关注,为下梅村的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旅游
古村景观
是下梅邹氏在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巨大利润后,耗巨资建成的创业丰碑。也是雄踞于村落中心的标志性建筑。邹氏原籍江西南丰,公元1694年,邹元老带着他的儿子们入闽,来到下梅村择居创业。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苦创业,邹氏才发展为南平市有名的商贾。地方史料载,下梅邹氏与晋商合作每年获利百余万两银子,取得成功后,建豪宅七十余座,修当溪建码头,立家祠设文昌阁,大兴土木,传教化,重教育。邹氏家祠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聂氏宗祠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门两侧的“木本”、“水源”,是两幅篆刻横披。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如树木一样,有赖于深深遍布在乡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赖于源头的涓涓细流,揭示了邹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我们看门楼左右两侧圆形砖雕图,分别刻着“文丞”、“武尉”的象征意义,希望子孙后代能文能武,人才辈出。家祠的门础上,立着一对抱鼓石,构成了“户对”,门楣的上方原来是四只半尺左右长的雕花石柱,叫“门当(或门簪)”,门当户对是建筑部件,起着镇宅求安的作用。
大厅正堂原有二十四孝木雕鎏金门四扇,雕刻着我国传统孝道的二十四个经典故事。神坛上供着祖先灵位和邹氏艰苦创业时的扁担麻绳。每至清明节祭祖时,都要供奉扁担麻绳,借此激励后人要知道创业的艰辛,不忘祖先功德。
家祠下厅是用于搭建临时戏台的场所。顶上构建是藻井,两侧是厢楼,供听戏使用。邹氏家祠每年举行春秋两祭(春祀秋报)活动,活动期间除祭祖饮外,还请戏班在家祠内唱大戏。一切费用开支,皆由祖宗公产照田的年田租提供。管理照田事务按房轮值。邹氏照田很多,不仅下梅有,还在曹墩等地购置田产,并设庄收取田租,用于家族公共开支。
邹氏大夫第
邹氏大夫第是邹氏祖房,是为庆祝邹英章60大寿而建,因邹英章获朝廷封“中宪大夫”而得名。当时同时并排建筑了6栋房子,大夫第是主人居住,实际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全场116米,最宽处40多米,其余几栋为书房,客房,偏房等。目前,邹氏大夫第在1997年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万里茶路辉煌历史的见证。
宅第大门口地面由青石铺设,两旁的拴马石和旗杆石仍保存完好。大门面壁全部用砖雕装饰,题材丰富,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手法以浮雕透雕相结合,层次分明,构图得体。两厢的隔窗均饰以木雕,分别雕刻蝙蝠、花卉、几何图形等,把屋宇烘托得富丽堂皇。
特别是后花园小樊川的一堵双面镂空雕刻花墙,为目前中国建筑史上最为精美,保持最为完整的,也是面积最大的砖雕结构。
达理巷
在下梅村,有一条很特别的巷子,叫达理巷,它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座巷子紧挨着方氏参军第的巷子,原来有一段曲折感人礼让故事:邹氏与晋商经营中,学到不少为人处事的美德。邹氏深知礼让是美德,虽然当时为村中首富,但富而且仁。
邹氏建豪宅于方宅参军第南面,两户人家后墙紧贴,都无法开后门。因门第观念互不相让,甚至还发生过多次争执吵闹。方参军在新疆伊梨镇守边关,在战场上牺牲了,因此方氏是忠烈门第。但是方氏经济不景气,家眷处于贫困之中,一时拿不出钱共同修巷子,邹氏不忘扶贫济困,就出钱帮助方氏度过生活中的困难,方氏也十分感激,不计较以前两家人的恩怨,马上作出让出封火墙的决定,邹氏主动承担了修建巷子的全部费用。邹氏的后门开通了,方氏与邹氏又成为友好的邻居,所以这条巷子就叫做“达理巷”,意思是两家人在处理邻里之间的利益关系时都能通达理。
