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1895年6月14日—1977年6月13日 ),江苏
扬州人,原名陈秀清,又名张世秀,字玉良,婚后随夫改姓潘,晚年常自署“潘张玉良”,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在油画、
彩墨画、白描、雕塑、版画等领域颇有建树。
潘玉良早年双亲去世,被其舅卖入青楼,沦为歌伎,后为潘赞化所救,二人结为夫妻,婚后开启艺术追求之路。1920年,潘玉良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始接受西洋绘画基础训练,并于1921年赴欧求学,分别于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国立美术学校、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油画与雕塑艺术,先后师从朱妃瞻、王济远、刘海粟、德卡、达仰·西蒙、康洛玛蒂等人。1928年,潘玉良毕业归国任教,先后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等高校就职,归国期间,开始创作中
国画,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获得艺术界好评。1937年,为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游历欧美考察艺术,潘玉良远赴法国,此后长居法国巴黎,创作了诸多绘画、雕塑作品,晚年潘玉良体弱多病,创作渐少。1977年6月13日,潘玉良病逝于
巴黎,享年82岁。
潘玉良长居异国,创作出大量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中博采中西绘画众长,创造出“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代表作有《春之歌》《执扇自画像》《读书的女人》《俯首站姿女人体》《壮士》《连理》《张大千胸像》等。旅法期间,潘玉良辗转欧美各地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种画展,获得海内外艺术界称赞,其个人与作品获得了诸多荣誉:法国自由艺术协会国际沙龙自由艺术奖、
布鲁塞尔金奖、
巴黎大学“多尔烈奖”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5年6月14日,潘玉良于
扬州市出生,1岁丧父,2岁丧姐,其母靠刺绣维持二人生活,母亲的绣艺为潘玉良的艺术心灵带来熏陶和启发,为其日后选择艺术道路埋下了种子。1903年,时年8岁的潘玉良丧母,母亲去世后由其
舅父抚养。1909年,14岁的潘玉良被染有毒瘾的舅父卖到安徽
芜湖的青楼,沦为歌伎,尝尽人生百味,造就了其顽强不屈、独立自主的性格。1913年,潘玉良外出献艺时结识了时任安徽芜湖海关监督的
潘赞化,潘赞化对其颇有好感,在了解其身世后花费重金为其赎身,随即二人由陈独秀做证婚人在上海成婚,潘玉良成为潘赞化的二夫人,并改姓为潘。
艺术生涯
结缘艺术
自1913年潘玉良与潘赞化二人成婚起,潘赞化便教其识字明理,给予文学与艺术上的熏陶。1917年,潘玉良跟随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洪野教授学习绘画,1920年,在潘赞化、洪野的支持与帮助下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并师从朱妃瞻、王济远、刘海粟等人,开始接受西洋绘画基础训练,成为中国最早进入专业美术院校接受正规教育的艺术女性之一。
赴欧求学
1921年,因早年经历被好事者探听散播,迫于校方压力,7月,潘玉良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退学,随后成功考取
里昂中法大学,公费赴法学习绘画。
1922年,潘玉良除在中法大学学习外,还在里昂国立美术学校师从德卡教授学习绘画,1923年初,前往巴黎学习绘画,师从达仰·西蒙教授,并于1924年6月,被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录取,但因在昂国立美术学校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无法取得文凭,随机决定前往意大利深造,1925年底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并于1926年,离开法国前往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继续求学,师从绘画大师康洛玛蒂,1927年作品《裸女》陈列于意大利罗马美术展览会,获得意大利教育部一年津贴金奖励,共5000里尔,并开始学习雕塑艺术。留学期间,潘玉良曾创作数百幅油画作品,但悉数于1926年6月托同学乘轮船运送回国的途中不幸烧毁,随后又创作出多幅作品,包括《酒徒》《黑女》《法国少女》等,作品屡次入选意大利国家展览会展出。
