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ius (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是
植绥螨科钝绥螨属的一种
欧洲尘螨,雌螨背板光滑,仅前缘有刻纹,雄螨背板长210-240微米。该物种分布于中国的湖北、
辽宁省、
河北省、
山东省、
江苏省、
湖南省、
福建省、
贵州省、
云南省等地,对棉花等农作物造成危害。拟长毛钝绥螨的取食活动与生殖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取食获取的绝大部分物质和能量用于繁衍后代。
基本信息
中文名:拟长毛钝绥螨
拉丁学名: Amblyseius (Amblyseius) pseudolongispinosus Xin, Lang et Ke
属: 0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态特征
雌螨:背板光滑,仅前缘有刻纹,长290-340毫米。背刚毛对,其中:背中毛6对,侧列毛9对,亚中毛2对,亚侧毛2对在盾间膜上,D1和D6光滑、短小,其余各毛具微弱小刺,且较长,其长度均大于或等于其邻近两毛之间的距离,18毛的长度约等于19的1/2。胸板具胸毛3对。胸后毛在小骨板上。腹肛板长大于宽,具网纹,肛前毛3对,孔距18.50微米(下同)。有4对毛在腹肛板周围的盾间膜上。长形的足后板2对。肢定肢3—4齿,钳齿毛1根,动趾2齿。受精囊主管长,囊颈室膨大成结节状。气门沟伸至D1与11毛之间。足Ⅳ基节上具巨毛1根。下列刚毛的长度(微米)是:D120-22.50。D250-52.50,D357.50-60。D466.25-71.25,D572.50-82.50,D68.75-10,1160,1262.50-67.50,1370,1470-77.50,15 72.50-77.50,1670-76.25,1757.50-60.1835-42.50,1.q80-90,M130-33.50,M272.50-77.50.S152.50-53.50,S257.50-63.75,V1170-78.75。
雄螨:背板长210-240微米,宽145-180微米。亚刚毛2对在背板上。腹肛板盾形,具网纹。肛前毛3对。肛前孔1对。导精趾“T”字形。下列刚毛的长度(微米)是:D112.50-15,D232.50-37.50,D342.50-45,D452.50-57.50,D557.50-60,D67.50-8.75,11 42.50-45,1240-43.50,1350-52.50,1467.50,1557.50-62.50.1652.50-55,1737.50-42.50,1825-27.50,1960-61.50,M125,M256.25-57.50,S1286.75-35,S235-37.50。
卵:椭圆形。乳白色。
幼螨:体长约191微米;体宽约144微米。足3对。背板前后2块。前背毛9对,后背毛1对。
第一若螨:体长约221微米;体宽约181微米。背板2块。背板毛共17对。
第二若螨:体长约274微米;体宽约204微米。背板毛共17对,但肛前孔明显可见。
生物学特性
(1)历期:在室温条件下,以
白蜘蛛为食物,拟长毛钝绥螨各个发育阶段的平均历期是;卵期1.59天,幼螨期0.54天,若螨前期0.86天,后若螨期0.87天,产卵前期1.13天,全世代历期为5天(张乃鑫等,1983)。
拟长毛钝绥螨各个发育阶段历期的长短,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温度呈负相关。由卵一若螨的历期在18℃时为12.58天,22℃8.79天,26℃5.72天,30℃3.66天,34℃3.54天。
在相同温度下,发育速度比朱砂
叶螨快2倍,因此,在棉田内,只要条件适宜,能够很快形成较大
种群,控制叶螨的危害。
湿度大小对拟长毛钝绥螨卵的孵化有很大影响。根据试验,当相对湿度在17%时不能孵化;在32%时孵化率只有12%;在53%时孵化率为14%;在76%时,为98%;在94%和100%时,孵化率均为100%。
湿度对幼螨至成螨的成活率亦有较大影响,当相对湿度在29.50%时,成活率为0;在50.50%时,成活率为19.10%;在75.50%时,成活率为42.90%;在92.50%时,成活率为70.80%。
(2)繁殖:拟长毛钝绥螨的雌螨一生必须经历多次交配才能达到最大产卵量。在34℃下,当交配一次的个体
日产汽车公司卵量开始下降时,接入成螨后,有80%个体的日产卵量随即增加,而未再交配者日产卵量继续下降;在个体停止产卵后若再次交配,则50%个体恢复产卵。在30℃下,交配一次的雌成螨一生总产卵量为61.43粒;交配二次者为65.70粒;交配三次者为68.24粒(张爱农,1989)。
雌成螨在交配后迅速达到最高日产卵量。其日产卵量的多少与温度关系密切。在18、22、26、30和34℃恒温下,日产卵量分别为2.10、3.50、4.30、6.40和6.90粒。
