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省属公办高等学校
湖北商业高等学校为湖北经济学院的前身之一,原校址在武昌繁华的珞瑜路街道口(今群光广场对面)。于2002年5月13日与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湖北经济学院。
历史沿革
湖北商业高等学校发端于1907年创办的我国最早的商科学校之一——湖北商业中学堂。这所学校跨越晚清、民国和新中原地区三个历史时代,屡受创痛,饱经沧桑,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其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矢志商科教育生生不息,哺育经贸人才孜孜以求,愈挫愈勇,百折不回,始终坚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人才,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对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第一节湖北商业中学堂的创办
一、湖北商业中学堂创办的历史背景
乾隆后期始,清朝政治日益腐败,太平天国、捻军、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使得清朝政府感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为抵御外侮,维护清廷的统治地位,19世纪末叶形成的“新洋务派”提出,应当抛弃陈腐的“祖宗之法”,引进西洋先进技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是握有大权的军政重臣,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也已看到要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借助泰西的火枪大炮,因而默许了洋务派的提议。于是一场影响了近代中国命运的洋务运动在举国上下办洋务的热潮中开始了,史称“同光新政”。洋务运动一开始的目标是巩固国防,创办“自强新政”以“求强”,具体表现在开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建新式军队、购买国外新式武器。洋务派认识到开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建陆军,必须要有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1862~1904年的43年中,清政府先后办起了方言学堂、武备学堂和技术类学堂等三类共43所新学堂,重在培养翻译、外交、军事人才和工业技术人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清廷成立学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独立和专门的中央教育管理机构。高等教育归学部直辖,中等以下的学堂归各省新设的提学使管理。晚清教育管理体制的这一变革,使中央政府对教育的管理专门化,并使地方官员有了较大的自主权。
张之洞治鄂时期,湖北经济迅速崛起,交通、工业、农业、商业、金融都进入旷古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1890~1907年,湖北经济的发展速度比其他各省快,交通通讯居全国前列,在内地各省中占首位;工业跃居全国第2位,其中钢铁业等为全国第一;商品流转量为内地各省之冠;货币铸造量比各省都多。更为重要的是,在同时代督抚中,张之洞算得上是最重视商业的了。任湖广总督之后不久,他即指示江汉关道仿照西欧各国的办法,设立劝工劝商公所。1898年,指示各府州县设立通商公所,并将汉口的劝工劝商公所改为商务公所,1900年改组为商务局。1904年,设两湖劝业场。同年设传审公,以解决商务纠纷。张之洞始任湖广总督的1889年,反映湖北商品流转量的江汉关、沙市关、宜昌关的进出口正税177万余银两,离任的1907年为238万余两,增加了35%。
从出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开始,张之洞深感国家政治衰颓和经济落后的痛苦,尤其令他痛心的是科举考试培养出来的是一批“读书有功,治世无用”的庸才,萌发了改革传统教育的想法。为了满足所办现代企业及管理现代经济的需要,贯彻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张之洞在湖北大力发展现代型的教育,实业教育是他着力发展的一个重点事业。他认为“人皆知外洋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主张以办学为求才治国的方向,把兴学育才、创办实业教育放到了洋务活动的首位。他在《劝学篇·荀子》中说:“石田千里,谓之无地;愚民百万,谓之无民;不讲农工商学,则中国地虽广,民虽众,终无解于土满人满之讥矣”。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九月二十二日,张之洞发布《札商务局劝集商款在汉口创办商业学堂、商会公所》,充分强调办商学的重要意义:“照得商务实富国之基,泰西以商立国,有商学以考各物制法、各货销路、各国嗜好、各业衰旺,……。现欲挽回利权,即应创设商学、商会,以资启发。”他认为武汉尤其是汉口商业发展迅速,应大力兴办商业教育,指示商务局在商界筹款建立商务学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获得清廷批准。实业学堂分高等、中等和初等。湖北在全国兴学最早最力,经验丰富,“各省考察学制者必于鄂,延聘教员者必于鄂,外省学生负远来者尤”。但是,张之洞以其“课实”精神,从创办中等实业学堂入手,兴办湖北的商业教育。
尽管有张之洞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但是,湖北商业教育始终难以赶上农业教育、工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究其原因,根本在于湖北经济基础尽管有了较快发展,但经济实力仍然有限,商业本身对兴办商业学堂支撑不力。商会兴办商业学堂,是晚清实业教育的一大特色。湖北商会整体经济实力比较薄弱,而且成立晚,规模小,辛亥革命前汉口商会会员不足200人,并以小商人居多。湖北的商会虽曾积极推进商业学堂的筹建,但由于资金困难一直被搁置。直到1907年,湖北商业中学堂才在武昌问世。
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公元1907年11月),湖北提学使黄绍箕“开办商业中学堂于武昌东厂口”。另据记载,“湖北商业中学堂初设于武昌府署间壁通判衙门,后迁至武昌东厂口正街”。宣统二年湖北省学务公所统计资料表明,湖北商业中学堂“系由张之洞札设,于清光绪四年五月七日报部立案。有各种房舍五十六间,占地四万七千余方尺,其中操场近五千平方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大兴改革之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首先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重新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1979年10月,学校提出了编制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政治课与其他课程、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强调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重视基础课,设置要反映学科发展的水平和社会现实的需要。这种拨乱反正,澄清了极“左”思想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
