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寺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寺院
龙山寺,古名普现殿,又名天竺寺,俗称观音店,因位于泉州市晋江市安海镇型厝村北的龙山之麓,故名龙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被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龙山寺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年),明清几经重修。寺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4250平方米,由放生池、山门、钟鼓楼、前殿、拜亭组成,东西两侧建有祠庙、斋厨、禅房等,鳞次栉比,疏落有致。寺中还有明朝书法家张瑞图题“通身手眼”匾额李叔同等诸多名人墨宝、真迹。
龙山寺殿宇巍峨宏观,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唐宋以来,龙山寺的香火便随着安平商贾的足迹传播各地,在东南亚、台湾等地尤其突出,仅台湾就有二百多座同名的寺宇,其中最著名的是鹿港龙山寺和台北艋龙山寺。
2013年,龙山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资源
寺前有月池一洼,山门为石牌坊,上刻“天竺梵钟”四个大字。进了山门,但见寺的前墙上嵌一大石碑,刻“龙山宝地”。两侧为钟鼓楼、正门廊前有石狮、石鼓各一对,匾额悬“一片慈云”木匾。门内有拜庭,拜坛,坛上有亭。大雄宝殿气势宏伟,木刻,石雕、瓷塑,彩绘遍饰,精美璀璨。其中一对石龙柱,飞逸盘腾,工艺精湛,龙爪各抓一鼓一罄,击之发鼓、罄之声,巧妙神奇。殿内有千手千眼菩萨立像,系一根巨木雕就,通高4.2米。佛像头戴花冠,冠上雕许多佛首。佛脸丰盈慈祥,两手胸前合十。佛身两侧雕塑1008只手,如两扇羽翼,错落有致,姿态各异。每只手带镯,掌中各雕一只眼,或执书卷,法器,雕工精美绝伦。佛像通身贴满纯金箔,金光灿灿,雍容华贵,为稀世珍品。寺中有明朝书法家张瑞图题“通身手眼”匾额,及清代庄俊元,近代李叔同等名人墨迹。
龙山寺还存有诸多名人墨宝、真迹:前殿大门联“为甚十二个时辰憎枷爱纽尘缘不断,果然五百双手眼溺拯扶危佛法无边”系清庄俊元真迹,殿北檐下巨匾“绍隆佛种”为弘一法师真迹;天坛上有赵朴初亲题的“龙山寺”匾;及宋朱熹真迹“普现殿”,宰相李文祯题、举人柯琮书写的“镇国佛”匾等等。
龙山寺以其宏伟的规模,非凡的气势,严整的布局,奇妙的结构和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而名噪海外。同时,她那遍布台岛数以百计的分灵,如同当年泉台儿女开发宝岛台湾的座座丰碑,成为密切泉台关系的重要桥梁之一。
安海龙山寺中素称有三宝。那么到底是哪三绝呢?第一就是,寺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相传取用原本庙前整株巨樟雕刻而成,头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雕众多小佛首,迭作帽状;主手合十,两侧旁支一千零八手,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团扇,姿态各异。如今千手千眼观音堪称珍稀国宝,举世无双。第二宝就是龙山寺殿前一对青草石柱相峙而立,雕刻巨龙绕柱,
形若腾云,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一双鳞甲相间的龙爪,分别捧出一一鼓,如用细铁条轻轻敲打,磬显磬声,鼓传鼓声,真乃出神入化,巧夺天工,为闽南地区独特的石雕工艺杰作。第三宝是大殿有整板樟木大门扇,钟楼有整木凿空大鼓,系隋朝制作。此外,正殿还高悬明代大学士著名书法家张瑞图题写的“通身手眼”匾额,更是弥足珍贵。寺内外古木参天,芳草处处,景色非常迷人。
金刚殿后庭院有个亭,叫“天坛”,是供善男信女礼拜梵香的地方,又称“拜亭”。天坛式样奇特,风格奇丽。它共有四权白石方柱,托架着庄重的屋顶,红色的琉璃瓦砌成。飞檐翘角,龙翔风舞.四个翘角冀部都饰有小陪事务一,雕镂精细,美不胜收,显得玲珑剔透,精巧纤丽而且又厚重端庄.天坛石柱上刻有:“龙势起罗裳特开宝宇,山峰屏紫帽水护琳宫”。又坛上力;悬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龙山寺’匾额。这是赵老1983年来龙山寺参观时,应寺主之请题写的。
