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安徽大学化学二级学院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由化学系、化学工程系、材料系、实验与分析测试中心、新材料与高技术研究中心(内设五个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理工科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教学科研实体。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安徽大学的二级学院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安徽大学化学系,后历经调整,于2000年8月组建成立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10余人,有在校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研究生350余人,本科生1400余人;有3个系,开设6个本科专业;有1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个。
历史沿革
1958年,安徽大学设立化学系。
1978年,安徽大学进行专业调整,开设了有机合成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本科专业。
2000年8月,原安徽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合并组建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06年,学院获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和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9年,学院获批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1年,学院获批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
201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校园环境
截至2017年10月,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会设有主席团、办公室、文艺部、体育部、心理健康部、外联部、学科部、生活部、志服部、职发部、宣传采编部、网络运营部、化辩队等部门。每年开展新生运动会、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小品大赛、“好声音”歌唱大赛、“四行寝书”寝室文化大赛、诵读比赛等学生活动。
领导团队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系,开设6个本科专业。 
系:化学系、化工系、材料系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个。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材料科学与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化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硕士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材料工程、化学工程
师资队伍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110余人,其中教学人员98人,副高以上63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个;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5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4人,安徽大学李世雄奖教金获得者2人,省级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校领军人才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有院士工作站科研团队1个。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杨建军、王武生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无机化合物/有机杂化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应用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金葆康周虹屏
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金葆康、周虹屏、钱家盛、沈玉华、田玉鹏、杨建军、朱满洲
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毕红、陈平、程龙玖毛昌杰、孟祥明、王武生、张建安、张胜义、李士阔 
省级教学名师:吴杰颖、袁孝友 
皖江学者讲席教授:田玉鹏 
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沈玉华、袁孝友   
安徽大学李世雄奖教金获得者:沈玉华、李士阔
学科体系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有多个项目成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资源共享精品课程。   
2019年,学院有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化学与科学素养》 
省级特色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省级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
省级资源共享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绿色高分子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无机化合物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功能无机材科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性能橡胶材料与制品省级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基高分子材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类药物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据2020年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获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多个。
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部分)
科研情况
学院重视和加强科研工作,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致力于应用研究和知识创新,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知识贡献和技术支持。学院致力于光电功能配位化合物、光电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功能材料、分子模板技术制备无机功能材料、敏感材料与传感技术、纳米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水性聚氨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合成等方面的研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子项目、国家地方重大攻关、科技部基金、教育部基金、省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取得了近百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获国家专利9项,20余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有74项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公开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
科研方向
光电功能配位化合物
1、光功能配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1)合成了九十多种具有非线性光学活性的配合物,测定了其中八十多种配合物晶体结构,对它们的电化学性质、磁性质、谱学性质、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分子设计和分子计算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2)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 D-p-A、D-p-D、L构型的有机、半有机化合物,并对它们的谱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得到了十多种具有强双光子吸收的激光上转换材料;(3)对硫氮希夫碱配位化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和加成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4)对蓝紫光倍频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产生SHG效应的微观机理及其结晶习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在Inorg. Chem.、 J. Organomet. Chem.、J. Mater. Chem.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
2、功能配合物的光谱及光谱电化学研究
(1)利用配体对金属离子的高选择、高灵敏反应建立了具有创新性的主次波长和b-修正光谱配合物痕量分析方法及理论,该方法可有效地消除配体本身颜色对测定的影响,能方便地求出深色混合液中配合物的吸光度。完成了多种配位化合物的光度分析应用研究。(2)在研究配合物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制备了多种大环配合物修饰电极,建立了配合物的极谱分析方法。将无机化合物纳米材料修饰至电极表面,研究生物大分子在这类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行为以及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利用现场光谱电化学(红外、紫外、荧光、拉曼等)方法研究光电功能配合物分子间电子转移机理及分子内电子离域过程,为设计、合成分子导线、分子开关等元件奠定基础。
部分研究成果已在Supra. Chem.、 Australian J. Chem. 、Bull. Chem. Soc. Jpn.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在该方向上,承担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973”子项目、1项教育部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参加1项国家攀登计划。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有120多篇被SCI、EI收录,研究成果获省级奖3项、省政府青年科技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学术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方向研究无机化合物/有机敏感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修饰、设计等,以及传感和检测技术及应用,在传感技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敏感材料与传感技术
本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无机敏感材料设计、合成与表征
应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二氧化锡、铁酸、氧化铁、二氧化锡/氧化铁、二氧化锡/氧化硅等薄膜和复合薄膜。对其微观结构和敏感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厚膜无机敏感材料方面,主要研究了新型厚膜力敏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微结构、机理以及厚膜力敏传感器设计及集成化。进一步探讨了基于纳米技术的新型厚膜力敏材料制备、机理及性能,以实现在极端苛刻环境下(面向海洋探测等)的特种传感器的研究。
无机化合物敏感材料组装的气敏传感器,根据新提出的动态气体检测方法,对CO、H2、乙醇等气体进行了动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测试谱图具有气体特征峰,气体的浓度和特征峰面积成正比。建立了气体在敏感材料上的反应数学模型,解决了半导体气敏材料的选择性问题。
2、无机/有机敏感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模仿生物细胞所具有的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合成具有环境敏感性的纳米空心微球。以单分散性好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为模板,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将具有温度敏感性或pH敏感性的聚合物包覆在二氧化硅粒子表面,用HF除去二氧化硅,即形成对环境温度或pH值敏感的纳米空心微球。微球空穴大小可由二氧化硅粒径控制。探讨了聚合物分子结构与微球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由于微球大小和球壁通透性可由环境温度或pH值控制,因此在微反应器、酶固定化、基因转染以及药物靶向输送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采用仿生原理制备对其它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生物物质等)敏感的智能微球是本方向今后的主要研究工作。
3、无机化合物特种功能薄膜材料制备及表征
采用物理与化学方法制备了给定化学计量比的(Ag, Cu, Al)-氟化镁系列复合金属陶瓷薄膜,高磁能积新型稀土-锰铋(RE-MnBi)合金永磁膜,从实验和理论上解决了成膜技术中薄膜组分、粒度、结构和分布的控制问题。用电负性理论解决了成膜过程中的氧化问题;用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薄膜的组分、微结构、化学态以及薄膜的光谱和微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薄膜在作为低温度系数金属陶瓷膜电阻材料、永磁性、太阳能转换器件的膜层材料、以及选择性光学吸收材料方面的应用前景。
在该方向上,承担了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院、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中科院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徽省发明银奖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15项。
学术交流
学院不断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Tuebingen大学、马来西亚科学技术大学、埃及Helwan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兰州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安徽化工研究院等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与安徽省国风集团、国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永佳集团丰乐集团合肥荣事达集团浙江省万向集团山东省乐化集团等大型企业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学院.官网.2021-11-2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校园环境
领导团队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体系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学术交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