学成归国
1928年,潘玉良从
罗马皇家美术学院毕业,归国期间受邀在多所艺术学府任教,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艺苑绘画研究所、南京
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等都向其抛出橄榄枝,聘其为西画主任、讲师、教授等职务,期间教育管理能力凸显。归国后,潘玉良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多次参展国内外美术展览会,1928年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潘玉良女士留欧回国纪念绘画展览会,作品的首次集体亮相,为其走上国内画坛奠定基础,并在1929年受邀至日本东京银座
资生堂举办个人画展,成为中国女画家于日本举办展览会第一人。潘玉良参展美术展览会的作品曾被多家杂志、报刊评价、收录,1929年《
妇女杂志》第15卷第7号有多篇文章对潘玉良的艺术成就有极高的评价,并发表了其文章《我习粉笔画的经过谈》,刊载了其作品《顾影》和《灯下卧男》。归国任教期间,潘玉良遍览中国各地风景,创作了多幅油画、色粉画作品,包括《顾影》《灯下卧男》《白荡湖》《我之家庭》《钱塘江畔》等,并于1932年开始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创作,并于1937年创作
白描《潘赞化像》《父与子》等。
再赴欧洲
1937年,听闻
巴黎世界博览会即将举办,届时美艺部分将展示各国名家作品达2万余件,潘玉良自学成归国执教以来,自感毫无建树,且世界艺坛发展日新月异,离欧日久,恐有隔阂,故决定赴法参观巴黎世界博览会,并游历欧美考察艺术,行程定为两年。临行前,潘玉良辞去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职,并应美术界请求,决定在南京于6月9日-13日举办个人画展,展后即办理赴
法国手续,并于8月抵达法国。
抵达法国后,潘玉良此后长居巴黎,并于此开展了各种社会活动,1945年当选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长,此后多次参与管理学会事宜。在法期间,潘玉良多次参与抗日相关活动,并慷慨捐献得意之作支持。1939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期间
巴黎的画室被纳粹所占,潘玉良于1940年创作油画《屠杀》,揭露批判
德国纳粹的法西斯暴行。
1938年至1976年期间,潘玉良曾多次因鼻疾入院手术,所幸无碍,曾多次想要回归祖国,但因各种原由未能成行。长居异国期间,潘玉良创作出大量艺术作品,类型包括油画、
彩墨画、白描、雕塑、版画等,并于欧美各地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种画展,获得海内外艺术界称赞,作品包括《自画像》《读书少女》《周小燕肖像》《花卉》《浴后》《王守义胸像》《读书的女人》等,个人与作品屡次获奖,所获荣誉颇丰,包括法国巴黎大学“多尔烈奖”,“自由艺术国际沙龙”绘画一等奖,第七届“紫罗兰国家沙龙”银奖等,1954年曾被法国电影公司拍摄入电影《蒙帕纳斯人》,长篇介绍潘玉良,是片中唯一的亚洲艺术家。
与世长辞
1977年
春节期间,潘玉良因
胃病住院两月余,在医院接到家书,为第四代重孙取名“新亚”,因住房拆迁,潘玉良被迫在生病未愈时出院搬家,6月13日,潘玉良病逝于法国巴黎,并于1977年7月22日举行葬礼,享年82岁。
潘玉良病逝后,遗物、遗作原收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后几经波折运送回国。1980年,江丰、
吴作人访问
法国时见到这些作品,认为很有研究价值,建议文化部运回国内收藏。1982年,潘玉良学生郁风赴法整理、归类潘玉良遗作,6月9日所写《关于潘玉良遗作的整理和处理问题的报告》,促使文化部决定将其作品“全部运回”。1983年,画家
侯一民、
汤小铭访法去使馆为画作的包装和运输做技术指导。
1984年2月,潘玉良遗作及遗物运达
上海港,随后部分作品被
中国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及家属收藏,绝大部分都由
