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座寺(原名太平院)位于
福建省仙游县城西北约40公里的
凤山乡凤顶村,始建于
唐朝李漼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正觉禅师(法名智广)倡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载,该寺舍院九座相连,规模宏伟,占地达1.5万平方米,鼎盛时僧众有五百余人,有南少林之誉,是唐代仙游最大的
禅林宝刹。据说宋代端明殿学士
蔡襄曾到这里赏景,亲手书写“太平院”三个字。宋代名人余象和
刘克庄,也曾来到这里题过诗。明嘉靖六年,寺被大火烧毁,万历十二年,僧人意空修复大殿。
寺庙简介
九座寺位于
福建省仙游县凤山乡,距县城43公里,有大路直达寺门。寺处九座山,故名九座寺。
唐朝智广上人创建
咸通六年(865年)。智广上人系
度尾镇人,咸通十年(869年)奉诏进京,参加
李漼迎奉佛骨盛典,敕封本寺为“九座山
太平禅院”,并钦命智广禅师为太平禅院方丈。智广禅师圆寂于
光启二年(886年),谥正觉禅师,荼毗后,获舍利四千余粒,晶莹似冰雪。宋元六年(1091年)加封慈应禅师,
隆兴元年(1163年)又加封普济禅师。禅师的舍利一半为
泉州市、
泽州二
知府请去供养,一半塔葬于溪西双峰之下,宋
崇宁年间敕封“
无尘塔”。1996年,该塔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朝仙游县有“江南佛国”之称,九座寺又为“江南佛国”之中心,大书家
蔡襄曾书“九座山”三个大字,世人所重。该寺计有山门、天王殿、
罗汉堂、
大雄宝殿、大士堂、藏经阁、钟楼、鼓楼、祖堂、法堂以及其他丛林所罕有的厅与浴院等二十多座建筑群。
九座寺初毁于
嘉定八年(1255年),再毁于
宝祐三年(1255年)。法本法师率徒募化,重修寺宇,至
开庆元年(1259年)恢复旧观,常住僧人达二百余众。
以后又时有兴废,至明嘉靖壬午年(1522年)被倭寇焚毁,僧人逃散。万历年间意空和尚恢复大殿。后又废。
康熙已亥年(1695年)密法师及其徒惠亮法师历尽艰幸,重兴寺宇,鼎盛期间,寺僧多达五百余人。
历朝以来,九座寺都保存了一个不同于其他寺院的特点,就是文武兼修。原因如下:智广上人于唐
开成二年(837年)从福州桃枝山前往
少林寺受持戒法,至鄂州,参监官禅师,禅师发问,智广答曰:“不东不西,是佛菩提;不上不下,真佛不假。”禅师曰:“佛法省要,尽在汝矣。”于是前往少林寺,一住十余年,不但深悟少林宗旨,而且精通少林武功。回到九座寺之后,代代相传。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开科禅师语录。卷一》载:“祖师云:东土西天老古锥,说
黄道白赚阿谁?少林宗旨谁瞒我,得髓儿孙是可为。祖师、祖师,一脉长垂直!”寺西十三里处,有“贼营”和“十八股头”,海拔均在1300米以上,是当年寺僧练功之所,尚有“拳打卧牛地”等多处古迹。1993年至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罗照教授和国家体委武术研究中心潘一经先生十多次上山考证,确定九座寺是
福清少林寺武术的发祥地。
九座寺位于风光秀丽的九座山上,怪石嶙峋,奇洞遍布,如石鱼群、巨鹰、木鱼石、达摩岩、巨象、沙漠卧舟、一鸣惊人、女娲补天、龟兔赛跑、金蛇入洞等奇观。
主要文物有
唐朝石砌围墙一道,底基宽2米,长约80米。祖师殿为唐朝风格,
大雄宝殿和大悲殿为明、清风格。这三座殿1986年由
印度尼西亚华僧定海法师主持重修,寺西北的龙王庙遗址,尚存一对石柱,瓜梭形,为
北宋遗物。此外尚有海会塔、元庵禅师塔、第二十八代玉堂和尚塔及
宋朝桥梁一座,大钟一口,《九座寺山田记》石碑一块。
1998年,
仙游县大齐镇张德坤居士募资在原址上重建天王殿一座,并铸铜佛六尊(约七吨)。
九座寺现任监院觉福法师,77岁,
福建省仙游县人,1989年出家,师从真亮法师。
来历传说
李纯元和年间,仙游文贤里留坡(今度尾留埔)一陈姓穷家,夫妻只靠开垦贫瘠的山坡地过活。这天夜晚,妻子即将临盆,丈夫在梦中,听见空中有引道的呵喝声,只见一手持铁钵之人,自云月间而来,有十二影相随,随即一阵乳香袭来,便听得隔壁荆房中一声婴儿啼哭,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
