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是中国台湾作家
柏杨创作的战争小说。该小说最初以《血战异域十一年》连载于1961年的《
自立晚报》,作者署名“邓克保”。其后由平原出版社出版,易名《异域》。1977年,该小说由
星光出版社再版,此后还被跃升文化公司、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出版。
《异域》以主角邓克保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末,一批从
云南省往缅甸撤退的
中国国民党孤军在面对蛮荒丛林与战争困境时挣扎求生的血泪故事。
1999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
亚洲周刊》票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异域》排名第35名。该小说从战争文学的角度来看,堪称一部中国台湾文学的经典之作,并于1990年由导演
朱延平拍摄成同名反战影片。
1950年,国民党第8兵团在云南蒙自被解放军击溃,残余的2000多人在团长李国辉的带领下,在缅北一带活动,并打败前来围剿的
缅甸政府军,显示了顽强的战斗力。
蒋介石遂派原第8兵团司令
李弥去缅北领导这支部队,从事反攻
云南省的勾当。后来由于国际政治和外交的压力等原因,蒋介石分两次撤回这支孤军,但仍有一些人留在
泰国,中国台湾作家
柏杨根据该史料创作了小说《异域》。
《异域》原以《血战异域十一年》之名连载于1961年中国台湾的《
自立晚报》,署名“邓克保”,其后由平原出版社出版,易名《异域》,邓克保是作者
柏杨的小学女同学,也是其小说《异域》中男主角的名字。报社的地方记者访问了一两位撤退到中国台湾的孤军,所写文稿送到柏杨手中,可读来平铺直叙,无法刊登。柏杨只好根据访问资料从头改写,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述孤军的遭遇与挣扎。
20世纪40年代末,一支溃散的
中国国民党孤军从大陆撤退时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扶老携幼来到充满瘴气与毒蛇猛兽的云南缅甸边区丛林,成功建起一片游击队基地。他们在生死边缘的绝境当中与命运搏斗,一大半人死于毒蚊
疟疾,而另一半人则葬身于异域。
《异域》中的情节场景并非
柏杨本人亲身经历,是透过第三者口述而来。“访问者”甚至不是柏杨本人,还是根据访问资料加以记述、拼凑、改写而成。由此出发,文本中的第一人称独白,男主角的内心感受:不论是痛苦时的呼天与哀号,还是对
中国国民党抛弃孤军的怨忿不满,都是写作人假借“纪实形式”所发出的哀叹、感受与呼喊。文本中显现的战争想象与
意识形态、催出读者眼泪的动人情节等,与其说是单纯“报导”,不如说是小说家杜撰的“血泪故事”。
《异域》一上市即刻洛阳纸贵,不停地再版。1968年作者一入狱,所有挂名“
柏杨”的杂文集一律被禁,但这书因挂名邓克保,竟成漏网之鱼。随后,各种版本连盗印一起算,总销量在70年代便已超过百万册,打破战后中国台湾出版史文学书的印刷纪录。其电影版票房一度大卖又带出新一波销售热潮。但作为战后文坛一部文学书,它却极少被推荐、讨论或研究。除了读者用购买给予实质肯定外,它从未得过什么奖,很少有书评,各种文学史书更少有谈及,此一奇特现象与柏杨在战后文坛的高知名度,形成鲜明对比。
《异域》小说读起来颇像自传体,但
柏杨并未参与其中,只是作为“代言”。不过在发表及初版的当时,人们都信其为亲身经历者的报告,这就形成文类归属上的歧异。1999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
亚洲周刊》票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异域》排名第35名,从报导文学的“纪实”到小说的“虚拟”,可论述空间极大。同年,在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举办的“柏杨思想与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中,仍有这一类的辨证,可见其构成的特异及内涵饱满的
张力。撇开文类的纠结,从战争文学的角度来看,《异域》堪称一部中国台湾文学的经典之作。并于1990年,由
朱延平导演,拍摄成同名反战影片——《异域》。影片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错乱,是
中国国民党人恩怨是非的缩影,对时政的错乱进行了强烈地抨击。
1967年,由香港
华侨银行匿名汇给《异域》作者
柏杨三千元
港元(约合黄金二十两左右),其中六百元当做薪资,剩余部分请柏杨做主转赠分配给孤军在台眷属。柏杨根据户籍和当时
云南省政府办事处李少白先生的指点,认定了最需要援手的十二位孤军朋友,将款项一一分配,并将受捐赠人姓名刊登于《自立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