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木吐喇石窟
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佛教建筑
中国的佛教四大石窟。又称库木吐喇千佛洞。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南约30千米渭干河出山口东岸崖壁。分南北二区。开凿年代约稍晚于克孜尔石窟,在南北朝后期至盛唐时为最繁荣,13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后被废弃。现存编号洞窟80个。石窟窟形以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为主。
简介
库木吐喇石窟是国家一类文物保护单位,石窟位于库车市城西南28公里处,始凿于公元4世纪,于11世纪左右废弃。已编号的洞窟有112个,现存壁画数千平方米,以描绘大乘佛教内容为主,壁画艺术“唐风”较浓,亦有少量雕塑,还有大量的龟兹文、汉文、回骼文的题记,是研究龟兹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四大石窟在内容和风格上与中原佛教艺术相近,出现了“西方净土”、“东方药师”、“法华”、“弥勒菩萨”等大型经变故事画,形象生动、造型优美。克孜尔尕哈石窟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库车市西北13公里,为唐朝遗址。已编号洞窟47个,现较完整的洞窟有38个,其中19个为支提窟,19个为毗河罗窟。窟中壁画多为佛本生故事像。较为特殊的是第24号窟,为七角形平面,正中有中心柱,左右开甬道,后壁有隧道,且又是平顶的支提窟,此种形式为其他窟群所罕见,壁画“龟兹风格”较浓。
概况
库木吐喇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南约30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
库木吐喇是维吾尔语的译音,意思是“沙漠中的烽火台”。窟群分布在渭干河东岸的山麓或断崖上,分为南北两区,相距约3公里。北区的洞窟较为集中,已编号的洞窟有80个,但窟形和壁画保存较完好的不到半数。南区洞窟分散在河东岸和几条山谷内,编号的洞窟有32个,保存较好的不到10窟。
开凿
石窟大约开凿于四世纪。当佛教从印度和键陀罗等地传入龟兹后,龟兹的人民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艺术的有益成分,创造出了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洞窟的早期壁画属于南北朝时代,而唐朝的壁画内容则以经变故事为主,与莫高窟的十分相似。晚唐的壁画间常有汉文和回鹘文的榜题。第46窟夹子本生图,采用较粗的线条勾勒轮廓,内部以赭石平涂,极富立体感。龟兹画家还从自己的生活实践出发,让佛和菩萨披上龟兹的服装,被称为“双领下垂”式的大衣。在绘画的技法上,“用笔劲紧,如屈铁盘丝”。第32窟残存“涅盘变”中的举哀菩萨,线条圆润,流畅柔和,是“屈铁盘丝”式线条的代表之作。库木土喇石窟中还有少量回鹘高昌国时期开凿的,其中保存最完好的要数79号窟。窟内右壁下部有一幅“地狱变”。坐在方台上的地藏菩萨在中心,外面跪着一行六人,其中两个长着角的鬼卒抓住两个人的头发在捆绑捶打,另两个鬼卒正拉着锯把一个人的头锯成两半……大家一定还记得佛教中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名言吧,指的就是这普济众生,包括地狱中的饿鬼、牲畜等一切生灵的地藏菩萨。由于“地狱变”壁画在全国石窟中绝少发现,这幅稀有的壁画因此在佛教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地理位置
库木吐喇石窟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25公里的渭干河畔,千佛洞始建于公元5世纪,废弃于11世纪。窟群分南北两区,依山傍水,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现存编号洞窟112个,是新疆境内仅次于克孜尔石窟的第二大石窟群。
库木吐喇千佛洞体现了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壁画风格集龟兹、汉、
回鹘于一体,是佛教石窟艺术中难得的珍品,1961年被列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壁画
早期壁画
早期(约5—7世纪)壁画,主室券顶中脊多为日天、月天、金翅雀、立佛等组成的天相图。券顶侧室是以菱形山峦为背景的佛本生故事画或因缘故事画。主室侧壁多画方形构图的因缘佛传,后室画以涅盘为中心的佛传内容。方形窟的穹窿顶分隔成条幅状,画立佛或菩萨。侧壁多画佛传故事。具有显著的龟兹特色。
中期壁画
中期(约8—9世纪)壁画除延续早期壁画外,还出现了和中原唐朝石窟相似的洞窟,在中心柱窟主室两侧
