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博物馆,位于天津市
河东区光华路。该馆于1952年6月在原天津市第一博物馆与天津市第二博物馆合并的基础上建立。同年10月,原
天津美术馆并入。1953年5月对外开放。
简介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52年10月位于河东区光华路四号;占地三万六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六千平方米。
该馆现有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考古部、社教外联部、图书资料室、政工科、保卫科、行政生产办公室等部门。现有馆藏文物10万余件。藏品以历代“传世精品”为主,包括近代历史文献、民俗实物和
天津市地方出土文物。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多达3000余件。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收藏中国古代传世文物,天津地区考古发掘品,历代艺术品,以及中国近、现代文献、文物资料共10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 400余件,藏书10余万册;馆藏文物中,有原
王懿荣、
王襄等人旧藏甲骨,
战国时期“行气”铭文玉饰,原“宝楚斋”旧藏
西周公国纹铜禁、战国“邦”残刀币等传世孤品、精品。出土文物以1973年于天津市武清县兰城附近发现的
东汉延熹八年 (166)雁门
太守鲜于璜碑最珍贵。该碑是目前中国保存字数最多的一通完整汉碑。革命文物有反映周恩来“五四”运动时期活动的照片、文献、吉鸿昌烈士遗书,毛泽东在
开国大典时所穿服装等珍贵文物资料。该馆也收藏地方民俗文物。
发展历史
博物馆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后来又改称“
天津市第一博物馆”;1925年成立的“天津广智馆”,即后来的“天津市第二博物馆”以及1929年成立的天津市立美术馆,与1952年(三馆)合并成立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1953年5月合并后的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1955年底,接收了原华北博览馆,同时将馆址由
南开区二纬路迁至
河西区马场道。文化大革命期间,该馆与
天津艺术博物馆、
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市彩塑工作室等单位合并,一并通称为天津市博物馆。1974年,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与上述各馆分开,恢复原称,馆址移至
河东区光华路。
建筑布局
馆内有9个陈列展览大厅,陈列面积7000平方米;主要陈列有:《天津古代史陈列》、《天津近代史陈列》、《天津现代革命史陈列》。这些陈列展览以天津地区考古发掘品,古代传世品中的地方珍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物资料,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展示天津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概况。以景观复原,展品组 合,主体装饰等手法陈列的《天津近代民俗展览》,向观众展示了一幅近代天津社会生活习俗的画卷。除基本陈列外,该馆还利用馆藏文物,先后举办过《中国历代货币展览》、《中国邮驿史及邮票展览》、《汉字字体的演变展览》、《中国通史(简史)展览》。馆藏珍贵文物多次在国外展出。
园
馆内有座园林与历史文物相结合的仿古建筑──邃园。园林占地3000多平方米。坐落在天津历史博物馆院内东南隅,落成于1986年,是国内独具特色的一处文物园林。其幽美的环境和融珍贵文物于园林风景之中的独特展出方式吸引了众多中外游人。还有地下古墓。这里真是一个获取天津历史知识和文物观赏的好天地。
这里的地下古墓是1800年前的汉代贵族墓。是从天津县别山发现,1976年挖出,1982年移到此处复原的,可供人们一览古人棺葬之制。整个墓中,除棺材、尸体、墓道为复制外,其他如墓穴、陪葬品50多件,全为原墓葬实物。从这墓葬中我们看到,早在汉代时,天津蓟县一带人们生活的状况和较高的文明程度。
邃园的地上部分,主要在两条曲廊中分别陈列着墓志、铸钟和碑刻、铁炮等文物。
馆藏文物
