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别名青鳞子、白漂子、鲹、鲹子等,是隶属于鲤科䱗属的一种小型鱼类。䱗为中上层小型鱼类,通常存在于中大型河流的沙底浅水区,有时也出现在山间溪流河床的水池中, 在池塘、湖泊和河流的死水中都有分布。䱗行动迅速,冬季潜藏于深水中越冬。杂食性鱼类,以昆虫、
浮游动物和
维管植物种子等为主要食物,食物组成随个体大小而有所差异。
䱗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如中国、
日本、
朝鲜、
韩国、蒙古、
俄罗斯帝国和
越南等地。于中国境内存在于中国各河系及附属水体中,除西部高原地区外,从中国
海南岛至东北,包括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都有分布。䱗体长为70-140毫米,体重为4-30克。体细长,侧扁,头后背部轮廓平直,腹部略凸。䱗的腹膜为灰黑色,体背部呈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为银白色,
尾鳍边缘为灰黑色,其它鳍均为浅黄色。
䱗可食用,肉质鲜美,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
二十碳五烯酸(EPA)高4.61%,
蛋白质含量丰富。䱗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中国珠江流域的䱗产量达到渔获物的10%左右,在一些水库(如中国
南水水库),其产量可以达到20%以上。受
人类活动影响,䱗的自然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部分分布区域的
栖息地存在退化甚至丧失的现象。2010年4月26日,䱗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无危(LC)。
分类与历史
分类命名
䱗学名中的“Hemiculter”为希腊语,“hemis”意为“一半”,“culter”意为“刀”。因体侧呈银白色,光泽灿然,故名。䱗游动迅速,不怕风浪,如梭似箭,有时在
急流中能跃出水面1米多高,所以人们又称它“窜条鱼”。关于䱗名字的由来有许多记载:《尔雅翼·释鱼》:“鲦,白鲦也。其形纤长而白,故曰白鲦。”
历史记录
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在《
山海经》中被记载:“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其中多條鱼”,这里的“條鱼”指的是䱗。其在《
诗经》中的《周颂·潜》也被记载:“猗有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鲦”为䱗。
形态特征
外形特征
整体形态
䱗一般常见的体长为70-140毫米,体重为4-30克。根据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样本材料,最大体长可达240毫米。䱗的体长为体高的3.4-4.9倍,为头长的4.0-5.0倍,为尾柄长的6.2-8.3倍,为尾柄高的8.8-12倍。整体呈细长形,体侧扁,背缘平直,腹缘略呈弧形。
䱗的腹膜为灰黑色,体背部呈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为银白色,
尾鳍边缘为灰黑色,其它鳍均为浅黄色。全身反光,无其他任何花纹。
雄性在繁殖季节身体变成红蓝相间的彩色。
局部形态
鱼头:䱗的头略尖,侧扁,头部背面平直,头长短于体高;吻短,吻长大于眼径;口在头部前端位置,口裂斜,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末端伸达鼻孔的下方;眼睛为中等大小,位于头部侧面位置,眼后缘至吻端的距离等于或稍短于眼后头长,眼间宽而微凸,眼间距大于眼径;鳃孔宽,鳃盖膜在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与峡部相连。䱗的头长为吻长的3.1-4.0倍,为眼径的3.6-5.5倍,为眼间距的2.9-4.1倍,为尾柄长的1.3-2.0倍,为尾柄高的2.0-2.9倍。
鱼身:䱗自
胸鳍基下方至
肛门具有腹棱,侧线完全,侧线在胸鳍基部的后上方突然向下弯折,然后形成一个明显的角度,伸入尾柄正中。
鱼尾:䱗的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8倍。
鱼鳞病:䱗的鳞片为中等大小,薄而易脱落,有侧线鳞48-52片,尾柄鳞16-18片。
鱼鳍:䱗的背鳍有3根硬棘、7根软条;臀鳍有3根硬棘、10-14根软条;胸鳍有1根硬棘、12根软条;腹鳍有2根硬棘、7-8根软条。䱗的背鳍位于腹鳍之后,第3根硬棘不分枝,硬棘的长度短于头长;背鳍起点距
