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英语:Kucha,梵语:Kucina,龟兹语:Kuchean),中国古代
西域大国之一,又有丘兹、库彻、苦叉、归兹、屈茨等不同叫法。强盛时期,龟兹国的疆域几乎覆盖了焉耆盆地以外的整个塔里木盆地北沿地区。
史前时代,龟兹就有
人类活动,一些史前遗迹流传下来,比如柯坪遗址等。根据《
后汉书》记载,龟兹在前176年之前已经建立。直到前101年,龟兹都在
匈奴统治之下。在此期间,龟兹吞并了扞弥。宾王时期,匈奴势力在西域衰退,且丝绸之路开通,龟兹开始亲近
西汉,并与西汉接亲。龟兹与中原的友好关系一直持续到
王莽政权倒台。龟兹王弘时期,因
东汉政权初建无暇西顾,匈奴势力卷土重来,龟兹又重新依附匈奴。在此期间,又吞并了姑墨、
温宿县两城,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北边的通向西方的道路。直到东汉政府完成中原统一后,开始进军
西域,
白霸成为龟兹王后,龟兹又成为东汉的附属国。白英到白震时期,龟兹先后臣服于
晋朝以及
前秦、
武威郡、
北魏、
柔然、突厥等国。在此期间,佛教传入龟兹并逐渐成为了龟兹的国教。诃黎布失毕继任龟兹王后,唐政先后与突厥、
吐蕃争夺西域,龟兹在这三个国家间摇摆不定。后来,龟兹国被
回鹘国王外甥庞特勤率领一支回鹘军队占领,龟兹开始了回鹘化过程。
李漼咸通四年(860年),唐王朝承认以后龟兹
朝贡只称呼为龟兹回鹘或者狮子王、大回鹘龟兹国。自此龟兹成为回鹘的属国。宋初的时候,龟兹回鹘独立性加强,开始单独与中原进行外交往来。但随着黑汗王朝逐渐强盛,大约在11世纪末,龟兹人在贵族Chizr的带领下,投奔喀什葛尔汗,
皈依了
伊斯兰教,从此之后,龟兹不再是一个独立或者半独立的政权。
龟兹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除了国王外,设有大都尉、
辅国侯、安国侯等官职。龟兹的土地归主要归国王所有,耕种土地的农民要缴纳一定实物作为“租税”,没有种地的人,则缴纳一定比例货币。龟兹
纺织业、商业、畜牧业等都比较发达。龟兹主食以麦、稻、粟等为主,还有
葡萄、石榴、韭菜等瓜果蔬菜。龟兹艺术发达,乐器众多,根据记载,在14-18种之多,流行中原的《万岁乐》《胡旋舞》等乐曲、舞蹈都来自于龟兹。龟兹洞窟众多,洞窟里的绘画与雕塑以佛教题材为主。在龟兹流行的佛教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考古发现,龟兹已经掌握了
造纸和玻璃制造技术。古龟兹国曾被誉为“西域佛都”、“西域乐都”,其龟兹石窟艺术、龟兹乐舞影响了中原和
朝鲜、
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其中龟兹石窟被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
国号
“龟兹”是一个汉语音译的名词,出现在多种汉文典籍中,但有许多同名异写或异称。例如,《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等都写作“龟兹”,而《
新唐书》写作“丘兹”、“屈茨”,《
元史》称其为“库彻”,《
经世大典》写作“苦叉”,《元朝秘史》则写作“苦先”、“曲先”等。在佛教著作中,同名异写的情况更为普遍,如竺法护译的《申日经》写作“归兹”,
道安引的《释氏西域记》写作“屈茨”,梁僧佑的《
出三藏记集》写作“拘夷”,龟兹沙门礼言的《梵语杂名》写作“归兹”“俱支那”“俱友囊”,
唐僧的《
大唐西域记》写作“屈茨”,
慧琳引的《密迹金刚力士经》卷一写作“邱兹”,悟空的《入竺记》写作“丘兹”、“
屈支”等。这些不同的音译或异写都指向同一个地区,即龟兹。
历史沿革
史前时期
龟兹在史前时期有着丰富的
人类活动和发展的文化。根据考古发现,龟兹境内出土了一些史前遗迹,这些遗迹属于
铜石并用时代。其中的柯坪遗址、阿克苏城东遗址、喀喇玉尔衮遗址和哈拉墩遗址等,出土了石器、陶器、
骨器和铜器等文物。这些文物表明,龟兹的史前居民掌握了制陶和纺织技术,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古龟兹地区出土的文物表明,其社会正在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男性的社会地位渐渐提高提高,父系氏族社会也在逐步形成。原有的氏族组织和法规受到了私有制的冲击,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开始萌芽。龟兹的城邦制具有中央集权制的特点,这种集权制是由于各小城邦之间联系加强而必然形成的。为了对抗和增强实力,各城邦大多有吞并其他城邦的欲望,城邦政治转向地区性政治,从而形成了大绿洲之间的对抗。
建国时期
龟兹的建立时间没有定论,但根据《
史记》《
后汉书》的记载,
匈奴右贤王于
刘恒五年(公元前176年)给汉朝寄了一封信,说匈奴已经兼并了
楼兰、乌孙、呼揭以及周边二十六个国家,而龟兹正好与这三个国家为邻,是那周边二十六个国家之一,所以《
龟兹古国史》作者刘锡淦,、陈良伟认为龟兹应该在公元前176年之前就已经建立了。
匈奴统治下的龟兹
为了扫除后顾之忧,匈奴决定在公元前177年西征
西域诸国,先后攻打并控制
大月氏、楼兰、乌孙以及龟兹在内的西域诸国。从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01年期间,匈奴统治了龟兹76年之久,对其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和征税,并在该地区设立了官员和驻扎了军队。
在
匈奴统治期间,龟兹国主动对外扩张。据《汉书》记载,龟兹的南邻是且末、扞弥、精绝。三国之中,其中扞弥最强,拥有“胜兵三千五百四十人”。龟兹选择扞弥为扩张的突破口,因为占有扞弥可以控制
塔里木盆地南北两路的要道,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然而,龟兹何时征服扞弥已无从考证,但公元前101年,
李广利伐大宛时,扞弥已经隶属于龟兹。龟兹征服扞弥后,声势大震,便欲向东扩张并取得
轮台县。但此时汉
刘彻已制订“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李广利率军伐大宛,并攻下轮台,轮台从此灭亡。龟兹东边的捷枝、渠犁也相继臣服。然而武帝末年不再出兵远征,轮台和聚犁屯田也逐渐疏于管控。于是龟兹乘虚东进,并征服了轮台、梁犁等国。但后来,轮台这些地方又被汉朝所控制。
绛宾王、丞徳王时期
在公元前77年,漠北地区经历了重大变动。
匈奴社会内部出现分裂,被视为继任者的左大都尉被母网氏杀死,母网氏立自己的儿子继任
单于。新单于即位后,攻击乌孙国,乌孙国随即向汉朝求援。