因此孩出生之时,其父梦见一手持铁钵之人,似是有道之人转世投胎,故取其名字为梦佛。到了十八岁那年,梦佛的父母相继而亡,因家贫孤身一人,经族人辗转委托,他来到了福州桃枝山出家为徒。
陈梦佛虽然出家,但仍未剃度入佛门。他一边替寺院扫地,打柴等杂活,一边对佛经、六经及庄老等百家之言琢磨研究。这一年,他从
福州市回来探望乡亲,途经
九鲤湖,便留宿那里,就佛道中一些不明之事,请教仙公。
当夜,在梦中陈梦佛见一老者端坐堂中,知是仙公,便恭敬地上前稽首,之后询问道:“佛与道究竟区别在哪里,我今后到底将是要从佛呢,还是要修道?”仙公答道:“佛是破恶之方,而道是兴善之术,这就是两者的区别。然而,破恶警世,兴善知本,都是以修善人心,而达到普渡众生,济世救民之目的,这就是两者的同旨。从佛或修道,殊途同归,无关紧要。”陈梦佛听了仙公的一番仙言佛语,多年来积藏在心中的疑垒顿时释开。
陈梦佛回到桃枝山后,由如意禅师为其剃度落发,法号为“智广”,从此他便潜心钻研,遂得佛理,其道行也日益深湛。不久,他便承命往
少林寺受持戒法。
陈智广自
福州市出发,经
邵武市,过江西鄱阳湖上船,至武昌,来到了湖北鄂州,便先去参拜监官禅师。监官发问其佛理精要时,陈智广答曰:“不东不西,是佛菩提;不上不下,真佛不假。”监官听后,佩服他能掌握佛法的全部精华,称赞道:“佛法省要,尽在汝矣。”
陈智广继续自
鄂州市向
襄阳市北上,经
南阳市,过
南洛河,到
郑州市,最后到达
嵩山。经过十五年的晨钟暮鼓、矢志不渝的修行,钵承了少林寺禅宗,便直接回到了仙游,他要在仙游开祖创宗,广开佛门。
陈智广回到仙游后,因他曾请教过
九鲤湖仙公关于佛道之事,在仙公的指点下,才潜心修佛,故此一回来,便暂居在九鲤湖邻近的九仙山。他要先选择好开基的宗地,才能广传少林正宗。他到
仙游县各处,甚至
莆田市等地,精心卜山择地寻求建刹宝地。他先是在仙游城北富洋,城东灵山,城西金沙等处择选,不合其意,以后到南面郊尾云顶山和莆田南山再选,还是不甚理想。
陈智广因四处选地不着,正心焦之时,猛地想起九鲤湖仙公就近在身边,选地之事何不如再请教一次。为此,他又到
九鲤湖,祈求仙公指点宝地。当夜,仙公道:“凤凰来仪发祥地。”
陈智广默记仙公的指点,往西北方向继续寻找宝地。这天来到凤山,登上高地一看,顿时把他喜乐了。原来,这里四周有九峰环列,与少林寺所在地
少室山的九瓣莲花地形相合。而这里的两座山峦如
不死鸟双栖,正是仙公所说的“凤凰来仪”之态,正是发祥之地。于是,陈智广就把寺址选在雄凤的
凤冠之上。为合莲花瓣之意,他就把寺院建成寺舍九座相连,故称“九座寺”。因寺在凤冠上,为此这里地名称为“凤顶”。
陈智广为了保留此地的福祥之气,不让双凤分离,特地又在雌凤的凤冠上再建上一个塔,这就是“无尘塔”。
陈智广因创建九座寺,南播少林禅宗有功,在他圆寂之后,于唐
光启二年,朝廷谥封他为“正觉禅师”。
文化源头
九座寺原名
九座山,坐落于
仙游县西苑乡凤山村,迄今有1100余年历史,其中
无尘塔为省级、国家级文保单位。经考证,该寺还是“闽中少林”文化源头之一,是迄今发现多处
福清少林寺遗址中建寺最早的南少林古刹之一。
1993年9月,中国社科院罗炤教授一行在福建
东山县进行
南少林与
洪门的调查时,东明寺
住持道裕法师给他看了一本清朝
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抄本秘《香花僧秘典》(简称《秘典》)。书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因为这些内容比过去研究天地会的权威资料天地会《会簿》要原始得多,也重要得多。
这本《秘典》共三十四页,内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东西。开头的“溯源”载曰:“夫古来寺,源承兴化清源九座寺。
李漼咸通年间,正觉禅师号曰智广上人倡建。凡寺舍九座相连,故称九座寺。时倡严整威仪,肃恭斋法,钵承南祖临义玄禅师,广传临济正宗,寺僧五百余众,有
福清少林寺之誉。后开辟南山广化,四众立堂,讲经说法,普利人天。
明天顺间,大德主持随缘,赴感拈花悟旨,亲送寺祖明雪熙贤南下弘法。时居龙潭山涧,著忍辱,卧无畏床,坐法空座。时邑人赞其德,请师于苦菜寺,归众日增,结文绅名士,论诗书礼乐。虑非发祥之地,请与怀恩沈公选于五都(注:东山县之古称)之铜坑,鼎建寺舍,广授教徒五十余人。戒律精严,文武同修,精通妙理,法脉滋长。”
因为当时他们看到的是《秘典》的复印件,为了证实这本《秘典》的可靠性和史料价值,罗炤教授和中国武术学会秘书长潘一经老师两个千辛万苦找到了《秘典》的收藏者周炳辉先生,多角度考究了《秘典》的原件,还逐页进行拍照存查。同时,在