尾鳍基较距吻端为近;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外缘凹入,起点距尾鳍基较至腹鳍起点为近;
胸鳍为尖形,其长短于或等于头长,末端一般不伸达腹鳍起点;腹鳍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其长短于胸鳍,末端距肛门比较远;尾鳍分叉,末端为尖形,下叶长于上叶。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䱗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如中国、
日本、
朝鲜、
韩国、蒙古、
俄罗斯帝国和
越南等地。在20世纪末引入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斯坦。
中国分布
䱗广泛分布于中国各河系及附属水体中,遍布于东部平原各水系。除西部高原地区外,从中国
海南岛至东北的各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中,包括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都有分布。
栖息环境
䱗是一种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小型鱼类,水深不超10米,在流水和静水中都能生长和繁殖,经常出现在低海拔区域,喜欢群聚,通常存在于中大型河流的沙底浅水区,但有时也出现在山间溪流河床的水池中, 在池塘、湖泊和河流的死水中都有分布。䱗对水污染具有很强的耐受性,能容忍较污浊的水域,但喜欢在水质澄清的水域内生活。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䱗春季常喜欢集群于沿岸浅水区水面游动觅食,夏季在小河里活动,秋天在江河深水处准备越冬,冬季则潜藏在深水中越冬。在生殖时期䱗还常有逆水跳滩的习性。
觅食行为
䱗的摄食方式为主动捕食和滤食,在滤食过程中首先利用鳃耙将水体中的小型浮游动植物进行过滤,然后利用附着于
下咽骨上的下咽齿对过滤食物进行咀嚼和研磨。食物组成主要包括浮游动物,
摇蚊科美国白灯蛾及蛹、
鞘翅目及
膜翅目(蚂蚁等)成虫、
脉翅目及
石蝇幼虫等昆虫,以及
秀丽白虾(Palaemon{Exopalaemon}modestus)及
日本沼虾(Maerobrachiun nipponensis)的
幼虾等虾类。此外还有高等植物碎屑、丝状藻类和虾虎鱼等。
不同体长的个体食物组成有所差异。体长小于120毫米的个体,食物中浮游动物占有较大的比重,主要为
枝角类、
桡足类,也食水生昆虫和
软体动物门等,其次是植物碎屑。体长大于120毫米的个体,食物组成较广泛,水生昆虫以及掉落水中的陆生昆虫昆虫和虾类占主要地位,其次是
浮游动物、
寡毛类、丝状藻类及少量植物碎屑。
生长繁殖
繁殖行为
繁殖期
䱗是一种寿命短、生长慢的小型杂鱼。对生殖条件要求低,对环境有较强适应性,可在库区产卵。产卵群体中补充群体大于剩余群体。生殖时期常有逆水跳滩的习性,此时期雄鱼头部出现白色的珠星。
整个繁殖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盛期是在7月。雌雄个体的性成熟不完全同步,雄鱼在水库水温达到22℃时性腺已经成熟,雌鱼却要在水温达到24℃后,方可成熟产卵。
在䱗繁殖群体中,体质量为30~50克,体长为12~13厘米的个体所占比例最高,其相对生殖力也最高,这可能与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有关。胚胎发育快,具有较高的
种群繁殖力,在条件适宜时能保持较大种群。相对繁殖力达每克体重788粒,个体绝对繁殖力的变化范围为3766-72353粒,平均为20775粒。个体相对繁殖力的变化范围为347-1572粒/克体重。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间没有明显关系。
产卵期
䱗的产卵期大约在5至6月之间,也有延迟至7月份的,随地区不同略有迟早,分批产卵。产卵一般在日落后开始,通常可持续到次日凌晨,18时至22时产卵最为旺盛。产卵地点分散于水库沿岸,一般在坡度较缓,底质为
砾石、砂泥或泥砂,水深为0.5-2米的浅水区。产卵较分散,几乎是随处可产,无论涨水、退水都能产卵,也被称为鱼苗捕捞中的“断江鱼苗”。产卵水温为24-26℃。产卵时,鱼群活动十分激烈,雄鱼追逐雌鱼,时而跃出水面,但并不结成大规模鱼群,一般为10余尾的小鱼群。
䱗卵呈淡黄色,成熟
卵巢呈黄色,卵径为0.5-1.2毫米,一般以0.8-0.9毫米为多,怀卵量大约为8000-18000粒。在水温20℃下,卵的孵化时间为30小时。卵膜吸水膨胀后具有微黏性,粘附于水草、
砾石、砂粒及漂浮的植物腐枝上,当江河、水库涨水,泥沙脱黏后,即与漂流性卵一样,在漂流过程中发育孵出。但在中国
黑龙江省的同种个体产漂浮性卵。
生长过程