壁为通壁一铺的大幅经变画。内容有药师变、净土变等,与莫高窟唐代壁画的技法、风格相似,榜题用汉文书写。窟顶多画莲花、团花、茶花、云朵等中原形式的图案。中心柱窟甬道、后室侧壁有立佛、立菩萨像。也有汉文榜题。汉族供养人像头戴头,着盘领窄袖长袍。还出现了当时中原流行的千手千眼观音等密宗形象。
晚期壁画
晚期(约10—11世纪)洞窟如北区75窟,正壁画一持钵高僧坐像,下有汉文墨书经文一方。两侧及其下部有天道、人道、阿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等六道画面,有汉文榜题。左右侧壁下方为供养人行列,其中一列着回鹘服装,并用汉文书写回鹘人题名。北区79窟,正壁画回鹘僧人和世俗信徒供养像,窟门右侧前壁画一列回鹘服装的男女供养人像,用汉文、回鹘文和龟兹文三种文字书写题名,这是前所未见的。
特点
库木吐喇两晋时期的四大石窟克孜尔石窟极为相似,但后期石窟却与之风格迥异。唐朝时开凿的14号、16号、45号石窟,其窟内壁画扫从前滞钝呆板的笔法,显得生动自然,是库木吐喇壁画艺术的巅峰之作。
14号窟
14号窟右壁有一幅《降魔图》。佛袒露右臂,坐在莲花座上,周围燃起熊熊烈火,火中燃烤着许多狰狞的妖魔。另一幅《迎佛图》中,两个王公贵族正无比虔诚地迎候佛的到来。正壁是弥勒菩萨经变,但已多处漫,难以辨认。
16号窟
16号窟的窟顶中心画了一列朵云,两旁整整齐齐排列着小千佛,宛若宇宙星辰,多不胜数。小千佛均坐在莲花座上,双颌下垂,每个佛都有项光、身光,项光代表着佛的智慧,身光则昭示着这里的众生具有极其殊胜的福德因缘。千佛周围,祥云飘缈,大雁飞翔,一派佛国仙境的景象。
45号窟
库木吐喇45号窟窟顶中心是一行宝相花图案,笔法细腻,色彩绮丽。其左右的大千佛,面目丰盈秀美,其袈裟或袒右、或通肩;或作“禅定印”,或作“施与印”,或作“转法轮印”,或作“施无畏印”(这些都是佛的各种手姿,如禅定印就是将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左手上,两拇指相接)。大千佛的头上有宝盖,表明这些都是“菩萨”级别以上的大神。
同是唐朝所作的壁画,库木吐喇与克孜尔石窟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它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艺术风格上唐风较浓。唐代时的龟兹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尤为密切。唐王朝使节的频繁来往,以及驻守在龟兹的3万唐兵,带来了大量的汉族文化。武则天极好佛教,使得龟兹的佛教大为兴盛。加之库木土喇地处龟兹国都与安西都护府的附近,由此便出现了数量繁多、唐风浓郁的壁画。回头再看14窟“降魔变”壁画中,击刺释迦牟尼的武士装的魔鬼,头上戴着雉尾,与盛唐时“天王”的装饰相同;《迎佛图》中的江水,更是“一摆三波,三折之浪”的唐朝画法。15窟所画的菩萨像,头戴小型花鬓冠、高发髻,胸前有复杂的细缨络,披巾下垂、横于胸腹之间,是中原各地四大石窟、盛唐以后菩萨像的标准形态;画的用笔,更具吴道子人物画“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的典型风格。
破坏
“德国吐鲁番市探险队”是德国柏林民俗学博物馆在本国皇家和军火大王克虏勃等人的资助下,于1902~1903、1904~1905、1906~1907、1913~1914年间派出的四次新疆探险队。名为“吐鲁番探险队”,实际上,探查、挖掘的地点遍布丝绸之路北道——西起喀什,东到哈密市的古代遗址。库木吐喇石窟只是他们考察、窃取龟兹壁画的一个点,正如格伦威德尔所说,他们“仅仅是作为在克孜尔主要工作的一种预备性研究”,但就在这个“试点”中就切割了大量的壁画,带来无法弥补的破坏。
他们对库车市库木吐喇石窟的考察前后共进行了三次,分别是1903、1906和1913年。在这几次考察中,不仅拍摄、测绘学、挖掘、掠劫大量文物,同时还切割许多壁画。
1903年
第一次是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印度艺术史学家格伦威德尔(AlbertGrünwedel)率领胡特(GeorgHuth)和巴图斯(TheodorBartus)组成,于1902年11月到达吐鲁番市,12月开始调查和挖掘。1903年4月从吐鲁番返回途中,路经库车市时,与日本大谷探险队的崛贤雄和渡边哲信相遇。当得知库木吐喇等石窟的消息后,格伦威德尔就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并切割了谷口区第23窟(格伦威德尔编号:第2沟中穹隆顶窟)穹隆顶上的两身天神、婆罗门像和三块边饰图案;大沟区第38窟(格伦威德尔编号33窟,或称涅盘窟)中心柱后壁的大型涅盘图等壁画运回柏林。这次连同在吐鲁番窃取的文物共有44箱,每箱重约37.5公斤。
这一“成绩”鼓舞了德国东方学界,导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主要成员有梵文专家皮舍尔(RichardPischel)、柏林大学教授买耶尔(EduardMeyer)等,提议尽快派遣考察队,成立“德国皇家吐鲁番市考察队”,再次到新疆进行挖掘。由于格伦威德尔的健康欠佳,第2次考察(这是考察队建立后的首次,因而也被称为第1次)于1904年开始,由阿尔伯特·冯·勒柯克(V·Lecoq)任队长,巴图斯参加,主要在吐鲁番地区活动,没有到库木吐喇石窟。这次共带走文物103箱,每箱重100~160公斤。
