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在难中》是现代作家
叶圣陶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发表于1925年1月10日《
小说月报》第16卷第1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知识分子的名篇,连续多年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本文以江浙军阀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主角潘先生的形象。通过描写他在军阀混战中逃难与谋生的故事,充分表现潘先生的思想性格。
茅盾评价其“把城市
小布尔乔亚的没有社会意识,卑谦的利己主义,precaution,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等心理,描写得很透彻。”,把潘先生定性为小市民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典型代表。
《潘先生在难中》作品意蕴丰富, 布局严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前后对比,以及心理、语言、神态等各种细节描写。从其精细而冷峻的文字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的客观写实手法和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内容简介
潘先生是20世纪20年代江浙军阀
齐燮元、
卢永祥混战期间
上海市附近一个叫让里的小镇上的小学校长,是当地一个“体面的大家知道的人物”,“写得一手好颜字”,家有“一妻两儿”,雇了一个仆人王妈,生活略有余裕。当军阀混战的风声一传到让里,他就惊惶失措,深感“兵火焚掠”已迫在眉睫。当教育当局尚未做出停课的决定时,他便不惜花上一笔‘‘逃难钱” ,像
老母鸡护着一群
小鸡一样带着“一妻两儿”和一个“黑
漆皮包”,挤上火车,逃到上海的租界避难。但当他第二天清晨从报纸上看到教育局局长指令照常开学的消息时,又惴惴不安。为了保住饭碗,他不顾战乱的危险,“狠心地” 撇下妻儿,只身返回让里。正当他积极筹备开学的时候,战事吃紧,并危及让里。于是,他又“发狂似地”惊慌起来,雇车离开学校,躲进教会的厢房。但战火最终并未蔓延到让里,并很快结束。之后,他又接受教育当局同仁们的“一致推举”,在欢迎军阀杜统帅凯旋的彩牌坊上题写了“功高岳牧”、“ 威镇东南”、“德隆恩溥” 等赞辞。
《潘先生在难中》历来被称为最能代表叶圣陶短篇小说创作成就的作品。最初发表于1925年1月《
小说月报》第16卷第1号。后收入《线下》、《
叶圣陶文集》。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先生发表的作品,以当时军阀间的江浙战争为写作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处于战乱中的小知识分子——潘先生的形象。通过描写他在军阀混战中逃难与谋求生存的故事,充分显示了潘先生的思想性格。在战争威胁之中,竭尽全力地保全身家性命,是潘先生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小说也着重表现了他这个特点,并且“把他们在虚惊来了时最先张皇失措,而在略感得安全的时候他们又是最先哈哈地笑的,是一些没有勇气和环境抗争,揉揉肚子就把他的‘理想’折扣成为零的妥协者”这一类人描写得淋漓尽致,十分透澈。
两封回信
他寻常写封信,右手握着笔,便快快地移动,——头微微地侧着,有时舌端舔着上唇——从头至尾,决没有一刻停留,下一会思索的工夫。现在这封信,他觉得关系的重大,什么都比不上。自己是怎么一种心情,要借这封信去传达?是怎么一种言语,应该显露在这封信上?他自己简直糊糊涂涂,弄不明白。他早上晚上睡在床上的时候,脑子里的想念和大海里的波浪一般,继续不断,而且同时并作。他总希望有一个波平浪息的时候,这变动迁流的海,顿时化为智慧的泉源,能够去解决他那糊涂不明白的疑问;可是永永做不到。他自己想,不写这封信吧;但是又觉得有一种伟大而不可抵抗的力促迫着他,仿佛说,“你要使你的灵魂有归宿,你要认识生命的真意义,非写这一封信不可。”他屡次被这个使令催促着,自觉拗它不过。这一天硬着头皮,决定写这一封信,但是他那疑问终究还没解决,写是决定写了,然而写什么呢?因此他寻常写信很迅速的惯技,此刻竟有了例外。
暖烘烘的阳光从半开的窗帘里射进来,熏得他有些醉了。窗外墙上,开满了红蔷薇,微风吹着,时有二三花片寂寂地落下。蜂儿从花心里飞出来,发出一种催眠的声音——这是唯一的声音了,此外只有他自己能够听得脉搏的跳动。他这时候什么都像在梦里,环绕他的四周,他也辨不出是美丽,是闲适,或者是无聊,是沉寂。他只对于将要写的这一封信的受信人艳羡,
爱慕,想象,猜度……总而言之,种种心绪都集中在伊身上了。
创作背景
