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
引起戊型肝炎的病原体
戊型肝炎病毒肝炎 E 病毒,HEV)是指一种主要侵犯肝脏并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HEV曾归类于杯状病毒科科,但基因分析的结果表明其不同于杯状病毒,因此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将其归类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科(Hepeviridae)戊肝病毒属(Hepevirus),是戊型肝炎的病原体。1989年,美国学者Reyes等成功地克隆了HEV基因组,并将其正式命名为HEV。
HEV病毒呈球状,无包膜,平均直径为32~34nm,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形似杯状。HEV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HEV感染者及猪等均可从粪便排出HEV,污染水源、食物和周围环境而发生传播。该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发展为重症肝炎可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胆红素上升大于正常值I0倍;可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征等。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用ELISA检查血清中的抗HEV IgM或IgG,抗HEV IgM出现早,消失快,可作为早期现症病人的诊断依据。HEV治疗原则均以足够的休息、合理饮食,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药物。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HEV感染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2012年,世界首支戊型肝炎疫苗在中国研制成功。
印度次大陆是戊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中国为地方性流行区,全国各地均有戊型肝炎发生。1986年,中国新疆南部发生戊型肝炎大流行,约12万人发病,700余人死亡,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流行。
发现与命名
苏联学者Balayan等于1983年用免疫电镜技术(1EM)从一名经口感染的志愿者粪便中检测到一种直径为27~30nm病毒颗粒,并用其感染狨猴获得成功,因而认为该病毒颗粒是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此后,美国印度缅甸和中国等学者也先后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该病毒。1989年Reyes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该病毒的基因克隆,并正式将此型肝炎及其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E)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病毒,HEV)。
历史
1955年至1956年印度洪水泛滥,流经新德里亚穆纳河水被城市污水污染,导致约10万人感染不明肝炎病毒。1978年至1979年,印度克什米尔再次出现肝炎流行,约52000人感染、1700人死亡。研究者调查分析发现,这两次肝炎均为水源播散,经血清学诊断,将其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和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学术会议上,专家正式将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而在此之前的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中国新疆地区的和田县、喀什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地就因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累计感染119280人,致死705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事件。
2011年,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历时14年,自主研发的重组戊肝疫苗获准上市,厦大团队研制的戊肝疫苗是全球唯一的戊肝预防性疫苗。2020年,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巴基斯坦获批上市。2022年,为控制戊肝疫情,无国界医生组织在南苏丹开展了全球首次大规模戊肝疫苗接种活动,为班提乌难民营中近4万人接种了厦大团队研制的戊肝疫苗。
病原学
HEV病毒呈球状,无包膜,平均直径为32~34nm,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形似杯状,曾归类于杯状病毒科科,但基因分析的结果表明其不同于杯状病毒,因此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将其归类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科(Hepeviridae)戊肝病毒属(Hepevirus)。HEV对高盐、氯化铯三氯甲烷等敏感;在-70~8℃条件下易裂解,但在液氮中保存稳定。HEV体外培养困难,迄今仍不能在细胞中大量培养。HEV可感染食蟹猕猴、非洲绿猴、猕猴黑猩猩及乳猪等多种动物。
HEV基因组为单正链RNA,全长约7.5kb,具有poly A尾,共有3个ORF,ORF1编码病毒复制所需的依赖RNA的RNA多聚酶等非结构蛋白,ORF2编码病毒的衣壳蛋白,ORF3与ORF1和ORF2有部分重叠,其编码的多肽可能具有型特异性抗原表位。
HEV至少存在8个基因型,基因型Ⅰ和基因型Ⅱ分别以缅甸株(HEV-B)和墨西哥株(HEV-M)为代表。在中国流行的HEV为基因型Ⅰ和基因型Ⅳ。
HEV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再经门脉循环进入肝脏。借助于非人灵长目,如红血猴黑猩猩等HEV感染动物模型,发现在感染HEV后7天,肝细胞内即有HEAg的表达,在ALT开始升高前数天,可在动物血清、胆汁、粪便中检测到HEV 核糖核酸。在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一般在起病前1周可从类便中检测出HEV,而血清中HEV的可检出时间还可提早1周。发病后1~5天,血清和类便中HEV RNA的检出率分别为70.6%和75%,两者均随病程延长而下降,一部分病例血清和粪便中的HEV RNA分别于发病51天和25天后才转为阴性。肝细胞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细胞免疫反应介导的肝细胞溶解所致。
传播机制
传播源
基因Ⅰ型和Ⅱ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为戊型肝炎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Ⅲ和Ⅳ型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为猪和患者,鹿、牛、鸡、羊、啮齿动物也可能是HEV的自然宿主,成为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但不易引起戊型肝炎暴发性流行。一些灵长目狨猴猕猴属短尾猴黑猩猩等虽可感染HEV,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HEV感染者及猪等均可从粪便排出HEV,污染水源、食物和周围环境而发生传播。水源污染引起的流行最多见,主要发生在雨季或洪水后。一些较小的流行还可能与进食HEV污染的食物有关。与甲型病毒性肝炎不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较少见,家庭内接触传播的发生率约为0.7%~2.2%(易感者密切接触甲型肝炎后的发病率为50%~75%),其原因不明。HEV也可通过垂直传播,但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的可能性较小。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发病率高,儿童和老人发病率较低。儿童感染HEV后,多表现为亚临床型,成人则多为临床型感染。一般亚临床型感染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临床型感染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在30岁以上的人群,亚临床型感染的比例又趋上升,而临床型感染的比例下降。