天津市市历史博物馆收藏我国古代传世文物,天津地区考古发掘品,历代艺术品,以及中国近、现代文献、文物资料共10万多件,其中一级文物400余件,藏书10余万册,其中甲骨、邮品、中国历代钱币、玉器等藏品数量较多,而且较为系统、完整。
邮票
在 馆藏邮票方面,有中国第一套普通邮票——“海关大龙邮票”,第一套纪念邮票——“万寿纪念邮票”,第一套地方邮票——“上海大龙邮票”等罕见珍品。
钱币
中国历代货币是该藏馆藏品的一大特色。这里不仅有绝世孤品--春秋时期的
齐国“邦刀”,还有十分难得的
王莽时期全套的“六泉十布”。馆藏货币不仅系统地反映了我国货币的发展脉络,还能说明
天津市作为我国近代造币中心之一的城市地位;
青铜器
在馆藏青铜器方面,有国内现藏的唯一一件
西周公国纹铜禁,战国时期楚王鼎,直腹,底微圆,双长方形耳,三兽形足外撇。盖上有环和三个变形的鸟状钮。器中部有弦纹一周,弦纹上满饰细密变形的涡纹,弦纹下素 面。在器口、盖内、腹部刻铭文64字,说明此鼎是
楚幽王熊悍(公元前 237一前228年在位)用缴获的兵器铸成的。1933年此鼎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曾为天津宝楚斋主李氏购得,后归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该鼎整体造型古朴敦厚,是早年出土楚器中的重要代表,曾一度被誉为南北楚器之冠。
玉器
馆藏历代玉器罗列有序,系统反映我国
玉石工艺的发展过程;
战国“行气”铭玉件,是迄今为止我国所见到的关于气功的最早论述。红山文化玉猪龙又名兽形块,质地为青绿色
岫岩玉,呈C形,大头,双耳竖立,眼部阴刻圆目,吻部前突,鼻部有多道皱纹,周身光素无纹,背部有两个对穿孔,较为少见。此物似猪又似 龙,为红山文化典型器。
书画
馆藏书画精品丰富,如唐摹本
王羲之《干呕帖》、元
杨维桢行书
梦游海棠城记卷、清中期书法家
刘墉行书卷、晚清康有 为《万言书》,绘画作品中元代
麻姑神像、单德漠《巡视台湾图》 、朱岷
乾隆二年(1737年)绘《秋庄夜雨读书图》和田雪峰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七年(1847年)绘《水西庄修契图》等。
印章
馆藏印章以汉代官印、私印为主,
五代十国“元从都押衙记”铜官印,为海内孤品。此外,馆藏还有大量有关北洋军阀的原始文献资料。
甲骨
1700余件甲骨是馆藏的一大特色,这些甲骨;主要来自殷墟甲骨的最早 发现者和研究者
王襄、王锡荣后人的捐赠;还有益广慧、
陈邦怀先生的部分藏品。因其出土年代早,品位高,数量大,深受世人瞩目。卜辞的内容涉及祭祀、征伐、狩猎、出入、年成、风雨、疾病等。其中一块卜骨,背刻“旬壬申
中秋节有 食”。这些文字不仅是 世界上有关“
月食”的最早记录之一,而且是推算确切年代的可靠依据。因此,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列为重要标本,其历史与科学价值可见一斑。
藏书
该馆藏书近15万册,主要收藏历史社科类图书,有丰富的旧期刊和历史照片,其中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编辑的《校风》、《敬业》、《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馆藏的
北洋政府时期文献资料尤为突出。该馆已出版的《五·四运动在天津》、《周恩来同志“五·四”前后诗文选》、《天津近代图志》等书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研究资料。
发展特点
收藏品
该馆现有基本陈列《天津古代史》、《天津近代史》展示了天津地区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近代天津民俗展览》以丰富的文物和新颖的设计再现了近代天津婚丧嫁娶、饮食起居、经济生活、游戏娱乐等方面的 习俗。
专题展出
该馆还经常举办专题性展览在国内外展出。
发行出版
该馆编辑出版有《五四运动在天津》、《周恩来同志五四前后诗文集》,《
秘笈录存》、《津门考古》、《吴景濂函电存稿》等。此外,不定期地出版《天津市历史博物馆馆刊》。
参观信息
票价和开放时间
基本陈列展览馆成人票价5元,学生票价3元。
逢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为公共免费开放日。
交通线路
蝶桥公寓站: 47路 48路 503路 623路 676路 685路 830路 840路 857路 867路 872路 912路 91路
注意事项
天津历史博物馆与
天津博物馆合并,旧馆关闭,综合的新馆将于2012年5月1号左右开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