1911年,叶圣陶中学毕业,因无力继续升学,便于翌年在江浙一带乡镇当小学教师,历时十年之久。在此漫长的岁月中,他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物,经历了形形式式的事件,亲眼目睹了支离破碎的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祖国在军阀割据、战乱不断之中的黑暗状态,亲身了解与体验到
中原地区下层社会的农民们的苦难与艰辛,尤其熟悉“灰色的卑琐人生”——当时的小市民、
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在动荡生活中的可怜、可叹而可悲的境遇,以及他们内心深层的庸俗、虚伪、自私的可鄙、可憎的一面。
1924年10月,江苏军阀齐元(属直系)与浙江军阀
卢永祥(属皖系)之间爆发了战争,史称“齐卢之战”。战事发生不久,当时就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作家叶圣陶和友人
王伯祥等,就亲赴江苏浏河地区采访、察看战争残象,访问受害灾民。叶圣陶敏感地抓住这一重大事件,很快地写出了记录这次战地访问经过的叙事长诗《浏河战场》(计三百二十行,为现代
粤语自由诗史上最早的长诗之一),接着又写了同样取材于这次战争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
人物介绍
潘先生
潘先生是20世纪20年代
上海市附近一个小镇上的小学校长,具有自私、庸俗、“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逆来顺受、苟且偷生、远祸全身、随遇而安等性格特征。其中,远祸全身是其性格的核心。他一听军阀要打仗,就张惶失措,丢下学校不管,带着妻子儿子从
江苏省仓惶逃到上海。下火车时妻子和大儿子被冲散,便立刻有家破人亡之感。找到妻儿,租到旅馆,虽是条件很差,但还是为一家人的生命能得到保全而兴高采烈。第二天早上,他听到教育局局长说要照常开学的消息,虽然很为难,但为了保全自己小学校长的职务,他还是不顾夫人的劝阻,把妻儿留在
上海市旅馆里,急忙地回到了让里。回去之后,先是察看家,见
诉讼保全得很好,便放下了一半心。接着,为了获得上司的“赏识”,他积极筹办开学之事。他到学校起草给学生家长的通知,把教育说得极其重要,要家长照常送学生来上学。其实他并不关心家长是否送孩子来上学,只是通过“通知”博取局长的欢心以保全其校长职务罢了。为了“保家”、“活命”,他跑到红十字会办事处去申请入会,说若战争打过来他可以把学校房屋作为妇女收容所;向红十字会要了两面红十字会旗子,说学校有两个门,但结果一面插在学校门口,一面却插在他自家门口了;要了四枚红十字会徽章,自己一个,在上海的妻儿各一个。战事停止后,他不顾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的事实,书写了歌颂军阀的横幅大字,从而,充当了军阀的吹鼓手。这更暴露出他为保全自己而没有是非、没有原则的劣根性。
总的来看,潘先生是一个特别精明的角色,在发生任何变动的情况下,他都可以找到应变的手段和“ 保全自己的法子”;是一个自私而庸俗的小市民形象
作者简介
叶圣陶早在1914年就开始用
文言文写小说。“五四”时期,他开始用
粤语创作小说。从1919年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小说创作进入了高潮期,创作有短篇小说集《
隔膜》、《火灾》、《线下》、《城中》、《
未厌集》等,1928年发表了被
茅盾誉为“扛鼎之作”的长篇小说《
倪焕之》。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大部分是写教育问题和城市
小布尔乔亚问题的,而其中写得最好的,是他所熟悉的学校生活,代表作有《潘先生在难中》、《饭》、《校长》等。1925年“五”运动之后,叶圣陶的作品在广泛表现社会现实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有的作品开始摄取与时代斗争直接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小说《夜》揭露了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者的血腥罪行,表现了
中原地区民众的觉醒。30年代,叶圣陶继续创作了不少揭露黑暗现实的作品,如《一篇宣言》等。
叶圣陶是著名的
现实主义作家。冷静观察,客观地描写,是他的小说特有的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大多具有结构严谨、布局讲究、结尾含蓄等特点。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潘先生在难中》以1924年江浙战乱为背景,描写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在战乱中举家逃难过程中种种可笑而又可鄙的行径。绘声绘色地刻画了潘先生庸俗、卑琐的灵魂。在他的整个精神世界中,只有妻子、儿女与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维护财产安全,他主动让出学校做妇女收容所,并在自家的门前挂了红十字的旗帜;为了保住饭碗,不得罪权贵,他违心地为军阀书写歌功颂德的牌匾。