当溪
从源头算起全长2000多米,当溪原是一条自然过水坑,发源于芦峰南脉大元岗,穿过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因流经村落之中,故宋时下梅称当坑坊,后更名为当溪。一些勘舆家认为:当溪是下梅村落的“中轴线”。
当溪流至下梅汇入梅溪,全长900多米。在上游的坑头,建有提水工程,灌溉着八仙堂、鸡公等400多亩农田,并建有水碓,用于碾米。今水碓已废弃,遗址尚存。中游建有乌龙坝、坝滩头等蓄水工程,灌溉着晒谷岩、中坂、龙对仔、方坂等1500多亩农田。
至宋代时,下梅首富江、张二姓,掌握着当坑坊三分之二的土地,为减轻洪涝灾害,江、张二姓开始疏浚当溪河床,为增强当溪排泄山洪的功能,合力投资垒砌岸陂。至明代,洪水多次将当溪岸陂冲毁,周、王、李、方四姓家,再次集资将当溪下游加宽、加深,疏浚支流瓦河溪,增大排洪量,并用石块垒砌岸陂。同时在上游、中游建坑头提水工程和乌龙坝、坝滩头等蓄水工程,使下梅2000多亩农田的水旱灾害基本得到解决。
康熙,下梅邹氏出巨资对当溪进行全面改造,除将当溪南北岸陂改造成街路外,还在当溪各段修筑埠头,共有九处。使之更适合发展水运。人们将它称为“小运河”。商贩们就是用竹筏这一水上交通工具,载着柴米油盐、布匹五金,进入当溪进行交易的。此时,下梅己形成武夷山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日行竹筏300艘,转运不绝。”武夷山茶叶等货物流通,自下梅集运,过梅溪水路,汇入崇阳溪,经闽江福州市入海,运往广东省远销东南亚。
当溪为下梅营造了水乡风貌,与梅溪构成和谐的水运环境,促进了下梅街市的发展,两岸店铺林立。清代至民国,下梅成为有名的商业集镇。数百年来,当溪承载过多少财富?只有南北两街上那七十余栋规模宏阔的古民居知道。如今,由于商业集市转移,当溪水位下降,失去昔日的辉煌,但当溪在排洪、灌溉和方便村民生活方面,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武夷山东部有名的溪流。因它发源于梅岭,因此叫梅溪。梅溪全长50多公里,它的上游叫上梅,下梅村位于梅溪下游,故名。梅溪两岸有许多村落以梅命名:如梅岭、上梅、下梅、梅溪村。理学家朱熹当年常往返于上梅、下梅,过梅岭时,观村野农家、山冈田梅香飘逸,留下了“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赞美梅香的诗句。梅溪它不仅养育过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南宋理学家朱熹,还涵养了清代繁荣的茶市下梅。下梅村四面群山环抱,梅溪拥护着下梅整个村落,与村中的人工小运河当溪交汇,形成丁字形水网。如棋盘布局的下梅村,就安卧在山环水抱中。梅溪在清代中晚期,发挥了重要的商贸水运作用。清代下梅村是武夷山茶市。《崇安县志》载:“康熙19年,武夷岩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经营茶叶者,皆为下梅邹氏。”
水运十分繁荣的下梅茶市,其主要水运通道是当溪与梅溪沟通,直达崇阳溪。当溪是一条人工小运河,穿过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营造了水乡风光。
梅溪有许多优美的传说。梅溪流经遥山,对岸就是五兴亭。五兴亭的名字由来,传说与朱熹有关。遥山是下梅的一道风景,此山如一具屏风,横遮西照。当年朱熹前往武夷宫授课,中午途经遥山顶上,驻足路亭处歇脚时,忽然被梅溪湾和渡津头的景致吸引住了,他来了兴致,问弟子:“吾看此处景致绝佳,颇具文昌意象”。弟子问:“先生从何说来?”朱熹说:“我等儒生,心境兴致常被山光水色所引发,吾今兴致所在,便是一兴《诗》,二兴《书》,三兴《礼》,四兴《易》,五兴《春秋》,可谓五兴也。”从此,后人便依了朱熹的意思在遥山顶上修了一座“五兴亭”。五兴亭,是朱熹提示后人不能忘了《五经》这个的经典。如今遥山古道已荒废,公路从山脚经过,伴着梅溪水逶迤西去。
梅溪一度成为榆次区车的常氏,进入下梅茶市采购岩茶的重要水路,梅溪是晋商常氏与下梅邹氏联合贩运武夷茶到恰克图起程的“茶商水道”。
