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千
中国近现代金石篆刻家
李大千(1907-1983)近代书画家、金石篆刻家;高邮市人,原名李文晋,别号大千、铁父、江左印人、笑笑老人。
人物简介
为人朴实、爽直,学生时代刻苦生活,步入社会历程艰辛。先师从吕凤子先生学习书画,后拜吴昌硕先生攻习金石篆刻,其金石书画深得两位先生的真传。抗战胜利后应徐悲鸿先生邀请,教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随之举家移居北京。
大千书画、篆刻深受黄宾虹、吕凤子、张伯驹沙孟海启功等名人的高度赞扬。
个人年表
1907年5月13日(丁未.光绪33年)生於高邮市;祖父李石君能诗善画,对其影响极深,自幼从其习画,读书习文。
1918-1922年高邮第五小学读书、毕业。
1922-1926年江苏丹徒六中读书时期,深受吕凤子先生教诲。吕先生书画如其人,笔酣墨饱,古趣盎然,一丝不苟,勤奋耕耘,享贻一生。求学以来为学校誊抄刻写蜡版半工半读,简朴、自立贯其一生。
1926年考入杭州西湖前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亲得印学大师吴仓硕先生地教诲,篆刻治印、气魄宏大、浑厚古朴。1927年因反动派在学校搜捕共产党人,而被迫离校,随后考入南京中大。
1927-1931年南京前台湾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西画科学习,此间师从徐悲鸿先生、潘玉良先生和吕凤子先生等艺术大师,於第四届毕业。
1932-1941年先后在前威海卫公立高师、江苏界首师范、泰兴第四临中等学校任美术、劳作教员、艺术导师及校长等职。
1941-1946年抗战期间学校由江苏省迁入晥南,在江苏临时中学、南京屯溪中学、安徽学院晥南分院等院校任美术、劳作教员、艺术导师、国文教员、代理校长、副教授等职。此间於1943年自办‘鬲山阅报社’、‘私立大千艺术馆’推广民众教育。其推行教育的事迹被屯溪地方志和屯溪文史所收录。(见屯溪区文史P61-62)
1946年应前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徐悲鸿先生的聘请到校,会同黄宾虹李可染、王森然、吴作人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董希文艾中信等著名画家任教於中央美术学院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中央美术学院,任副教授。
1951年调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第二期第八班学习、毕业。
1951-1954年由中央文化部和人事部批准,调漯河市艺术师范学校。在省文教厅报到:省厅决定,漯河艺师尚未开办,留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兼文物鉴定、省博物馆指导。
1954-1955年因病回京医疗。
1955年由北京东四区人民委员会批准,试办北京私立大千实用美术补习学校。
1957年由北京市工农业余教育局批准,正式创办北京私立大千实用美术补习学校。至1961年私立学校均得通知而停办。
1963-1983年被安排到北新桥装订厂工作。文革中遭到冲击,先后被红卫兵抄家数次,家里被破四旧,砸毁石膏像佛像等艺术品,撕毁毁画册古书等。抄家运走历代碑帖的拓本、拓片、中西画册、明清印谱、美术论著、个人艺术著作及个人收藏的名画等一卡车。
1983年2月3日因肝癌及消化道肿瘤转移,病故於北京第六医院,享年76岁。
艺术成就
金石篆刻、书画及鉴赏,尤长于篆刻,时贤誉为“江左四大印人”之一。每以治印的魄力,篆、隶的字法与刀法,古朴的气韵与趣味,以区别“乌、光、正”,用“淡、毛、斜”三字别开一面。清乾隆、爱新觉罗·颙琰之际,书写大卷、意馆绘画,莫不以“乌、光、正”为责。而“淡、毛、斜”反其意而行;一印即成,不徒以形体完整,而在其内涵与古意。因这方寸之间,足具一完整世界,这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外国人望尘莫及。篆刻治印於秦汉、而外奉封泥;款铭秦砖汉瓦、而外甚玉钟石鼓,碑额石刻无不罗入印中,从文化遗产中去芜存箐,以振中风。名人沙孟海先生赞曰:“古采扬新姿”。“淡、毛、斜”也为后人导一先路。