汉宣帝派遣大军前去支援。在这次战争中,匈奴受损严重。汉宣帝派遣长罗侯
常惠将军前去乌孙国犒劳有功之人。完事后,常惠将军从乌孙、莎车等过调兵5000人前去讨伐龟兹国,问龟兹国王绛宾为何杀死
赖丹。绛宾说这是先王犯下的过错,与自己无关。然后,他又把杀死赖丹的凶手姑翼送到了常惠将军的大营,交由常惠将军处置。
由于
匈奴的势力衰退,西域诸国开始倾向于汉朝。丝绸之路开始畅通,中西商旅来往不断。为了更好的与汉朝保持友好关系,
绛宾王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开始向汉朝靠拢。他派出使者向嫁往乌孙国的汉朝解忧公主求娶其女儿,希望以此结下良好的联盟。解忧公主对绛宾王的诚意感到满意,并考虑到乌孙与邻国的友好关系,于是同意了这门亲事。婚后,解忧公主向汉宣帝请求让自己的女儿与绛宾王一起入朝。绛宾王也向汉朝表达了相同的愿望,汉宣帝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允许他们入朝。在公元前65年,绛宾王与他的妻子到达长安,受到了汉朝的优厚赠赐。绛宾王对汉朝的制度深感兴趣,回国后在龟兹实行了改革,比如国王出入都有人传呼,撞钟鼓并建造宫室等。后来,绛宾的儿子丞继位,继续保持与汉朝友好往来的政策。绛宾与解忧公主女儿的长子贵靡成为了乌孙国的嗣子,次子万年被莎车国请过去担任国王。万年因依仗汉朝和乌孙国的势力,处事武断暴虐,最终被莎车国故王之弟呼屠徴所杀。后来,呼屠徴又因莎车城被前来报复的汉军攻破而自杀。汉朝立原莎车王的弟弟为国王,并将其儿子延当作质子前往长安学习。
乌孙国与康居国因为草场问题发生纠纷,乌孙国凭借着强大的国力威胁康居国。康居国国王见自己无法抵抗,便将
匈奴的
郅支单于请了过去,一起出兵进攻乌孙国。乌孙国溃败,支顺势又以康居国国王不以王礼对待他为由杀了康居国国王以及女儿等一众贵族,并屠戮百姓,这引起了
西域诸国的不满和恐惧,于是他们向汉朝求援。
公元前36年,汉朝派遣大军4万人征讨郅支,龟兹王不仅提供物资等支持,还派遣精兵跟随大军出征。最后郅支战败被杀。自此以后,龟兹与汉朝的关系更加紧密。
公元9年,
王莽建立
新朝,引起了中原朝局不稳,另外由于民族政策不当,引起了一系列少数民族的不满,少数民族势力,比如
匈奴、车师等国开始叛乱,焉耆投靠匈奴,并杀了汉朝设置的都护当钦。最终西域东至
哈密市、西至焉耆这一块地方又重新落入了匈奴之手。公元16年,王莽派遣五威将、新任都护李崇和新任
戊己校尉郭钦率领大军进入
西域。此举得到了龟兹王
丞德的大力支持。
丞德与莎车国派遣精兵7000随着汉朝大军征讨焉耆。但因
王骏轻信焉耆诈降,率兵轻入,中了焉耆的埋伏,最终全军覆没。而从另外一条路进攻焉耆的郭钦到了焉耆王城,杀了王城内老弱之后,就经车师返回了塞内。而都护李崇退守龟兹。
依附匈奴
李崇退守龟兹没多久就去世了,王莽也因中原农民起义而无暇顾及西域,最终西域开始了混乱的局面。莎车国国王去世后,国王的儿子延回到了莎车国继任国王,在延及其子康的治理下,莎车国逐渐成为西域诸国中的强国。康去世后,康的弟弟贤代摄王位,康为人骄奢,打着
抗击匈奴的旗号,欺压西域诸国,还经常出兵攻击龟兹等西域诸国。为此,龟兹等国向汉朝求助,但东汉
刘秀自顾不暇,无力出征。为了对付莎车国,时任龟兹王弘与西域其它国家也都投奔了匈奴。但莎车王见汉朝并不派兵过来,龟兹国又叛降匈奴,就派兵灭掉了龟兹,杀掉了弘,立自己的儿子则罗立为龟兹王,又将龟兹一部分分裂出来建立乌垒国,立另外一个儿子徙驷鞬担任乌垒国国王。但贤的残暴统治,引起了龟兹人民的不满,他们杀了则罗和徙驷鞬,并请求匈奴来立龟兹的国王。匈奴立龟兹国的贵族身毒担任龟兹国王。由此开始,龟兹正式从属于匈奴。
投奔匈奴后,龟兹仗势攻击了莎车国,并夺去了姑墨、温宿,控制了
塔里木盆地北边的通向西方的通道。后来,龟兹国跟随
匈奴灭掉了
金玉国。
刘庄永平十六年(73年),时任龟兹王建又杀掉了
疏勒国王成,并将龟兹的左侯任命为疏勒王。
在龟兹攻取疏勒时,
东汉政府也基本完成了中原的统一,开始着手抵御匈奴,挺进
西域。永平十六年(73年),东汉政府派了四路兵马进攻匈奴,其中
窦固、
耿忠率领1.2万兵马从西域进攻匈奴,
班超也跟随前去西域,并取得了胜利,切断了匈奴与西域的联系。同时,窦固还与乌孙以及西域诸国联手围攻龟兹和焉耆,并攻下了龟兹控制下的疏勒。但两年后,
匈奴趁着东汉大军撤走之际,又重新控制了
天山北麓。龟兹被
汉军围攻的危机暂时解除。同年,
刘庄去世,汉章帝即位,帮助西域诸国
抗击匈奴的班超接到命令要回国。但考虑到自己还要联合西域诸国抵抗匈奴,班超没有回去。而是带领疏勒、康居等西域国家进攻龟兹,并攻下了龟兹的附属国姑墨。由于龟兹
王建相继丢掉了疏勒、姑墨两地,于
东汉建初三年(78年)被匈奴罢黜。匈奴另立
尤利多担任龟兹王。
在尤利多的带领下,龟兹又重新占领了姑墨,然后又劝降莎车国以及
疏勒国都尉潘辰及其所率领的部队。疏勒国等
西域国家考虑到班超孤守西域没有后援,匈奴又卷土而来,于是纷纷投靠匈奴。班超依靠于阗、焉耆等国为了接通东汉控制线,决定反攻,他从于等几个西域国家调来了2.5万兵马去攻击莎车国。龟兹立即派了5万兵马支援莎车国。但最终龟兹军队被班超带领的军队打败。龟兹国王尤利多只得退守龟兹城,不敢轻举妄动。东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东汉军队与匈奴军队在稽落山(今蒙古汗呼赫山脉)大战,匈奴溃败。于是龟兹国王尤利多降汉。因尤利多长期与东汉作对,班超改立龟兹白氏家族的
白霸为龟兹王。
白霸时期
永元三年(91年),班超的支持使得白霸成为了龟兹王。三年后,白霸协助班超降服了焉耆。
班超在任西域都护期间,根据西域诸国的各自条件与具体情况,实行“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的政策。这一政策团结了大多数城邦国,使得诸国相安无事,社会秩序井然,各国经济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白霸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开始了治国方针。
白霸长期居于中原,对
汉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因此,在登基之初就积极仿效
中原王朝,着手战后的经济复苏工作。一方面谋求东汉政府的支持与支援,疏通丝路,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则抓紧本国固有的农业、畜牧业、
手工业、园艺业以丰富本国市场,满足外商需求。此外,在文化、艺术、法律诸方面,
白霸注意吸取外来文化,以提高本国人民的素质。同时,他还利用宗教稳定社会。在他执政的数十年里,龟兹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复苏和发展。白氏家族的影响也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成为后来公认的龟兹王族。