风水碑
山环水抱聚宝盆,青龙白虎遥山横。财源广进流不去,乡关肘里鸡犬闻。
这是一首描写下梅村风水意象的诗。清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大学士军机大臣王杰来过下梅,他赞美下梅道:“鸡鸣十里街,日出千鼎烟”。据此可知,清代的下梅已有千户人家了,人口编图已是“万户候”得十分之一了。从白岩岗俯瞰下梅,四面八方向下梅延伸的九座山冈似九条蛟龙,同时潜首下梅村盆地,因此,清代下梅首富邹氏茂章,为了以文韬武略来涵养九只蛟龙,建了文昌阁,藉此锁住蛟龙的灵性,让它接受文昌帝君的教化,让下梅村的后人文运亨通,科第峥嵘。
下梅地形,是武夷山典型的一个小盆地。下梅俗称“锅庄”,意指下梅地形如一口锅,村庄座落其中。下梅村四面山环,一面水抱。四周山麓层叠,内层山峰的海拔平均高度在600多米以上,南面的芦峰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北面的夏主岭峰也在800米以上。而东面的黄竹岭与西面的后山岭海拔高度只有400米左右。下梅先民为什么要选一个南、北两面高而东、西两面低的盆地作为村落居住地呢?一是勘舆家们考虑到日照因素。东、西方向是太阳升落位置,下梅东、西方向山峰相对低矮,有利长时间日照,最大限度地为村落全方位提供长足的日照。而南、北山峰相对高,有利于减弱秋冬冷空气对流的侵扰。下梅村落中有当溪穿村而过,又有梅溪环绕村庄南北,村庄整体上蕴藏着“山气刚,川气柔”的风水意象,堪称“钟灵秀”之地。
文化
乡俗风情
君山与宋徽宗的一道圣旨
也许人们更懂得,名扬天下的洞庭湖中的那座君山,可是下梅的君山却鲜为人知。在下梅南面的君峰半麓,有一块高3米,宽4米左右的形似帽状的巨大岩石,“君山”二字就刻在它的上面。桓谭石刻,传说是宋朝理学家江贽所勒。
清代学者董天工在《游云窝有感陈司马》一诗中写道的诗句:“谁道遗徽今变迁,幼溪书屋叔圭传”,叔圭是谁?是北宋政和年间下梅村的江贽,号少微先生,字叔圭。据清雍正崇安县志》载:“北宋政和年间(约1115年),少徽星现,特举遗逸。邑宰亲诣其庐,聘以殊礼,复以诗勉其行,曰:‘带经锄晓碧溪湾,遗逸高名达帝关。不琢鸣驺趋北阙,却随文豹隐南山。身闲懒缀三千履,道在宁须五两纶。奈何少微星已现,丹要地久虚班。’贽和诗曰:‘一室萧然傍水湾,自知穷达不相关。钓鱼溪绕黄沙路,种粟原通白马山。有命幸逢天子招,无材休望啬夫纶。佳编劝奖非吾事,已许巢由厕我班’。凡三聘不起,赐号少微先生。立注微坊以旌之。”
江贽这位理学名贤,宋徽宗三聘其入朝均被他拒绝。江贽这位穷究理学的才子,婉言谢绝了朝廷的三次命召,不肯为官,而宁以古代隐士巢父许由为榜样,隐居南山庐峰。朝廷赐其号为“少微先生”,并令本地县令陈难在江贽的故乡建少微坊坊门。钦差翰林院士苏德舆奉旨旌表先贤江贽,于北宋政和5年(即公元1115年)在下梅立少微坊。
乾隆,江氏后人把少微书院坊门移至武夷九曲云窝,取名为“叔圭精舍”。表示对江少微的敬仰。江贽平生不求宦达,长久归隐南山庐峰。由于他平生注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种德行的修养,后人称君峰的君山一处凹为“八行窠”。以赞美江贽的高尚德行。
宋徽宗下诏要请江贽去当侍读,一位普通的乡贤,却能享有一折圣谕的御请,也算是下梅的无限荣光。江贽故居位于下梅北街方家门巷。如今仅剩有门坊一座。少微坊西面有一口“天一井”,体现《周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色彩。
祖师桥,行帮业会的舞台
小桥,流水,人家,风雨廊,美人靠,展示出下梅宛若水乡般的风情。但最经典的古建筑是祖师桥。它是下梅清代最具泰顺廊桥建筑艺术特色的标志性公共建筑。祖师桥高30多米,雄踞于梅溪与当溪交汇的水口。1958年修建赤白公路时被拆毁。
祖师桥不在了,可是辉煌的历史还积淀于此。清康熙,由20多个行帮业会的工匠们共同捐资修建的下梅祖师桥,成为村民演社戏、行帮业会敬奉祖师爷的公共舞台。
正月初二,下梅街的盐帮要在祖师桥举行管仲会,祭祀祖师爷管仲。
正月十五,茶水帮举办三元会,他们请来戏班,歌舞欢庆,祈求天官赐福。
二月初三日,原在文昌阁(已毁)举行的文昌帝君生日庙会——文昌会,现已并入镇国庙、万寿宫