1906年
1905年12月,当格伦威德尔到达喀什后,与勒柯克汇合,一起开始了第三次考察活动。这次他们的考察队增加成了4人,因为格伦威德尔又带了一名助手——波尔特(H·Pohrt)。他们于1906年初考察了图木舒克市遗址后,第二次来到库车市,首先考察了克孜尔石窟,又返回库木吐喇,决定先在库木吐喇考察、挖掘、摄影、摹绘、切割壁画,掠劫文物,取得经验后,再在克孜尔大动手脚。阿尔伯特·冯·勒柯克在《新疆地下的文化宝藏》中记载,库木吐喇石窟开凿在湍急的河水左岸,“岸边零星还分布着好几个寺庙遗址,之间被崎岖险峻的山谷所分开”。他们先挖掘的都勒都尔—阿户尔遗址,是“一处已经被沙土埋起来的寺庙遗址”,在一座佛堂的塔基上,看见残存大立佛的下肢和半圆形的莲花座,收集到两身天王塑像。在一座塔基中发现了舍利盒和佛传壁画,当时的“壁画保存得还相当完好,从里面我们抢救出了大量很有价值的雕塑、写本和其他文物”。
保护
库木吐喇石窟位于库车市西约25公里渭干河出确尔塔格山口东岸崖壁上,现有编号洞窟112个。因其多元文化现象在世界佛教文化遗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库木吐喇石窟保护维修工程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项,日本政府无偿援助投资125万美元的国际合作项目,于2001年9月13日正式签署协议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的库木吐喇保护维修工程,预算投资125万美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
局负责实施。从2000年开始共组织召开了11次由中日专家组成的专家会议,研究讨论了工作实施计划和编制《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2004年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工程的各项工作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库木吐喇千佛洞第一期工程计划》。2004年完成前期工作。2005年至2006年将实施第二期保护工程。
至今完成项目有:《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规划》,《库木吐喇千佛洞第一期工程基本设计》、《库木吐喇千佛洞灌注及岩层加固试验报告》、《库木吐喇千佛洞壁画防剥落及加固材料试验报告及资料汇编》、壁画档案记录工作、建立气象站等项目。
2006年8月国家文物批准了《库木吐喇千佛洞保护规划》和《库木吐喇千佛洞修复保护第一期工程修复设计》。
2005年3月库木吐喇石窟保护工程三方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就该项目第二期工程实施计划及方案进行了论证。2006年5月库木吐喇石窟保护工程二期工程启动议式在新疆库车举行。2006年7月至10月完成了五连洞岩体加固任务。由辽宁有色地质基础公司完成。
至今已完成了库木吐喇石窟地形图、洞窟近景摄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洞窟档案记录、洞窟壁画危急调查,壁画防脱落实验、岩体锚固试验、壁画颜料分析、总体保护规划、五连洞加固等工作。其中,洞窟档案记录工作作为目前我国进行的首次洞窟记录项目,为有效保护洞窟珍贵壁画、收集国内外资料、洞窟现存小气候和大环境的变化等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对目前已完成的工程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日专家认为,此项目无论组织协调、项目管理和所形成的技术成果,可称为典范工程。
重要价值
窟内塑像大都毁坏,只有在新近发现的洞窟中尚有少数塑像,如第21窟甬道西侧壁内塑一坐佛,保存完好。其壁画题材有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及阿弥陀佛净土变、弥勒佛净土变,此外,还有许多佛、菩萨、僧人及供养人的画像。壁画题记有龟兹文、汉文、回鹘文等。库木土喇石窟外,渭干河缓缓流淌。这条龟兹国的母亲河,曾孕育了独具特色的龟兹古乐,孕育了庞大的石窟艺术,孕育了瑰丽独特的龟兹文明。神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这里静静沉睡,塔里木河旁的胡杨林千年葱郁。库车市,正在祖国的边疆奏起抒情的乐章,焕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你我。
目录
概述
简介
概况
位置
开凿
地理位置
壁画
早期壁画
中期壁画
晚期壁画
特点
14号窟
16号窟
45号窟
破坏
1903年
1906年
保护
重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