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寿寺塔,位于
睢县后台乡闫庄村的圣寿寺塔,始建于
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这座塔像一首古曲,从
宋朝弹奏至今,其音悠扬,仿若撞钟,余味无穷。几经风雨洗礼,
佛塔本色不改,如今被保护于一座院落之中。2006年,圣寿寺塔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环境
圣寿寺塔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西南45里的后台乡闫庄村西北200米。
历史沿革
北宋始建圣寿寺塔。
在长达千年的风雨剥蚀中,此塔经历了十几次地震,但古塔仍巍然耸立。可惜的是,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塔身东北面自上而下塌落,破坏了这一重要建筑物的完整。从1986年开始,国家文物部门投巨资对其进行整体加固维修,2001年年底已基本竣工。
1963年,圣寿寺塔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河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文物部门投巨资对古塔进行了维修加固,使得这一宝贵的文物古迹才得以崭新的面貌重现于世人面前。
2006年,圣寿寺塔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色
圣寿寺塔建造十分精巧。塔身分内外两层,外涂白色,东、西、南、北四面设券门,其余四面辟窗(假窗),窗由大方砖雕刻而成。最上两层,则八面均辟券门。门为拱券式,券外绘方形图案,设有
砖雕匾额、门簪。
塔的各层,均叠涩出檐,托出一平台,惟底层有瓦脊。各层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有铁环,原置有
风铎(大铃)。塔心和
散逸层之间形成八角形环廊,犹如大塔中包着一层小塔。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内有壁画或
泥玩具像,回廊顶端有雕花砖天花板,并加彩绘,刻制精美细腻。在塔座基主壁龛内,以及各层回廊的砖壁上,嵌有许多碑刻和名人题咏,对研究宋代历史及古代建筑有重要价值。沿各层砖质梯阶顺级而上,可达塔顶。凌塔顶远眺,平原纵横阡陌,
太行山峰峦蜿蜒起伏,城市村落,河流道路,历历在目。笔者曾数度登临,每每生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切实感受。
价值意义
圣寿寺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
睢县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点。圣寿寺塔俗称闫塔,为宋代建筑物。虽经多次地震侵袭,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1985年省政府曾拨款维修加固。塔身高22米,底座
周长28.4米,为平面对称六角,九级密檐式结构。塔身外部每层檐下均用迭涩砖砌,第一层高3米,檐下有
南开区一半圆形拱圈门。一至六屋外壁嵌砌
佛像雕砖数百个,佛像造型各异。塔内为六角形塔心室,室壁佛像砖砌,顶部饰有彩绘图案。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
圣寿寺占地50多亩,拥有建筑物100多间,几经风雨战火,大多灰飞烟灭。只有圣寿寺塔依然在蓝天白云下巍然屹立,为研究宋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圣寿寺塔是我市保存完好且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与
永城市的崇法寺齐名,由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旅游价值
圣寿寺塔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对
睢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94年至今,每天到这里学修佛法或旅游观光者川流不息,已经接待了
亚洲、美洲、
欧洲诸多国家和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学法者不计其数,旅游观光者更是不计其数。圣寿寺塔,这里山清水秀,胜迹如林。
唐宋诗人
王勃、
杜甫、
范成大及
清代文家
李调元等皆留恋此地,为后人留下不少名篇佳作。铜山遗址、南北古塔远近闻名,万柳逵龙、
西江夜调等八大胜景。如今处处显出迷人神韵;龙华山庄、
继光水库、两眉平湖、
桃花仙境、更是景色醉人。古塔依山傍水:脚下,婉蜒绵长的
