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果仙(1909—1972),原名丁步云,小名果子,艺名“果子红”,河北省束鹿县人,中国晋剧表演艺术家,享有“晋剧须生大王”的盛名。生前曾任
太原市晋剧团团长、
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
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丁果仙7岁学艺,习须生,13岁登台,成为中路梆子第一个坤角须生。15岁后在太原、
晋中市等地演出《
斩黄袍》《八件衣》《芦花》等戏,获观众赠艺名“果子红”。此后,她随剧团辗转
大同市、北京、
天津市等地演出,与多位
京剧名宿切磋技艺,向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学习借鉴,获得京剧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
程砚秋等人的赏识。1936年,
EMI集团为她灌制了唱片,并赞她为“晋剧须生大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丁果仙开始深入工厂、农村演出,塑造了《屈原》中的屈原、《柳荫记》中的祝公远、《空城计》中的诸葛亮等经典角色,并于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凭借《蝴蝶杯》中的田云山获得演员一等奖,后又因1955年参与了戏曲电影《打金枝》的拍摄而闻名全国。在此期间,丁果仙担任了
太原市戏曲学校的校长,培养了
马玉楼、
白桂英等“丁派”弟子,后又担任
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丁果仙受到迫害,于1972年去世。
丁果仙的唱腔富有创造性,她采用“以字行腔”的唱法,表演既重体验,又善表现,形成了刚柔并济、声情并茂的表演特色。同时,她的念白基本上是普通话音韵与太原标准话声调的结合,并适当糅合晋剧传统蒲白的念法,后成为晋剧普遍流行的舞台腔。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1909年农历三月初五,丁果仙生于
河北省辛集市翰林村。3岁那年,父亲病逝,母亲带着3个孩子乞讨为生,后来,母亲把她卖给本县丁家村的一户人家。1912年腊月,养母病逝。翌年,养父把她转卖给在太原做小生意的堂兄丁凤章。丁凤章为了攫取不义之财,给她两条道路:一、唱戏。二、做妓女。后丁凤章为丁果仙廉价请来了一位当时并不出名的蒙师孙竹林,开始学习唱戏。丁果仙始学
青衣,后改须生。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丁果仙学得非常用功,在师父和养祖父的无情责打下,咬紧牙关苦练基本功,白天,她脚踩木跷练台步;晚上,她冒着严寒到湖边去吊嗓、下腰;夜里,她攀起红肿的腿脚作朝天镫姿势,垫在头下当睡觉的枕头,勤学苦练,决心在艺海中闯出一条生路。为了摆脱当妓女的厄运,毅然而然的暗下决心:定要唱好戏,不能沦落为妓女。丁果仙就这样与晋剧“相识”了。
演艺生涯
博采众长走红
丁果仙9岁开始在泰山庙清唱卖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15、6岁时,她的唱腔和表演就让她脱颖而出,观众都不敢相信这样一个长髯飘胸的演员是个妙龄少女。20世纪30年代初期,太谷商业资本家们组建了“锦艺园”,网罗了当时晋剧界的众多名伶,年仅二十多岁的丁果仙也被吸收在内挂牌演出。在这段时期成了丁果仙“博采众长”的时期,她把诸家之长集于一身、熔于一炉并吸收融化兄弟剧种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丁派唱腔”。30年代中期,上海
EMI集团为其灌制唱片,丁果仙荣获了“晋剧须生大王”的称号,享誉全国。
1936年,丁果仙在太原清和元饭店摆下丰盛宴席。宴请各路名流。在
宴会上丁果仙出人意料的当众给“说书红”跪下,补行拜师大礼。同年,丁果仙带领晋剧走出
山西省,进京汇演并和京剧演员马连良交换移植剧目。以《串龙珠》换回了《
四进士》,并借鉴
京剧行腔归韵的长处,革新了晋剧须生的唱腔和唱法,创立了独具风格的丁派表演艺术。丁果仙塑造的《卖画劈门》中的白茂林、《详状》中的姚达、《走雪门》中的曹福、《八件衣》中的杨知县、《蝴蝶杯》中的田云山、《串龙珠》中的徐达,成为凝聚着丁派表演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分别被观众誉为白髯青衫角色和
官衣纱帽两类角色的“三绝”,即对角色的内心钻得深、摸得准、演得真,领观众拍手称绝。也是这一年,丁果仙被
天津市“北洋戏院”请去演出,整整一月,场场爆满。
走红后的丁果仙,还是难免受到剧场老板的盘剥、豪绅富商和官僚军阀的欺辱,1936年,在结束天津北洋戏院为期一个月的演出后,戏院老板不愿她离去,在她赴京演出上火车前,还安排打手闹事,丁果仙拿出两千元赔偿“损失”才
放行。到北京后,丁果仙公开登报声明:一不拜客,二不送票,这惹怒了豪绅富商,在演出时连遭奚落。剧场里,除了专门雇来喝倒彩的地痞流氓外,许多空座上竟摆满了木偶和泥人。
丁果仙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已是享誉