1980年,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确定和办好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意见》,把湖北省商业学校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要求学校承担起“出人才,出经验,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重任。学校以此为新的起点和机遇,在校舍建设、教学设施配置、教师队伍建设、校际协作等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加强教学改革,调整和完善课程结构。1980年,在计划、财会、物价3个管理专业恢复外语课;1981年,全面调整无线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构;1983年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经济法、推销理论课程。
1981年,学校针对考试中存在的要求宽严不一、考题难度不一、评分松紧不一、分数与实际水平不一的现象,制定了“四统一、三适当”的原则,改革考试办法。“四统一”,即统一组织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统一考试纪律;“三适当”,即试题难度适当,试题分量适当,题型设置适当。这次改革,逐步提高了及格标准,通过加大考试难度、加大水平题的比重,促使一些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学生改变学习方法。
1983年商业部召开重点中专学校会议,要求在管理类专业逐步推行案例教学。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在计统、财会、物价专业试行并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自觉深入商业企业,实地调查,搜集案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1983年,学校在财会专业试行改革,调整教学计划,压缩课堂教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习时间。1984年9月,全面推行这项改革,突破商业部颁行的教学计划的限制,将课堂教学时数压缩了13%,并配套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有了较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1985年,经省教委批准,学校开办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专科专业。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为其后全面开办专科教育奠定了基础。
复校以来,学校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造就符合商业一线、基层工作需要的人才,严格管理,重视培养专业动手能力。学校不断努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并充分抓住课余时间,严格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促进全面发展。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磨砺,这一时期培养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纪律观念强,严守工作规范,动手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在较短时间里即成长为商业一线、基层单位的主要工作力量。
办学条件
(一)建国初期教师队伍的改造
建国以后,从旧“高商”和“女高职”接收过来的教师,经过学习和改造,成为学校基本的师资队伍。当时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思想改造和政治学习,第二是业务规范的学习。学校占大多数的中、老年教师或者家庭出身不好,或者解放前社会经历比较复杂,因此,他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接受新社会、新制度、新思想和新观念,为新中国培养人才。
进入8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暴露出来。在大量补充、引进师资的同时,学校把重点放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上,组织教师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握国家经济、政治和教育政策动态;开展业务培训,开办教师教学提高班,开设计算机知识讲座,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并督促青年教师进修学习,开展教师职称的复审、评审工作,使教师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至1987年底,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到96%,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由2人增加到34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到62%。
商业干部培训与多形式办学
“文革”前,原湖北省商业干部学校和湖北省商业学校干训部根据新中国商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商业系统中、基层领导干部,开办了多种对象、多种形式的短训班,共培训10896人次。
“文革”期间,干部培训工作中断。1979~1985年,学校恢复干部培训工作,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干部“四化”的要求,立足商业系统,为省内外经济战线培训了大批干部,共培训1510人次。
学校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办了中专函授教育和校外中专班。1985年,学校成立函授部,开始举办中专函授教育,当年招生1038人,并在全省建立14个函授站,创办《商业中专函授》杂志作为教辅和学习参考,运用电视录像给函授学员授课。当年,学校与天门县联合开办校外中专班,设有商业经营管理、烹2个专业,从全省考生中择优录取,由学校制发教学计划,选定教材,监督教学。
校际协作
从60年代开始,学校多次参加全国商业系统中专学校的校际协作。校际协作是新中国中专教育的新生事物,各学校之间密切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措施。在历次校际协作中,湖北省商业学校为全国商业系统和本省中专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0年,与中南地区商业学校互送学员培训,主要是在仓储运输、工业器材、日用工业品、农产品采购加工、农业机械5个专业,互送学员208名。学校还接受了协作代培115名学员的任务。1961年,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等地商业学校,培训农药化肥、五金交电、日用工业品、外贸专业学员30名;为湖南财贸学院、广西商专培训教师共5名。
“文革”中复校后,学校继续参与校际协作。据不完全统计,1974~1984年,学校先后参加校际协作62次,内容主要分为4个方面:共同编写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和正式教材;审查、讨论、修订教材;总结交流教学改革经验,联合开展统一考试及命题、专业竞赛等教学活动;共同完成国家商业部的教材编写、教学工作任务。此间,学校教师主编或主持协作编写教材14次219万字,协作编写教材9次108.5万字,参加总教材5次75万字,这些教材或全国发行,或省内通用,或校内自用。