抗HEV抗体持续时间较短,多数患者于发病后5~6个月即消失,少数患者可持续阳性至4年或以上。由于未11发现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于1~2年内再次发病者;发生一次戊型肝炎流行后,一般隔若干年才发生再次流行;外来人群发病率较本地人群高;儿童时期感染过HEV的患者到青壮年时期,可再次感染HEV,故戊型肝炎病后仅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2~10周,平均40天。临床表现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类似,可表现为急性黄疸型、重型肝炎(肝衰竭)和急性无黄疸型。
急性黄疸型
起病急,有发热、畏寒、咳嗽、鼻塞、头疼等上呼吸道症状,并伴有全身乏力,继而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缺乏、厌油、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区疼、腹胀、腹泻等。部分患者可有肝脏轻度肿大、触痛和叩击痛,此为黄疸前期,持续约数天至半月,平均为10天。然后进入黄疸期,尿色进行性加深,大便变浅,巩膜黄染,皮肤黄疸,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击痛,部分患者有脾大,持续约2~4周。与甲型病毒性肝炎相比,戊型病毒性肝炎易出现胆汁淤积,黄疸常在2~6个月后消退。戊型肝炎不会慢性化。
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
主要见于孕妇、HBsAg携带者和老年患者。在印度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期间,孕妇戊型肝炎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和非怀孕妇女,发病率达17.3%,而非怀孕妇女和15~45岁男性的发病率分别仅为2.1%和2.8%。孕妇感染HEV后易发展为重症肝炎,发生率为22.2%,而男性患者重症肝炎的发生率为2.8%。孕妇戊型肝炎的病情较为严重,尤其是妊娠晚期的孕妇,病死率明显高于非孕妇,一般为5%~25%。中国曾调查379例孕妇戊型病毒性肝炎,妊娠早、中、晚期孕妇的病死率分别为1.5%、8.5%和21%,而重症戊型肝炎的病死率更高。此外,孕妇感染HEV后,常发生流产和死胎。
HBsAg携带者重叠感染HEV后病情也较重。印度报道,80.7%暴发型肝炎、75.5%亚急性肝坏死为HBSAg携带者重叠感染HEV。少数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也易发展为重症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
临床表现较黄疸型轻,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呈亚临床型感染。
并发症
肝内并发症多发生于HBV和(或)HCV感染,主要有肝硬化肝细胞癌、脂肪性肝病。肝外并发症包括胆道炎症、胰腺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再生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心肌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不同病原所致重型肝炎均可发生严重并发症,主要有:
肝性脑病(hepatie encephalopathy,HE)
肝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神经精神候群症,可发生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常见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感染、大量排钾利尿、大量放腹水、使用镇静剂等,其发生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肝性脑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脑电波异常程度分为四度:Ⅰ度,轻型肝性脑病.以精神症状为主,有性格行为改变,定时定向、计算力等异常。Ⅱ度,中型肝性脑病,以神经症状为主,扑翼样震颤可引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嗜睡脑电图有异常θ波.性格行为异常,属昏迷前期。Ⅲ度,重度肝性脑病,昏睡状态,对刺激尚有反应,脑电图见异常θ波和三相慢波,属昏迷期。Ⅳ度,深昏迷状态,对刺激无反应,腱反射消失。如未达到Ⅰ度,但有智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操作能力减退等表现者,称为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主要有:①凝血因子、血小板减少;②胃黏膜广泛糜烂和溃疡;③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可诱发肝性脑病、腹水感染肝肾综合征等。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往往是严重肝病的终末期表现。约半数病例有出血、放腹水、大量利尿、严重感染等诱因。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电解质平衡失调。
感染
重型肝炎易发生难于控制的感染,以胆道、腹膜、肺多见,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细菌主要来源于肠道,且肠道中微生态失衡与内源性感染的出现密切相关,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也可出现真菌感染。
诊断检查
诊断原则
戊型病毒性肝炎应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作出诊断。
流行病学史
HEV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戊型肝炎患者多有饮用生水史、生食史、外出用餐史,或到戊型肝炎地方性流行地区出差及旅游史。
临床表现
仅从临床表现上一般很难与其他型肝炎区分,尤其是甲型病毒性肝炎。但从总体来说,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黄疸前期持续时间较长,黄痘期易出现胆汁淤积,病情较重,黄疸较深;在孕妇戊型肝炎中,肝衰竭的发病率较高,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主,在中、轻度黄疸期即可出现肝性脑病,常发生流产和死胎,产后可导致大出血,出血后常使病情恶化,并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和HEV 核糖核酸检测结果有助于和其他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病原学诊断
抗HEV抗体的检测
方法有多种,包括免疫电镜(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y,IEM)、荧光抗体阻断检测(fluorescent antibody blocking assays)、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assays)、酶联免疫试验(EIA)等。IEM方法是最先建立的血清学方法,原理是抗HEV可与病毒颗粒表面的抗原结合,并引起病毒颗粒的聚集。荧光抗体阻断检测的原理是,血清中的抗HEV可阻止荧光标记的抗HEV抗体与短尾猴肝细胞内的HEAg的结合。蛋白印迹试验特异性好,可作为EIA确证试验。