山西省的晋剧名角,被称为“山西梆子须生大王”。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梨园业界一片萧条。同年11月,
太原市沦陷。丁果仙决心不给日本侵略者演戏,退出舞台,匿居忻州山村。
艺术重获新生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了。5月1日,太原举行庆祝解放联欢会,丁果仙演出了自己的拿手戏《空城计》。这是她抗战停演以来首次登台演出。她的艺术人生揭开了新的一页。
新中国成立,这一年丁果仙41岁。党和政府给了丁果仙等艺人们极大的尊重,他们被当做戏曲艺术家来对待。
新中国成立后,丁果仙于1950年响应政府号召,组建了太原市“新新晋剧团”并担任团长一职,为晋剧事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后续力量。1950年和1951年两次邀请著名晋剧
青衣牛桂英同台演出《
打金枝》《
铡美案》《
卖画劈门》等戏,一时成为解放后晋剧舞台上的一大盛事。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戏曲艺术最为繁盛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丁果仙曾9次随团去中南海演出。1952年10月,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丁果仙带着《
打金枝》参加了这次盛会,她的出色表演使她成功的荣获了“演员
一等奖”。周恩来总理亲自为她颁发了奖状和奖品,不久之后,她和剧团进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和中央首长演出《打金枝》。
1955年,晋剧《打金枝》被拍成电影搬上了荧屏,丁果仙在剧中扮演主角
李豫,从此《打金枝》和丁果仙的名字连在了一起风靡了全国。为了培养晋剧人才,丁果仙成立了新中国建立后
山西省第一所戏曲学校——
太原市戏校,她出任校长,招收了30多个学员,并亲自执教。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她积极捐献。1953年10月4日,她随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到
朝鲜前线慰问演出,连续演出两个多月。1956年丁果仙又一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并给毛主席演唱了晋剧移植剧目《屈原》里“橘颂”的一段。1959年丁果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2年,为了表彰丁果仙的艺术功绩,发扬光大丁派须生艺术,太原市文艺界为她非常隆重的举办了舞台40周年的纪念活动。年过半百的丁果仙和弟子们连续演出了丁派代表剧目《打金枝》《空城计》《太白醉写》《蝴蝶杯》《卖画劈门》等戏。同年,她捐资创办了山西省戏曲学校,兼任校长。她把
太原市晋剧一、二团中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小学员吸收进戏校,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严格训练。作为这个新型学校的校长,她不仅亲任教学工作,还经常给小学员们排戏,手把手地教,甚至与他们同台公演。在她的悉心培育下,在戏校学习的孩子大都成了省、市戏剧团体的骨干。
1965年,周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戏曲推陈出新座谈会,亲口点名要丁果仙参加。回到太原后,丁果仙立即致力于现代戏的探索和创作,先后领导上演了《血泪仇》《红旗下的花朵》《小女婿》《丰收之后》等现代戏,并亲自参加演出。在《血泪仇》里她扮演老贫农王仁厚,在《红旗下的花朵》里扮演老教师,在《小女婿》里
反串丑旦陈快腿等,都博得观众的好评。
60年代以后,由于身体原因,丁果仙不再收徒授艺,而是以书面形式,总结其一生的舞台艺术经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丁果仙受到迫害,加上肺病不断恶化,生命垂危。1972年农历正月初二凌晨,丁果仙在
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终年63岁。粉碎“四人帮”后,党和政府为丁果仙平反。
艺术特点
声腔特点
丁果仙的单音润腔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高的变化。例如
颤音,即有上下、快慢之分。而丁果仙运用的较多的则是上颤音。
装饰音润腔对于丰富唱腔的旋律,确立演唱风格有着极大的作用。装饰音有很多种,丁果仙常用的主要有:倚音和
滑音两种。
丁果仙的须生
行当是以自然而富于变化的真声唱念,来表现端庄肃穆的中老年男性。丁果仙作为一位女性,为了完美的扮演须生行当,早在少女时期就从注意克服自己的女性音色,“化女为男”。她着意学习“盖天红”的以火爆刚劲为主的唱腔。随着年龄的增长,嗓音由稚嫩转为苍劲。她意识到这种火爆刚劲的唱腔音色不仅不再能够弥补自身嗓音欠刚的缺陷,反而压抑了自身嗓音温柔婉转的长处,并且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各种角色的需求。因此丁果仙便在保持自己一定程度的刚劲特色上借鉴了“十二红”的柔音唱法;吸收了“十三红”的气息运用技巧;掌握了“说书红”咬字清晰的特长,甚至偷学了“毛毛旦”的
