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庵位于
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
土城子村长春庵屯,前身为观音庵,始建于明初,位于山之东,乃
佛塔氏所居。
孙宝田《
旅大文献征存》卷二古迹名胜载:“长春庵,在三涧堡南山之阳,旧有
碧霞宫一所,创自何代无考,庵内有明永乐年(1403-1424)碑记。”据
雍正六年(1728)王有翼《长春庵新建泰山殿兼立碑记序》载:“回溯厥初,盖明自定鼎以来,斯庵久已名焉,历传至今,亦既三百余年矣,自今伊始哉,但前则仅一观音草庵。”碑文与史志皆言长春庵创建于明朝,史志载有
永乐年碑记,碑文言观音庵建自明初,永乐初距雍正六年有三百二十三年,二者记述相同,长春庵建于观音庵基础上。村中耆旧亦口口相传,
观世音草庵仅八尺见方的尼姑草庵。孙宝田云“永乐年碑记”,今碑已不见踪迹,碑文亦未见其收录。
景点描述
长春庵前有照山,背靠旦山,(
孙宝田《
旅大文献征存》中称此山为南山,但村中耆旧皆言此山为旦山。)此山自东北而西南呈一龟形,王有翼《长春庵新建泰山殿兼立碑记序》载:“赖有黄冠羽士丛和林者,航海而卜居于此,相度形势,近接云山之飘渺,远朝
渤海之汪洋,不禁慨然曰:似此藏风聚气,安可无圣宫乎?”于是在龟首之下择地迁观音草庵并更庵名为长春庵。乔德秀《南金乡土志—山河海岛志》云“南金之山脉,发于
吉林省之长白山,共二支,迤逦南行,一支石色白质坚,其土润,一支石色青质柔,其土燥,或离或合,蜿蜒奔赴旅顺口,渡海至山东,结为泰岱诸峰。”丛和林仙逝于
雍正二年,而此时庵中只有
慈航殿(菩萨殿),雍正六年,徒张德贵、丛德鞠建成泰山殿,方有如今之规模。
落实宗教政策后,大连市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一日,将长春庵确定 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任市文管部门负责人的
张本义先生筹资修复了此庵,文物保护单位之
碑石今仍存庙中。一九九一年,旅顺口区政府又对此庵进行了修复。后来此庵由区政府转交给企业经营,最后一次重修是二零零七年,扩建了东院的二个殿堂及回廊,但并未从事宗教活动,一直荒废至今。二零一三年岁次癸巳秋七月,旅顺口区另一火居道之后王公嘉庆,念与和林丛炼师之宿缘,购得此庙,敦请全真华山派第十九代上智下广王炼师
住持于此,长春庵又回归全真华山派。经政府批准,升庵为观,仍旧
长春市之名。王公嘉庆者,旅顺铁山全真华山派火居道第十代传人,其祖于
康熙帝四十年随和林丛炼师一同渡海至关东,于铁山建关帝庙以续道脉,时至今日,此一支火居道依然存有关帝庙,子孙仍住庙,为有记载最早一支华山派火居道脉。
如今的长春庵有
泰山、慈航、
灵官三殿,泰山殿系正殿,殿内供有金身神像九尊,
主神为
碧霞元君,四周墙壁布满壁画,画中祥云朵朵,众仙女坐驾彩凤,悠然安详,栩栩如生。殿门左前方立有朝南向
雍正六年《长春庵新建泰山殿兼立碑记序》石碑一块,碑文记述了建立泰山殿的经过及长春庵四至,碑阴镌刻了捐资者功德名录。碑前十步内有钟亭,内悬八卦铁钟一口。殿门右前方建有香纸焚化炉,并排立有朝东向《重修长春庵碑》石碑一块,碑额上刻有“流芳万古”四字,为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重修此庙所立。另据村中耆老
张广福介绍,此庙有碑一通,四清时(1963-1966)村中建果园,将此碑磨平,刻“四清果园”四字立于果园中,今果园不见,独此碑尚立于庵东数百步之路旁。慈航殿内供奉神像五尊,中为佛祖,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地藏王菩萨,墙上均绘有壁画,其中西墙之壁画为道光二十七年重修所留。此庵是罕见的兼供佛道二教神仙的
庙宇。
灵官殿位于泰山殿正前方,内供护法
塑像二尊,殿檐下前后四角,雕有“我蒸尝凡”四字,“蒸尝”本为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秋曰尝,冬为蒸,《
三国演义》孔明祭
周瑜:“君若有灵,享我蒸尝。”两扇门上刻有“心无二念,圣解凡情”四字,此殿颇有玄机寓意。
智广王炼师
住持此庵后,更菩萨殿为
慈航殿,迁
土地庙于庵东南垣墙之外。王公嘉庆又重修垣墙,创修山门,前树旗杆。于庵东建厨房、仓库、斋堂、丹房等生活设施,并对原建筑进行了改造,使殿宇一新。如今庵中绿草遍地,林木成荫,几座古建筑掩映于树丛间,环境清幽。既是四方信士虔诚朝拜之地,亦是羽士霞友清心静炼之所。
