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华(1890年9月23日—1979年7月5日),字润章,是一位河北昌黎人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于1918年获得
图卢兹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并在1922年获得
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李书华曾在
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并在1926年至1929年期间担任
中法大学代理校长。他还曾在
北平大学担任副校长和代理校长,并在1929年至1931年期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此外,他还在北平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并在1943年至1945年期间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50年至1951年期间,他在巴黎大学和
法兰西学院从事“大分子”研究。1951年至1952年期间,他担任德国
汉堡大学的访问教授。1953年,他移居美国,在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李书华于1979年7月5日在纽约去世,享年89岁。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极化膜渗透性实验研究,证实了离子通过生物膜的渗透过程和有机体内
细胞壁对湿润它的介质的分离过程具有类似性。
极化薄膜
1920年前后,李书华在
巴黎大学从事极化膜渗透性的研究,获得了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
处于酸或碱溶液中的有机体薄膜会发生极化现象,即在薄膜两面
吸附着不同符号的电荷。在本世纪初及其之前,科学界常以这种现象解释胃腺分化的
细胞所以生成
盐酸(HCl)的过程,即假设胃细胞周围存在着
碳酸(H2CO3)和
氯化物(例如NaCl)。但是,这个化学反应过程在玻璃试管内绝不可能出现,因为碳酸是不易分解的最弱的一种酸。何况,流行的解释法没有得到任何
物理化学上的证明。在P.吉拉尔德(Girard)教授指导下,李书华进行了有关的研究。他试图在试管内建立一种物理模式,以便对活细胞的物理特性作出大致的描述。
实验过程
李书华以如下的实验系统作了一系列实验。
当在系统的(A)、(B)间插入薄膜(如牛羊大肠或猪
膀胱制成的薄膜)时,可测量到其
电压(A、B间)发生的变化值。他以不同浓度的HCl、K2CO3、Na2SO4、
硝酸、HI、HNO3十
氯化钡、BaCl2十HI等溶液或混合溶液进行实验,其结果完全证实前人有关薄膜极化的结论,即只有在浓度不同的酸性或碱性的两种溶液中插入薄膜时,电位差才能发生变化;而在完全中性的浓度不同的两种溶液中,插入薄膜并不使电位差发生改变。李书华在这些实验中发现了薄膜极化的瞬时性。膜一旦置于两种溶液之间,极化
电压立即达到非常接近其最大值的状态,而且这个最大值与膜的厚度无关。这是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极化现象的现象。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在薄膜极化的
吸附带电过程中,真正活跃的是H+离子和OH-离子。
影响
李书华着重从实验上研究了极化膜的渗透作用,即某种
电解液穿过薄膜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实验方法与上述相同。通过实验,他发现了极化膜的选择性渗透现象:在盐的电解液中阳离子不容易穿过薄膜,而其
阴离子却完全相反;在穿过薄膜的各种阴离子中,其穿越速度也不相同,按速度快慢的排列大致为Cl-\u003eI-\u003eNO3-CCl3C2O-。李书华对这一现象作出的理论解释是:由于离子体积不同所致。体积越小越容易穿过薄膜组织的孔洞。如果在溶液中(如
硝酸)加入含Ba、Mg的盐,那么穿过薄膜的阳离子(H+)的数量就会增加。当实验两种
电解液(如
氯化钡和
碳酸)的
混合物穿过薄膜而扩散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不能解释的现象。在这两种电解液中,
阴离子(Cl-)很快穿过薄膜,阳离子(Ba2+)与
弱酸中阴离子(CO32-)渐趋平衡,并在介质中出现H-和Cl-,由于这些离子而形成了数量显著的HCl。这就等于在化学反应中由弱酸形成强酸的反应过程。这个现象与前面所述的有机体内由胃
细胞而形成HCl的例子完全相似。
李书华关于极化膜选择渗透性的实验研究,表明在试管内有机体惰性膜的物理性能类似于有机体内
细胞壁对湿润它的介质的分离过程。他的实验不仅完成了对活细胞物理特性的试管模拟,而且对于胃酸形成过程中胃腺细胞的作用得到了实验室证据,这在有机体内要进行类似实验是难于成功的。因此,李书华的研究,对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以及了解生物体内发生的有关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术研究方面,50年代初,年过60的李书华还与M.巴多瑟(Badoche)合作探讨了大分子的某些
物理性质。晚年时,他还撰写了
中原地区的指南针、中国纸的起源与传播、中国的印刷术等论文或专著,对于传播中国的传统科学文化起了一定作用。
科学教育
从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李书华在国内从事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对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科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922年9月,李书华来到
北京大学,任物理系教授。当时物理系主任是
颜任光,教授有
何育杰、
夏元瑮、丁燮林(兼任预科主任)。李书华在历年教学中,曾分别讲授一年级普通物理学(包括物性、热学、热力学、音学)、初等力学和普通物理实验;二年级普通物理学(包括光学、电磁学)和普通物理实验;三、四年级的近代物理学(当时称为“放射学及X光线”,包括离子、电子、阳