公元102年,班超因年老体弱,颇思故里,要求返乡度晚年。东汉政府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委任
戊己校尉任尚为西域都护。任尚为人性急暴躁,处事失误较多。他也不注意民族关系,一意孤行,从而引起西域诸国的不满。恰在此时,河西
羌族起义,北匈奴残余势力复起,煽动西域诸国反汉,妄图卷土重来。西域形势重起风波再度动荡。公元106年,任尚在
疏勒国被围困之际,任尚向东汉政府告急。西域副校尉
梁慬奉命率羌胡5000骑前往救援。围困任尚之叛军闻讯各自散去。由于任尚不懂民族情感、处事不当等原因,导致西域事变的发生。因此东汉政府让任尚回朝,以骑都尉
段禧为都护,赵博为西域
长史。这二人固守卡仑城,但赶来与他们会和的梁慬认为卡仑城太小,不足以长期固守。于是,粱懂进入龟兹王城,见到了龟兹王白霸,提出
汉军应该入驻延城,并希望白霸能够给予合作。白霸欣然同意,并欢迎汉军进城。
白霸的决定引起了部分贵族的担忧和恐惧,他们请求白霸放弃这个决定。但白霸拒绝了。龟兹王城中的亲匈贵族煽动部分群众反对白霸,并策动
温宿县、姑墨等亲匈贵族,集数万人围攻龟兹王城——延城。
梁慬等人与白霸为首的龟兹贵族及群众,合力反击,连续作战数月,叛军败走。他们乘胜追击,斩首万余人,俘虏数千人,骆驼畜产数万头,最终使得龟兹平定。
永初元年(公元107年)的河西
羌族大起义尚未平定,还有不少汉人参加了起义。战火越来越猛烈,西域形势仍然动荡。
东汉政府决定撤回西域都护人等。但由于道路尚隔,音书不通,一年多过去了,朝廷十分担忧。
公卿们认为西域阻远,数次背叛,吏士屯田,花费无穷无尽。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他们遂罢都护,并派遣骑都尉王弘率领
渭河平原兵迎接梁慬等人回朝。
西域都护撒离后,
匈奴势力重新进入西域。龟兹王
白霸是东汉政府所立的人物,在政治上支持东汉政府。但
汉军撤离后,亲匈势力开始占据上风。在亲匈贵族的煽动下,龟兹贵族罢废了白霸,并立倾向匈奴的白英为龟兹王。
白英时期
匈奴侵入西域的主要目的,是想借西域之人力、物力,联合羌人进攻
东汉。故其一入西域,便迫使龟兹等西域诸国抽调军队,随其入侵东汉。东汉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意出兵反击。但由于连年灾荒,东汉财库空虚,所以仅作西征姿态而不出兵。
匈奴见汉兵不出,放心大胆地对西域诸国催收租税,抽调人力,进攻河西。敦煌
太守张珰向东汉朝廷陈述对策,上策是主动派兵进攻呼衍王,断绝匈奴的根本。中策是在柳中(约在新疆吐鲁番境内)设置兵力抵御匈奴入侵,下策就是将西域拱手让给匈奴。东汉朝廷议论纷纷,举棋不定,唯独
班勇力主进取。采其上策,效法东汉初年出征西域,逼迫匈奴远遁,统一西域。邓太后以班勇尊为
西域长史,于东汉
延光二年(123年)率兵前往柳中。班勇派遣使者遗使至龟兹对龟兹国王白英表示,东汉不会记恨之前龟兹归降匈奴,希望联手抵御匈奴。
谷菜于是率姑墨、温宿归降东汉。
延光三年(124年),白英派遣步骑万余随班勇攻打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蠢王在伊河谷,击退匈奴的伊王。三年后,龟兹又跟随班勇攻打一直不肯降服的焉耆,后来
疏勒国叛乱,龟兹又派兵跟随班勇讨伐。一直到东汉末年,龟兹都与东汉政府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三国时期,龟兹与其他古国一样,与
曹魏政权往来密切。
白山、龙会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西域地区逐渐形成小规模的统一局面,
高昌国、车师、焉耆、疏勒、
莎车县和龟兹等国家各自独立,没有统属关系。当时,
中原地区虽然战争不断,但丝绸业却日趋完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西方各国对中国丝绸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仍然频繁。龟兹位于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商旅来往使龟兹获得了大量财富,因此龟兹的贵族和平民都热衷于经商,这是龟兹的一个经济特点。在那个时期,由于贫富分化日益明显,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社会各个阶层急需一个宗教安抚社会上不满的情绪,于是佛教迅速发展起来,逐渐代替了龟兹居民信奉的古老的萨满教和沃教,成为龟兹的主体宗教——国教。佛教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艺术也逐渐渗透到龟兹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诗歌、戏剧、舞蹈、音乐、美术、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都具有了浓厚的佛教色彩。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
司马炎建立
晋朝,西域诸国纷纷臣服于晋朝。晋朝仿效前朝制度,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长史和戊已
校尉,以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其中,西域长史驻节
罗布泊之海头,戊已校尉驻扎于高昌的电田。龟兹国王与其他西域国王被授予“晋守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等官职,以巩固西晋与西域之间的关系。公元285年,龟兹还派遣质子入朝,进一步加强了两国之间的联系。
焉耆与龟兹之间因为互相攻打而有宿怨。焉耆国王
龙安与
西域较为强大的胡国结盟并娶了狯胡国国王的女儿。狯胡国国王的女儿为龙安产下一子,即龙会。龙安临死前对龙会说自己曾经受到龟兹国白山的侮辱,希望儿子能替自己报仇雪恨。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为了拓展领土,龙会整顿国务后,便率领精兵突袭龟兹,龟兹国王白山没有防备,最终被焉耆灭国,白山也被杀害。龙会自立为龟兹王,龟兹国转由龙会统治,龙会让自己的儿子龙熙担任焉耆国王。后来,龙会因经常在外面过夜,而被龟兹人罗云找到机会杀害,于是龟兹人立白氏家族的
白纯为龟兹王。
白纯、白震时期
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前秦灭掉