安徽博物院收藏,藏品共计5809件,其中油画363件、
彩墨416件、白描3603件、版画24件、炭笔303件及其它美术作品和资料972件,作品曾先后在台湾、合肥、上海、北京、天津等地举办展览。
主要作品
潘玉良是近现代杰出的画家、
雕塑家,所涉及的艺术创作领域较多,包括油画、彩墨、白描、
素描、水彩、版画、雕塑等。
油画作品
人物作品
风景及其他作品
人体作品
静物作品
动物作品
彩墨作品
人物作品
人体作品
花卉、动物及其他作品
白描作品
女人体
男人体
双人体
多人体
其他作品
素描、版画及其他作品
潘玉良的作品除油画、
彩墨画、白描为主外,还涉及素描、版画、雕塑以及水彩、色粉画等类型。
素描
版画
雕塑
水彩及色粉画
艺术特点
创作风格
潘玉良的创作风格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早期潘玉良在国内外接受了正规的基础绘画教育,作品风格主要受到学院派
现实主义与
印象派的影响,在造型、用色、笔触等方面皆能窥其影,但在主题塑造上空有其表,并无深度与自身风格,尚处于对于西方印象派艺术的模仿阶段。中期潘玉良旅居国外,受印象主义、
后印象派及
野兽派影响,作品风格逐渐转变,造型上不再专于形似,而是注重意蕴表达,同时将中国传统线描艺术融入西画创作中,在造型、用色、笔触等方面都带有中国画的韵味,并逐渐将中西方绘画融合,开始创作中国画。潘玉良晚期作品风格将中西绘画艺术巧妙融合,互有你我,在西洋画中融入
中国画技法,体现意蕴美,于中国画中融入西洋画色彩、造型等特点,形成了中西合冶的独特风格。
创作题材
潘玉良作品的创作题材丰富,包括人物、人体、风景、静物、人体等,其中人物及人体多以女性为主要题材,无论是油画、
彩墨画、白描、还是
素描、版画等,女性人体绘画在其作品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贯穿了其艺术生涯。此外,
自画像也是潘玉良人物绘画中的重要题材,约有19幅,体现了其对自我的认知、审视及认可。
各类别作品艺术特点
油画作品
潘玉良早期油画作品主要以学院派
现实主义为主,这一时期的作品形体主要以色彩塑造,用色大胆鲜明,极富装饰性,线条作为色彩辅助形式运用在画作中。20世纪30-50年代的油画作品受西方
后印象派影响,着重使用线条进行画面分割,区分色块,装饰画面,用笔有序并置,先后使用轻柔、平和、疏散笔法,由轻柔式笔触过渡到乱痕式笔触,并逐渐融合形成新的变体。后期油画作品受
印象派与
野兽派影响,并逐渐在油画创作中融入中国线描技法,这一时期的作品线条虚实有度,用笔疏松自由、轻盈细腻、刚柔并济,融合淡彩平铺画面,产生中国画式的晕染效果,色彩构图自然和谐,简单鲜明。潘玉良油画题材种类繁多,且造诣颇深,人物、风景、人体、静物、动物等形象跃然纸上,西方传统绘画与东方白描技法的结合,体现出其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
彩墨作品
20世纪40年代,潘玉良开始尝试在
宣纸上作
彩墨画,大部分作品创作于50-60年代,晚期彩墨画创作多于油画创作,题材多为女人体、扇舞、情爱和母爱等,其构图、色彩表达形式均为西方绘画技法,再融以
中国画“铁线描”线条及古典型线条表达方式。绘画时以简洁线条勾勒形体,再施以鲜艳柔和色彩,或以
赭石加胭脂、墨以平染用笔上色,或以点彩、擦用笔表现人体细腻肤质,呈现出体积感。画面背景多用丰富的色彩以皴擦、点揉、横竖交替等形式制造出厚重感、空间感,很少纯粹留空白,将写实精神体现在以线造型的中国彩墨画格局之中,逐渐形成其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
白描作品
潘玉良的白描作品集铁线、兰叶、游丝描为一体,以中国式的白描手法体现西方的造型观念,表现出素描块面式的形体结构,创造出中西融合的新白描体样式,题材多为成熟健美的女人体,作品以西方绘画中对人体结构的理解,结合刚柔并济、虚实相宜的简练线条,将其变化无穷的姿势、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人体的成熟、柔美、坚实韵味,白描作品并不施以色彩,在绘画构图上,不拘泥其形,着意其神,融合西画富有表现力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写意线条,逐渐形成其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
素描、版画及其他作品
潘玉良的作品除油画、
彩墨画、白描为主外,还涉及
素描、版画、雕塑以及水彩、色粉画等,无论采取何种绘画形式,潘玉良将空间关系与表现手法融于“线”之上,展开了造型中涉及结构、空间与体量表达的各种意图,以素描的方式探讨“线”的造型与叙事,由此涉及油画、版画、