下梅街坊的红白纸帮、香烛纸火帮要在祖师桥祭祖师爷文昌帝。
二月十五日,五金帮则在祖师桥上热闹吹打,这是他们在举办老君会。
六月二十三日,街坊肉铺关门歇业了,原来今天是他们祖师爷张飞的祭日,得停业一天,到祖师桥举办王爷会。
六月二十四日,下梅街坊经营水食(餐饮)业主,为了敬重粮食,这天要到祖师桥举办雷祖会,祭他们的祖师爷雷公。
七月十五的元宵节,是巫婆游方和尚的聚会日,他们边念咒边在祖师桥边烧路头纸、在桥下放水灯,为村落中不幸丧生者驱鬼送行。
中秋节,是祖师桥最辉煌热闹的日子,人们白天赶会买月饼、莲角,晚上来到桥上参加赏月赛诗会,看戏,一般由村落中最有文化权威的人主持。
九月初七日,是下梅街坊酿酒帮举办白水杜康会的日子。他们要在祖师桥上祭拜祖师爷杜康。
重阳节,祖师桥上由各商会、会馆举行同乡拜祖会。如溪畔万寿宫等江西籍人就要将许逊抬到祖师桥上,各义演戏剧一场。然后在望乡亭上放鞭炮,庆祝人在他乡的安宁。
九月十三日,下梅从事厨师的厨们,要聚集在祖师桥上祭举办詹皇会。祭祖师詹厨子。据汉史载,詹厨子专为皇帝做御膳,因敢于直谏无盐做不成佳肴,遇皇帝口忌被杀。后皇帝才意识杀错,遂诰封詹厨子为“勒布朗·詹姆斯”。
十月,又是村野之民举办秋社活动的繁忙日子。
还有一些手艺人的祭祀祖师爷活动,也在祖师桥上举行。刚出师的年轻木工要在祖师桥上与师傅举行拜别仪式,以祭祀祖师爷鲁班。同样,剃头匠教出的徒弟,也要在祖师桥上和师傅拜别,共同叩首祖师爷爱新觉罗氏
祖师桥是一座行帮业会祭祖的圣坛,也是一座乡井百姓文化娱乐文化舞台。
概述
尚茶的人喜欢武夷山大红袍,尚茶的人也喜欢下梅,因为下梅与茶的缘份更像一个传奇——兴旺与衰落皆因为茶。因茶留下的文明遗存与今天的生活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下梅独特的魅力。谁能想得到,一部《乔家大院》的热播,让这个古村落再一次喧嚣起来,而这一切皆因为茶。
其实,下梅只产少数的茶,而且在整个武夷山岩茶体系中,这里的茶叶属于被忽视的品种,但这个古村数百年来与茶产生了纠缠不绝的情愫——明末清初开始,这里就成了南平市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也因此,下梅为后世留下了富甲一方的建筑印记——这里原先有典型特色的清代深宅大院古民居70余幢,至今尚存30余幢。
下梅:万里茶路第一站
据介绍,在清朝,下梅处在一条非常重要的商路的起点上,这就是“晋商万里茶路”。据记载,最早来到武夷山贩茶的,是山西省榆次市车辋镇的常氏。晋商常氏武夷山贩茶的第一站便是下梅村。
根据史料(附图为《茶溪邹氏家谱》中关于邹英章开创万里茶道的历史纪录,为当时的南平市知府所著:“邹英章偕壮游闽北、闽固产茶多区,而武夷七十二岩茗种尤甲天下。公与伯兄共治之,走粤东,通洋艘,闽茶赖以大行,品核精详,无二值,无欺隐,且不与市井较铢两。以故洋人多服之。洋人售公售制获异珍所至,辄信偿其利,由是家日饶裕,为闽巨室……”)记载,邹祖英章及其子邹茅轩曾在广东省连续经营茶叶三十余年,当时,正值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不准闽南地区一带片帆下海,且内迁沿海渔民,彻底阻断了当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经营的从厦门出口的海上茶叶贸易,于是创立《壹承》茶号,通过水路运输,从武夷山下梅开始,沿闽江顺流而下,经过福州市潮州市广州市,然后到澳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接洽,重新打通了茶叶出口的海上通道,这段时间根据厦门大学考证从1735年到1746年之间开始,结束于1794年(摘录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国取代荷兰海上霸主地位后,清政府改由十三行垄断外贸贸易,先祖遂与十三行合作经营茶叶贸易,据广州十三行考证,雍正年间,十三行潘氏与邹英章、邹茅轩父子合建茶行,负责武夷山茶在广东省的制作及销售,此后,先祖后人继承祖业,继续在广东经营海上万里茶路达两个多世纪。在上世纪40年代末,邹氏《壹承》茶号在广州市还有着3间铺面。
