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市的历史遗迹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又称为“忽汗城”,是唐朝渤海国的首都,位于牡丹江市宁安市西南渤海镇。古城建筑坐落在东京城盆地的冲积平原上,南临镜泊湖区,西北靠牡丹江,东边是汇入牡丹江的马莲河。渤海国王都从中京显德府迁至上京龙泉府,此后成为渤海国的首都。渤海国共传十五代王,前两代被唐朝封为“大祚荣”,从第三代开始,唐朝晋封为“渤海国王”,正式国名为“渤海国”。1961年3月4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10月18日,该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古城遗址内还有兴隆寺,是清代渤海庙地上修建的,内有渤海时代的佛教石刻艺术品。此外,遗址周边还有一些渤海国墓葬、窑、桥等遗址。
历史沿革
渤海初定都敖东城(吉林敦化境内),史称“旧国”。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左右,三世文王大钦茂把首都从中京显德府迁(吉林省和龙市)迁至   北部的上京龙泉府(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30余年后,复迁东京龙泉府。贞元十年至贞元十一年(794年至795年)间,五世成王大华屿又将王都从东京迁回上京龙泉府。从此,上京龙泉府作为首都,直至渤海灭亡。上京龙泉府两度为都,前后达160余年之久。
清同治十年(1871年),英国人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进行调查,并将此遗址介绍给西方世界。
宣统二年(1910年),日本学者白鸟库吉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进行了调查。此后三上次男、驹井和爱、水野清一等也对此城先后进行过考察。
民国十五年(1926年),日本东京大学鸟山喜一、俄国人B.B.阿格诺索夫等人,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采集了各种瓦和泥朔佛像等残件,并推断为唐朝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故城。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东省特区文物研究所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进行第一次综合考察。
民国二十二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3年-1934年),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考古研究室原田淑人等以东亚考古学会的名义,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进行了调查、测绘学,并对城垣、宫殿、寺庙等重要遗址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
1959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发现早期铁器时代文化遗存牛场遗址。
1964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和清理。
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考古队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和清理。
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考古队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规划》的原则控制下,结合抢救保护等工作,有计划地对上京遗址的建筑遗迹进行了发掘。
1997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联合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内的11号街路、内城东垣南段、进行了钻探及清理,对御花园东夹墙南段和外城北垣11号门址进行了发掘。同时对上京宫城西侧白庙子村内修路发现的舍利函埋藏地点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1998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联合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外城正北门进行发掘。
199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牡丹江文物管理站联合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第2宫殿基址进行发掘。
2000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联合对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第3宫殿基址进行发掘。
遗址特点
规模布局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仿唐长安城而建,整个城址略呈长方形,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城环套,坐北朝南,总面积16.4平方千米。外城,北垣长5.5千米,中间向北突出一部分,外突部分的宽度与内城相等,南垣长不足5千米多,东、西两垣各长3.5千米多,全城周长为16.3千米,城垣残高平均2米左右,外城共设10门,南北各3,东西各2,外城内有5条大街,由内城正南门到外城正南门,有一条宽达88米的朱雀大街,把外城分成东西两区,这5条主要街道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构成市区街坊里巷;内城,当时是三省六部等官署所在地,位于外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4.5多,仅部分城垣和禁苑遗迹保存较好,禁苑俗称“御花园”,在内城东垣以西,宫城东垣以东,周长约1.5千米,池塘遗迹面积近2万平方米,为一人工湖,池塘东西两侧有假山址,北部有亭址,础石原址存放,附近多黄绿色釉瓦,亭榭原是八角形建筑;宫城,又称“紫禁城”,在内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2.5千米多,是渤海国王室居住和行使统治权力的地方,存有宫墙、宫殿址、石井(俗称八宝琉璃井)等,宫城城垣用玄武岩筑成,残高平均约3米左右。
五风楼址
午门址,俗称“五风楼”,是宫城正南门的台基,残高达6米,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20米,上有排列有序的圆形础石。午门址两侧各有一处便门址。
五重宫殿
五重宫殿址,位于午门以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第1殿址南距午门址约200米,台基以条石砌筑,高2米左右,其上保存原位排列的大型圆础石40个,主殿两侧和后面也有建筑遗迹,存础石,殿有宽阔的前庭。由第1殿址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50米是第2殿址,东西82米,南北28米,殿址前庭比第1殿的要小四分之一左右。第2殿之北130米是第3殿址,基址上方柱石保存完好。第3殿址北为第4殿址,殿址较好,柱础石整齐地排列在原地。再北为第5殿址,已靠近北墙,各殿两侧均有配殿,同主殿合成一组建筑群。在五重官殿址的两侧有长廊(回廊)和通东侧长廊址的柱础石。
