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永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涂永强,男,汉族,1958年生,贵州遵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1985年和1989年在兰州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1月至1995年11月在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在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作访问教授。在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有机化学创新研究群体”资助,任学术带头人;2012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重大项目。2014年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涂永强在具有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全合成、合成方法学(反应)、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
个人简介
涂永强,男,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汉族,1958年生,贵州遵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1989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1月至1995年11月在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原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复杂结构天然有机化合物全合成及合成方法研究。建立了一种合成多手性中心、多环结构的新方法。在构筑季碳结构、碳-碳键及碳-杂原子键方面形成了新特点。设计合成了20多个结构复杂并具重要生物活性的分子。其中抗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加兰他敏”合成的专利路线具有产业化价值。此外,发现了40余种新结构倍半萜,建立了仿生合成路线,为类抗癌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先导模型。曾获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
现任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和英国皇家化学会著名期刊Chem.Commun.副主编。1982年、1985年和1989年在兰州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曾获“中国化学会优秀青年化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年获首批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机化学创新群体”基金并任学术带头人且获得连续三期资助,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具有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全合成、合成方法学(反应)、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并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hem.Rev.,Angew.Chem.Int.Ed.,J.Am.Chem.Soc.等发表论文二百余篇。主持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联合资助的“药物化学”创新引智等多项科研项目。
兰州大学有机化学家涂永强院士近日受聘于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旗舰期刊ChemComm的审稿主编。涂教授作为ChemComm的审稿主编,说明中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标志着中国有机化学达到国际水平。有机化学的发展与中国有机化学家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他们卓越的贡献,让我们看到今天取得的成绩。祝贺涂教授,代表中原地区有机来指导ChemComm的发展。同时感谢中国化学家对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期刊的贡献。
1958年,涂永强出生于贵州省播州区团溪区仁寿公社张家林。
1966年,成为仁寿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1972年,考入肇兴初中。
1975年秋天,被推荐进团溪区中学学习。
1977年7月,毕业后回归农门,帮家里挣工分;12月,参加高考。
1978年—1982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
1982年—1985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师从黄文魁教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1989年,就读于兰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1月—1995年11月,担任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1995年,担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1996年—1998年,担任兰州大学化学系副主任。
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1年,获得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批“有机化学创新研究群体”资助,担任学术带头人,且获得连续三期资助。
2001年—2010年,担任功能有机化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年10月—2005年4月,担任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访问教授。
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职务
曾任兰州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兰州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甘肃省化学会副理事长,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国家“有机化学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此外,还担任《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石化技术与应用》、《药物分析》杂志编委,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四面体/四面体快报)杂志特约审稿人。
自1995年底归国后,涂永强教授致力于探讨天然产物全合成及有机合成方法学,并在合成有机化学领域做出了非常优秀的、具有开拓性的工作。
研究方向
1.具有抗艾滋病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不对称合成
2.具有生物活性生物碱和倍半萜的合成;
3.杂环丙烷重排/还原串联反应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4.环境友好反应体系中的化学反应研究;
5、新颖的C-H键活化、C-C键连接反应研究。
主要成就
具有抗HIV活性复杂天然产物Didemnaketal的合成研究;
二氢土沉香喃倍半萜的合成方法研究,该方法被2002年Chem.Soc.Rev.杂志(IF9.2)所评述,同行专家予以高度评价在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新的杂环丙醇重排/还原串联反应研究及其在复杂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该系列方法获得200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环境友好反应体系中的化学反应研究。关于硅胶固载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的工作被GreenChemistry杂志(2004年)作为Highlight文章进行综述评价。
涂永强教授现已主持包括“杰出青年基金”、“创新群体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十五’重大项目基金”、“跨世纪人才基金”等近二十项基金课题,现已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其中SCI论文100篇,研究工作主要发表在Angew.Chem.Int.Ed.,Chem.Eur.J.,Chem.Commun.,Org.Lett.,J.Org.Chem.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应用及高度评价。此外还获得发明专利2项。获得的主要奖项有:1992年“中国化学会优秀青年化学奖”、1993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200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对复杂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成就
涂永强教授长期坚持从事复杂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全合成及相关合成方法学研究,特别是在药用天然生物碱的设计合成、高效串联反应和方法的创建等研究领域作出了系统和创新性的成就,主要有:化学学习考研复试调剂,提供免费真题笔记课件教材等,为化学工作者提供学习和科研、工作等的网络交流平台。
建立了9种基于碳正离子重排的串联反应,由此发展了高效构建具有挑战性季碳结构的新方法,从而为合成系列含季碳生物碱建立了新的方法和策略;发展了醇?-位C-H活化形成碳-碳键的新反应,是对sp3碳直接C-H活化领域的重要突破和贡献。
应用上述自己发展的反应和方法,系统地设计、发展了合成多类重要天然产物的新策略,完成了20多个分子的全合成。其中抗老年痴呆症药物加兰他敏的专利路线是继欧美和日本之后的一条全新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合成路线,并已投入产业化实验。
发现了40余种新结构多环倍半萜及20多个活性物质,提出并实现了其仿生合成路线,为新型萜类抗癌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的先导模型。
对国家的贡献
涂永强教授所带领的国家有机化学创新研究群体连续获得了三期国家资助,通过提升和引进人才,群体成员由7人发展到15人,先后有多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在他担任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9年间,虽然面临新老交替、人才匮乏等诸多难题,但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实验室学术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平台建设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实验室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局面,在两次国家评估中都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涂永强教授已发表论文150多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和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根据2021年5月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显示,涂永强主要从事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及药物合成、涉及C—C键重组的有机合成方法学、不对称有机化学反应研究。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站显示,涂永强先后在中国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承担项目
根据202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站显示,涂永强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2012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二五”重大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2019年6月,涂永强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发明专利5项。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涂永强经常告诫学生,要训练科学、准确和高效的实验技能,要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漫不经心。一旦学生稍有马虎,他都会让学生重做一遍,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严谨性。“自然科学不是做文章,可以挥挥洒酒。有时需要严谨的设计和规范的操作,但有时又需要非理性的设想和大胆的试验,善于开拓与创新始终是我们提倡的。”
指导学生
涂永强总结过指导研究生的三段论:年轻时亲自带着做,年老时旁边看着做,力不从心、无暇顾及时听着做。直到2003年涂永强45岁时,他都在实验室带着学生一起做实验,这使得研究室的工作推进很快。之后,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工作增多、体力渐渐欠佳,徐永强只得偶尔看着学生做,更多的则是听学生汇报后提出工作建议。涂永强深知,这样的方法,工作进度和学生的收获就不如他亲自到现场带学生那样理想。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涂永强的爷爷民国时在遵义衙门当师爷。他的父亲是小学校长,本来是教书,之后兼做公社会计;他上面有一个大姐,下面有几个弟弟。
健康状况
1998年,涂永强40岁时,坚持动手术切掉了胆石症胆囊
人物评价
从当初青涩的本科生,到蜚声国际的化学家,涂永强用真诚与激情,书写了一个贵州省农家弟子的人生篇章。(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评)
涂永强在药用天然生物碱的设计合成、高效串联反应和方法的创建等研究领域作出了系统和创新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获得荣誉
科研成果获奖
荣誉表彰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职务
研究方向
主要成就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人物评价
获得荣誉
科研成果获奖
荣誉表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