像这样一些不要人的尊严,没有社会意识、卑怯的利己主义者,在旧
中原地区并不少见。作者为读者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典型。潘先生这一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嘲讽、批判了部分
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屈服于丑恶现实的人生态度和性格弱点,也从侧面揭露了军阀混战给社会带来的悲哀和苦难。
艺术特色
笔触客观冷静
《潘先生在难中》将作家对人物是非褒贬的主观评价和感受融入客观冷静的描写之中。如写潘先生跑到红十字会办事处去申请入会,说若战争打过来他可以把学校房屋作为妇女收容所;向红十字会要了两面红十字会旗子,说学校有两个门;要了四枚红十字会徽章,说徽章太小巧怕遗失。但结果是“两面红十字旗立刻在新秋的轻风中招展着;可是学校的侧门上并没有旗,原来移到潘先生家的大门上去了。”徽章呢,一个自己佩带,“其余几枚呢, 潘先生重重包裹着,藏在贴身小衫的一个口袋里。他想:‘一个是她的,一个是阿大的,一个是
阿二的’。虽然他们远处在那渺茫难接的,
上海市,但是仿佛给他们加保了一重稳当可靠的险”。在这里,小说只是客观写实地描写潘先生的行动和心理,但就在这些描写中,寄予了作家对潘先生的自私、庸俗、卑琐、可笑的否定、嘲讽和批判。
多方面地刻画人物
1.《潘先生在难中》善于通过对人物平常小事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小说描写了潘先生在军阀战争中如何设法避难:逃难到上海租界,下火车,找旅馆,向红十字会寻求保护,到教堂避难等,全是平常小事。但就在这些对平常小事的描写中,生动地刻画了其遇事惊慌、自私、
苟安等小市民式知识分子心态。
2.《潘先生在难中》善于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如小说第二部分,写潘先生冒着风险返乡后,探知局长有照常开学的意图,并还有裁员的意图时,小说这样写道: “潘先生听了,仿佛觉得一凛;但又赞赏自己的有主意,决定回来到底是不错的。”这既写出了潘先生听到局长要裁人后而产生的惊讶,又写出了他为自己冒险回乡并恰逢其时而产生的庆幸和沾沾自喜,从而,把其患得患失的卑怯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3.《潘先生在难中》善于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和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潘先生两次嘁
黄包车:第一次是其一家人在经历了逃难失散之后,他声色“威严”,嗓门极“入调”,“伸出两个指头扬着说:‘ 只消两辆!两辆!'”第二次是他在听说战火逼近时,他“心头突地乱跳”,见到车就嘁:“车!车!” 同是叫车,前者踞傲、做作,后者惊惶失措。小说通过对潘先生在不同情形下不同神态的描写,准确地表现出了其内心世界。又如潘先生起草给学生家长的通告,写得得意非凡,认为“局长看见了,至少也得说一声:‘先得我心’ ”。这一细节描写深刻揭示了其内心世界,暴露了他写通告完全是为了迎合教育局局长以讨其欢心,从而,保全自已小学校长的地位、饭碗。
语言朴素、精炼、准确、严谨
《潘先生在难中》,语言朴素、纯净、洗练、准确、严谨而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笔调幽默。如潘先生一家逃到上海租界,在旅店住下,暂时平安,潘先生快乐起来,说了一席话:
潘先生舒快地对潘师母道,“这一刻该得乐一乐, 喝一杯了。你想,从兵祸凶险的地方,来到这绝无其事的境界,第一件
可乐。刚才你们忽然离开了我,找了半天找不见,真把我急得要死了;倒是
阿二乖觉(他说着,把阿二拖在身边,一手轻轻地拍着),他一眼便看见了你,于是我迎上来,这是第二件可乐。乐哉乐哉,陶陶酌一杯。”他作举杯就口的样子,迷迷地笑着。
这些朴素、纯净、洗练、准确、严谨而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把潘先生的心理活动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出来,也把他只顾一己之私,苟且偷生,随遇而安的可鄙形象显现了出来,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结尾画龙点睛