第三节专科教育时期
一、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建立和调整
早在1979年,国家商业部为加快我国商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曾提出在湖北省商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武汉商学院”的动议,并就此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进行协商,委派商业部教育司高教处负责人专门来学校实地考察。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没能成立。
进入80年代中期,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对高等商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加快商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再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1985年7月15日,湖北省教委向国家教委上报《关于成立湖北省商业专科学校的报告》(鄂教计〔1985〕065号)。1986年11月27日,省人民政府再次向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商请成立湖北省商业专科学校的函》(鄂政函〔1986〕133号),陈述了成立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的客观要求和学校已经具备的办学条件。为使国家教委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情况,1987年5月18日,省教委和省商业厅联合上报了《关于成立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的补充报告》(鄂教计〔1987〕037号)。
1987年6月20日,根据国务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省商业厅和省教委在学校联合举办关于建立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的论证会,邀请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粮食工业学院的专家教授参加论证。会后,省教委和省商业厅于26日向国家教委上报了《关于建立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的论证报告》(鄂教计〔1987〕053号、鄂商教〔1987〕11号)。
经过多次考察、论证,1987年12月1日国家教委向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同意建立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的通知》。1988年1月25日,省政府下发《关于成立湖北商业专科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的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专业设置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按照国家教委和省政府的指示,湖北商业专科学校隶属于省商业厅领导,教学业务接受省教委指导;在建立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的同时,保留湖北省商业学校的牌子,继续办好中专,专科和中专由一套班子统一领导和管理;湖北商业专科学校定为副厅级单位,内部职能机构为副处级;行政机构设校长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工作处、总务处、干训函授部、中专部,教学和党群机构根据需要设置,报省商业厅审批;从1988年起正式招收专科生,办学规模暂定为1200人;普通专科设商业企业管理、商业财务会计、商业计划统计和商业电子技术4个专业,原普通中专专业予以保留。
1988年6月,省委组织部任命刘采炎为湖北商业专科学校校长兼党委副书记,王昌稳、李玉发任副校长,陈恕功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89年8月,王新华从省商业厅来校任党委书记。1990年12月,梁前德任副校长,张金亮任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刘淦清宜昌市调来学校任副校长。1992年3月,王昌稳任校长兼党委副书记。
1993年6月9日,湖北省教委印发《关于调整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等十二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校名的通知》,学校名称改为“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湖北商专”)。
1994年初,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较大调整,刘淦清任校长兼党委副书记,主持党政工作;李玉发、梁前德任副校长。7月,张培杞从省教育厅调来学校任党委书记。1996年3月,吴显富任党委副书记,杨泽荣任党委委员、工会主席。2001年9月,刘淦清调任武汉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后,副校长梁前德主持学校日常行政工作。
适应市场经济,探索办学思想与特色
学校由中专升格为专科初期,在全国商业系统10余所专科学校中升格最晚,师资、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相对较弱。省委、省政府对学校寄以厚望,要求学校尽快办出湖北商专的特色;师生员工也迫切期望学校加速改革,跨入同类院校的先进行列。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沉重的压力,学校党委领导教职员工从探索并确立办学思想出发,明确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1989~1990年,学校党委决定开展办好商专特色研究,并组建3个调查组,专题调查了解社会对商科人才的需求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展开研究、讨论,确定了办出商专特色的两个基本方向:一是要突出“商”字,在商科各专业的教育上应不逊色于本科院校;二是要突出专科毕业生动手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并在能力层次上远远超过中专。据此,学校确定了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
