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玲文集》是2000年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爱玲。
张爱玲(1920-1995),原籍河北丰润,生于
上海市。现代女作家。童年在北京、
天津市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中学毕业后去
香港特别行政区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后,回上海,给英文《
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写服装方面的文章。后参加征文,以散文《我的天才梦》获奖。
内容提要
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她说一个是他的
白玫瑰,一个是他的
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终振保可不是这样的。他是有始有终,有条有理的。他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纵然他遇到的事不是尽合理的。给他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张爱玲全集——同学少年都不贱》,《张爱玲全集——沉香》为平装;
《张爱玲全集——倾城之恋》,《张爱玲全集——流言》,《张爱玲全集——对照记》,《张爱玲全集——红楼梦魇》,《张爱玲全集——半生缘》;《张爱玲全集——郁金香》为精装。
作者简介
1943年后主要致力于小说散文创作,其文章意境交错,色彩鲜明,别具特色。1949年后以
张爱玲为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写小说,1952年移居
香港特别行政区,后至
美国,在
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从事翻译和小说考证。处女作《
沉香屑》,代表作《
金锁记》,以及散文集《
流言》等。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
张爱玲。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
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
李菊藕是朝廷重臣
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
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
张爱玲定居
洛杉矶,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散文集
《秋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6年刊。
书评四篇,《国光》第1、6期,1936—1937年。
《论卡通画之前途》,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牧羊者素描》,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心愿》,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
天才梦》,西风出版社征文,1939年,收入《
张看》。
《
到底是上海人》,《杂志》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戏及其它》,
上海市《古今》半月刊第33期,1943年《
更衣记》,《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
流言》。
《公寓生活记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杂志》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
烬余录》,《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
流言》。
《
谈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则》(包括《走!走到楼上去》、《
有女同车》、《爱》),《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
流言》。
《论写作》,《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
张看》。
《童言无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说胡萝卜》,《杂志》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语》,《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国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
诗与胡说》,《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
流言》。
《写什么》,《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传奇〉再版序》,1944年9月。
《
炎樱语录》,
上海市《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戏》,《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画》,《杂志》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谈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谈音乐》,《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借银灯》 1944年12月中国科学公司初版, 收入《流言》。
《夜营的喇叭》《银宫就学记》《存稿》《
雨伞下》《谈画》(以上均收入《
流言》中,发表刊物及年月不详) 《气短情长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双声》,《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杂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苏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语录》,《杂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
张看》。
《
华丽缘》,
上海市《大家》月刊创刊号,1947年4月,收入《惘然记》。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收入《传奇》增订本。
《〈太太万岁〉题记》,上海《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7年12月3日。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1954年7月。
《〈爱默森文选〉译者序》1964年。
《忆胡适之》,
台湾省《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后记》,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红楼梦魇〉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张看〉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记〉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国语本《
海上花列传》译后记,1983年10月1日、2日
台北市《
联合报》副刊。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英译本序),1984年1月3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表姨细姨及其他》,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谈吃与画饼充饥》,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嗄?”?》,1989年9月25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草炉饼》,1990年2月9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小说特色
张爱玲小说的特色:悲凉的底色;心理描写传神入微;叙述曲折有致;语言华丽、雅致、圆融光润,意象丰富;小说结构语言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从题目到叙述风格,都有极强的市井小说的色彩;借鉴现代派的手法,如她能在叙述中运用联想,使人物周围的色彩、音响、动势、都不约而同地富有映照心理的功能,充分感觉化,造成小说意象的丰富而深远。
编辑推荐
人生是舞台,个人脱不了要扮演其中的某个角色。张爱玲却在这人生舞台上远远眺望着,她不是导演,却如同解说,用笔娓娓动听地为我们介绍过去某一场或正在进行的人生戏剧的诸位角色。同时,张爱玲也远远有别于同时代的许多女作家,她又是一个不进入角色而在台下做解脱的观众,她冷静到冷漠,将生命的底部翻过来给我们看,也给她自己看。
目录
张爱玲全集——同学少年都不贱
张爱玲全集——沉香
疏影
私语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
《亦报》的好文章
信
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
忆《西风》
画笔
笔下人物
《流言》初版本插图
书籍、杂志绘图
中国女子服饰
戏梦
不了情
太太万岁
一曲难忘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编后记
张爱玲全集——倾城之恋
留情
鸿鸾禧
红玫瑰与白玫瑰
等
桂花蒸 阿小悲秋
金锁记
倾城之恋
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
琉璃瓦
心经
年青的时候
花凋
封锁
中国的日夜
附录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
回顾《倾城之恋》
编后记
张爱玲全集——流言
童言无忌
自己的文章
公寓生活记趣
夜营的喇叭
必也正名乎
烬余录
到底是上海人
道路以目
更衣记
爱
谈女人
借银灯
走!走到楼上去
银宫就学记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炎樱语录
存稿
写什么
造人
打人
诗与胡说
有女同车
私语
忘不了的画
雨伞下
谈跳舞
谈画
谈音乐
天才梦
论写作
中国人的宗教
被窝
“卷首玉照”及其他
双声
编后记
张爱玲全集——对照记
对照记——看老照相簿
《亦报》的好文章
《小鹿》译后
《爱默森文集》译者序
谈看书
谈看书后记
关于《笑声泪痕》
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
信
表姨细姨及其他
“嗄?”?
草炉饼
笑纹
四十而不惑
忆《西风》——第十七届时报文学奖特别成就奖得奖感言
一九八八至——?
编后记
张爱玲全集——红楼梦魇
自序
初详《红楼梦》论全抄本
二详《红楼梦》——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年份
三详《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
四详《红楼梦》——改写与遗稿
五详《红楼梦》——旧时真本
编后记
张爱玲全集——半生缘
连环套
散戏
殷宝滟送花楼会
创世纪
华丽缘
多少恨
郁金香
小艾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
相见欢
浮花浪蕊
色,戒
同学少年都不贱
附录
惘然记
《续集》自序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