文物遗存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外城内发现渤海古寺址10余座,如“朱雀大街”南部东侧2个寺庙址,殿基东西长52米,南北宽30.7米,上面础石整齐,四周凿石镶边。附近出土铜佛、陶佛以及建筑装饰品的残件。兴隆寺院内,有渤海时期遗留下来的完整的佛教石雕作品石灯幢,整个灯幢用玄武岩雕琢而成,通高6米,由塔刹、相轮、塔盖、塔室、塔室托、莲花托、中柱石、莲花座和塔基座组成;八角、八面、八窗,塔室与塔盖以斗拱相连。兴隆寺原三圣殿内的大石佛,高丈余,身披袈裟,坐在莲花石座上,雕工精细。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文物有“开元通宝”铜钱、铜镜、铜钵、陶器、铁器等,以建筑材料居多,瓦有大型板瓦、筒瓦、釉瓦(小型居多)等。瓦当以莲花纹为主,有6-7种样式。砖的纹饰有宝相、忍冬、山丹等。釉瓦以绿色为主,间或有黄色;尾等饰件尚有红、紫、兰等釉色。佛教遗物以泥塑和铜铸佛像最多。1975年发现的舍利函,内盛铁、铜、漆、银器等。同时出土有丝织品、珍珠、料珠等。其中银盒方形桶状,高约8.5厘米,线刻四大天王、祥云、火焰等。银平脱漆匣(残)饰缠枝忍冬纹、花朵、蓓蕾、立鸟和翔。出土石雕石刻数量较多,以石灯幢最为精致,高约6米,其形似塔似亭。此外还发现“天门军之印”1方,为青铜质,铜片镶成,印纽扁平,中穿一圆孔,呈桥状。通高4.3厘米、边长5.25x5.3厘米、厚1.4厘米、柄高2.9厘米,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为汉字篆刻“天门军之印”,印背楷书“天门军之印”,印文凸起,笔画之间形成0.9厘米的沟槽。
研究价值
渤海国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布局合理,由外城、内城、宫城组成,以唐朝长安为模式规划设计,城垣和宫城内主体建筑遗址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渤海历史和唐代城市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3道城垣和宫城内主体建筑遗址保存基本完整,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实例,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1961年3月4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建立黑龙江省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负责保护、研究和展示渤海上京遗址及其出土文物。
2006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颁布《黑龙江省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保护条例》   ,并设立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特别保护区:外城垣、内城垣及其内外两侧各5米以内;宫城、宫城垣及其外侧10米以内;御花园及其园墙外侧5米以内;外城内外渤海时期建筑台基及其周边5米以内;兴隆寺围墙内全部及其围墙外侧5米以内;三灵坟两周王陵围墙内全部及其围墙外侧5米以内;内城中“横街”、“天街”及其两侧5米以内;内城中“点将台”、“水牢”外围5米以内;外城二处舍利函出土址及其外围5米以内。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重点保护区:外城垣两侧、内城垣两侧、御花园围墙外侧距垣墙5至20米的范围;宫城外至内城内的全部区域;外城内外渤海时期建筑台基周边5至10米的范围;外城内主要道路与街坊遗址;外城内南北中轴线大街,南北长2822米,东西宽110.5米;南北中轴线大街东200米西500米以内的里坊遗址;内城“天街”、“横街”两侧5至10米的范围;内城“点将台”、“水牢”及其外城二处舍利函址外围5至10米的范围;御花园东侧500米以内;三灵坟两周王陵围墙外5至10米以及神道的范围。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般保护区:除特别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的都城遗址外城垣外侧20米以内的全部区域;三灵坟陵园围墙外围10至50米的范围。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建设控制地带:渤海上京外城垣起,东界至201国道渤海路口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线、向南依201国道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线为界、向北直线至牡丹江市河道管理范围外缘。南界从201国道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线向西转弯处起向西,沿外城南垣外800米距离平行向西至牡丹江河道管理范围外缘。西界、北界均至牡丹江河道管理范围外缘。河道管理范围外缘,有堤防的,以堤防背水面坡脚以外30米确定;无堤防的按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2016年10月,国家文物局编制引发了《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大遗址。
历史文化
渤海国
渤海国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满族的先世粟末鞴人建立的地方政权。秣鞘,商周时代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秣鞘。南北朝时已发展成为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等7部。居住在松花江的为粟末秣辑,比较先进,与唐王朝的关系也很密切。武则天时,封其酋长乞乞仲象为震国公。唐朝中期(7世纪末),乞乞仲象之子大柞荣统一了除黑水部以外的秣鞴诸部,“筑城居之”,建立了地方政权—渤海国,自称“震国王”。唐神龙元年(705年),李显侍御史张行至震国招慰,大祚荣派次子入侍唐朝,以示臣服。唐太极元年(712年)册封大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治的地区为忽汗州,令大祚荣兼都督。从此,粟末秣鞘去秣鞠号,专称渤海,成为唐朝政府管辖下的东北边陲的一个州。
渤海国是唐宝应元年(762年)由唐朝册封建国、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才被辽朝吞并的东北地区割据政权。这个由粟末靺鞨大氏建立的国家,全盛时领土跨据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省,滨海边疆区朝鲜北部广大地域,首都上京龙泉府(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当时是东亚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城市,号称“海东盛国”   。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攻灭,前后立国一个半世纪之久,共传十五世王,历经229年,和中原地区唐朝、五代十国、契丹,朝鲜,日本都建立了外交和商贸关系。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国,上京为天福城,封太子耶律培为耶律倍(人皇王),统治渤海旧地。历时不久,于后唐天成三年(928年),东丹国都城从天福城南迁东平(辽阳市)   。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境内。
交通
宁安市—宁古塔大道—G11鹤大高速鹤岗—大连公路—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获得荣誉
2021年10月18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文物遗存
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
旅游信息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