穿过天坛,走上石阶便是圆通宝殿。圆通宝殿是龙山寺主体建筑。始建于隋朝,晚清重建。大殿是重檐歇山式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通高11.8米,面积483平方米。朱檐红墙,飞檐重叠,如翼高翘,四周设有小回廊。屋脊正小有一座五层小佛塔,屋脊两端有两条腾跃的雕塑瓷青龙,朝向宝塔,为双龙护塔,镇邪摄吉之意。而庄重的大屋顶的其他部份,装饰走兽鸟纲,雕工精良,妙趣横生。殿前拱眼壁上,各种图案浮雕素雅大方富有立体感。殿堂高梁大柱,彩绘斗拱,富丽堂皇。
更令人赞叹不已的足殿前的那对蟠龙石柱。只见两根青*石柱,蟠盘着一对脚跃的飞龙,左右相峙而立。这对行龙俯身蟠盘而下,昂首翻腾而上,状若腾云,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一对鳞甲相间的龙爪,聚神合抱,分别捧着一鼓一磐,这鼓和磬却能鼓传鼓声,磐显磐音。古代劳动人民能在这青*石上如此造形传声,出神入化,巧夺天工,引人入胜,不愧为闽南地区侨乡独特的石雕杰作
大殿有三大门,门眉悬挂历代书法名家字匾。书法风格意致苍郁、沉着大雅。进入大殿,顿觉庄严旷廓,肃穆清静。大殿内陈设辉煌,幢幡垂扎,宫灯高悬,烛光摇曳,香烟缭绕,一派神秘庄严的气氛。一抬头便可以看到在第一支楹梁底下钉着-长木条,上而写着,“唐朝贞观十三年鲁国公程咬金捐奉壹仟督修”。
大殿正面供水千手眼观音。这尊佛像,身高2.3米,身披莲服,两脚微露,足立于石雕莲台之上。头戴花冠,花冠正中雕-坐像,上雕众多小佛首,迭作帽状。眉清目秀,耳大嘴小,面丰头圆,显得庄严慈祥。两主手带镯,垂弯合掌于胸前双侧向上或向前旁生-千零八支手,每只手的掌心郫精雕着一只慧眼,手上分别掌着法器、钟、鼓,书卷、珠宝、花果、乐器等多种物品、姿势各异,形态不一。整座佛像取自千年香樟木的躯干:,雕刻层次清晰,结构匀称。在统一中寓有变化,在变化中又烘托了主体,显得生动自然,华丽精美。这在古代木雕艺术中,确实足,-件难得的艺术瑰宝。
旅游信息
交通
泉州市安海镇的中巴车,到安海车站后搭摩的过去。
晋江公交46路停靠站——龙山寺下车,转小巷步行约500米到达。
文化活动
相传古时该地原有一巨樟,浓荫盖地,夜发祥光,时人崇之。东汉时高僧一粒沙认为这是一棵异树神木,于是请工匠把它雕成了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隋越王皇泰年间(618-619年)始建寺奉祀。明天启三年(1623年)重修。
该寺历千余年,传布广远。唐宋以来,龙山寺的香火便随着安平县商贾的足迹传播海外。在东南亚、台湾省等地尤其突出,仅台湾就有二百多座同名的寺宇,其中最著名的是鹿港龙山寺和台北艋龙山寺。
一座寺牵起闽台两岸情
在宝岛台湾,有400多座龙山寺,他们是由安海龙山寺分香过去的。“龙山寺促进了闽台之间的民间交流,对研究闽台文化也存在重要的价值。”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出宝阳介绍道。
在台湾的400多座龙山寺里,其中最有名的是鹿港龙山寺和台北艋龙山寺,它们与安海龙山寺的关系较密切。在台北艋舺龙山寺内,还雕有一副楹联:“分南海支流派接安平普渡慈航超万劫,占东海胜地灵钟文甲重修寺院辟三摩”,可见该寺分灵于晋江,是安海龙山寺的支流。
鹿港龙山寺台湾省最古老的龙山寺之一。据安海《龙山祖庭释氏传灯录续辑》记载,清顺治十年(1653年),龙山寺僧人肇善塑了一尊观音像,想到普陀山朝圣,不料船在海上遇风失控,漂至台湾鹿港,于是就地草创鹿港龙山寺。康熙帝二十五年(1686年),肇善率领百余名僧俗弟子,回安海龙山寺祖进香,恭迎观音像分灵鹿港镇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晋江移民陈邦光发起扩建鹿港龙山寺。整座庙宇的布局和建筑工样完全仿效安海龙山寺,并由闽南地区能工巧匠负责施工,直接从晋江运去杉木王粘土实心砖,历时30多年建成。有趣的是,鹿港龙山寺平面布局为坐东向西,以地形看并无按常理背山面水而建,据说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朝向,为的是面向晋江的祖庙。
参考资料
中国佛教协会简介.中国佛教协会官网.2024-02-23
龙山寺.泉州市人民政府.2024-02-23
龙山寺.携程.2017-09-25
目录
概述
自然资源
旅游信息
交通
文化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