湿度可影响成螨的产卵量和死亡率,相对湿度在29.50%、50.50%、75.50%和92.50%的情况下,其单雌日平均产卵量和死亡率分别是:1.54粒和63.60%;1.96粒和20%;3.49粒和10%;2.95粒和9.10%(张乃鑫等,1983)。
(3)
捕食:拟长毛钝绥螨可以捕食多种
叶螨,对叶螨的捕食量与发育阶段有关。一生总计捕食
棉红蜘蛛卵372.79粒。其中若螨期为8.70粒,仅占捕食总量的2.33%,日均捕食量为2.75粒。雌成螨在第一次交配之后,捕食量迅速上升为最大值,并连续保持10天,产卵前期和产卵期的捕食量为321.46粒,占86.23%;产卵后期,日均产卵量迅速下降,基本维持在1.34粒,其捕食量仅占总量的11.44%。显然,雌螨的产卵前期和产卵期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
捕食阶段。因此,
捕食螨的取食活动与生殖活动密切相关,其通过取食所获取的绝大部分物质和能量用于繁衍后代。
地理分布
相关文献
唐斌,张帆,陶淑霞,熊继文. 中国
植绥螨科资源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4,(6).
徐国良,黄忠良,欧阳学军,
吴洪基 中国植绥螨的研究应用[J]. 昆虫天敌,2002,(1).
赖开平,
韦绥概 农药对捕食螨的影响研究概况[J]. 广西植保,2002,(3).
于晓,徐加利,范青海. 中国
叶螨抗药性研究进展[J]. 武夷科学,2001,(0).
陈文龙,
顾振芳,孙兴全,王慧.
尼氏钝绥螨的室内繁殖及其对
白蜘蛛捕食作用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学报,1996,(2).
贺丽敏,于丽辰. 利用
植绥螨科防治
欧洲尘螨研究进展[J]. 河北果树,1996,(4).
缪勇,
郑炳宗 几种
杀虫脒(螨)剂对拟长毛钝绥螨的毒力测定[J]. 昆虫知识,1996,(5).
张新虎 甘肃省捕食螨及其优势种概述[J]. 甘肃农业科技,1995,(11).
王念英,郭玉杰. 14种农药的非致死浓度对拟长毛钝绥螨繁殖和定居的影响[J]. 中国生物防治,1995,(2).
董慧琴,杨琰云,梁来荣. 二种植绥螨对
棉红蜘蛛利他素定位反应的比较[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4).
陈文龙,何继龙,
马恩沛,沈允昌. 应用
尼氏钝绥螨防治大棚草莓上硃砂
叶螨的研究初报[J]. 昆虫天敌,1994,(2).
吴孔明,刘芹轩. 朱砂叶螨抗氧化
乐果品系选育及遗传分析[J]. 生态学报,1994,(4).
孙绪良,
周成刚,刘玉美,张小娣. 生态
因子对针叶小爪螨的影响[J]. 森林病虫通讯,1994,(1).
徐学农,梁来荣. 拟长毛钝绥螨交配行为及生殖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1).
石纪茂,余华星,杨士德. 拟长毛钝绥螨的生物学特性及
捕食作用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1992,(10).
周爱农,
张孝羲 拟长毛钝绥螨与硃砂
叶螨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干扰作用和搜寻效率[J]. 生态学报,1991,(1).
柯励生,杨琰云,
忻介六 拟长毛钝绥螨抗
乐果品系的筛选及遗传分析[J]. 昆虫学报,1990,(4).
金道超,
关惠群 贵州果园益螨资源初考[J]. 贵州农业科学,1990,(2).
周爱农,张孝羲. 拟长毛钝绥螨与硃砂叶螨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功能反应和
捕食过程[J]. 昆虫天敌,1989,(4).
周爱农,
张孝羲 拟长毛钝绥螨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1989,(4).
吴千红,陈晓峰. 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ius pesudolongis-pinosus)对
棉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捕食效应[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
柯励生,杨琰云. 拟长毛钝绥螨(Acari:Phytoseiidae)核型研究[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4).
邹萍,高建荣,
马恩沛 拟长毛钝绥螨食性和
捕食量研究[J]. 昆虫天敌,1986,(3).
刘海淋. 拟长毛钝绥螨初步观察研究[J]. 中国棉花,1983,(3).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