颤音。就这样,丁果仙集众家之长于一身,形成了刚劲而不硬峭、华美而不俗艳、婉转而不柔弱的“丁氏音色”。丁果仙通过这种细致丰富的力度润腔,使得她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
角色塑造
丁果仙对塑造人物十分严肃认真,一登台,就把全身投入角色。既重视体验,又善于表现。她的艺术表演是力求深刻体验、准确地把握角色的内心世界,寓情理于形式赋程式以生命,真实的表现角色的思想感情,塑造出有血肉更有灵魂的舞台艺术形象。
为了把人物演活,丁果仙经常请人给她讲述历史故事,熟悉戏中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同时,还经常注意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如她在《
卖画劈门》中,把穷画师白茂林对罪恶势力的反抗精神表现得那样淋漓酣畅,感人至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把自己对旧社会的愤懑心情和不平之慨倾注进了角色的身上。
丁果仙既重视对人物的分析和体验,又善于把唱、做、念等艺术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使用表演程式,寓情理于形式,赋程式以生命,真实动人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她在传统剧目《八件衣》“闹公堂”一折戏中的表演,就是明显之一例。丁果仙同志巧妙地运用表演程式,把杨知县的心理刻画得细致人微,十分深刻。戏一开始,窦氏父女击鼓后,杨知县手捧纱帽上堂的动作,一般都是扫一眼窦氏父女,用手一指,连忙入座审问官司。而丁果仙在运用这一传统程式时却给它增添了新的内容。
艺术成就
晋剧须生唱腔的改革
丁果仙对晋剧须生唱腔的发展,体现在使唱腔更加丰富,依据剧情和感情的发展需要来设计唱腔,并且以“按字行腔”为追求,改变拖腔虚词的唱法,注重唱段板式的层次布局等方面,极大地完善和发展了晋剧的须生唱腔。
如在晋剧“四股眼”(或称平板、慢板)板式的改革方面,丁果仙的唱腔继承了男艺人唱腔简朴的特点,但是也有一些自身的变化。开始按照剧情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唱腔。例如在《芦花》的“儿跪倒,父施礼,善人莫恼”这一句【四股眼】唱腔的首句帽子,她打破了【四股眼】的原本节奏。使用了一个接近七拍的长音拖腔,唱出了阂德仁对对李氏的怨恨和对阂损的怜爱。丁果仙充分挖掘了【四股眼】一唱三叹的特点,即使是【四股眼】的“首句帽子”和以往盖天红的唱法也是大有变化。
丁果仙对于晋剧须生唱腔的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对于板式布局的变革。丁果仙前辈艺人的板式布局有着一定形式上的规范,例如一个板式,唱几句,要转到另一个板式。但是丁果仙20世纪50年代唱腔的板式布局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做到板式的快速转换,这种板式布局更好地发挥了每一种板式的表情特征,使得整段唱腔更加生动形象。
另外,丁果仙还对
京剧等兄弟唱腔进行了吸收融化,且总结除了具体的三条经验:一、唱腔的创新必须以“唱情”为其明确的目的,绝不能盲目地乱改胡创。既要反对老腔旧调一成不变唱到底,又要反对单纯追求新鲜的猎奇做法,信手拈来的奇腔怪调。二、唱腔的创新必须一腔一调一点一滴地逐步进行,在反复的艺术实践中接受观众的检验,凡为广大群众乐于接受的东西才能保留下来,流传开去。三、唱腔的创新必须不丢本剧种的特色,吸收兄弟剧种的唱腔,要用本剧种的演唱口角(即发声方法、发音部位和口形)。这样,才能使新腔和旧调贴切自然地融为一体。
丁派唱腔的确立
丁果仙的唱腔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时期是30年代至50年代,据留存下来的音像资料可知,在这个时期,她行腔以继承男伶唱腔风格为主,主要在高音区行腔,虽然有了一些新的创造但是唱腔仍显简朴。而这种现象在50年代得以改善,这个时期的丁果仙唱腔苍劲浑厚,以中音区为主,并在唱腔上有许多的新创,行腔更加游刃有余,并且灵活多变,形成了鲜明的唱腔风格。丁果仙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唱腔,即为她所独创的“丁派”唱腔。
丁派继承人的培养
在丁果仙从艺几十年的时间里,她四处讲学教徒,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们。除此之外,丁果仙对于晋剧后生力量的培养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丁果仙先后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如名震四方的丁果仙七大弟子:
马玉楼、
张鸣琴、
刘汉银、阎惠珍、
白桂英、武忠、刘宝骏。在晋剧表演舞台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以致出现了“十生九丁”的局面。丁果仙一枝也成为晋剧须生最有传承力和影响力的一脉。