在邹氏经营海上贸易的同时,据《常氏庄园儒商文化书系·榆次车辋常氏家族》记载,于1718年,晋商常家,来到武夷山,于邹氏达成协议,共同经营武夷山茶运往蒙古及俄罗斯,这就是著名的万里茶路北线。邹氏与常氏共同出资,在下梅的芦下巷景隆宅、新街巷、罗坊设立了茶号,雇请当地茶工,还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乌沃茶砖茶。每年茶期,在下梅制作并精制后的茶叶通过梅溪水路汇运至赤石渡口,经双方共同验押后,雇用当地工匠达千余人,用车马运至江西河口(现在的沿山县)。雍正五年(1727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七),中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中俄茶叶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条繁盛了近两个世纪、全长5150公里的“茶叶之路”就此进入繁荣。这段历史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有过特别描述。
晋商常氏与南平市隔万水千山,商业嗅觉却异常敏感。早在150多年前,以常氏为主的山西商帮看中了武夷茶的生意资源,把经商触角探往武夷山下梅的茶坊街市。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可见当年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经贸活动在下梅十分活跃。
1666年(康熙五年),武夷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收购,欧人皆以岩茶为中国茶之总称。此时武夷山岩茶在下梅集运转销,乾隆,下梅遂形成崇安最大的茶市。
雍正五年(1727年),下梅茶商开始大发。咸丰年间,太平军出没武夷山,晋商与下梅邹氏经营茶叶生意受阻。五口通商后,晋商在武夷山收购岩茶业务由下梅邹氏、潮州市广州市三帮联合采办,转运于福州、汕头市、澳门及南洋各岛。下梅,这偏于武夷山东隅的茶庄集市小镇,连接起一条通往中俄边界贸易城恰克图的茶贸易之路。常氏与商团盟友开创了中俄贸易的漫漫长路,成为在中俄边界贸易城恰克图的一支劲旅。
晋商:涉足下梅茶市
常氏经营的主要商品就是茶叶,而这些茶叶,又都是从闽北武夷山采购所得,常氏采购集团的千里足履,纷纷涉足清代武夷山茶市下梅村。他们的到来,也给下梅茶叶经营带来了商机和贸易信息。除邹氏外,还有孙氏等随晋商奔赴西部经营茶叶。邹氏在山西省榆次,还教当地常氏开辟山地种茶叶,所育茶苗之法,全部是从武夷山下的崇安带去的。但由于气候因素,未能形成规模。新茶尚未上市,邹氏就利用现银,足茶叶运往山西,在货缺时抛售,大赚一把。邹氏在与山西人交易中,学到了晋商的经商之道,由单一的茶叶交易到贩各类货物,生意日隆,交易多元化,资产遂增,邹氏投入重金购骆驼,用驼队运货到恰克图交换皮货、药材,换洋铁、洋油、洋火等。如今,下梅邹氏还留有从恰克图带回的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的油箱及邹氏茶庄号“景隆号”、“集春号”及验押茶货的“素兰号”木印模等,这些都是下梅邹氏当年与晋商进行岩茶贸易时使用的实物遗存。
据当地人讲,清代中期,武夷山四大巨富之一的万氏,凭着雄与邹氏争夺茶叶生意。初来乍到的晋商常氏,看到邹氏在茶叶交易中更注忠诚信用,遂与下梅邹氏“景隆号”茶庄结为盟友。邹氏腾出景隆号的仓库和厢房,给常氏储存留下的茶叶,还为他们一路风尘远道而来的10余峰骆驼搭建喂料棚,那时,景隆号的人们第一次见到庞然大物骆驼,觉得很稀奇。晋商对外发货时,满载茶叶的竹筏就从芦下巷口河埠下水,进入梅溪水路。
兴衰皆因茶
下梅邹氏与晋商精诚合作100多年,邹氏以经营茶叶发家致富,诚信经营是基础。晋商强烈的外贸意识、敢与洋人做生意的胆识,极大地鼓舞了邹氏。下梅邹氏恪守的是“诚信经营,致富履义”的商德。
只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当时清政府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岩茶只要顺闽江而下就可出口。于是,武夷山地区的茶市中心从下梅转移到赤石。盛极一时的下梅慢慢走向衰落。
