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龙属(
学名:
爱氏角龙)是
角龙科下的中型恐龙,属于
开角龙亚科,其化石在美国
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发现,年代为上
白垩纪,约为7,500万年前。属名是阿尔冈昆语「野牛」与
古希腊文「蜥蜴」的意思,而种小名则是拉丁文及古希腊文「向前弯的角」的意思。
野牛龙的化石只有在美国蒙大拿州被发现,所有已知的化石现都存放在蒙大拿州落矶山博物馆。目前已发现最少有15头不同年龄的野牛龙化石,包含三个头颅骨,以及发现于两个低密度尸骨层的上百件骨头。这些化石都是由杰克·霍纳(Jack Horner)在1985年发现,并由落矶山博物馆的挖掘队伍在之后4年间陆续挖出。这些尸骨层原先被认为包括了
戟龙的新种化石。在1990年,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在一份文献里用「" Styracosaurus makeli"」,使用在这些化石,但没有经过正式研究的发表,因此是个无资格名称。在1992年,杰克·霍纳将个尸骨层的
角龙下目化石,分类为Type A、B、与C,共计三个未命名种。在1995年,史考特·山普森(Scott D. Sampson)将Type B正式描述及命名为野牛龙属,
正模标本为编号MOR 456标本;他也把相同尸骨层的Type A命名为
河神龙属。
野牛龙是草食性恐龙,身长被估计可达4.5公尺长,体重被估计约1.3公吨。野牛龙的口鼻部狭窄、前端尖,它们通常被描绘成有一个低矮、大幅向前弯的鼻角,就像一个开瓶器,不过这个角可能只在成年个体中才有。野牛龙与有明显额角的
角龙科(如
三角龙属)不同,它们的额角是较低、较短。野牛龙的头盾较小型,顶端有一对大的颈盾缘骨突,向后方延伸。
低密度的尸骨层代表有群体动物在灾难(如旱灾或洪水)中集体死去。这证实了
爱氏角龙及其他的
尖角龙亚科(如
厚鼻龙属及尖角龙)都是群居的动物,就像现今的
美洲野牛或角马。相反地,
开角龙亚科(如
三角龙及
牛角龙属)通常被发现的是单独的化石,因此它们被认为是独居的动物,不过有足迹化石推翻这种假说。在2010年,一群科学家研究野牛龙的多个化石,发现野牛龙的成长快速,直到三至五岁时,生长
速率才缓慢下来,可能是未达到
性成熟。
就像其他的
角龙科,它有复杂的齿系可以咬碎最粗糙的植物。野牛龙生存于内陆环境。
野牛龙的化石发现于
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
地质年代为
白垩纪晚期的坎潘阶中晚期,约7500万到7000万年前。同期的恐龙包括:基础鸟脚下目的奔山龙、
鸭嘴龙科的
亚冠龙、
慈母龙属及
原栉龙、
甲龙科的
埃德蒙顿甲龙及
包头龙属、
暴龙科的
达斯布雷龙,以及小型的
兽脚亚目斑比盗龙、
纤手龙属及
伤齿龙属,
反鸟亚纲的鸟龙鸟,及角龙科的
短角龙属及
河神龙。野牛龙生活于温暖及半干燥的的季节性环境。其他与野牛龙一同发现的化石包括有
瓣鳃纲及
腹足纲,野牛龙的骨头被认为是埋在浅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