东山县、仙游、
诏安县、
云霄县、漳浦等地展开了多方实地考察,发现很多已故和尚的墓碑上都刻有“九座
宗派”或“九座”的字样。其墓葬年代有
清代康熙、
乾隆、
爱新觉罗·颙琰、
爱新觉罗·旻宁、光绪到民国时期的,至今保存完好。他们在东山铜陵镇东坑找到了古来寺;在诏安的报国寺找到抄写《秘典》的香花僧泽安为其师傅立的墓碑,碑上的名字和时间都与《秘典》相符;还在很多地方找到与九座寺有密切关系的寺庙和遗存,发掘出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拍摄各种史料考证照片一千五百多幅,为研究
福清少林寺文化现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仙游县,在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设治时称清源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今名,属
兴化府管辖。地处
福建省中部山区。
南宋的《
仙溪志》和明代的《
八闽通志》上均有记载,在仙游的
九座山(也称凤山)上建有九座寺,建寺时间为
天宝咸通六年(公元868年),开山祖师是正觉禅师(智广上人)。正觉禅师曾到
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受戒,住嵩山少林寺十余年。九座寺所在地
凤顶村村民、仙游县南少林研究会秘书长林振宁收藏的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县令易世堂的重抄本《开科禅师语录》上载有《重修唐正觉祖师本行序》,记述:正觉禅师生于
唐元和二年(公元808年)正月初九,卒于
光启二年(公元887年)。十八岁出家,三十一岁正式落发入佛门,之后去
嵩山受持法戒,再去湖北鄂渚拜访了无等禅师,十五年后回闽移居仙游九仙山,弟子多后又移居高望山。唐
咸通六年他五十九岁时,通过卜卦,终于在九座山修建了九座寺。这从《
仙溪志》上可以得到印证。《仙溪志》中还记载,智广上人去逝后,除谥正觉禅师外,还加封为慈应、善济等,并赐
无尘塔额。
九座寺位于
仙游县西北部海拨较高的
凤山乡凤山南麓,寺院背山面水,四周翠山环抱,九峰凌列,寺后两座山峦如
不死鸟双栖,清澈的九溪水从寺前宛延而过。现存寺院建于清光绪年间。寺前遗存有五十多亩当年被毁于火患的宅基地。从地下遗存,院墙残段,放生池等看,寺院九座相连,布局清淅,可以想象出当年规模之宏伟。在寺庙大殿前的院落遗址上,还保存着两座相当完整的宋代石幢,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寺院古老的历史。寺内保存的一面晚清时期的
碑刻中记载的内容与《秘典》上的内容相印证。
大雄宝殿厅柱上的一幅长联:“创修历一十朝耿耿
金精龙象伏,气量涵三千界巍巍宝殿
凤凰仪。”也与《秘典》记载的一字不差。寺的西面约四百米处有一座开山寺祖正觉禅师修建于
北宋年间的石塔(即
无尘塔),至今保存完好。据《开科禅师语录》记载,
唐朝高僧正觉禅师的
舍利子就存放在塔中。在寺中,还可以见到当年武僧洗浴的石槽和练功的石担。寺西北处的山上,还有
洪门人士秘密结社习武被当地乡民称为“贼营”的九湾寨,以及练武的“第一垣”
四大石窟,石窟周围尚遗存多处“拳打卧牛之地”。
《秘典》是首次出现“
南少林”这个词的古代文献,而且还说僧众“文武同修”,这表明寺庙同武术的密切关系。之前,对于“
福清少林寺”一词的起源和界定,在学术界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这是泛指
长江以南地域的少林寺,以区别于北方的
少林寺;更多的认为,这是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对福建少林寺的俗称或通称;还有,持否定观点的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南少林”,这只不过是民间传说和小说家渲染的结果。而《秘典》说明在清朝
爱新觉罗·颙琰之前就已经有“南少林”之说,距今已有一百九十余年,这是一个新发现。
九座寺还是莆田南山(亦称凤山)
广化寺的祖庭,这一点已得到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法师的认可。
