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应(1832年—1903年),字昌德,号筠庵,广东番禺县(今广州市
高第街)人,曾任户部、吏部、工部、
礼部大员,
闽浙总督兼
福州将军及船政大臣等职。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年)许应骙中
举人;道光三十(1850年)年成
进士,之后入
庶吉士。光绪六年(1880年),奉旨充“
会试”副总裁,这是有科举考试以来广东人充当“会试”总裁的第一人。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许应骙则极力反对,主张将经济科并归于八股。
戊戌变法失败后,八月二十八日(10月13日),许应骙被
慈禧升许为
闽浙总督,准予仍在紫禁城骑马,并在西苑门内骑马,以示优宠。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许应骙与
总督李鸿章、
山东巡抚袁世凯参加“
东南互保”,破坏和阻碍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向南方发展,使
八国联军得以集中力量向北方进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清代遂令许应骙开缺回籍。许应骙归里后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家乡病逝。
许应骙在
同治元年(1862年)参加修《文宗显皇帝实录》,书成,授冼[xiǎn]马,他还著有《谕折汇存》《许尚书奏议》等书。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许应骙,生于
爱新觉罗·旻宁十二年(1832年),8岁即被录取为县学生,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年)中
举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虚岁十九的许应骙就中了进士,之后入
翰林院做
庶吉士。咸丰三年(1853年),散馆考试授检讨。
仕官经历
同治元年(1862年),许应骙参与纂修《文宗显皇帝实录》,书成,授冼马。以后,历任翰林院侍读、
侍讲学士、詹事府左右庶子、署
国子监祭酒。光绪元年(1875年)充
福建省乡试正考官,次年被授予
甘肃省学政。不久,又升为
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光绪六年(1880年),奉旨充“
会试”副总裁。这是有科举考试以来广东人充当“会试”总裁的第一人。后又历任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
吏部左侍郎等职。
光绪十七年(1891年),许应骙奉旨任仓场侍郎,认真查办仓场积弊,使“南新仓颗粒无亏”。光绪十八年(1892年),朝廷特赏许应骙可以在故宫骑马。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又任都察院
御史。次年,晋升为工部尚书、“
殿试”读卷阅卷等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许应骙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但由于他不通外情,遇外交涉事则束手无策。因此,不能胜任外交事务之职,是年转礼部尚书。
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之后,
光绪帝接受了
康有为、
梁启超的维新主张,锐意改革,力图振兴国家。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御史
宋伯鲁上书请废八股,建议将经济岁举与正科合并。然而许应骙则极力反对,主张将经济科并归于八股。五月初二(6月20日),宋伯鲁、
杨深秀联衔上书弹劾许应骙“庸妄狂悖,腹非朝旨”,要求罢黜他。光绪帝让他按照所参各节回复,五月初四(6月22日),他回复光绪帝的奏折中,除了反对宋伯鲁、杨深秀所劾各款外,还对维新派首领
康有为进行肆意诬蔑攻击。对于百日维新期间,
光绪帝准许官民直接上书言事,但是许应骙等人则百般阻挠不肯代送,诬称王照咆哮公堂。七月十九日(9月4日),光绪帝遂将许应骙、塔怀布等六人革职。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1898年10月13日),
两江总督刘坤一以许应骙“首发康有为之奸”,请“立予超擢”,电奏朝廷。
慈禧即擢升许应骙为
闽浙总督,准予“仍在故宫骑马,并在西苑门内骑马”,以示“优宠”。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许应骙奉旨兼署
福州将军、船政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许应骙与
总督李鸿章、
山东巡抚袁世凯参加“
东南互保”,破坏和阻碍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向南方发展,使
八国联军得以集中力量向北方进攻。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奏陈采用西法十一条,电约许应骙一同上奏。然而许应骙认为“泰西政要名目繁多,不合
国情民意”,拒绝应约。他还回复陈“对政八策”,说什么“勿使