武威郡,开始杨威西域。
西域诸国都向前秦臣服并进贡,但龟兹与焉耆没有遣使进贡。七年后,前秦派遣征西统帅
吕光率领7万总兵、5000铁骑进攻龟兹。时任龟兹王白纯固守王城不出,又请狯胡国派兵相帮。但是狯胡国的兵马很快被吕光的军队打败,龟兹王帛纯自知不敌,搜刮了一些珍宝逃跑。吕光占领龟兹之后,立白纯的弟弟白震为龟兹王。
后来,前秦国破,吕光建立
后凉,龟兹又臣服于后凉。后来,又因为后凉衰落,相继分裂出
北凉、西凉和
南凉等政权。而龟兹又受到北凉和西凉的管辖。最后,龟兹又因为
北魏大将万度归征服西域诸国而臣服于北魏。后来北魏衰落无力控制西域,
柔然趁机出兵控制西域,龟兹也成为了柔然的附庸国。
诃黎布失毕时期
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柔然被突厥灭国,龟兹又臣服于突厥。龟兹王受到突厥册封,时任龟兹王诃黎布失毕曾被突厥册封为健莫贺俟利发。另外,龟兹也与突厥结亲而加深联系,比如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娶了突厥可汗的女儿。
唐朝建立后,龟兹也与唐朝政府重新建立了联系。武德九年(626年),龟兹国派遣使者前往
天宝进贡。四年后,龟兹又向唐朝进献马匹,还从
李世民哪里获得了丰厚的赏赐。由于唐朝初年,
高昌国国垄断了丝路要道,这让严重依赖丝绸之路的龟兹国感到不满,于是它与焉耆一起请求唐朝出兵攻打高昌,好让丝路畅通。
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答应了。八年后,唐朝派大将
侯君集攻打高昌,并将高昌国灭国。但龟兹并没有感到满足,因为它发现唐朝廷把注意力放到了北新道的启用上,这会让龟兹的经济受到影响。于是,龟兹又与焉耆、西突厥反对北新道的开辟。
其中,焉耆倒向西突厥与唐朝作对,
唐朝命令安西都护
郭孝恪出兵攻打焉耆。龟兹国也出兵支援,并再也不向唐朝
朝贡了。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派兵10万攻打龟兹,并顺势擒获了焉耆薛婆阿那支。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在多褐城遇到只有一千多人的由伊州
刺史韩威率领的唐朝先锋军队。此时龟兹王有五万多军队,于是龟兹兵攻打韩威的军队,韩威的军队且战且退,龟兹军紧追不舍。直到骁
卫将军曹继叔突然出现支援韩威后,龟兹兵才知道了中了埋伏,最终不敌
唐军,龟兹兵大败,龟兹王诃黎布失毕逃跑,但后来又被唐军抓住,并与龟兹大将猎颠、国相那利被送往长安。龟兹都城被唐军占领,最后龟兹王由唐军指定的叶户担任,唐朝廷也在龟兹设置了
都护府,并屯兵,同时还册封龟兹国王。
后来,龟兹国内部各个派系纷争的厉害,龟兹国人为了防止国家分裂,请求唐朝廷将诃黎布失毕等被俘虏的龟兹人送回国内,以平息纷争。不愿归降唐朝的羯猎颠、那利架空了龟兹王诃黎布失毕的权利,龟兹依旧纷乱不断。
李治将诃黎布失毕和那利都叫到了长安,查清事情缘由,于是将与唐朝有二心的那利囚禁起来,把诃黎布失毕送回龟兹。诃黎布失毕刚到了龟兹东边的泥师城,就遭羯猎颠率兵阻隔,因此诃黎布失毕至死都未回到龟兹王城。唐显庆二年(657年),羯猎颠的后台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叛乱被
唐朝平定,次年,唐高宗李治派左屯卫大将军杨胄讨伐龟兹,唐军与羯猎颠在龟兹泥师城,最后获胜。羯猎颠及其余众皆被擒获然后诛杀。
天宝廷立诃黎布失毕儿子素稽为龟兹国王并兼任龟兹都督府都督。自此以后,龟兹与唐王朝联系紧密,
安史之乱时候,龟兹曾出兵勤王护驾。
遭受吐蕃侵扰
位于西藏的吐蕃逐渐开始向外扩张,先后占据了
青海省的
吐谷浑、
四川省的
羌族地区,并将目标瞄向了
西域,因此吐蕃与唐朝矛盾日益突出,而设置了
安西都护府的龟兹也成为了吐蕃攻击的重点。唐
咸亨元年(670年)夏天,吐蕃攻陷了西域十八州,然后又与于阗袭击了龟兹的拔换城。后来,
唐朝派遣
薛仁贵西征,但被吐蕃打败,和谈之后引兵返回。没有依靠的龟兹国落入吐蕃的手中。但吐蕃对龟兹的控制并不太严密,龟兹又与唐朝恢复了往来,比如唐
上元二年(675年),龟兹曾遣使向唐朝廷进贡。渐渐地唐朝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次年,吐蕃暗中支持西突厥贵族
阿史那都支和
李遮匐反唐,然后与他们联合起来攻陷龟兹。
武则天临朝执政的时候,唐王朝开始与
吐蕃在
西域来回争夺。唐
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派兵夺取龟兹等西域四国。后来吐蕃又出兵攻献龟兹等国。六年后,吐蕃内部大乱,无暇顾及西域。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
王孝杰打败吐蕃,龟兹等又归属于
天宝。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唐王朝已经无力管控西域。于是吐蕃再度发兵攻打龟兹等国。很快,龟兹又被吐蕃占领。龟兹被吐蕃占领后,佛教得到了进一步推弘。
回鹘龟兹
唐长庆元年(821年),吐蕃攻打西域诸国,
回纥汗国向唐王朝上书请兵夺回被吐蕃控制的北庭、安西。后来回鹘发生内乱,位于焉耆北部的戛斯率领十万骑兵攻灭回鹘。回鹘人四下奔散。回鹘国王外甥庞特勤率领一支回鹘军队占领龟兹,并自立为王,龟兹人开始走上回鹘化的过程。
李漼咸通四年(860年),唐王朝承认以后龟兹
朝贡只称呼为龟兹回鹘或者狮子王、大回鹘龟兹国。庞特勤建立的龟兹回鹘逐渐弱化被
高昌回鹘兼并,成为西州回鹘可汗下属的兀鲁思。
龟兹灭亡
宋初的时候,龟兹回鹘独立性加强,龟兹回鹘的国王曾经单独向
宋朝或者
辽朝遣使入贡。随着黑汗王朝逐渐强盛,大约在11世纪末,龟兹人在贵族Chizr的带领下,投奔喀什葛尔汗,皈依了
伊斯兰教,从此之后,龟兹不再是一个独立或者半独立的政权,先后成为黑汗、
西辽、蒙古等统治下的一个地方了。
疆域
疆域变迁
龟兹的疆域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在其强盛时期,龟兹国的疆域几乎覆盖了焉耆盆地以外的整个
塔里木盆地北沿地区。而在龟兹的弱小时期,其疆域大致包括了现今
库车市、
新和县、
沙雅县、
拜城县四县的绝大部分。需要注意的是,龟兹并不仅仅指今天库车县的一地,其范围要比现今库车县更为广阔。
在汉代,龟兹国的南部边界是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界是
天山的南麓。它的西部与姑墨国相邻,以俱毗罗为分界线,而东部则与轮台接壤。在三国和两晋时期,龟兹国的疆域似乎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包括姑墨、温宿和尉头三个国家。到了