不管从建寺的年代,还是倡建人的功名,从佛法的源承,还是寺风的影响来看,九座寺确有“南少林之誉”。
寺风禅法
早在
唐朝,九座寺就有南少林之誉。漳州
东山岛古来寺发现的清嘉庆年间《香花僧秘典》有载:“古来寺源承兴化清源九座寺,
李漼咸通年间,正觉禅师号曰智广上人倡建,凡寺舍九座相连,故称九座寺。事倡严整威仪,肃恭斋法,钵承南祖临济义宏禅师,广传临济正宗,寺僧五百余众,由
南少林之誉”,此为现存最明确记载“南少林”的古籍。
仙游县于唐圣历二年(699年)置县,名清源县,清源九座寺即当今仙游九座寺,为古来寺的
祖寺。明朝九座寺僧人雪熙贤南下弘法,在东山建古来寺;
临济则是少林禅宗从
达摩传到
六祖慧能后分野成五派中最大禅派。《秘典》中说明九座寺传承和弘扬的正是“临济正宗”,且寺风禅法严整肃恭。当年九座寺拥有寺僧五百余众,也符合
福清少林寺名刹应有的规模。
作为南少林文化源头之一的九座山和九座寺,当年和尚传授与练习少林拳术遗迹至今可见,例如武僧练功的石担。寺西北山上可屯兵千人的
九龙寨城公园(当地人称“贼营”),能容纳三百人练武的“第一桓”石窟,上面还有“拳打卧牛之地”和练胆石等。
正觉禅师
九座寺创建者
智广祖师,是仙游度尾人,唐宋时曾五次被谥封。清刻本《开科禅师语录》、嘉庆十五年抄本《正源》、
南宋黄岩孙《
仙溪志》等史料都有记载:唐开成三年(837年)至
大中六年(852年),他曾在
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受戒十多年,专心研究少林宗旨。功成回到
仙游县后,经过多方募缘和选址,最终在仙游与
德化县、永春交界的九座山东麓建寺。唐
咸通十年(869年),
李漼皇帝赐封九座寺为“九座山太平禅院”,并“钦命智广为方丈”。
主要文物
无尘塔位于九座寺西面400米,创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为该寺历代寺僧圆寂后火化的荼毗塔,距今已1100多年。宋
崇宁间赐名“无尘塔”,端明
大学士蔡襄题。塔为三层石构,八角空心,高14.22米,内径4.45米。塔尖为莲花葫芦形。基座为莲花石雕,各层角柱呈瓜楞形。底层下部八面刻有
奔龙舞狮等
浮雕图案。设南北开门,东南与西南两面有护门卫士浮雕。塔内有螺旋形石级盘旋而上。塔前有月台,与宋以后的石塔形制迥然不同。这是省内罕见的
唐朝古塔中最具特殊的石塔之一。相传
无尘塔中埋葬的正是九座寺开山祖师正觉禅师。相传唐
光启年间,正觉禅师圆寂后共获
舍利子四千粒,晶似冰雪,葬于塔内。
社会影响
早在唐代,九座寺就有南少林之誉。九座寺西边400米的唐代古迹无尘塔,被认为是
福清少林寺文化的重要标志。据了解,无尘塔中埋葬的是九座寺开山祖师正觉禅师。相传唐光启年间,正觉禅师圆寂后共获舍利子四千粒,晶似冰雪,葬于塔内。在寺庙僧人的心里,无尘塔就是
南少林塔。记者从
莆田市文管办了解到,这座
无尘塔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多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对九座寺进行考察,有人认为九座寺是
泉州南少林寺的
祖寺,是“闽中少林”文化源头之一,还有教授论证后称九座寺与明末
反清复明组织“
洪门”有一定的关联。
据了解,
仙游县目前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项目规划用地700余亩。复建时主要考虑将原有遗存的建筑进行修复,同时向东、向南延伸,力争再现历史上九座寺的盛景,形成一个集朝拜、纪念、旅游、商贸为一体的胜地。
2014年元月3日,莆田市委书记梁建勇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仙游县九座寺和九鲤湖景区开发、
广化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
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广化寺方丈学诚大和尚,市委常委、统战部长
林素钦参加会议。
在听取有关汇报后,梁建勇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2014-10-20
仙游县同步推进九座寺、仙水洋景区开发现在已完成首期征地。期待几年后,能够重现千年古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