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殿位于
江西省上饶市石人乡石人村,初名胡昭公祠,又名石人庙、石人祠、石人峰祠,以位处灵山石人峰下而得名。此庙分前后两殿,前殿称统雷殿,后殿称大高元殿。唐真元六年(790年),
刘太真、李德胜二神入祀后,庙又以神名,称刘将军庙、李真君庙等。
石人殿始建于晋,扩建于唐,宋
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御赐“鹰护殿额”,明嘉靖21年(公元1542年)封李德胜为“西济宏道护国崇兴真君”增建道院,住殿修真道士日增,庙会活动已在当地具有很大影响。每年农历九月初一日,按惯例,当地百姓要举行传统的庙会活动,以求一方平安,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石人殿庙会被列为第三批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人殿建成后,几经兴废,
明朝天顺年间、
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和1999年三遭火焚后,均由乡民集资重建。石人殿曾四受皇封,先后有
王安石、
郑以伟、
夏言三位宰相光临,至今还保存着明朝
大学士夏言所题的柱联“秀水奇山信郡无双福地,佑民护国江南第一名神”及明朝大学士郑以伟所题的柱联“北面而朝万古石人心不朽,鞠躬而立千秋鹰武气如青”等。
石人殿的原始建筑有正殿两栋,山门一栋。殿内有石井、石球。左侧有道院,右侧有镇会观分署。山门前,旧置钱库、灵山胜会牌坊及碑亭。山门左边有文昌阁,阁之下有敕建亭。亭前有万安桥,桥前有观音阁,殿后有古樟。庙内古木参天,庙宇巍然。自明至今,几兴几废。
云纱衣,雾裙裾,含笑的美人静卧千年。灵山七十二峰串簇成秀,自古为道家第三十三福地。山涧幽鸣,古木参天,道观古刹掩映而矗。相传
葛洪曾炼丹羽化于此,然此中最具盛名的石人殿供奉的却并非葛仙,而是李老真君。
石人殿,位于灵山
石人峰下。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初九为庙会之期,此间赶会的人川流不息。来自
上饶市、
玉山县、
广丰区、
横峰县、
德兴市、
乐平市等地的烧香许愿拜佛求签的香客摩肩而至、络绎不绝,行商小贩、卖艺杂耍、测字算命、乞讨布施等三教九流之众也云集于此。逢三六九旺吉日,更是盛况非凡,蔚为大观。赏石人峰及附近南塘峰之自然景秀,览琳琅满目的各色商品杂玩,自是赶庙会之一大乐趣。然顶礼膜拜者的虔诚之色及庙宇上方悠然的袅袅之烟,说明那李老真君乃吸引来客的真源。
春节期间,高南峰、华坛山、郑坊、石人、临湖等地的桥灯都要去石人殿“团灯”,以求一年之景运。
石人峰在文革被炸以前,峰顶有一石孤立,形似一老人端坐,双手抚膝,有颈、有肩、有身躯,无头。关于石人,有一传说:灵山中隐有一孽龙精,欲化
江西省为海。“石仙大师”受
太上老君委派化为一
樵夫下凡将其制伏,而后见灵山峻秀便定居于此。他常与李老真君对奕,技逊而输多。久之,心生介隙。一日,言于李老真君:“今三盘定输赢,我输则割头,你输则峰下众生要受三年旱涝之灾。”李老真君知石仙手中有“云雨帽”可呼风唤雨,如任其祸害则后果不堪设想。石仙不敌李老真君,李老真君用剑刃之,头落。第二日,石仙复请之对奕,又输。第三天,石仙再请之对奕。一日复一日,每割一头,便长一头。李老真君忧之,长此以往,必将有一日遗祸百姓。观音测知此事,化为一小鸟飞过点化:“冷水烫颈,冬茅割之!”石仙头落,不复重生,化为一无头石人。其头颅向峰西北滚去,鲜血染红柴草。至今每到深秋,长茅便呈现
栗色,留下“八面灵山七面宝,一面无宝长茅草”之说。为记之,世人在石人殿旁建立一观音阁,而石人殿也遂得名。(以前称为“李将军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