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诲出身世家,
皇统元年(1141年),授任忠勇校尉。皇统九年(1149年),赐进士及第,历任应奉翰林文字、翰林修撰、翰林待制、翰林待制兼修起居注、左补阙、太子右
谕德、翰林直学士、棣州防御使、
礼部侍郎兼左谕德、太子詹事兼左
谏议大夫。
大定十四年(1174年),担任出使
南宋的岁元使。其后历任太子詹事、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兼
御史中丞。
刘姓是宛平大族,刘仲诲的远祖
刘怦,曾任
天宝卢龙节度使,后晋
天福元年(936年),
石敬瑭将幽、十六州割让给
辽朝,刘氏成为辽国臣民,刘氏六代在辽国为官,相继担任过宰相。刘仲诲的
曾祖父刘霄,官至
辽中京遗址(今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宁城县天义镇以西约15公里)留守。刘仲诲的祖父
刘彦宗在辽末担任签书枢密院事,入金后担任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刘仲诲的父亲
刘筈曾任平章政事,刘仲诲的叔叔
刘萼曾任
尚书左丞。
皇统元年(1141年),刘仲诲凭宰相之子的身份被封为忠勇校尉。
同年,
完颜亮弑杀
完颜亶,自立为帝,改元天德。完颜亮严酷暴虐、喜怒无常,大臣皆心怀恐惧,所以在君前奏对时多有失常。完颜亮曾经以时政咨询在朝官员,刘仲诲每次都从容陈奏,毫无惧色,完颜亮很赏识他。天德二年(1150年),刘请求告老归乡,但因完颜亮不满当年刘筈处处迎合
悼平皇后裴满氏(金熙宗之妻),不许刘筈告老还乡,但免去了他的宰相之职。此举令
刘筈羞惧异常。
贞元元年(1153年),刘筈去世,刘仲诲归乡守孝,服丧期满,出任翰林修撰。
正隆六年(1161年)十月,
东京汴梁(
辽阳市)留守
完颜雍乘
完颜亮南下伐宋之机兵变称帝,即金世宗,改元
大定。金世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自大定二年(1162年)八月起就不断委派朝官到各地进行官吏的廉察考核。
大定三年(1163年),金世宗诏令刘仲诲与左司
员外郎蒲察蒲速越廉查河北的一些州县,刘仲诲廉查后回朝还奏情况,根据他们的奏报,金世宗诏令
玉田县县令李方升一级官阶,顺州知法、权
密云区事王宗永升任密云
县尉,顺州司候
张璘、密云县尉石抹乌者则被免去官职。
其后,刘仲诲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孝,服丧期满,复出后历任太子右
谕德、翰林直学士。其后出京,担任棣州(治
惠民县,今
山东省滨海市惠民县东南)防御使。
刘仲诲在担任棣州防御使期间,
厌次县逮到数十名强盗,押送到棣州,向刘仲诲汇报此事,并想以全获强盗的赏格求赏。刘仲诲发现其中有许多老人和孩子,就知道其中有冤情,没有马上审理此案。同僚对他说:“厌次县境内有许多盗贼,请依法严惩,以惩诫其他人。”刘仲诲没有听从同僚的建议,反而将其中的老人和孩子先释放了。不久,官府抓获了真正的强盗,证实了刘仲诲的判断。
其后,刘仲诲回京入朝任
礼部侍郎兼左
谕德,升任太子詹事兼左
谏议大夫,成为太子
完颜允恭的官属。
完颜雍十分重视对太子的培养,曾说:“东宫太子的官属必须选用正直之人,如果有不称职的人,要把他们的姓名全部汇报给我,一概斥退。”金世宗说:“东宫太子听侍筵或论议时,东宫的官属要给他讲孝顺节俭德行正身之事。”不久,东宫请求增加下属人员以及设施用度,金世宗对刘仲诲说:“太子生于富贵,要教他恭敬节俭。朕用的东西都不曾随意增加,你把朕的意思告诉他。”
大定十四年(1174年),刘仲诲出任出使
宋国的岁元使,
赵昚想改变自己亲自起身接受
金朝国书的仪式,就派
王抃做刘仲诲的馆伴,王找刘仲诲商议此事,他反复辩解极力游说,想要使刘仲诲接受南宋的想法。刘仲诲说:“我奉命出使,远来修好,固然想圆满完成使命,但盟约所载各项礼仪程序,不是使臣所敢变更的。公等是宋国的心腹之臣,不要一时心存侥幸,失掉与大金的友好关系。”
出使
南宋之后,刘仲诲历任太子詹事、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兼
御史中丞。后来因为没有及时察举揭发大长公主的违法之事而获罪,与
侍御史李瑜各被削减一级官阶。刘仲诲前后做太子官属近十五年,对太子多有规劝之言,
完颜允恭对他特别加以礼敬。
刘仲诲在仕途生涯基本上是在京城担任京官,主要在翰林院、御史台、
东宫任职,在翰林院,他为官严肃庄重,个性刚强严峻。在御史台,他正色立朝,使朝廷充满正气。在东宫,他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教导太子,多次向太子进献规劝告诫,深得太子敬重。他担任
宋国岁元使时,始终坚持
金朝的立场,驳回了宋的请求,圆满完成出使的任务。
刘仲诲为官清正,体恤百姓。他只有一次外放担任地方官的经历,就是任棣州防御使。在金代州县官权力较重,各类诉讼案件,州县官有专决之权,为了政绩,州县官滥施刑讯,苦打成招,造成冤狱者,不乏其例,杖杀人犯的案例,俯拾即是。厌次是棣州治所所在地,当地盗贼极多,剿匪就成了地方官的主要职责,也是衡量其政绩的主要标准。当下属抓获数十名所谓
盗贼之后,刘仲诲没有为了自己的政绩而滥杀无辜,而是释放了老年人和孩子,最后抓住了真正的强盗。其以刚严见知如此。
叔叔:
刘萼,曾随
完颜亮南下伐宋,任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封任国公。后因贪墨下狱,免职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