个人生活
1909年丁果仙生于
河北省辛集市翰林村。3岁那年,父亲病逝,母亲带着3个孩子乞讨为生,后来,母亲把她卖给本县丁家村的一户人家。1912年腊月,养母病逝。翌年,养父把她转卖给在太原做小生意的堂兄丁凤章。不久,丁凤章又捡回来一个小女孩。因年龄差距很大,丁凤章夫妇让两孩子喊他们爷爷、奶奶。
1925年冬天,在
太谷区马连滩原11号院,丁果仙嫁给了曾主管太谷税务的冀午斋。1926年10月,丁果仙生下来一个男孩,准备起名叫冀垚,但这个孩子生下来就夭折了。1934年冀午斋去世,后丁果仙和记者任秀峰结婚。
社会任职
历任
太原市戏剧学校校长、太原市晋剧团团长、
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剧学校校长。
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山西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常委,山西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后人纪念
1979年,
太原市文艺界举行了“丁果仙诞辰70周年纪念座谈会”。
牛桂英、
郭凤英等同时代艺术家出席了会议,追忆往昔。丁派传人进行了丁派艺术专场演出。1981年,
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太原双塔寺烈士陵园隆重举行了丁果仙骨灰安放仪式。一千多文艺工作者到场参加吊唁。
1999年,电视连续剧《丁果仙》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和
山西广播电视台分别播出,使丁果仙之声誉不再局限于戏迷群体。2009年12月,丁派艺术专场赏评演唱会在
山西省演艺中心隆重举办,纪念丁果仙诞辰100周年。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之前将所属实验剧场命名为丁果仙大剧院,剧院年久失修,2019年11月11日已开工改建。
2021年3月,“芳华永在——晋剧大师丁果仙历史影像展”在南肖墙关帝庙(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交流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共展出丁果仙珍贵老照片100多幅及丁果仙的戏服、书信、演出海报、唱片、画作等珍贵老物件。
个人作品
丁果仙代表剧目有《双罗衫》(饰姚达)、《日月图》(饰白茂林)、《走雪山》(饰曹福)、《八件衣》(饰杨知县)、《蝴蝶杯》(饰田云山)、《捉放曹》(饰陈宫)、《串龙珠》(饰徐达)、《空城计》(饰诸葛亮)、《芦花》(饰闵德仁)等。
人物荣誉
人物评价
她被迫学艺,唱戏却成为他一生的挚爱,自登上“舞台”,她那传奇的戏剧人生便从此开启。她视山西梆子为生命,她开创的流派艺术和精湛的艺术技艺也堪称晋剧发展史上的奇迹。(山西省戏剧研究所 荆晶评)
人物轶事
不给日本人唱戏
1937年,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太原市被日军占领。丁果仙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决心不给日本侵略者演戏,换上
长袍马褂、扮作商人,与丈夫任秀峰一道离开太原,隐名埋姓。在
忻州市一个偏僻山村住了下来。
既为严师,又作慈母
丁果仙对待教学,态度非常严肃、认真,而且富有耐心。她在给学生授课之前,总要求他们明确学习戏曲的目的。她告诉学生,旧社会学唱戏是为了吃饱穿暖。现在进入新社会了,艺人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戏曲是要
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演戏。她要求学生,不管练功还是排戏,都必须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允许相互间交头接耳。她曾送给学生两个字一“横”和“恒”,即学习艺术必须“横下一条心”并“持之以恒”。
面对一群年龄很小就离开父母来学艺的孩子,丁果仙像慈母一般关爱着他们,经常向他们问寒问暖。她虽然平时工作很紧张张,但只要一来到学校,总会抽时间到学生宿舍转一转,询问他们需要些什么,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一次,丁果仙来到一个男生宿舍,一个学生正在洗脚,看见丁校长来了,很不好意思,正要把脚抽出来,她赶忙按住,笑着对他说:“洗丫子呢,好,洗脚讲卫生呀。”然后又对其他人说:“大家每天练功后,都应该泡泡脚,这样能够舒筋活血,睡觉也会很香的。”
1963年,丁果仙患了
肺气肿,住进了医院。学生们趁周末休息去探望她。由于需要静养,医生不让多说话。但是丁果仙一见到学生就非常高兴,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当学生们向她告别时,她硬是让他们将烤在
暖气片上的馒头、
发糕都带上,并嘱咐他们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