唐朝,龟兹国至少有五个大城市,其统治范围向东、西进一步扩展。最西端可以延伸到
帕米尔高原地区,而东部则与焉耆相邻,以
开都河为界。
在
安西都护府的管辖时期,库车县城成为中心地带,包括了库尔勒市、
轮台县、库车、新和、沙雅、拜城、温宿、阿克苏市、
阿瓦提县、
乌什县、
阿合奇县、
柯坪县和
图木舒克市等3个市和10个县。这片区域的面积大约相当于现今中国的
河北省。
首都
龟兹的
首都在汉晋时期逐步扩建,初唐时期达到都城
周长十七八里的规模。关于都城位置是否迁移的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学者
黄文弼认为位于库车新老城区之间的“
龟兹古城”为汉、唐龟兹都城,但认为
北魏时都城已经迁移。然而,
岑仲勉和
余太山等学者则认为龟兹居延城即为龟兹都城,且其位置未发生变化。因此,关于龟兹都城是否有变化存在不同的观点。
学者陈世良认为,汉朝时期,龟兹都城在今
皮朗古城,除了王莽末年至
东汉初年的一段时间,曾移往今新和县于什格提古城外。西晋末年至吕光伐破龟兹前夕,龟兹都城在今库木吐拉遗址群,而到吕光伐破龟兹、立白震为王后,又迁回皮朗古城。北魏至唐贞观二十二年之前,龟兹王都仍在皮朗古城,其名为龟兹城。从那以后,就以其城为安西都护府。唐高宗
显庆三年以后,龟兹都督府即龟兹王城又迁至晋代都城旧址,名为伊逻卢城。龟兹都城在晋代和
唐朝时期采用的建筑方法不同,晋代使用夯筑法,唐代则采用土坯垒砌。
内政
政治制度与官职
龟兹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各小城邦在政治上隶属于较大城邦统治者的领导,而较大城邦则隶属于国王的领导。龟兹设有许多官职,包括大都尉、
辅国侯、安国侯、击胡侯、将、力辅君、骑君、干长、却胡君等,这些官职之间有不同的职能和权力。例如,大都尉是协助国王处理国务的高官,相当于中央王朝的
丞相,主要职责是协助国王处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事。辅助或协助大都尉处理国事的称侯,如辅国侯、安国侯、击胡侯,他们直接向国王负责。辅国侯主要掌管经济,比如督促农牧业和
手工业的发展与生产,征缴各种税费。安国侯则掌管民政与司法。击胡侯主要是掌管军事,负责训练士兵、保卫国家。
土地所有制
虽然龟兹信奉佛教,但是
寺院并不拥有土地。龟兹国土主要归国王所有,即王田所有制(也可以理解为土地所有制)。龟兹国王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然后以份地的形式分给民众去耕种。而根据
吐鲁番市出土的一份
唐朝时期的龟兹地区文书,发现龟兹也存在私人持有的土地,但具体到什么样的程度,是完整的私人所有权,还是私人只有转让权、出租权等部分权利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赋税
龟兹只有一种税收,即耕种土地的农民必须缴纳一定比例的实物作为“租税”,而没有耕种土地的人,则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货币作为“租税”。
人口
据《汉书·
西域传》记载,可知在汉朝时期,龟兹有六千九百七十户,人口有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人,士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据余太山统计,
东汉汉章帝年间,龟兹之人口数量开始增加,可能增加到了18万人左右。三国、两晋时期人口依然有所增长,但具体数目不明,但到
南北朝时期人口开始下滑,至
隋唐时期,据《大唐西域传》记载,龟兹建有一百多所僧院、僧徒五千余人可知,此时人口众多,但具体数目依然不明。
外交
与中原
龟兹与中原处在时叛时降或者外交断绝的状态,主要取决于中原对
西域的掌控力度。于
汉宣帝时期,龟兹王
绛宾娶了乌孙汉公主的女儿,绛宾的孩子
丞德自称是汉家外孙。绛宾夫妇二人数次前往
长安朝贺,还将汉家礼仪带回了龟兹。在
西汉,整体来说,龟兹与中原交往紧密,
新朝时期,龟兹也与中原保持的紧密的联系。但随着新朝灭亡,
东汉初期,龟兹已经不在臣服于汉朝。在
刘庄执政结束后,龟兹就曾出兵攻打东汉的西域都护陈睦,挑战东汉的权威。后来,随着东汉政权在西域压制
匈奴,龟兹又臣服于中原。
司马炎建立
晋朝后,西域诸国纷纷臣服于晋朝,龟兹国王与其他西域国王被授予“晋守中、大都尉、奉晋大侯、亲晋”等官职。公元285年,龟兹还派遣
质子入朝。在西晋末期,
前凉成为了西域各国的联系对象。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前凉在公元327年在
高昌国地区实行了郡县制度。前凉的统治者
张骏派遣他的长子
张大怀担任使持节镇西将军,负责管理西域的事务。在前凉末年,龟兹国仍然向
张重华表示敬意,通过道使献上贡品。
到了隋唐时候,随着中原政权与
吐蕃、突厥争夺西域控制权,龟兹国与中原关系也是时好时坏,直到龟兹国灭国。唐建立后,西域诸国仍然和唐建立联系,武德九年(626年)包括龟兹在内的西域国家派遣使者前往
唐朝朝贡。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向唐朝献马,自此岁贡不绝。直至640年唐于高昌置
安西都护府,修复北新道引起龟兹等国不满,随即引发唐第一次伐龟兹战争,龟兹败,于是在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647年,第二次伐龟兹,废旧王,立新主,一年后安西都督府迁到龟兹,龟兹王兼龟兹都督府都督,采用国王
世袭都督之职。此后,唐王朝对龟兹古国的统治便给予极大的关注。唐朝政府对龟慈国王均予以任命和册封,并在龟兹屯兵。
10世纪中叶,龟兹地区建立起的
高昌回鹘与内地中央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先后两次向
后周送上大量贡品。
宋朝建立后,高昌回鹘与宋朝保持“甥舅关系”,不断地遣使朝贡。其实这些使团实际上是官方贸易代表,朝贡期间由中原官方提供资助,获得了大量经济利益。
西夏击灭甘州回鹘国,
河西走廊的通道断绝,朝贡关系终结,但民间的回鹘商人依然与
北宋保持交易关系。
与匈奴、突厥
龟兹与匈奴政权的关系也主要是取决于,匈奴政与中原政权在
西域力量的对比,但匈奴在西域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龟兹与匈奴交好,反之交恶。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小国要想在两个大国之间生存,只能学会“两属”才能自安。在公元前177年左右,匈奴就控制龟兹长达76年之久。龟兹的税收、军队等关键内政都被匈奴所把持。据《