射线、X光和放射学等内容);预科物理、初等物理实验和本科四年级的专门物理实验。1925年和1926年,李书华当选为全校教授会评议员。1926年11月,被选为物理系教授会主任,即今日的物理系主任,但他仍然担任一年级普通物理学和普通物理实验、四年级的专门物理实验课程。由于一批新教授(先有
颜任光、丁燮林,后有李书华、
温毓庆、杨肇燫)来到
北京大学物理系,使20年代的北京大学课程水准大为提高。
1925和1926年间,
北洋政府经常拖欠教育经费和教师薪金,教授们一年只能领到5个月的报酬。因此,教师离校、改从他事者日益增多。这使学校不仅不能开展科学研究,甚至连维持正常上课和实验都感到困难万分。李书华任系主任时期恰遭此厄运,他勉力维持系里工作,殊为不易。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
中法大学代理校长
李石曾被
段祺瑞诬为“假借
共产主义,啸聚群众,率暴徒闯袭国务院”,而被下令通缉。又是在这艰难时刻,李书华出任代理中法大学校长之职。撰写了
中原地区的指南针、中国纸的起源与传播、中国的印刷术等论文或专著,对于传播中国的传统科学文化起了一定作用。
1928年6月
张作霖退出北京,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直隶省改为
河北省,北京改为
北平市。6月下旬,大学院院长
蔡元培派
高鲁接收北京原有国立学校,李书华被邀为襄助接收人之一。9月
国民政府会议通过“北平大学区组织大纲”,北京原有的9所国立大学和天津
天津大学合并为国立北平大学,
李石曾任校长,李书华任副校长。撤销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行政归
北平大学管理。不久,李书华又兼任北平大学代校长。在北平大学区时代,李书华虽忙碌异常,但他仍然像往常一样,在物理系每周讲授两小时物理课,直到1929年夏大学区制被撤销,李书华参与北平研究院院务工作时方离开
北京大学。
北平研究院筹备成立与北平大学同时,起初该院是作为北平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由北平大学校长李石曾和副校长李书华总其成。1929年7月正式确定其为地方研究院,由李石曾任院长,李书华任副院长襄理院务。北平研究院和中央研究院几乎同时成立,它们标志着中国近代科学的建立。李书华参与创建北平研究院,从该院成立到1949年的20年间,为该院的建设、组织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1929年到1936年,该院为院、部、所三级结构,共有10个部(如天算部、
物理化学部、出版部、海外部等)、17个研究所级机构(如物理研究所、
化学研究所、生物学研究所,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和出版委员会等)。1936年后该院为院、所二级结构。起初,李书华除负责全院日常事务外,还兼任出版部部长、理化部部长、物理研究所主任、理化部水利研究会干事。1930年严济慈博士回国,任物理研究所主任兼镭学研究所主任,李书华的所级事务才稍有减轻。1936年起,各研究所主任名称改为所长。“七七”事变前后一二年,为北平研究院的疏散及内迁,李书华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1938年8月,他在
昆明市设立办事处,安排各研究所相继迁入昆明等地。又由于战事影响,停发数月经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维持了全院研究工作和日常事务。在整个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和特殊时期,北平研究院得以存在和发展,是和李书华的辛勤工作与组织管理才干分不开的。
1943年9月,李书华接替
叶企孙出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在抗战的艰难时期,他身兼两个研究院的日常行政事务,并且着实下功夫要将它们办好。在他任总干事期间,1943年11月修订了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和该院评议会条例,1944年又制定了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他先后还具体操办了动植物研究所分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和心理学研究所3个研究所搬迁事务,筹备成立医学研究所和其他一些所改名问题,等等。
除了教学和繁杂的行政事务外,李书华还在国内各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科学评论,其中包括科学史、
科学教育、科学与抗战、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精辟见解,为策划和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而呐喊。他言行并重,尤其在创建北平研究院期间,上下奔走,筹措经费,推举人才。就中国科学发展问题,他的设想是,应当吸取
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要竭尽全民之力兴办自己的科学教育和研究机构。抗战期间,他极力主张“科学研究应注重实际应用问题,以利于抗战之急需。”长期以来,他始终认为,“科学研究乃工业进步之基本,科学研究恰如水源,科学应用恰如河流。如无水源,便无河流”;“如仅在应用方面学习与摹仿他国,必致望尘莫及,永落人后。故欲在应用方面迎头赶上各国先进,惟有提倡科学研究。此则吾人所应充分认识与积极倡导者也。”40年代中期,他提出工业化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必要。他说:“我国战后最需要者为工业化。故工业应与科学研究取得密切之联系,此又吾人所应特别注意者也。”就科学研究的组织系统问题,他提出了英、美、法、苏四种模式,供大家评述取舍。而他自己则认为,“无论何种方式,吾人均应注意科学研究与工业之联系”。这些虽是半个世纪前的言论,今日看来仍不失远见卓识。
李书华平时严于律己,思路开阔。由于他具有相当的组织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也由于他在30年代初曾一度出任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和立法委员,因此在当时科学界有一定威望和影响。他还是
