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鼎,江苏武进人。淮阳道,早年以治淮事为时任
两江总督端方所赏识,又以同乡关系攀附度支部大臣盛喧怀。恰因湖南巡抚岑春萱以湘省抢米风潮被劾,继任湘督。1911年5月,铁路风潮起,与川督
王人文上本保奏筑路利弊,为上所忌,调任陕西巡抚,未到任,清廷崩。民国后,与家乡隐居,以遗老自命。
杨文鼎(1852~1911),字俊卿,伍淡如次子。二十岁前,受业于山阳黄天河,
光绪二年(1876)举副贡。光绪五年(1879)应顺天乡试,中
举人。次年南归,以世谊见
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颇重其才,留他在督府为幕僚。在总督府数年间,举凡李鸿章有关吏治、军政、河工、外交方面的奏议,半数出自文鼎之手。光绪二十一年(1895),李鸿章入阁视事,王文勤继任
总督,留文鼎继续充任幕僚。后以劳绩出任
静海区、
正定县、洲等州县官。光绪二十四年(1898),
瓜尔佳·荣禄任直隶总督,向李鸿章求才,李力荐文鼎,文鼎推辞,也不往谒荣禄。荣禄下车伊始即首先延见文鼎,委以总文案。七月,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十月,
喜塔腊·裕禄继任,仍留
文鼎总文案。十二月,“以候选道奉廷寄,破格召见”①,先是浙江巡抚刘树棠请训于
慈禧,慈禧命其举贤能,刘曾举荐文鼎,故有此举。慈禧召见文鼎时,“详询北洋政治逾三刻,末问
四川省蛮子猖,应剿应抚,对称:‘剿则玉石俱焚,抚之为宜。’”②颇合慈禧心意,慈禧悦,欲命补
陕西省粮道缺。(军机大臣)刚毅忽奏:“陕粮事关旗饷,
汉族不宜”。遂改内记名简放③。过了一年,不见简放,有人劝文鼎禀告军机处,以通其意于慈禧。文鼎“笑谢,竟听之”后授
福建省盐法道。闽浙总督
许应骙重其才,委以兼管武备学堂、洋务局和营务处等要务;遇要事必征询其意见,旋升任福建按察使,兼各局总办九职,后因许应被革职受牵连而降为后补
道员。不久,闽浙总督李勉林调赴江南,委文鼎“署总文案,兼领筹防局”⑤。李死,调任学务处总办。
光绪三十年(1906)初冬,准扬大水,数万灾民拥至
淮安市求赈。当地官吏昏庸渎职,束手无策,
两江总督托忒克·端方命江苏藩司继连溪说文鼎出任淮扬道员兼领总赈务,文鼎允诺,主张宽筹赈费,确保赈济。端方采纳其建议。奏请清廷委文鼎领淮扬道兼领总赈务。文鼎到任时,“灾民已集数十万,加年饥,淮属十余县流亡者愈众,结棚栖地,绵延数里”⑥,文鼎闻江北提督
荫昌“慷爽敢任事,欲商以库银数万两应急需”⑦,就请昌共登淮阴县城远望。时冬月将尽,廕昌见“万头扰攘,哀声喧动”⑧。为之色变。文鼎见昌状,进言道:在今灾区水退之际,宜迅速遣散灾民,使之恢复旧业。不这样做,将可能产生五种严重后果:“冬雪瞬降,薄棚难支,将虞冻压以毙,一也;海州民‘悍’多‘盗’,一旦揭竿,未遑备御,
玉石同焚,虑酿钜变,二也;及今不遣,来岁春耕无望,是冬赈未已,加以春赈,安得如许物力,宁忍视民坐毙,三也;灾黎过多,春疫之作,不可不防,四也;席棚数里,伐木为炊,不幸失慎,连营何堪。五也。请即动库帑,以多分资遣,余则留赈,庶易为力。”①廕昌然其言,当即允诺,并与
托忒克·端方奏报清廷,获准动支库银赈灾。于是,每一灾民发给五日粮,并开具证明,嘱各县“闻赈归来,俾就县领粮”②然后,按极贫次贫分别救济。次年春,灾民尽数返乡,聚集
淮安市灾民,老弱者先后病亡千余人,“产婴儿三千余口”③赈毕,剩银八万余两。其幕僚拟并案报销,中饱私囊,文鼎坚持不可,统统交回藩库。
文鼎赈灾有功,复按察使职。寻简授
贵州省按察使,未到任调湖北按察使。不久,署布政使,护督印,旋任湖北布政使。
宣统元年(1909),
长沙市春旱,米贵如珠,民不聊生。又英领事修缮馆舍,向属湘工承揽,此时改雇鄂工,湘工不满,米荒人怨,激起民变。愤怒的群众焚毁教堂及衙署。
巡抚岑春蓂、藩司庄衡不能制止,谣言四起,“一日数扰,清廷震动。”④遂命文鼎任湖南巡抚,率副将
黎元洪乘楚材舰赴任。“过
岳州,英领事登见,要求比照庚子事例赔款惩官,词色激烈。”⑤文鼎严词拒绝。抵长沙,拂晓接印上任,布告安民,宣告湘民素来善良,某奉命任湖南巡抚,朝廷拨银三十万两平抑粮价,对于“肇事”者,惩“首要”,免“胁从”,保护教堂,望各安生业。于是谣言渐息,事态徐平。事平,自抚、藩以下多免职,惩邑绅数人;“肇事”者,杀“首犯”一人,余“斥释”,教产查明议赔。湖广总督
博尔济吉特·瑞澂主张严劾
岑春蓂等,文鼎力持宽减,数次争议不休。最终以不能允许外人干涉中国内政,满足英领事的无理要求,日后留下棘手的外交问题为由,瑞澄才答应结奏。
在湖南
巡抚任内,文鼎
吕振羽东三省总督
锡良、云贵总督
李经羲、
伊犁府广福、
察哈尔省都统爱新觉罗·溥良、新疆巡抚联魁等十八省封疆大吏联名致电军机处,奏请实行“立宪政治”。主张同时成立
内阁和国会50。
宣统二年(1910)六月,调任陕西巡抚,就任前告假省墓,因时局动荡,未莅任。三年(1911)冬,于
上海市病逝,终年五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