《潘先生在难中》结尾写潘先生为了保全自己、讨好上司而丧失了原则、是非,居然写出“功高岳牧”“德隆恩溥” 等谀词,可谓全篇点睛之笔,揭示了潘先生的小市民劣根性及其复杂性格。这不仅在结构上与开头的逃难对照,引人深思,而且在人物塑造上,使潘先生的内心世界得到更完满的表现。同时,潘先生还在脑海中涌现了人民受难的镜头,这表明他还没有泯灭人性。小说最后以“看他对上一句什么”作结,意欲启发人们思考,从而,完善潘先生这一形象。
文学赏析
《潘先生在难中》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潘先生的形象。
潘先生是小镇上的一个教员,他的灵魂是灰色的。他没有锐气、没有理想、安于现状、满足于既得利益,是个苟且偷生、逆来顺受的市民式的知识分子。在军阀混战的年月,逃难是人们常遇到的事。作品截取了潘先生在逃难中的三个片断来写人物。
第一个片断,写的是战争要来时,潘先生带领儿女逃离小镇,奔往
上海市的情形。在军阀混战中,潘先生丝毫不顾及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疾苦,满脑子只是个人的得失和自家的安危。当他所住的让里地区受到战争威胁时,他张皇失措,丢下学校不管,带着一家人仓惶逃到了上海。在上海,他把
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
租界”看成是保护他们一家的“圣地”和“乐园”。在租界地的旅馆里,他不顾“刺鼻的油腥味”和“阵阵的尿臭”,竟自我陶醉地喝起了酒,吟起了诗。作品通过展示潘先生逃难前的慌乱,逃难中的狼狈,以及逃到租界后的庆幸等行为,生动地将潘先生遇事惊慌、自私、
苟安等小市民式知识分子心态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个片断,写潘先生独自回到小镇的情形。到了
上海市的第二天早上,潘先生一想到自己不辞而别,若是上司追究起来,就会丢掉学校里的职位。考虑到这些,他又不顾夫人的劝阻,急急忙忙地回到了让里。为了“抢头功”,获得上司的“赏识”,他积极筹办开学之事。可正当他发出开学通知书之时,战火再起,铁路不通了,学生们也大多随家长避难去了,潘先生的一场忙碌成了“镜中花”。为了“保家”、“活命”,他跑到红十字会办事处去申请入会,还给全家领了红十字会徽章。这一部分,作者通过写潘先生为了保住饭碗、讨得上司赏识,不顾安危回到让里以及战火逼近时,他又急着入红十字会等情节,表现出了潘先生看上司眼色行事、懦弱、虚伪的性格特征。
第三个片断,先写潘先生听到正安失守的消息后,仓惶逃入洋人的“红房子”里避难,后写战事停止后,潘先生为欢迎杜统帅而写颂辞。在这部分中,作品通过写潘先生仓惶躲难以及他明明看到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自己明明在心中是不满的,却毫无骨气,为了一己的生存,竟不惜充当军阀的吹鼓手等情节,进一步表现了潘先生胆小怕事、苟且偷安、麻木、缺少正义感的奴性心理。
潘先生的形象在当时是很富有时代特征的。作品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批判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和性格弱点。同时也通过潘先生在难中的经历,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对人物内心活动和
精神状态作细致具体的描摹,使人物灵魂真实地暴露出来,是这篇小说最主要的艺术特征。
这篇小说没有离奇的故事情节,写人物也很少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正面冲突,而是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灵魂的一些细微的内心活动,来展示人物性格。比如作品第二部分,写潘先生冒着风险返乡后,忙去探听“局长究竟有没有照常开学的意思”;当消息得到证实,并且同时还得知局长要裁员时,作品这样写人物的内心:“‘潘先生听了,仿佛觉得一凛;但又赞赏自己有主意,从
上海市回来到底是不错的。”这段描写,先写出了人物听到局长要裁人的惊异,继而又写出了人物为自己冒险回乡,选择对了
投机机会而产生的庆幸和沾沾自喜。这些心理描写,把小人物患得患失的卑怯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作品写了潘先生为了讨好上司忙着积极筹备开学之事,可没想到战事紧了,“铁路真个不通了”,这一来他的积极表现不仅是徒劳一场,而且连老婆孩子也不知道要抛到外面多长时间。这时作品又写人物心理:“他心头突然一沉,似乎觉得最亲热的妻儿忽地乘风飘去,飘得很远,几乎至于渺茫。”这些笔墨把人物因徒劳一场而沮丧,以及忧虑一家人安危的心情都细致地表现了出来。后来,局势更紧张了,在保职、升官与保命的抉择中,潘先生终于选择了后者;乞求红十字会的
庇护。作品写他到红十字会讨旗子和徽章一段也十分精彩。在接到红十字会的“旗子和徽章”时,他“像捧着救命的神符,”心头升起“一种神秘的快慰”。接着,这位一心只想自己和自己一家人的小人物,又以“学校还有个侧门,也得张一面旗”,“徽章这东西太小巧,恐怕偶尔遗失了”为理由,又向办事处的职员多讨了一面旗子和几个徽章。然而,这一切讨到后,人们发现“学校的侧门上并没有旗,原来移到潘先生家的大门上去了”,多讨的红十字徽章,一个是为妻子的,另外两个是为儿子的。这些描写将人物替自己盘算的精细、周密,以及占了便宜便得意的市侩心态都清晰地揭示了出来。