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建者之一,曾任该会第一、二届会长(1932—1934)。1948年,因其出色的科学研究组织管理才干而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他受谣传与恐吓之裹胁,流离欧美,心怀故土。虽曾一度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代表,但长期在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默默地度过晚年。其时,他不仅以研究和撰写中国科学史来表达他思乡之情,还写下了《碣庐集》和《李书华游记》两本自传体传记文学。
个人经历
1913—1922年 留学
法国。1918年获
图卢兹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22年获
巴黎大学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
1922—1927年 任
北京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1926.11-1927.11)。
1928—1929年 任
北平大学副校长、兼代理校长。
1929—1931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
1929—1948年 任北平研究院副院长,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部长(1931-1932),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43-1945)。
1949年 从当年8月起先后侨居
法国、
德国和美国。1949—1950年间曾短期任
巴黎大学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研究所负责人;1951-1952年间,任德国
汉堡大学访问教授;在美国又为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论著
1 Shou-Houa Li(李书华),P. Girard et W.Mestrezat.Schéme physiquede l aperméabilité sé1ectire des cellules vivantes aux differents ions.Comptes Rendus,1922,175:183。
2 Shou-Houa Li.Permèabilitè électire des membranes polarisées.Annalesde Physique,1922,15:475—503。
3 李书华,
相对论及其产生前后之科学状况,东方杂志,1922,19(24)。
4 李书华,科学家之特点及其养育,学艺,1922,3(1)。
5 李书华,
原子论浅说,
商务印书馆百科小丛书,
上海市:商务印书馆,1923。
6 李书华,普通物理实验讲义(第一册),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部,1923。
7 李书华,二十年来物理学之进步,东方杂志发刊20周年纪念号,1924。
8 李书华,太阳热之起源,学艺,1924,5(9);中国天文学报,1924。
9 李书华,各国科学家对于物理学之贡献,由牛顿物理学说到
电子学的物理学与
相对论的物理学,东方杂志,1924,21(1)。
10 李书华等著,科学概论.(新中学文库)
重庆市:
商务印书馆,1945。
11 Shou-Houa Li et M.Badoche.Cohésion et polymérisation du
氯化物 depolyvinule d’après sa chaleur spécifique.Comptes Rendus,1950,231:50。
12 Shou-Houa Li.Cohésion et degré de polymérisation des grosses molécu-les de polystyroline d’apres,1eurs chaleurs spècifiques.Comptes Ren-dus,1951,232:821。
13 ShouHoua Li et M.Badoche.Variations de la chaleur spécifique dedérivés polyvinyliques en fonction du degré de polymérisation ádifférentes températures.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1951,5(18):546—549。
14 Shou-Houa Li.Origine de la boussole.Isis,1954,45:78—94;175—196。
15 ShouHoua Li.Première mention delapplication de la boussole à lanavigation.Oriens Extremus,1954,1。
16 Shou-Houa Li.The south-pointing carriage and the mariner’s compass.Tsing HuaJ.Chinese Studies(Taipei),1955,1(1)。
17 李书华,纸的起源,台北大陆杂志社印行,1955。
18 李书华.
造纸的传播及
古纸的发现(中英文合订本),中华丛书,
历史博物馆历史文物丛刊第一辑(
台北市),1958。
19 Shou-Houa Li.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seals and rubbings,Tsing HuaJ,Chinese Studies(Taipei),1958,1(5)。
20 李书华,指南车与指南针(中英文合订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59。
21 李书华,中国印刷术起源,
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亚研究所印行,1962。
22 李书华,碣庐集,传记文学丛书之八,
台北市:1967。
23 李书华,李书华游记,传记文学丛书之三十九,台北: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