历史
康熙帝四十四年(1705),
白云岩道士丛和林,渡海至此,寄身三涧堡真武庙,后至
长春市庵村,将已废弃不堪的观音草庵迁于今地,更庵名为长春,又筹建泰山殿。据
雍正二年(1724)《始建长春庵恩师丛道 墓志》载:“丛和林,乃文登县人氏,幼入玄门,及长即动立必创修,由是云游二十四年有余,于
康熙四十年乙酉(1701)来至山涧铺,托足
高台庙,只身白手,第务庄农,于四十八年已丑(1709),方卜居于此,肇锡嘉名曰长春庵。”考康熙四十年为辛卯而非乙酉,乙酉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墓志铭中出现如此错误,原因在于和林丛炼师自
山东省渡海至关东之时间为康熙四十四年,而其迁观音草庵更名长春庵之时间为康熙四十八年,文中明言其以
真武庙为立足点,在长春庵村所在地建农庄而筹措资金。
张德贵、丛德鞠之后,庵由刘正文、孙正安、刘正宽
住持,此时长春庵仍为清居道所居。
雍正初年(1723),
张姓先祖张世贤由
荣成市县(山东威海)迁至三涧堡洪家村定居,其子张有祯因庵中三代住持乃其
舅父,故举家迁至庵左定居。刘正文、孙正安、刘正宽之后,张有祯为长春庵之住持道人,法名张本玉,是为全真华山派第十五代弟子。并将清居道改为火居道。自此,长春庵便为张氏子孙世代相传,其子孙定居庵之附近,渐成村落,村因庵名长春庵村。
长春庵第三代弟子刘正文、孙正安、刘正宽并未有一弟子以续道脉,而恰在此时,已有家室的张有祯从三润堡洪家村迁来此处,为使道脉传续,只好将长春庵委托给他,三人仙逝之后,张有祯自然继承了
庙宇,但因有家室,便更清居为火居,从而使得长春庵道脉存续。从时间推算,和林丛炼师仙逝于
雍正二年,之后张德贵、丛德鞠相继
住持长春庵,长春庵第二代住持之时间应在五十年左右,而雍正朝有十三年,长春庵第三代住持之时,应为
乾隆三十年之后,三人又相继住持,再有五十年,张本玉住持长春庵之时已为
爱新觉罗·颙琰十年以后。张本玉其实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张克兴,二子张克官,三子张克学,四子张克玖。考庙中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1847)《重修长春庵碑》,其落款处为“住持道张仁□、张仁禄”,由此或可得出三个信息,一是张本玉至少有二子,其中二子继承了
庙宇。二是道光二十七年重修,应为二人
住持此庙不久,由此可见,张本玉住持时间直至道光二十年后,近四十年矣。三是
张姓继承庙宇后,至少其第二代,做道士的仍用华山派百字。火居道士有两重身份,一是道士,二是俗人,他们的名字也应该有二个,一为道名,一为俗名,正如张本玉俗名张有祯一样,清居之人一离红尘便不再用俗名,而火居者因两重身份,二个名字同时使用。长春庵由清居更为火居,实出后继无人,为使道脉存续,住持道人于非常时期采取了非常之法。
张氏子孙于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1847)又重修了长春庵,据《重修长春庵碑》载:“金州西南乡长春庵旧有泰山行宫,保障一方,灵应丕显。东九圣祠,西菩萨殿,巍然宫前,洞宇宏阔,金碧辉煌。”由此可知,此庵以
泰山殿为主殿,左有九圣祠,右有菩萨殿,菩萨殿即今之慈航殿,但九圣祠却不见踪迹,据考证,此九圣祠仅为庵东一小
土地庙。清末民初,张氏家族子孙兴旺,渐向长春庵村以外发展,一支人来到
河南省岸,称为河南帮,经韵使用老韵(崂山韵),后来家道衰落,取而代之是
河北省岸以张学义为首的河北帮,经韵使用新韵(
东北地区韵)。他们对长春庵里的香火事宜一直兢兢业业,张学义带领兄弟五人,五十多口家人,在长春庵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一个颇受人尊敬的火居道长。据村中长者言,兄弟五人分别拥有长春庵附近的长春庵、蟠龙寺等三处
庙宇,后二处现已为
佛塔氏所居。最后
住持道人张积琨,高工张积琏,
张姓兄弟从事宗教活动直到东北土地改革时。
新中国成立后,长春庵成为生产队仓库,
灵官殿、
慈航殿为粮仓和化肥存放之所,主殿泰山殿为木匠铺,张氏之火居道士亦停止了宗教活动。文革时,神像一空,因其地为仓库而免遭拆毁,现遗有
泰山、慈航(菩萨殿)、
灵官三殿,九圣祠已迁至庵东南垣墙之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