1990年底,学校围绕办出专科特色、提高办学效益的重点,提出了“立足商业,面向社会,发挥学校优势”的发展战略,并确定:稳定办学规模,调整层次结构,逐步扩大专科招生数量;开办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办好重点专业;加强科研与科技开发,提高教师素质,建设教职工队伍;加强校舍建设,积极开发房地产,加强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和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重要讲话,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同年10月,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学校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并存在着办学规模偏小、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学校党委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1994~1997年建设和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专业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建设为重点,逐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学校走在全国同类专科学校的前列”的指导思想。
1996年5月,学校制订“九五”发展规划,提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转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办学”的总体思想,在办学道路上围绕商科特色、专科特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进行探究。湖北商专先后实施“431工程”和“跨世纪工程”,形成了新形势下“强基础、重应用、树特色、求创新”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握经济全球化、学科建设专业化与综合化交替发展、科技加速发展和文理相互渗透、高等教育特别是商科教育应用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加速更新等重大趋势,注重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的专业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强专业实践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
专业建设和发展
湖北商专建立之初,设有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商业财务会计、商业计划统计和商业电子技术4个专业。1989年增设市场营销专业。学校以社会需要为专业发展依据,围绕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到1992年,各专业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特色。市场营销专业成为全省具有特色的商科文科专业,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营销专业主考学校。1992年底,商业财务会计和市场营销2个专业被湖北省教委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
1993年,学校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改造老专业,开办新专业,办好重点专业”的发展思路。1994年,学校组建若干个专业建设调查组,开展广泛调查,根据调查所掌握的动向,制定了“三个方案”和“一个规程”,即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开办新专业论证方案、未来专业设置超前研究方案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规程,提出了专业建设“培养目标具体化,课程组合优质化,能力培养程序化,考核方法科学化”的要求,努力提高专业办学水平。
1994~2002年,学校从调整专业结构入手,平均每年开办2~3个新专业,基本形成了以管理类专业为主、应用技术类专业为辅、结构优化、适应社会需要的多科性专业格局,开办有会计学专业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和25个专科专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等6个学科门类。1996年,省教委组织开展全省高等专科学校办学水平检查评估,学校被评为“优秀”。校长刘淦清被原国内贸易部确定为全国商业(粮食)高专学科建设指导组组长。
四、师资队伍建设湖北商专成立后,把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采取超常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从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入手,挖掘潜力培养教师,培养学科(术)带头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与改革
湖北商专成立后,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以课程建设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注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封闭向开放转变,注重相关专业知识的渗透,加强非专业知识教学,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概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多向思维方式。
探索本科教育1998年4月,学校开始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联合举办本科教育。双方商定,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名义招收会计学专业市场营销计算机及应用3个专业本科生,由湖北商专进行管理,按照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当年,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及应用3个专业招收本科生156人。为加强对本科生的教育管理,学校设立本科部,定为校内副处级。选派管理骨干担任本科班的班主任,挑选优秀教师担任本科班的课程教学任务,确保本科教育质量。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组织的教学检查、基础课程统一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学校管理的3个本科班教学质量得到了充分肯定。
教学管理
湖北商专成立时,仅有财会统计系、商业经济系、商业电子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部和基础课部5个教学单位;到2002年,发展到会计系、经济信息与管理系、贸易经济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旅游系、法律系、艺术系、政治理论课部、基础课部、体育课部等10个教学单位和教育技术部、计算中心、网络管理中心3个教学辅助机构。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心下移,建立了“二级三方”管理体制。根据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学校强化教学管理职能,教务部门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扩大系部教务管理权限,建立校系两级相互参与教学管理的制度,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科研教研工作