大千一生为艺术,擅爱书法,尤以篆书、汉隶为每天的必修课而习习之,这重要的基本功一直坚持到年。主张“作画者必先习字,以习碑为宗,书法娴熟,基础稳固,怡可操笔作画、治印”。绘画讲究行笔,传统笔墨,用墨酣饱,水墨交融,以篆、隶笔法用于作画。重於构图与线条,以致风格苍莽、雄健而有动感,篆、隶之意融入画中,传神达情。速写古朴苍劲,融书法与绘画於一体,可别树一帜。作画起稿构图,改用根据线,一洗前人传用方格放大之习法,堪称革新。
个人著作
《雕虫鼓吹》 研究篆刻治印的著作,又名《治印概说》。
《金石剩目》 研究钟鼎铭文.石刻碑碣的著作。
《中国美术史讲义》为教学编写的讲义。
《美学概论》 为教学编写的讲义。
《美劳教育理论与实践》 为学校编写的教材。
《大千行卷》
《大千印谱集》
《国画-双鱼、古松、墨荷》 江苏省学生出版。
附记
1.抗日战争期间,李大千携同妻儿随江苏临中流亡来屯溪,栖身于鬲山观音上殿内。他生活虽是清贫,然启迪社会,宣传抗日之心不减。经一番苦心筹划,鬲山图书馆约于1943年正式成立,至1949年结束。该馆正名为“鬲山阅报社”,全称是“安徽省立屯溪民众教育馆鬲山阅报社”。它的独特之处,除了借阅图书.报刊以外,还在“二天门”灵官殿内,举办常年金石书画展。进入这间殿堂,便觉有一股书气,瀚墨香扑面而来。展品不多,却也琳琅满目。比如,其中有幅徐悲鸿题款的《百美图》,便是一幅镌有王昭君等一百名古美人印章的金石艺术珍品。
鬲山上殿是建在一处地势比较高陡,两边临空的平台之上。图书阅览室便设在殿前一排花槛窗下和两廊之内。凭窗远眺,云山村野尽收眼底,倚槛下窥,绿树花荫都上心来。殿内香烟缭绕,庭前花木扶疏;加上主人好客,清茗伴读,格外显得幽雅清静,超凡脱俗。每当春秋佳日,游人到此阅览者,几乎是座无虚席。
馆内报章杂志,图书画册,全部都是李大千先生私藏者,靠李大千先生及其夫人张多女士,在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自费购置。所陈书刊内容全部都是进步读物和宣传抗日刊物,其中的就有苏联鳄鱼》杂志。现今这个地方的殿堂僧舍,虽已荡然无存,但李大千夫妇当年所创立的这一事业,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摘自《屯溪文史》第四集中的《书城屯溪的图书事业》一文)
2.著名大画家黄宾虹赞曰:“…… 捧观大作,篆刻古气磅礴,钦佩之至。郢之大匠,运斤成风,知由垩不伤鼻,而可见其刚中之柔,最不易到。金石书画本是同源,清二百余年,惟金石家画差强人意。请教以为然否。” (摘自黄宾虹书信)
3.著名的收藏家、鉴赏家张伯驹老先生写道:“…… 宋印多朱文,於宋徽宗双龙玺,政和宣和等玺及东波山谷和印当见之。元明及清康熙多朱文细笔,为项墨林诸印,清梁清标高士奇.安缘周等印皆是,最宜用於收藏书画。爱新觉罗·颙琰后更为晥浙南派以树一帜,易不失於古近也。沪王福厂、陈巨来皆宗元明印白文。宗汉印当为正宗,京师寿玺即宗皖派,陈半丁白文宗河印,齐白石即野狐禅也。今见江左印人李大千君治印存,看印谱一册,盖出入於皖浙之间者,纪文学艺术一成宗一派,必不能出与规矩之然,不失於古而后始能变能化。大千治印既成名,年逾七十获,孜孜不倦,而不自高得之矣。” (摘自甲寅.张伯驹序)
4.《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於1982年3月来函,征集书画、篆刻作品。函曰:“……素仰李大千同志为我国书画篆刻名家,用特专柬征求敬请惠赐大作,诩赞其成。”
5.1981年春,江苏省金石旧家陈寿荣先生
编《现代印选》,来函征集篆刻印稿作品。那时李大千先生疾病缠身,未能奉献。
6.2009年是近代书画家、金石篆刻家李大千先生诞生102周年。为了宏扬族文化艺术及对先人的悼念与哀思。家人近期收集、整理遗留的部分材料,特此印制《大千艺术》纪念图书一册。该书分为‘交往篇’、‘书画篇’和‘金石篇’三部份,其中包括友人信札、名人题词和大千的绘画、篆刻、印拓等近80余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个人年表
艺术成就
个人著作
附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