䱗生长迅速,1冬龄鱼的体长60毫米左右,体重约为2.0克,普通1冬龄鱼的性腺就可发育成熟,而
东北地区较迟,2冬龄才能达到性成熟;2冬龄鱼体长100毫米左右,体重约为9.0克;3冬龄鱼体长150毫米左右,体重为44克左右;4冬龄鱼体长160毫米以上,体重57.6克;5冬龄鱼体长为185毫米,体重90.6克。
雄体达第一次性成熟的个体体长约在100毫米上下,
雌性约在115毫米左右。雌雄在成熟亲鱼中的比例接近于1∶1。雌鱼各年龄的生长速度均比雄鱼快,但雌雄鱼生长特点具有一定的共性,均为匀速生长型。
䱗体长的生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变慢,体重增长随年龄的增加而加快。
人工养殖
养殖历史与现状
䱗是中国河湖中常见鱼种之一,具有肉味鲜、肉质嫩,出肉率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䱗虽然个体较小,属于小型经济鱼类,但其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食性杂、饲料来源广,病害少,群体数量较大且生长均匀,适合池塘、坝塘、大中小型水库等各类水域养殖,市场销售价格高,养殖前景非常广阔。䱗捕捞上岸后存活时间短,渔民一般当天打捞,当天售卖,或者腌制晾晒保存。腌制和晾晒可以抑菌,便于长时间保存,同时让鱼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变化,产生独特风味。
养殖技术
䱗为广温性鱼类,在水温4-38℃之间的范围内均可存活,25-30℃之间为其最佳生长温度,水体溶氧在3mg/L以上,PH值6.0-8.5。水深在1-2.5米之间,最好平均水深在1.5米以上。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沙壤土、其次是黍土。深水池塘相对于浅水池塘的优点在于整体环境相对稳定,不易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在夏季中午阳光较强时虽然表层水温较高,但中层、底层水温较低,保持相对稳定。池塘面积以1—10亩为宜。面积太小,水质变化较大,不易控制,面积过大,不能全面管理到位,对鱼病防治、养殖管理也不利。高密度精养时,需配备必要的增氧设备。
鱼种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鱼种规格小,水体交换条件好,底质条件比较好,放养殖密度可以大一些,单养密度可以比混养密度大一些。鱼种最好是来自同一批繁殖的鱼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鱼种下塘前要采用浸浴法消毒,还可以用药物消毒。鱼种的规格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规格较大的鱼种具有较强的抗病力,成活率较高,而且生长速度快。鱼种放养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不宜在池塘水温太低时进行。
䱗作为一种淡水杂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多以藻类、高等植物碎屑、甲壳动物、水生昆虫为食,同时也可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在饲料中可添加一定量的微生态制剂,可促进䱗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并能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䱗喜好栖息于水体沿岸区的上层,行动迅速,有集群抢食的习性,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投饵可适当减少。整个养殖周期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投饵原则,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生长时期和鱼的摄食状况灵活调整投饲量和投饲时间。
注意事项
疾病防治
䱗虽然抗病能力较强,但在池塘单养的条件下,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该病来势凶猛复发性较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预防寄生虫病,除了做好池塘生石灰清塘、鱼种药物浸洗之外,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做好体外消毒,也可内服药物,预防效果明显。另外,饲料中定期添加多糖、维生素c等,可提高鱼体抗病力,增强机体免疫,从而达到预防鱼病的发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䱗生长慢,体型小,但数量非常多,为常见的食用鱼类,有一定经济价值。该物种经常出现在越南中部和北部的鱼市。受
