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料镇,隶属于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地处汝州市西南部。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寄料镇境域属三区;1989年1月,由寄料乡改为寄料镇。截至2018年末,寄料镇
户籍人口为67438人。截至2020年6月,寄料镇下辖34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地
寄料村38号。
截至2018年末,寄料镇有工业企业26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9个。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三区。1949年,改为梨园区。
1956年3月,改为寄料中心乡。
1970年5月,属杨楼公社。
1970年9月,杨楼公社析置寄料公社。
1984年1月,由寄料公社改为寄料乡。
1989年1月,由寄料乡改为寄料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寄料镇地处
汝州市市西南部,东与
蟒川镇相邻,南与
鲁山县背孜乡接壤,西与
洛阳市汝阳县小店镇毗邻,北与杨楼镇相接,距汝州市区37.5千米,区域总面积177.4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寄料镇背靠
伏牛山余脉
外方山(
岘山、
汝州市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
丘陵为主;南部为伏牛山余脉,
平均海拔在800—1165.8米之间,境内最高峰的
岘山为汝州境内最高点,海拔1165.8米;最低点位于温楼村西炉沟河,海拔280米。
气候特征
寄料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635.4毫米,无霜期213天。
水文
寄料镇境内河道有炉沟河、
燕子河、荡泽河;炉沟河为
北汝河主要支流之一,全长24.4千米,自南向北蜿蜒穿过寄料镇,途经杨楼乡注入北汝河;燕子河发源于
蟒川镇木厂村,流经镇域后注入滕口水库,境内全长5千米;荡泽河发源于
岘山,流经镇域后进入
鲁山县境内,全长12千米。
自然资源
寄料镇境内主要资源有煤炭、石墨、
铝矾土、
重晶石、金、银、铜、铁、等20多种,其中煤炭储量4000万吨,已开采3000万吨;铝土储量8000万吨。2011年,寄料镇有耕地53495亩,人均0.7亩。
行政区划
1997年,寄料镇下辖34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下辖34个行政村,下设35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寄料镇下辖3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
寄料村38号。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总人口有7379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000人,城镇化率40.7%;总人口中,男性38088人,占51.6%;女性35711人,占48.4%;14岁以下15830人,占21.5%,15—64岁51770人,占70%;65岁以上6199人,占8.5%;以
汉族为主,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3人。截至2017年末,寄料镇常住人口为53973人。
经济
综述
2006年,寄料镇实现企业总产值3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为28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300多万元。
2009年,寄料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亿元,占目标的102%;地方财政收入4621万元,占目标的103%。
2011年,寄料镇财政总收入3427.6万元,比2010年增长3.1%;人均财政收入647元,比2010年增长2.3%。
截至2018年末,寄料镇有工业企业26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9个。
农业
2011年,寄料镇农业总产值3.1亿元,比2010年增长2.1%,农业增加值1.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8%。寄料镇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红薯、谷子、高粱、
豆类。2011年,寄料镇生产粮食2.5万吨,人均700
千克。寄料镇主要
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花生、芝麻、油菜、麻类、蔬菜、瓜果等;
种植业形成了以程庄、张坡等村为中心的烟叶种植基地,以平王宋、赵沟等村为中心的250万株红果基地;以黄柏、坡根等村为中心的5000亩
花椒基地,以董沟村为中心的提子葡萄基地,以蔡沟、拉台等村为中心的食用菌基地;养殖业形成了以周庄为中心的肉牛养殖基地,以李店村为中心的
波尔山羊养殖基地。
工业
2011年,寄料镇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比2010年增长22.8%,
工业增加值49.6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6.5%。寄料镇已形成
洗煤厂、
铝矾土矿、机械制造、民用建材等行业。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百万元以上项目15个;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
商贸
2009年,寄料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300万元,占目标的101%。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商业网点1100个,职工5250人。2011年,寄料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7亿元,比2010年增长5.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1亿元,比2010年增长3.6%。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2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各类存款余额为3.42亿元,比2010年增长8.7%,各项贷款余额0.57亿元,比2010年减少12.6%。
电信业
2011年,寄料镇电信业务收入为30万元。
社会
教育
2007年,
中招考试中,寄料镇上重点线48人,为有各级职业类学校输送新生110人;中学入率达到97%,小学入学率达到100%,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小学10所,在校生4506人,专任教师22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有初中3所,在校生1765人,专任教师14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9%。2011年,寄料镇教育经费达10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0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文化中心1个,文化大院16个,文化书屋10个;有民间艺术团体20个,其中铜器队3个、秧歌队5个、腰鼓队3个、
唢呐班5个、业余剧团2个。
医疗卫生
2003年元月1日,寄料卫生院新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寄料卫生院实现了整体搬迁。寄料卫生院新址位于寄料高庙村庙洪线西侧,占地面积11056平方米,
建筑面积4989平方米,绿化面积5680平方米;有职工40余名,其中中高级职称23名。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个,其中有镇卫生院1个,门诊所35个;病床7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6张;专业卫生人员11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人。2011年,寄料镇
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万人次,住院手术153台次,出院病人0.13万人次。2011年,寄料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5万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0。
社会保障
2011年,寄料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10户,人数2730人,支出240万元,月人均73.3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0人,支出19万元,比2010年增长0.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81人,支出25.7万元,比2010年增长0.06%;农村医疗救助4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
农村医疗保险267人次,共支出0.8万元,与2010年持平;农村临时救济45人次,支出2.25万元,比2010年增长10%。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70千米,投递点220个,乡村通邮率100%;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宽带接入用户220户。
2005年,寄料镇村村通公路修筑14.7千米;2006年,修筑村村通公路70千米;2007年,修筑村村通公路15.4千米。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安装
太阳能路灯107盏,铺设地面
彩砖8700平方米,硬化小街小巷道路5千米。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量5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91%;有垃圾处理厂1座、
污水处理三级沉淀池1座;清理河道3.5千米,修建河坝1.5千米。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拥有3.5万伏及以上
变电站1座,有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2600兆伏安,有高压输电线路6条,总长度167千米,总用电负荷为17695千伏安。
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公园1个,花坛2个,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人均绿地0.68平方米。
交通
寄料镇有238省道过境、与县道小北线十字交会。截至2011年末,寄料镇有县乡道路长200多千米,先后修建了吕蔡线(吕庄一岘山风景区)、通往
汝州市九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主干道、冶太线、车冯线等。
文化
地名由来
寄料镇因
东汉时,
刘秀征战
王莽,曾寄存草料于境内而得名。
文物古迹
寄料镇境内有100万年前的张湾人类文化遗址,九峰山楚长城遗址、来安寨遗址、汉光武帝刘秀征战的宿营地—宿王庙以及
清代高官郭御史墓等古迹。
旅游
景点
寄料镇有九峰山风景区、岘山风景区和来安寨风景区等风景名胜;镇南
岘山是古
汝州市八景之一的“岘山叠翠”。
九峰山风景区,为省级森林公园,景区面积约5平方千米,有玉皇庙、
楚长城、
擂鼓台、
梳妆台、神仙洞、
九女峰、
马刨泉等景点。
获得荣誉
2018年,寄料镇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寄料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