汉书》卷七十记载,在
刘弗陵时期,曾杀了汉朝的使者来向匈奴示忠。在
王莽政权垮台之后,匈奴政权开始伸进西域,并立了龟兹国的贵族身毒担任龟兹国国王,并正式成为匈奴的属国。但匈奴势力在西域萎缩的时候,龟兹国也会配合中原政权予以打击。比如
东汉延光二年(123年),
班固出使西域就成功劝说时任国王白英出兵跟随
汉军讨伐
匈奴。
隋唐,龟兹成为了西突厥的附庸,由于龟兹地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带,因此突厥对其非常关注。他们采用“联姻”的方式,使双方关系更加紧密。在唐朝初年,西突厥可汗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龟兹王诃黎布失毕。不仅如此,突厥还用官爵“册封”龟兹王,例如色兹王苏伐叠曾被时健莫贺俟利发授予官职,诃黎布失毕的弟弟如归也曾获得
叶护的称号。
与回鹘
公元839年冬天,
回鹘内乱,黠戛斯部趁乱攻打回鹘城,回鹘大败,其中一支回鹘部在回鹘国王外甥庞特勤率领下向西逃去,占领了龟兹,庞特勤并自立为王,后来庞特勤部迁都到高昌,这个部族的回鹃也被称为高昌回鹤龟兹人开始走上回鹘化的过程。
李漼咸通四年(860年),唐王朝承认了这一事实,此后龟兹
朝贡只称呼为龟兹回鹘或者狮子王、大回鹘龟兹国。后庞特勤异母
仆固俊高昌回鹘政权,庞特勤建立的龟兹回鹘逐渐弱化成为西州回鹘的属国。
与西域诸国
龟兹多次协助
中原王朝在西域的
军政长官,平定匈奴的割据势力或西域各国的内乱。其中包括
刘奭时,龟兹出兵相助都护
甘延寿征讨康居人寇乌孙;
新朝时期,龟、莎车兵七千余人攻击焉耆,兵败;
刘肇时,龟弦、
楼兰等八国兵七万人讨伐焉耆,杀其王;
刘祜时,龟兹王白英发万余骑来援,使汉兵得胜,车师前部得以开通。但是,龟独、、龟兹也常以大国自居,侵凌小国。
刘彻时,曾胁迫扞弥国以太子
赖丹入质于龟兹。
刘庄时,龟弦王攻杀疏勒王成,自封为疏勒王。总的来说,龟独与西域各国的关系是有好有坏。
经济
商业
龟兹的商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参与中西商业贸易,以差价方式获得利润。这类商人主要走出国门,东至沿海,西至
波斯,南达
印度洋和
波斯湾,北至七河流域和
阿尔泰共和国草原。另一种则是在本地开设酒馆、货栈,组织驴驼马运输队,以坐商形式赚取利润。
农业
龟兹的农业主要分为三类,即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和瓜果蔬菜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麦、稻、粟、菽、高粱。经济作物主要有葡萄、棉花、
桑树、核桃、杏核石榴等。其中葡萄是龟兹主要经济作物,常用来酿造
葡萄酒。另外,龟兹也种植苜来喂养牲畜。龟兹国比较常见的瓜果蔬菜有石榴、梨、黄瓜、大蒜、葱等。
畜牧业
龟兹国因多有山地、草坡地和戈壁滩草滩,所以适合放牧。但龟兹发展畜牧业不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丝绸之路交通的需求。所以龟兹国主要畜牧业是牛、骆驼、驴和骡等适合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动物。另外,龟兹也会饲养一些羊、狗和鸡鸭等来满足一般使用肉类的需要。另外,根据龟兹所属的八个洞窟群中的壁画可以看出,龟兹国饲养的家禽、家畜还有孔雀、鸽子、鸳鸯、
松鼠鸡、兔子、鹅等。
纺织业
龟兹国纺织业主要有毛纺织、棉纺织、麻纺织和丝纺织。龟兹国主要用羊毛或者羊绒来纺织,主要的织法为平纹组织。从流传下来的龟兹的毛布来看,龟兹国居民主要用毛布制作春秋冬的服装。龟兹国的棉纺织技术大致与毛纺织技术类似,只是材质不一样。龟兹国的多数喜欢用棉布制作内衣和夏季衣物。龟兹在东汉左右就掌握了麻布的纺织技术,遗留下来的文物多数是麻绳、麻质被带等。丝纺织技术于何时传入龟兹不得而知,但根据出土的《北凉承平八年翟绍远买奴券》可以看出来,龟兹丝织业已经比较发达,不仅能够满足龟兹国的市场,还远销高昌国。另外,丝绸在龟兹国还可以充当货币进行交换。
采矿业
据史书记载,汉唐间龟兹的采矿业较为发达,能够开采的矿藏有铁、铜、铅、铙沙、黄、盐绿、黄金等。此外,《水道·西域记》中还记载了龟兹国产煤和石油的情况。
考古工作者在库车北面的阿艾山、可可沙、提克头克、卡克马克等地发现了四个治铁、冶铜遗址。其中,阿艾山在库车县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20千米处,发现了汉代龟兹人冶铁的遗址,出土了汉代的炼铁锅、铁渣、铁
矿石、陶领等物品。可可沙在库车东北,是汉代的铁矿遗址。提克买克是龟兹境内较大的冶铜遗址,遗址方园约2平方千米,境内遍布矿渣和炼渣,还见到古代鼓风嘴、炼炉底、碎矿石用的石碾、马槽等物品。卡克马克则是龟兹境内较小的冶铜遗址。
汉代前后,龟兹地区的
冶炼业或许尚未掌握熟铁术。南北朝时期情形有所不同。北魏时期的著名作家邮道元在其《水经注.河水篇》中引《释氏西域记》提到龟兹冶铸工人已初步掌握了以煤冶铁的先进技术。
铸币业
在汉唐时期,龟兹商业繁荣,货币使用量庞大。除了金、银和中原货币外,龟兹为满足需求还自行铸造了货币。1928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库车考察时,在一个
古遗址中发现了一枚龟兹
钱币,这是首次发现龟兹钱币。后来,1957年、1983年和1980年,分别在不同地点发掘到更多的龟兹钱币。已经发掘出万余枚龟兹钱币。大量出土的龟兹钱币表明,它不是纪念性货币,而是流通型货币。
1980年到1981年间,
轮台古城及拉伊苏烽燧遗址所出土的汉龟二体五铢铜钱,是迄今为止反映古代龟兹铸币情况的一次重要发现。龟兹钱币正面刻有汉文,背面刻有龟兹文,形状和孔都仿照中原
五铢钱,因此被称为“汉龟二体钱”,具有边缘狭窄、穿孔大、薄肉的特点。其肉厚约为0.1厘米到0.15厘米。
钱币边缘也不尽相同,有的外廓不圆整或内廓不整齐;还有的外廓是经过手工磨修整过,有的仍然保持毛坯形状。
小铜钱铸范的资料最早出士于
库车市的古遗址中,后来又在
新和县、
拜城县等县发现了更多小铜钱铸范,也有数量可观的小铜钱出土,这些钱币属于龟兹小铜钱。根据外径和穿径的大小不同,粗略统计分为三式,钱的形状约为圆形、方孔,两面没有文字、无廓,薄肉、穿孔较大,其大型者钱径不超过2厘米,一般钱径为0.8厘米到1.9厘米,钱径0.5厘米到0.9厘米,肉厚0.1厘米到0.2厘米。
文化
音乐
龟兹具体有多少种曲调,暂不可查。但根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在