人类活动的影响,䱗的自然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部分分布区域的
栖息地存在退化甚至丧失的现象,这会影响到䱗种群的生存。截至2014年,国内外对其研究报道较少,仅有对其核型、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和生物学等研究。
保护级别
2010年4月26日,䱗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由于该物种的分布面积很大,并且没有已知对该物种的广泛威胁,因此评估等级为无危(LC)。
措施
保护措施
䱗的生长指标从3龄以后下降的速度才比较快,年增积量2~3龄最大,捕捞1~2龄的个体不仅损失了该鱼的生长潜能,而且资源的生长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国北江地区䱗的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龄,完全性成熟年龄为2龄。作为渔业管理对策,中国北江地区䱗的起捕年龄应定为3龄,体长为15.56cm以上、体重为44.26g以上的个体。
在䱗的保护与人工繁殖过程中,选用体质量为30~50g,体长为12~13cm相对生殖力较高的雌鱼,同时在产卵期内保护繁殖力较高的产卵群体,从而利于资源的增殖和持续利用。
治理措施
䱗在养鱼水库中常形成数量雄厚的
种群,但因它是养殖鱼类的食物竞争者,较大个体还
捕食水库中
幼虾,所以在合理经营下又必须对其种群加以控制。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䱗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在水中易形成群体。作为水体中鱼类食物链的一个环节,䱗种群对保持水域中鱼类群落的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的作用。
经济价值
䱗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因为分布极为广泛,加上繁殖力强、生长迅速,而且为杂食性鱼类,因此在天然水体中的产量相当丰富,可以提供相当可观的渔产量,特别是在冰封前后大量集群时,捕捞效率很高。在中国
汾河水库鱼种放养不足的情况下,䱗
种群对于充分利用库中饵料生物资源,提高水库的总渔产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中国珠江流域的䱗产量达到渔获物的10%左右,在一些水库(如中国
南水水库),其产量可以达到20%以上。
䱗个体较小,所以
渔业上对䱗未充分利用,均被当作小杂鱼处理掉了,实际上䱗是一种制罐的上等原料,仿照沙丁鱼制罐的办法,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渔业。
䱗是天然水体中大型凶猛鱼类的饵料,渔民常用林网捕捉,用钩扎挂,把䱗作为引食来捕取大鱼。
食用价值
䱗可食用,以油炸为宜,是一种淡水溪流性鱼类。作为一种优质的天然小型食用种质资源,䱗肉质鲜美,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特别是
二十碳五烯酸(EPA)高4.61%,
蛋白质含量丰富。
药用价值
䱗肉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
维生素B、
烟酸等成分。味甘,性温。其肉具有益气暖胃、止冷泻的功效,适用于
中焦虚寒所导致的恶心、腹冷、
腹泻、四肢乏力等病症。阴虚咳喘者
忌用。
危害
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资料显示,已引入䱗的国家有
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
伊朗、
欧洲。䱗已经在各个引进国水体里,在自然生长情况下形成了数量较大的和
种群。在欧洲,部分种群已经取代了当地物种,并表现出比本土更高的生长速度和极高的繁殖力,存在着极高的危险性。因而䱗成为近来在国际上受到关注的外来物种之一。
物种对比
在鱼类对比中,最大的不同是食性和外观。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为杂食性鱼类,
翘嘴红鲌(Culter alburnus)为食肉性鱼类,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为食草性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