凯江水滔滔不绝地绕寺奔腾而去;背后,巍峨的山顶上,一座片石砌成的十四级宋代古塔直插云霄。沿着186级两米宽的石梯登上山顶,富饶辽阔的田野和繁华美丽的中江城尽收眼底,更兼山上凉风习习,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进入山门,寺内乳白色的露天大佛。一条宽18米,长400米的仿古大街直达白塔寺的彩色
影壁。照壁正面,
浮雕是由四条腾飞的金色巨龙守住大海四角。大海中,两头威猛的金色
麒麟保护着巨大的金色法轮。法轮上方是斗大的“
南无阿弥陀佛”八个红色大字;法轮下方是释
海空上师篆写的“如意轮金刚法
祖庭”;法轮的左右各有两个大字,一边是“显密”,一边是“圆通”,标志着该寺是一个显密兼修的
伽蓝。照壁背面,中央有个特大的“福”字,到这里的男女老少,总忘不了闭着眼去触摸“福”字,都希望从此五福临门。
睢县千年古塔前的第一座殿是天王殿。殿前,四个花坛、八棵青翠欲滴的塔松和两排茂盛的
箭竹整齐划一地分列在两边,且配有两头两米多高的既威猛又和善的大
石狮子,给人以特别庄重,特别清静之感。登上十二级台阶,两边
石栏杆上的
十二生肖活灵活现。孩子门最喜欢小狮子口中的活宝,争相玩弄,竟将其模得光滑溜圆。天王殿前的巧妙布局已令人叹为观止,天王殿内的
佛像更让你心潮澎湃。开怀大笑的
弥勒菩萨,使你倍感亲切;威武的
韦驮菩萨会让你肃然起敬;逼真的四大天王,高有丈余,有的持
琵琶,有的提宝剑,有的擒地龙,有的抓银鼠,一个个都脚踏
牛鬼蛇神。此处佛像,无论比例、造型、无论色彩、神态,可谓巧夺天工,无可挑剔,你看后定会赞不绝口。
穿过天王殿,越过地藏殿或伽蓝殿,徒步登上宽76米、高5米的条石保坎就可看到大佛殿。大佛殿的屋顶上是一座二十多米高的乳白色露天大佛。大佛的莲花座下是圣寿寺塔的藏经楼和闭关室、正前为方壁上有八个金色大字“开发智慧、觉悟人生”,壁下刻有一个两米见方、刚劲有力的大“佛”字。莲花座下正面与两侧是供
居士和游人们仰瞻大佛的平台。平台后面是造型别致,专为大型会期提供演出的戏台(也是重大会议的主席台)。平台的下面,正中是大佛殿,内供
缅玉诸佛菩萨、
十八罗汉和一千六百四十尊
佛像;左右均是中国金刚法
杭州佛学院电教部,内设各种电教器材。平台的周围是白塔寺的
碑林区。碑林的入口处和出口处,两座天桥将居士和游人接上平台再送到
观音殿。观音殿是一座高大的双层建筑物,远看如飞阁流丹。铁红色的高窗亮格庄严肃穆,金黄色的
琉璃瓦光彩夺目。观音殿殿名是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亲笔题写。书有“大悲殿”三字的横额牌匾高悬在大殿的上方中央。三楼上是大威德金刚殿和金刚法佛学院的多功能大教室,其周围都有相通的大走廊。宽敞的殿堂里,12米高的
千手观音菩萨菩萨面目清秀圆润,神态极其庄严。大殿西侧的84尊大悲菩萨群像,以及千手观音菩萨左右的
汉白玉白衣观音、
文殊菩萨、背后的西方三圣、十二圆觉,个个雕塑得精致细腻,形态独特。古塔有的轻颦,有的微笑,有的威严,有的慈祥,有的在凝视,有的在沉思。所塑之像活画人间百态,尽现菩萨胸怀。
该寺除五大殿的主体建筑体外,还有很多配套建筑。如:一顶三檐、六面留窗的钟楼、鼓楼和盘龙翘角的亭廊以及高大的东西
骑楼、茶园、二僧院、法物流通处、住宿部、小卖部和食堂。所有建筑错落有致,全是对称图形,都是钢筋水泥建造的仿古建筑。其造型之优美,布局之合理,工艺之精巧,气势之雄伟,为
中原地区寺院建筑图谱又添上绚丽的一笔。圣寿寺塔到处是花园。在所有建筑的正、侧面及道路两旁,都有花坛、高大的
香樟木和雪松。所有花坛内,不仅有围边
万年青和“馒头九年青”,还有各种作为点缀的花草。什么
紫荆、
四季桂、玫瑰、
大花美人蕉、
旋覆花、一串花、一箭梅、
凤仙花、蓬仙花、金蝴蝶、马蹄花、四季红、
吊兰、绸辫花、红苕花、
牵牛、
令箭荷花、
白玉兰、蟹爪花、紫金花、西湖柳、
雪莲花、金边兰等,品类不下四十余种。游人来寺,常触景生情,再来时总少不了带点新花种。无论春、夏、秋、冬,在这里有品不完的花香,听不完的鸟语,看不完的蜂蝶,使来者无不啧啧称赞,去者无不连声感叹。
文化活动
轶事典故
关于圣寿寺和圣寿寺塔,当地还流传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大宋时期闫庄村来了一位法号慧普的和尚,他慈眉善目且精于医道,并热心为当地百姓治病疗伤,受到百姓的敬重。大约过了两年,忽然村里来了一队兵马,说是奉旨来请慧普和尚回
开封市一大
寺院任住持。原来慧普和尚曾有恩于皇上,由于当地百姓极力挽留,再说他也不愿回到京城。最后,皇上无奈,就下诏在闫庄村扩建寺院,取名圣寿寺,又建起一高塔,叫圣寿寺塔。该塔高22米,平面呈六角形,为九级密檐式砖塔。塔上所嵌
佛像有260个,无一雷同。据84岁的当地村民韩祖孔介绍,塔下还有神秘的地宫,向四周辐射达几里地,他小时就到里面玩过。令人称奇的是,圣寿寺塔外嵌砌有佛像砖。260块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无一雷同,极具历史文物价值。圣寿寺塔塔下有井,通有向四周辐射的神秘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