为加强科研管理,促进学术研究,学校不断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建立学术研究组织。1991年,成立高教研究室,负责科研管理工作。1992年成立科技校产处,统一管理科研、科技开发和校办产业。1995年,成立科研处,各系部指定一名副主任负责科研工作,学校由一名副校长主管科研工作,形成了上下结合、层层负责的科研管理机制。1996年1月,设立会计学专业研究所、贸易经济研究所。同年2月,经省贸易厅批准,建立“湖北省鄂菜烹饪研究所”,由知名鄂菜大师担任所长。1998年8月,成立经济研究所。
学校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引导和支持教师从事科研活动。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每年举办一次科研成果展览和科研评审奖励活动,并积极推荐优秀成果参加省级、国家级评奖活动。积极承办各种类型学术交流会,鼓励教职工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会,为教职工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供机会和条件。同时,制订了明确的约束机制,对教师、中层以上干部提出科研任务要求,在评定职称、任职、提职中把科研能力和成果作为重要条件,在专业建设和评估中把科研成果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考核。1997~2001年,全校教职工完成省部级研究课题20项,在各类公开刊物发表有影响的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80余部,获省部级奖13项。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于1988年第三季度创刊,1989~1991年试刊(半年刊),1992年正式出季刊。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内部资料(内刊)转为正式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学生教育与管理
湖北商专成立不久,适逢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重大变革,专科教育普遍遭遇“招生难、就业难”的局面。学校党委和全体教职工勇于面对困境求发展,上下一心抓新生入学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并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了8000余名毕业生。
(一)打破地域界限,扩大招生规模
80年代中后期,学校按照省政府批准的规模招生,在校生总数一直在500人左右,且招生类型和生源结构单一。进入90年代,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进入大规模扩张时期,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日益加剧。在本科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形势下,专科学校普遍遇到严重的生源困境,再加上湖北商专成立时间不长,社会认知度不高,一度面临报考率不高、新生报到率不高等问题。学校党委认真分析形势,查找症结,将招生工作作为学校发展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持续不断的招生宣传,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并不断加强与本省各地、市招生部门的联系,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进行宣传,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吸引考生填报湖北商专。
由于本省生源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而且单一的生源结构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党委决定打破地域限制,实行跨省招生。经有关部门批准,得到外省招生部门的支持,学校从1994年开始到外省招生,招生范围逐渐扩大到广东省、广西、江西省云南省贵州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辽宁省、新疆等地区,外省新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生源范围的扩大,使学校的生源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规模也逐年扩大。
为了提高办学效益,学校还开展多种形式办学。1998年,开办饭店管理、中国烹饪工艺、应用电子技术3个高职专业,面向中专毕业生招收新生。1999年,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办招收高中毕业生的新高职,招生353名。2000年,确立“三停一发展”思路,即停止招收中专生、自考助学班学生、全日制成教生,大力发展普通专科教育。2001年,首次以湖北经济学院(筹)名义独立招收普通本科生168人。
(二)适应市场竞争,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学校建立初期,仍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学生实行统招统分,毕业生全部在省内安排工作。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下运作,另一方面开始与人才市场接轨,顺应市场需求开展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部分计划分配、部分市场调节的状态下进行。1988~1997年,共计毕业学生4172人,分配到外省工作的有95人,占2.3%;分配在武汉市工作的946人,占22.7%;分配在本省地级市工作的1827人,占43.8%;分配到县及县级以下地区工作的1304人,占31.2%。
进入90年代中、后期,毕业生“分配”逐渐被“就业”概念取代,全国、全省的人才市场不断发展与壮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格局已经形成。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白热化”,湖北国有商业企业由于体制等诸多原因全面陷入困境,已经不可能为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
学校认清形势的变化,迅速转换思想观念,大力改革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指导学生就业,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在办学规模逐年加大、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的困难情况下,毕业生就业工作获得了明显的成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逐年上升,1999年为80%,2000年为84.6%,2001年达到89.7%。1999年,湖北商专被评为“武汉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是全国获此殊荣的73所高校中仅有的2所专科学校之一。
发展校园经济,改善办学条件