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EIA方法。所用的抗原为重组HEV蛋白或合成肽。将其包被微量反应板,加入被检血清,血清中抗HEV即与包被的抗原结合,然后加入抗人IgG(y链)酶结合物,最后加底物显色。从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血清中可检测出抗HEV IgM和HEV IgG。抗HEV IgM出现早,可鉴别急性感染和既往感染,可在90%以上的起病后1周~2个月的血清标本中检出。抗HEV IgG敏感性的报道差异较大,在17%~100%之间,特异性为0~89%(中位数为32%),因此,抗HEV IgG单独阳性不能诊断戊型肝炎,要参考检测抗HEV滴度的变化。
HE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可特异地检测血清、粪便、污染水源中HEV 核糖核酸,但应尽量留取病程早期的标本。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可判断HEV的基因型,有助于追踪传染源,发现新的基因型。此外,此法还可用于病毒血症和粪便排毒规律的研究。如血清HEV RNA阳性,并且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等资料符合,可确诊为戊型病毒性肝炎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干预治疗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类似甲型病毒性肝炎,其治疗原则也基本与甲型肝炎的治疗类似。对于暴发性肝衰竭患者,在出现不可逆的脑部损害之前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成功率可达75%。对于戊型肝炎孕妇,因其易发生重症肝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通常不需要终止妊娠。由于重症戊型肝炎常有出血倾向,可输注新鲜冷冻血浆
甲型肝炎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对于较重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严重恶心、呕吐,黄疸上升较快者),可用复方甘草甜素80~100ml或甘草酸二铵150mg,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同时补充足量维生素B、C、K等。对于急性淤胆型肝炎,上述治疗疗效差或无效时,可酌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也可辅以中药治疗。
预防免疫
疫苗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HEV感染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2012年,世界首支戊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在中国研制成功。
预防
管理传染源
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该病的传染源。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慢性患者和携带者可根据病毒复制指标评估传染性大小。符合抗病毒治疗情况的尽可能予抗病毒治疗。凡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等工作。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选,不合格者不得献血。
对HBV感染育龄期及妊娠母亲的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等工作,防止“病从口入”。
保护易感人群
“重组戊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由中国著名专家夏宁邵教授带领的研究组历经14年研制成功,2012年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在97356位16~65岁临床志愿者参加的Ⅲ期临床试验中,以肌内注射方式,接种30μm/0.5ml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采用0、1、6接种方案,在注射完第三针疫苗后的13个月内,使用安慰剂受试者中有15人感染戊型肝炎,而接种了疫苗的志愿者没有被感染,保护率达到100%。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仅有散发病例报道。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属高度地方性流行地区,印度尼西亚、中国、苏联的一些国家、部分非洲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哥斯达黎加苏丹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属地方性流行地区,其他国家为低度地方性流行地区和散发地区。世界上首次有记载的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于1955年12月至1956年1月发生在印度新德里,是由自来水被粪便污染引起的,共计发病97000例。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中国新疆南部地区发生戊型病毒性肝炎水型流行,共计发病119280例,死亡707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至今全球报道的戊型肝炎流行,多数由水源被粪便污染所致。
戊型肝炎流行多发生在农村人群。男性戊型肝炎发病率一般高于女性,但女性戊型肝炎的病死率高于男性,主要与孕妇感染HEV后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有关。戊型病毒性肝炎有明显季节性,流行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后,但散发性戊型肝炎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
人群抗HEV IgG阳性的比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在大多数地方性流行区,10岁以下儿童为5%,在25岁以上成人中上升为10%~40%。但在印度,5岁以下儿童抗HEVIgG阳性者可达60%以上。中国健康人群抗HEV阳性率一般为3%~9%。
公共卫生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2016年—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感染战略》,提出实现一个无病毒性肝炎传播的世界,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都能获得安全、负担得起和有效的预防、护理和治疗服务。目标是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即以2015年为基础,到2030年,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率下降90%,死亡率降低65%。
2004年10月1日,第一届世界肝炎认知日宣传活动在布鲁塞尔举行。2022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为“使肝炎关怀服务更贴近患者”。这一主题倡导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医疗普及和健康教育,使肝炎医疗服务更贴近初级卫生设施和社区。
目录
概述
发现与命名
历史
病原学
传播机制
传播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
急性黄疸型
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
急性无黄疸型
并发症
肝性脑病(hepatie encephalopathy,HE)
上消化道出血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
感染
诊断检查
诊断原则
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诊断
抗HEV抗体的检测
HE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干预治疗
预防免疫
疫苗
预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公共卫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