隋朝初年流传在中原的龟兹音乐一共有三种曲调,分别是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和土龟兹。其中西国龟兹音乐是保留最多龟兹风格的音乐。随着佛教盛行,龟兹音乐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出现了《龟兹佛曲》《急龟兹佛曲》等音乐。龟兹音乐除了传入中原之外,还在漠北草原、
吐蕃、
南诏和缅甸等地都有传播。其中中原流传的曲目有《万岁乐》《藏钩乐》《七喜相逢乐》《投壶乐》《玉女行觞》等。中原
龟兹乐主要以鼓乐为主,主要表现壮观的场面。
龟兹有多少种乐器,因龟兹本土资料少有记载,多从《隋书》等古籍中窥得一二。隋朝初年流传在中原的龟兹乐器有15种。
唐朝记载数量也不相同。比如《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有15种,而《新唐书·礼乐志》记载有18种,在《
唐六典》和《
通典》中记载的龟兹乐器分别是16和14种。根据这些古籍的记载,比较常见的龟兹乐器有竖篌、
琵琶、五弦、笙、
横笛、萧、答腊鼓、都昙鼓、
铜钹等。
舞蹈
根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龟兹人喜欢歌舞。根据《通典》记载,龟兹舞有举止轻飘、或踊或跃、跳足、弹指、憾头等。佛教在龟兹是国教,所以一些舞蹈素材都取自于佛教故事,比如《碗舞》就是取自于
佛陀未成道之前接受一位少女
布施的乳糜而开悟得道的故事。比较著名的舞蹈有《苏幕遮》《胡旋舞》《胡腾舞》等,《苏幕遮》表演者要头戴面具,并做出各种动作表现野兽、鬼神、
罗刹和恶鬼等,该舞蹈流传广泛,在中原、
日本都有变种。《胡旋舞》重点突出一个“旋”字,特点是节奏快,旋律快,舞者转圈多。《胡腾舞》突出一个“腾”字,舞者通过蹲、跪、转、跃、弄脚、弄目、耸肩、反手叉腰等方式展现舞蹈的“腾”这个特点,舞者多为男性。另外还有的舞蹈还有《婆罗遮》《拓枝舞》《拨头舞》《轮台舞》等。
文学
相对于中原,汉唐时期的龟兹文学并不复杂,主要是佛教故事和神话故事。佛教故事多为信仰佛教的居民创作的和佛教有关的
口头文学。还有一部分佛教故事是来自于
中亚、
印度和中原的一些佛教故事。本土产生的佛教故事在《
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中有记载一部分,主要是讲述大乘佛教和
小乘佛教斗争的故事。神话故事有龟兹王降服作恶多端的龙与人混血后人的故事,叫做《龟兹王降龙》。
石窟
龟兹石窟分布在新疆
拜城县、
库车市和
新和县等境内。这些洞窟以中心柱窟、
大像窟、方形窟、
僧房窟和窟等形制为主,还有一些异形窟,如长条形窟、“十”字形窟、窖窟等。壁画面积近1万平方米,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
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经变画、
供养人、飞天、天相图以及
佛陀和菩萨尊像等。主要洞窟有龟兹比较出名的洞窟包括苏巴什、乌什吐尔、夏合吐尔、克孜尔、库木吐喇、森木塞姆、玛扎伯哈、克孜尔哈、托乎拉克艾肯、台台尔、温巴什和
阿艾石窟等。这些石窟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龟兹石窟的风格基本上分为三大体系:龟兹早期风格、印度中原风格和中国北方风格。龟兹
四大石窟是中国泥塑彩绘大乘佛教艺术的重要遗产。
雕像
龟兹国的雕像主要是在寺院里,在一些交通要道中也会放置一些雕像。雕像主要与佛教有关,这些佛教种类主要有佛陀
造像、菩萨造像、涅造像、金刚力士造像、天王造像和
阿罗汉造像六种。从姿态上分,又有立姿、坐姿和卧姿三种。大小也不一,大的有十几米高,小的高不过盈尺。从遗留到后世的龟兹雕像来看,早期雕像明显受到犍陀罗艺术和希腊艺术的影响;后期则明显受到了中原艺术风格的影响。从制作方面来看,龟兹的雕像一种是泥像,另一种是夹紵造像。一般体型较小的都是泥像,体型较大的都是夹紵造像。
龟兹比较特色的雕塑还有壁塑。就是用泥塑的手法在墙壁上再现立体的
塑像。墙塑主要用于洞窟中的中心石柱上,会在这些石柱的表面塑造一些佛教场景,比如
佛像等。龟兹国的雕塑业比较发达,根据《
大唐西域记》记载,当龟兹国要举行行像仪式的时候,参与行像的佛像就有上千,可见龟兹国雕塑业的发达。
绘画
龟兹主要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就是壁画,创作内容也主要以佛教为主。壁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干壁画,干壁画一般是在比较粗糙的岩面上绘画,色彩比较浑浊,但保存时间较长。
湿壁画,则多数在光滑的岩壁上制作,色彩更为鲜艳、透明。龟兹壁画主要是用的色彩颜料为矿物质颜料,常用的颜色有土红、、青、绿、朱、白等。因为龟兹壁画主要是以佛教题材为主,讲究淡泊,所以青、绿等冷色调为主。同时,为了让画面生动、鲜艳,龟兹工匠经常在两个冷色块之间加一个暖色块,反之亦然。另外,龟兹壁画中人物的描绘也一些独到之处。比如,描绘时将人物衣服紧紧贴住人物身体,像是被水淋湿一样,以达到突出线条的作用。龟兹壁画也吸收了西方一些绘画技巧,比如注重人体比例,人物裸体部分着重描线肌肉的逼真和准确。
民族构成
在六至八世纪,龟兹地区的人口构成相当多元化,主要由突厥人、
粟特人、吐蕃人、汉人和龟兹
土著组成。突厥人从六世纪中叶开始大规模迁入该地区,包括商人、官员、和亲公主、侍卫和平民等不同类别。粟特人比
张骞更早来到龟兹,但直到四世纪初期之前才在该地区形成了粟特
聚落。
唐朝时,粟特人主要聚居于龟兹东部,并建有庙以维持其民族凝聚力。在龟兹地区,粟特人主要身份为商人,其中又可分为著籍商人和非著籍商人。此外,部分粟特
胡人还参与了当地的政治活动,担任官员等相关职务。吐蕃人在其政权对龟兹进行羁统治期间大规模进入该地区。从其在龟兹地区的文化遗存来看,吐蕃人身份特征以军人为主。汉人进入龟兹地区始自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他们主要生活在
渭干河和
库车河流域。
汉族的身份特征主要有官员、
绿营、农民、汉商、汉僧几类。其中,官员和汉兵的进入是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每当
中原王朝在
西域控制力降低时,就开始将官员与汉兵大举回迁。
唐朝时期,
安西都护府多次回迁西州,这是证明官员和汉兵在龟兹地区活动轨迹与中原王朝的政治命运密不可分的最好例证。此外,汉商与汉僧是丝路上最为活跃的人物。
至于龟兹土著,最早于新石器时期就已定居此地。其人种以印欧人种为主,随后融入
蒙古人种等。汉代或以前龟兹建立国家,王室成员以及职权分明的各级官员是龟兹国的贵族阶层。其下人口社会分工明确,有僧人、商人、画匠、乐工等。伴随着不同民族、不同身份人群在龟兹地区的汇聚,来自东西方的文明也开始在龟兹地区不断碰撞、交流与融合。除此之外,龟兹地区还有羌族人、九桨人、龙勒人、印度人、