水彩画、雕塑及中国传统绘画等。
潘玉良的素描具有两重性,早期素描作品多为课堂写生,以传统的西方绘画素描线条创作,画面注重物象明暗、造型准确,线条感较强,以此暗示空间与体积,中后期素描作品逐渐过渡到带有中国画书法意味线条作为主要塑形方式,其作品线条干净流畅,简洁概括,形成一批单线速写的人体作品,类似白描,另一重素描类型,由多样的绘画工具发展而来,在轮廓线的基础上,以复合排线施加明暗,形成不同的节奏与韵律,题材丰富,多为女人体,所用工具变化多样:碳条、碳棒、铅笔或墨水,形神俱在,具有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
潘玉良的版画,画面装饰性强,线条简洁流畅,依从西画造型原则,借鉴中国传统壁画线条,注重外部线条造型,舍弃内部线条明暗、结构,将重点集中于外部轮廓,融中西为一体,创造出自身独特风格,版画种类有木刻版画、石膏版画、腐蚀性版画等,题材主要有人物、动物等。潘玉良的雕塑风格形成于
意大利求学时期,其
肖像雕塑造型扎实饱满、清晰立体,兼具古典与写实,像与灵的结合,在古典主义造型的基础之上、对现代主义造型、雕塑造型民族化进行探索,形成其融中西一体的独特风格。潘玉良水彩及色粉画题材多为景物、人体,色彩柔和多样,线条自然清晰,笔触丰富细致同样具有其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
作品展览
潘玉良作品生前作品参展约有56次,其中个人展览共举办12次,中国境内5次,欧美各国7次。
1984年潘玉良遗作及遗物运回中国,除部分作品被
中国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及家属收藏,其中绝大部分珍藏于
安徽博物院。为彰显潘玉良的艺术成就和爱国精神,安徽博物院不仅在馆内长期陈列展出潘玉良美术作品,还在海内外多次举办巡回展览,1985年—2014年共举办65次巡展,2017年—2023年,先后在成都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深圳博物馆、
安徽省美术馆等地举办展览。
生前展览
遗作展览
相关人物
资料来源
家庭生活
潘玉良,她出生那年父亲病故,8岁时母亲撒手人寰。13岁时被赌棍的舅父骗到
芜湖市,卖给了妓院当烧火丫头。在妓院4年生活之中,因拒绝接客,逃跑10次,毁容上吊数回,幸亏遇到芜湖盐督潘赞化多次相救,并且替玉良赎身,才跳出火炕。1913年,潘赞化和张玉良结成伉俪,张改姓潘,证婚人是陈独秀。婚后夫妇二人住在
上海市。
荣誉与成就
所获荣誉
旅居国外期间,潘玉良所获荣誉颇多,多次被“
法国自由艺术协会国际沙龙”“艺术、科学、文学促进会”、法国官方机构等授奖,其中1959年由
巴黎大学授予,
巴黎市长亲自颁发的“多尔烈奖” 最令其引以为豪。
艺术成就
潘玉良一生艺术成就颇丰,作为中国近现代女性艺术家的代表人物,推动女性意识觉醒,填补了中国缺少现代主义油画家的空白,在油画、
彩墨画、白描、雕塑、版画等领域颇有建树。在潘玉良几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其绘画技艺不断精进,博采中西各流派绘画之长,形成了“合中西于一冶”的绘画风格特点,推进了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将独特的东方艺术文化展现于西方世界中,又为中国油画家发展提供了范例,促进了中国油画的发展与进步,为中国近现代油画史、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推动艺术教育
20世纪20年代,潘玉良前往
欧洲著名艺术学府深造,毕业后归国,于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南京
中央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带领学生四处游览写生,传授其油画创作艺术技巧,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任教及旅欧期间继续笔耕不辍,精进画艺,创作了多幅绘画作品,其艺术风格、特点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范例,推动了艺术教育,成为中国近代艺术史和艺术教育史上的中坚力量。
促进中国油画发展
纵观潘玉良绘画作品,油画是其精华,其油画创作在继承写实派、
印象派与
野兽派特点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传统中国画技法,形成其合中西
于一冶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新型艺术创作形式,为中国油画艺术家提供了创作新思路,其油画艺术引发诸多学者研究探索,促进了中国油画发展。