中原地区一变而为西洋风俗”,反对变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御史李灼华上奏弹劾许应骙督闽积弊甚深。朝廷令张之洞查复。张之洞复奏言所参各节皆无实据,主张免议。清廷仍诏命部议处,遂令许应骙返回广东番禹,许应骙回归之后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光绪二十九年病故。
相关事件
礼部六堂官事件
慈禧在百日维新初期对
光绪帝所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默许的。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曾12次前往
颐和园听训。据苏继祖《
清廷戊戌朝变记》记载:“皇上自四月以来所有举办新政,莫不先赴太后前禀白,而后宣示,虽假事权,并未敢自专也。每有禀白之件,太后不语,未尝假以辞色;若事近西法,必曰:‘汝但留祖宗
牌位不烧,辫发不剪,我便不管。’”慈禧与光绪的矛盾,不在变与不变法,而在权力的争斗;维新派与守旧派的矛盾冲突。直到
礼部主事、维新派人士王照上疏建议
光绪帝和
慈禧游历
日本诸国,以考察各国情况,从而开拓眼界。这一建议,遭到
礼部尚书叶赫那拉·怀塔布、许应骙的反对,不肯向上传达这个建议,并阻挠
王照上疏。光绪得知后勃然大怒,因为按照新政的改革措施,
巡抚大臣是不能阻挠各级官吏上书的,他认为这是守旧大臣公开挑战新政。为了立威,光绪帝在9月4日下令将怀塔布、许应骙、
堃岫[kūn xiù]、
徐会沣[xú huì fēng]、
溥颋[pǔ tǐng]、
曾广汉等阻挠变法的六堂官全部罢免。
许应骙在兰州逸事
许应骙作为主管一省教育的官员负责推动甘肃的教育发展,出台了多种政策“鼓励选拔各地的学生还到兰山书院监督学生考试(兰山书院是当时兰州城内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一所办学质量非常高的书院)他特地对兰山书院予以重奖。他为了给在甘肃做官“经商的
广东省人建立一个联络的地方,并联络在兰州的粤人“在南府街(今天的金塔巷)买了三院房子建起了广东会馆。
许应骙奏筹设大学
在
戊戌变法时,许应骙成为保守派的代表,被称为戊戌黑旋风。但这位“戊戌黑旋风”并不拒绝新生事物,当时
京师大学堂的地址,就是他和
爱新觉罗·奕劻[yì kuāng]选定的。
人物作品
许应骙在
同治元年(1862年)参加纂修《文宗显皇帝实录》,他还著有《谕折汇存》《许尚书奏议》等书。
人物轶事
许应骙葬母
许应骙的母亲不是正室,按照族规和祖制,其母死后棺材不能从家庙的中门抬出。这件事情让他非常气愤,于是便质问族人自己能不能从正门中出去,族人的回答是堂堂一品官员,当然可以从正门中出去。于是,他就坐在母亲的棺木上,让人连带棺一起抬出去。众人只得眼睁睁看着他坐在母亲的棺木上从正门抬出
许姓家庙。
许应骙搬家
许应骙回到
广州市后,便从
高第街搬了出来,在广州白鹅潭畔建造了一所很具规模的私家园林“后乐园”,现在的
海珠区还有一条“后乐园街”。
人物关系
后世影响
许氏家族重视教育,在
清代,最重要的就是读书当官,许氏也不例外,
私塾教育成了家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许氏后代多由严师培养,而许家除了读书教育,还教做人的原则。民国初年,许应骙的后人举家南迁到香港,日本人攻占香港之后,曾经在这位清朝重臣后人的门上贴有一张“立入严禁”的告示,由此不仅他的后人免遭了战祸之苦,而且许应骙的遗物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遗物中有一品
朝服,现在还由他的后人收藏。
后世纪念
就如何保护许地名人故宅,
鲁迅的长孙
周令飞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说,目前第一步要做的是对许地的保护,即对于一些
危房进行修缮、加固。由于许地已经经历了250多年的历史,而在这期间,许地出了很多杰出的名人,所以家族成员就表示要建一个许地群居地,以纪念名人名事。第二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征集文物。像许地这样,拥有集中的民间建筑,又有不少名人居住过的地方,在
广州市是首屈一指的,所以抢救许地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举措。许地处于广州市传统中轴线的核心区域,市、区政府也非常重视,对于
越秀区政府将许地周边地区建设成为一个集旅游、文化、悠闲的区块,他非常赞成。许氏家族一方面希望把许地保护下来,另一方面希望能把许氏家族的历史展示出来——成立一个广州许地的纪念馆或博物馆,把
岭南文化、许氏文化等展示出来,同时,也把广州一些相关的特色文化都浓缩到里边来。不过,还没有大家都比较认可的方案。
周令飞还说,许氏家族正在寻求海外资金的支持,以减轻政府的压力。
许拜庭长子
许祥光于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1849年)率族人在
高第街修祠堂、建大宅,此后许氏子孙在此聚居,世称“许地”,终成
广州市近代第一大家族。
拜庭许大夫家庙中心已改为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市政府拟将这里改建为许地博物馆,展示广州近代革命史中与许氏家族有关的荣耀历史。
人物评价
许应骙也并非一无是处,当时筹办
京师大学堂,他和
爱新觉罗·奕劻跑遍了北京城里城外,最后选中地安门的
沙滩后街。
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成为唯一保留下来的新政。——(
凤凰新闻客户端 评)
百日维新中,许应骙站在守旧派的一边,被后人称为“戊戌黑旋风”,强硬得连光绪都感到头疼。——(凤凰新闻客户端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