吐火罗人、波斯人、大宛人、康居人、厕宾人、塞人、月氏人、乌孙人、车师人、高昌人、焉耆人、
金玉国人、疏勒人等。
宗教
在佛教正式成为龟兹国教之前,龟兹宗教种类较多。拜火教又称祆教,流行于古代波斯、
中亚等地,是粟特人民主要信奉的宗教之一。袄教最早何时传入龟兹无法得知,但可以知道在汉朝时期,粟特商人就为龟兹带来了袄教。因拜火教崇尚光明,所以信徒大多以白色为贵,穿白色衣物。因龟兹石窟壁画中穿白色衣物是常见的人物形象,这些壁画人物很可能是信奉拜火教的粟特
胡人。与此同时,拜火教还常借用佛传故事壁画的方式,出现在龟兹石窟中,“
佛陀降三
摩诃迦叶兄弟”佛传故事,是佛教壁画中较为常见的表现题材之一。粟特胡人很可能是这些带有拜火教因素石窟的
供养人,他们将拜火教对火的崇拜融于佛教之中,这是他们改宗佛教的表现,也是他们为融入当地社会主流群体所作出的改变。
龟兹大约在两汉之交信奉了佛教,最初是
小乘佛教流传,到了
东晋年间,大乘佛教也传入龟兹。到了盛唐时期,
唐朝对
西域地区的有效管理,让东西交通畅通安全,大量汉地僧侣开始来到龟兹,从而使得大乘佛教在龟兹地区传播开来。另外龟兹地区入驻了大量汉兵,从而也扩大了大乘佛教在龟兹地区的信众基础。此外还有一些小乘、
净土和
密宗等教派。遗迹尚存的龟兹国佛教遗址有
苏巴什佛寺遗址、金华寺和克孜尔洞窟群等。龟兹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僧侣有白延、帛法祖、尸梨密、
鸠摩罗什等。后来在
吐蕃对龟兹等地区的管理的时候,
藏传佛教也在龟兹地区逐渐传播、发展了起来。藏传佛教中密宗的修行之法如喜金刚、胜乐、大黑天等提倡纵欲随性,与龟兹人的习惯相符,所以藏传佛教的密宗逐渐被龟兹民众接受,并在龟兹地区开始大范围传播。
回鹘统治者和贵族阶层为了对抗这类藏传密法,甚至转而依靠
摩尼教与佛教的力量对吐蕃藏传佛教中的密教文化进行抵抗。
另外,摩尼教也是龟兹人的信仰之一,提倡平民仇视富人,要求改革现进,反对大地主阶级敛聚财富和霸占士地的宗教。龟兹古国是在中亚捷陀罗、
巴克特里亚王国、索格底亚那诸地等摩尼教教徒的宣传下接受摩尼教的,当时龟兹古国主要信奉佛教和残存的袄教。但摩尼教影响程度如何不得而知。不过,当时的龟兹同样也存在者严重的贫富不均,龟兹平民有信仰摩尼教的社会基础。考古工作者曾在龟兹境内发现了《摩尼教赞美诗》的卷子。
社会
语言文字
龟兹国的语言与焉耆、
高昌国一带的语言十分相似,俗称焉耆-龟兹语,该语言是一种流行于
塔里木盆地北沿诸州的的土语。除了本地土语之外,龟兹国也流行汉语。因为大量栗特人来到龟兹经商,所以栗特语在龟兹也比较常见。另外,因为佛教盛行,不少
印度僧侣前来龟兹传教,慢慢西北印度俗语也在龟兹流行。除此之外,龟兹还有乌孙语、车师语、突厥语等。龟兹本地文字属于婆罗米斜体字母,另外,汉字、栗特文字在龟兹国也比较常见。
饮食
龟兹的居民主要以麦子为主食,他们主要用烤、烘为主。龟兹人爱吃葡萄和饮用
葡萄酒。龟兹常吃的蔬菜有黄瓜、胡萝卜、青萝卜、皮芽子、大蒜、大葱、韭菜、西红柿等。肉食主要是羊肉、牛肉。另外还有鸭肉、鹅肉、孔雀肉等。除了这些之外,龟兹还有甜点心、瓜脯、
香葡萄、杏干、枣、石榴、西瓜、甜瓜、梨、杏等。食物制法主要有烤、煎、煮、蒸、熬、烹、煸等。龟兹炊具有釜、、罐和锅等。餐具比较丰富,有盆、盘、碟、碗、杯、刀、匕、叉、筷等。
服饰
龟兹冬季较长,比较寒冷,所以
冬装比较重要,有棉衣、皮靴、毡袜、皮帽、护耳、手套和围巾等。其中富人冬装以皮毛材质为主,穷人冬装以棉毡为主。龟兹夏季也比较长,且比较炎热,所以相对比较凉爽的单衣种类也比较多,比如衣、裳、褂之类。有钱人的单衣材质有锦、缎、绸之类。穷人有麻棉等。
建筑与城市
龟兹古城遗址位于今天的
库车市县城境内,城墙已经发现了东、南、北三面。古城呈方形,
周长约在100公里左右。其中东城墙残长1608米,厚1.5米,高7.6米,每隔40米设一马面;南城墙残长1809米,厚2.8米,高3.5米;北城墙残长2075米,厚6-8米,残高3.8米。为了方便居民饮水,古代龟兹人在城内开凿了一条小河,城内还保存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土墩,如南海墩、萨克萨克土墩、皮朗土墩、乌拉土墩、毕占土拉、哈拉墩等。这些土墩周长在100-150米之间,士墩为人工夯筑而成。
顷希阿尔古城位于库车县东南约60公里的
戈壁上。原有城墙但已经风化,只存城中心一座大
台基,台基残高约10米,东西长32米,南北长约55米,估计是一座殿堂建筑遗址。城内再无其他建筑残迹,地表偶有陶片等文物残存。托浦古城位于
新和县城稍北约30公里处,残存城垣高约4.5米,东、西城墙长约227米,南、北城墙长约194米,近似方形。城内地表遗物较少。鸟什哈特古城位于新和县西约35公里处,残存遗址为三重城。外城城墙基本毁坏,内城墙尚完好,系夯筑而成,东西长约408米,南北长约451米,残高4米。
龟兹境内诸城城垣的
建筑材料都是黄胶土,系夯筑而成。
龟兹古城多作方形或星长方形。与中原诸古城格局接近。龟兹境内汉唐时期的古城大体上分为三种规格:一重城、二重城、三重城。在龟兹境内的许多古城中,考古工作者都发现了周长约在100米左右的夯筑大台基。龟兹诸古城的城墙上设有
马面、箭垛而无瓮城。
科技
造纸
《
大唐西域记》等古籍记载,龟兹等地盛产桑麻,可能不仅仅用于养蚕和麻纺织,还用于造纸。龟兹等西域居民制作纸张的过程,与
中原地区相似,包括洗烂、捣春、刀割、
碱液蒸煮等步骤。古龟兹纸可分为两类:布纹纸和帘纹纸。由于前一种制纸方法所需纸模较繁琐,不如后者方便,故渐失去优势。后来人们常常使用后一种制纸方法。迄今为止,在古龟兹境内共发现了4片
古纸,属
唐朝,为米色或黄色,均为帘纹纸。
玻璃制造
龟兹何时开始制作玻璃已无从考证,但考古工作者在一些龟兹属于唐代的古址中发现了许多玻璃碎片或碎块,这表明至少在唐代,龟兹人已经掌握了玻璃的制作技术。最初,玻璃与
玛瑙、
玉石、珍珠、珊瑚一样,只是供人欣赏,因此生产量不大。随着制作技术的提高,人们开始将玻璃用于民用,生产量也随之扩大。
交通
龟兹与邻国的交通十分发达。在汉唐时期,龟兹与许多邻近国家都有交通联系。龟兹东向与焉者、
尉犁县、
楼兰等国有交通关系。主要经过马耆、尉犁,取道楼兰,向东经过玉门关、
阳关、
敦煌市、
酒泉市、
张掖市、
武威市,往
长安。龟兹西向与
疏勒国、赤谷城一带有交通关系。龟兹北向也有一条通道,主要经过
库车市,北向经现今天山公路、穿南天山达大裕勒都斯草原。龟兹南向有三条通道,分别是经现今
新和县、
沙雅县、
塔里木盆地,
越河穿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行数日至拘弥国;经现今
阿克苏市、
巴楚县、
柯坪县通古
于阗国的通道;经现今阿克苏、巴楚、柯坪往
莎车县的道路。
世系表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