促进中西艺术文化交流
潘玉良在艺术创作中致力于中西技法的融合,将西方绘画造型与色彩技法与
中国画写意线条相融合,丰富了西方绘画语言表达,传承发展了中国画艺术,形成了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体现在其绘画、雕塑等作品之中,使其艺术为东西方艺术界所推崇,促进了中西艺术文化交流,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推动女性意识觉醒
潘玉良作为中国近现代女性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其绘画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进行创作,题材多为女人体与自画像,表现手法兼具男性刚健有力,女性优雅含蓄的特点,展现出女性之美,画面流露出女性意识、体现出女性解放思想,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影响了中国女性绘画艺术的发展。
人物评价
1935年,中国现代画家
徐悲鸿在参观潘玉良个展后,在《中央日报》发表的《参观玉良夫人个展感言》上评价道:“夫穷奇履险,以探寻造物之至美,乃三百年来作画之士大夫所绝不能者也。惟籍《芥子园画谱》一册,或家藏世守古人遗迹山水一二,终身摹仿,浪然得名,著于今世者,盖不可以数计。真艺没落,吾道式微,乃欲求其人而振之,士夫无得,而得巾帼英雄潘玉良夫人。”
张道藩在《中央日报》发表《潘玉良女士的油画展览会》,这是他第一次为画家作评论,他认为“她是若干女画家中最成功的一个”。
顾九发表评论《关于潘玉良》,写道:“我总觉得她的作品和做文章一样的言之有物,持之成理;并不感觉到一般摩登作家似的空虚和渺茫,这是她的长处。”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陈独秀对潘玉良的白描、速写十分赏识,赞其为“新白描题”,并多次为其题画作评:“玉良女士近作此体,合中西于一冶,其作始也犹简,其成功也必巨,谓余不信,拭目俟之。”“余识玉良女士二十余年矣,日见其进,未见其止,近作油画,已入纵横自如之境,非复以运笔配色见长矣,今见此新白描体,知其进犹不止也。”“以欧洲油画雕塑之神味,入中国之白描,余称之日新白描体,玉良以为然平?”
中国近现代
国画家张大千曾为潘玉良作品题跋,高度评价潘玉良师承传统的写实风格,为国画正脉:“宋人最重写生,体会物情物理,传神写照,栩栩如生。元明以来,但从纸上讨生活,是以每况愈下,有清三百年而又无进者。今观玉良大家写其所豢猫,温婉如生,用笔用墨的为国画正脉尤可佩也。丙申五月既望,大千弟张爰题。”
巴黎塞努西博物馆馆长叶赛夫博士评价道:“她的作品是以中西画融合起来,加上她自己的面目而创造出来的。她用直折弯曲的线条来钩出画面。这些生动的线条, 活跃于纸上,各有其所,自自然然构成又现实又具体的作 品。尤其是她的裸体画,无论油画素描,都有这个字画的 笔法,用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自在,这就是潘夫 人特创的风格……她用中国字画的笔法来形容万象,但不 为中国传统画法所拘束,其对现代艺术的贡献已够丰富 了。”
后世纪念
纪念馆
为纪念潘玉良,
扬州市建立了张玉良纪念馆,展示了其20世纪从扬州走出国门、迈入世界舞台的传奇一生。
潘玉良墓
潘玉良去世后葬于
法国学者、名人、艺术家公墓——巴黎蒙帕纳斯墓地第七墓区,编号为143PA1977,黑色墓碑上镌刻着:“潘玉良艺术家之墓,
pan YULIN 1899一1977”金色字,白色瓷砖上绘着潘玉良的雕像,下面并列着法国、
意大利颁发给她的5枚奖章。其后人曾去潘玉良公墓祭拜,发现其已成为蒙帕纳斯墓地“永久名人墓地”,四周干净整洁,围绕种植花草,不断有人前去看望、维护、祭奠。
人物轶事
迎妇生子
《迎妇生子》
几回青鸟使申江,
避席亭间扫玉床。
大礼恭行迎旧妇,
1920年,潘玉良因要继续求学,无法生子,尽管潘赞化并不在乎,但为不使潘赞化断后,潘玉良背着潘赞化,将原配夫人方善余 (1885-1963) 接到
上海市共同居住,并主动在亭子间居住,逼迫潘赞化与方善余同居。起初潘赞化并不同意,但在潘玉良的再三苦劝下被其诚意感动,于次年产下儿子潘牟,潘赞化曾作诗赞扬其慷慨大度的品行。
三不原则
潘玉良旅居
法国四十年,一直保持着对故土的思念和热爱,坚持三不原则:不改嫁、不改国籍、不与画廊签订协议,被誉为“三不”女艺术家,其晚年作品带有浓郁的思乡情愫,1977年病逝于
巴黎时仍身着中国旗袍入殓。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