如今,穿行在当溪两旁的骑楼边,当年的商店门楣还在,当年修建的9码头旧址还在,然而物是人非,原来整日舟往来的繁忙的当溪,到后来只有在5天一次的赶墟日时,才会变得热闹一些。只是修建在骑楼边的美人靠至今风韵犹存,成为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年下梅男人大多出去经营茶叶,家里媳妇就在斜阳残照之际,望着往来不熄的船只,等待男人的归来……
来自山西的“麻雀”
邹全荣
“哪里有麻雀,哪里就有山西人”。这是当年流行的一句俗语,足见山西省人分布之广,外出谋生者众。山西商人经过颠簸辗转,终于来到了武夷山。他们在下梅“景隆号”找到了山西老乡。邹掌柜高兴地说:“麻雀来了,伙计多了!”邹掌柜特吩咐伙房里备了一份面食,这是“景隆号”专门用于迎接山西客人的。几年之后,这批姓常的“麻雀”们在武夷山经营茶园种植,独立生产茶叶,同时还学会了制茶技艺。车辋常氏在下梅有了茶山,同时还拥有制茶作坊。常氏与邹氏在种茶、制茶、售茶方面,配合得最好。邹氏很佩服从山西飞来的“麻雀”们,敢冒风险,在人地生疏的外乡大把扔钱,购置产业。“麻雀”们的创业精神,感染了武夷山不少茶农。
万里茶路
“万里茶路”全长达5150公里,随着茶叶生意向境外扩张,茶路不断延长,武夷山下梅邹氏与晋商常氏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之后,其过境从武夷山下梅至中俄边境的贸易城恰克图,约4500公里。邹氏借福州市广州口岸开放之机,租用洋艘,将武夷茶贩运到东南亚各地,有的还销往欧洲,其南下贩茶的路程也有1000多公里。
据载,每年茶期,在下梅收购精制后的茶叶通过梅溪水路汇运至崇安县城,验押之后,雇用当地工匠达千余人,用车马运至江西河口(现在的沿山县)。由船帮改为水运至汉口,达襄阳市,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县,而后用马帮驮运北上,经洛阳市,过黄河,越太行山,经晋城市长治市,出祁县子洪口,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市大同市,至张家口市、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仑、恰克图。从武夷山的下梅茶市起步,到中俄贸易城恰克图,漫漫商路上,邹氏购置了数百峰骆驼做运力,足见茶叶经营规模之大。
其它相关
茂章伯母的传说
清朝时下梅村大商人邹茂章外出与榆次区车辋的常氏做生意,他的妻子茂章伯母每天就坐在当溪两边的长凳上,盼望丈夫回来,常常是等到黄昏日落,那夕阳的余辉映照在她的脸上,当溪潺潺流水又倒映着茂章伯母姣好的身姿,显得妩媚,楚楚动人。然而丈夫常因忙于手头商务,误了归期,苦苦等丈夫早归的茂章伯母时常落了空。不甘寂寞的她,却变成了一条鲤鱼,悄悄地从这条当溪游出去。去跟随邹茂章的商船,等邹茂章做完生意回来时,妩媚迷人的茂章伯母又从鲤鱼精还原成富贵女子,斜着美丽的腰肢靠在这风雨栏上,回眸一看,实在美丽。后来人们就把这风雨栏叫做“美人靠”。
不过,茂章伯母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风雨栏成了村民歇息谈天说地的地方,大家有空就到这儿坐坐靠靠,村民们就叫它“每人靠”,你们游客每个人都坐一坐,靠一靠,体验一下鲤鱼精流连过的地方。当溪水比起过去虽然浅了许多,但许多迷人的故事却源远流长,你可以遥想到当年梅溪水运之路的热闹,下梅街市的繁华,也可以感觉出当溪小码头挤满了进进出出的茶商,米贩,生意人,一座座小巧的木拱桥横在当溪上,真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
交通线路
武夷山市区乘中巴或公交车直达下梅;从武夷山度假区前往下梅的公交车每5分钟一趟。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民族文化
基础设施
建筑文化
文化名村
居民建筑
经济
农业
旅游业
旅游
古村景观
文化
乡俗风情
概述
其它相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