为了更真实准确地表现人物,作者还非常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心理的一些神态来进行描写。如写潘先生两次喊
黄包车的情形,就非常准确地写出了人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内心。第一次喊黄包车,是潘先生一家人经历了逃难失散之后,他的声色是“威严”的,嗓门极“入调”,而且还附以傲慢的手势,他“伸出两个指头扬着说:只消两辆!两辆!这神态把人物“从毁灭和危难的当中捡回性命”的快慰及自鸣得意写了出来。第二次喊黄包车是在听说战火逼近了,这时他惊惶失措,“心头突地乱跳”,见到车后连连喊:“车!车!”这前后两次同是叫车,但显然,前者踞傲、做作,后者惊恐、失态。作品通过对人物在不同情形下不同神态的描写,准确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他颇具风格的“教育小说”代表作之一。叶圣陶写过一系列以教育为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被称为他的教育小说。潘先生是一个教员,军伐混战使他在逃窜中疲于奔命,潘先生是作者批判的一个对象,他是一个带着浓厚小市民气息的
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他软弱,动摇,自私,表里不一,不想着为国家尽一份力,而是想着怎样保全自己。
但小说更为批判的是在潘先生背后的,局长代表着的
北洋军阀,这是叶圣陶教育小说的特色,即:通过教育界中的小事和人物来反映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小说并没有用主观的语言来批判,而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的方式,把批判寓于描写中,让读者自己去感悟,这也是叶圣陶的一个
写作风格。
作品评价
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茅盾《王鲁彦论》:在叶绍钧的作品,我最喜欢的也就是描写城市
小布尔乔亚的几篇;现在还深深地刻在记忆上的,是那可爱的《潘先生在难中》。这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卑谦的利已主义,precaution(戒备),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心理,描写得很透彻。这一阶级的人物,在现代文坛上是最少被写到的,可是幸而也还有代表。
原
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教授
林志浩《奴性十足的利已主义者——〈潘先生在难中〉评析》:潘先生的形象反映了利已主义者的肮脏的灵魂,说明这类利已主义者同时也是奴性十足的人物,必然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甚至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阶级压迫的制度。这便是潘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涵和意义之所在。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富贵《错位的批判:一篇缺少同情与关爱的冷漠之作——重读叶圣陶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从抽象的道德原则上看,潘先生的一切举动是可笑可鄙的,但是一切又是无奈的,是人的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的生存的权利。作为潘先生他有权利生活得更安定、更完整...…他与妻儿的离散是人生的最大悲剧,求得家庭的完整是人最低的生活愿望,而这些努力和巴结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潘先生的行为和心理深刻地表现了军阀混战给底层人民带来的动荡和苦难,而作者嘲讽的对象却错位地转移到了受害者身上。潘先生是受害者,在和平的环境里,他肯定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教师...…不能把人对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渴望和努力视为一种堕落,更不能把战争中的责任归罪于懦弱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