1988年,国家财政给湖北商专的教育事业费预算拨款数为112万元,而当年学校实际支出144万元。进入90年代中期,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总数和学生总数连年增加,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国家财政拨款一直远远低于同类学校。1994~2002年,学校全部基建拨款仅130万元;教育事业经费拨款长期按照1987年省政府批准的1200人的办学规模核定,学校的办学经费长期捉襟见肘。学校党委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主动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摒弃“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利用高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誉度,率先实施“贷款起步,滚动发展”战略,形成了一套具有商专特色的办学思路、办学观念和办学机制。
(一)打开围墙,创办多个经济实体,1988年6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高校工委与武汉市洪山区联合会议决定,沿珞喻路创办和建设“高新科技电子一条街”。此后,武汉市人民政府又决定以“高新科技电子一条街”为依托,兴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学校正处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地带,面对机遇,果断决策,从当年开始逐步打开学校大门两侧及西侧的围墙,修建临街门面对外出租。至2000年,学校共建起总建筑面积为15701平方米的商业门点,成为学校创收的一个重要渠道。
1988年9月,学校成立商业电子新技术服务部,隶属于商业电子系。1989年6月,在商业电子新技术服务部基础上建立“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科技公司”;7月,经省工商局批准,湖北商业专科学校科技公司更名为“湖北商业科技公司”,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行经理负责制,主要经营新技术开发、办公自动化设备、电脑软硬件、电子和电器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技术咨询与培训、科技成果转让等。1991年,将商业部教育司1982年开始设置在学校内的“湖北省商业、供销、粮食系统教材发行点”更名为“湖北商业专科学校书刊发行站”。1996年,书刊发行站建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武汉发行代理中心,面向全国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大、中专学校发行图书、教材、教参。1993年1月,以原劳动服务公司和龙光综合商店为基础,成立“湖北商大科贸发展公司”,主要经营商业系统所需的新技术、电脑软硬件、电器产品、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百货、纺织品、五金工具、副食、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
1994年,为给旅游系的教学、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并寻求校园经济新的增长点,与省财政厅联合开办商苑大酒店。
(二)自力更生,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湖北商专成立后,学校党委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在正确分析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正视自身的优、劣势,不失时机地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的发展观,大胆探索“贷款办教育”的发展之路。学校采取“贷筹并进”、“贷还结合”的办法,在昔日的校址上建起了一所小巧玲珑的“花园式”校园,走出了一条被同行称之为“湖北商专模式”的发展之路,使百年老校焕发青春。
1988~2001年,学校大规模投资于教学基础设施、设备和校舍建设,资产净值增长了7.7倍。
经过长达15年的大力建设,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至2002年上半年,办学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校学生5600多人,与成立初期相比增长了4.7倍。教师总数247人,与成立初期相比,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增加了9倍,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共66人,增加了2倍多;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教师由6人增加到135人(含在读博士9人、硕士46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校园房屋面积120418.6㎡,比1988年增加84418.6㎡,增长了234%。收藏中外文图书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比1988年分别增加15万册、800种;图书馆实行电子化管理,建成了1个电子阅览室,共配备电子阅读设备20台;投入200余万元建成了信息化程度较高、设施设备完善的校园网系统,并实行校园一卡通结算;建成了13个专业实验、实训室,2个语音室,8个多媒体教室和1个远程教育教室,共购置教学仪器设备1600余台(件),其中电脑800台,35%的课程采用电化教学,48%的教师能用微机辅助教学。
师资队伍
湖北省商业学校一直秉承师资队伍建设的良好传统,在各个时期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确保教育质量。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对旧“高商”留下来的师资进行改造和培养,并不断补充新生力量。改革开放前,国内仅有少数高等院校设有商业院系,在人才资源按计划分配的体制下,学校教师队伍的补充和更新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以留用本校毕业生为主来补充教师队伍。80年代中期后,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学校的师资队伍得到大力补充。
综合起来看,学校师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留用本校优秀毕业生。从1955年开始,学校在历届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留校工作。留用本校学生最多的有两次:1960年,在校生突破800人,教师人数严重不足,学校在当年的毕业生中选拔30人留校,其中大多数人分期分批到财经院校、大学商业院系、中国人民大学进修;1973年复校以后,师资紧缺,在1975、1976年毕业的工农兵学员中留用一大批人员。第二,从省直商业企业选调教师。50年代中、后期,省商业厅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在厅直机关和所属企业中抽调了一批文化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第三,接受部队转业人员。60年代初期,全国掀起“学习解放军”热潮,部队调派人员支援地方工作。在这一时期,学校接受了一些部队调派人员,从事政治课、普通文化课的教学工作。第四,接受高等院校毕业生。“文革”开始前,有少量高校毕业生分配来校工作。从80年代中期开始,学校转为以接受高校本科毕业生为主,本校毕业生留校后基本不从事教学工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