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
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本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工人日报》1959年8月1日版显示,作者为杨旭中国军网报道显示,作者为陆定一。
该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用缝衣针做成钓鱼钩钓鱼给三个生病的小战士做野菜鱼汤吃的故事。
2023年4月,在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举行的《2022年度最受欢迎十大作家排行榜》《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2022年年报》发布会中,《金色的鱼钩》荣登红色经典领域排名前十的作品。
创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入松潘草地。松潘草地纵横300多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所谓爬雪山,红军过草地,那是万里无人,高山沼泽,没吃没喝还要顶着轰炸和围追堵截,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在食物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中国工农红军们想尽各种办法寻找东西充饥。
作者简介
杨旭
据《工人日报》1959年8月1日版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杨旭,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1951年毕业于解放军无线电技术学校。历任解放军第二通信兵团电报站站长,旅大警备区政治部文化部文艺干事,《雨花》杂志副主编,江苏作协副秘书长、书记处常务书记,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协第二、三届常务理事及第四届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经纬堂遗事》(上卷《半个冒险家》、下卷《一对败家子》),报告文学集《田野上的风》、《荣氏兄弟》、《三峡梦》,小说集《非正式谈判》,电视剧剧本《半个冒险家》(16集,已录制播出)等。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获1982年《雨花》文学奖一等奖,《流星》获1987年长城报告文学一等奖,《三峡梦》获《十月》文学奖。
陆定一
据中国军网相关报道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陆定一(1906年6月9日—1996年5月9日),常州府无锡县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
课文内容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1935年秋天,在长征途中,由于生病跟不上队伍,指导员让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的故事。三个病号由于行走困难,每天只能走二十来里路。老班长带领他们走一阵歇一阵,同时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来充饥。然而,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就吃完了,饥饿严重威胁着他们。一天,老班长在一个水塘边洗衣裳时,发现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用一根缝衣针烧红后弯成钓鱼钩,并成功钓到了一条鱼。从此,他们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鱼汤,尽管没有佐料,却觉得无比鲜美。老班长总是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以便每天都能为他们钓到鱼。
然而,尽管他们每天都能吃到鱼,但老班长自己从未吃过一点儿鱼。他吃的是剩下的鱼骨和草根。当被问及为何不吃鱼时,他总是以已经吃过为借口。其实,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瘦得比他们还厉害。随着他们逐渐接近草地的边缘,老班长却因为长时间的劳累和饥饿而晕倒在水塘边。当他被救起时,已经奄奄一息。他要求他们不要浪费东西,喝了鱼汤走出草地。然而,话还没说完,他的手就垂了下去。
人物原型
王玉清,男,1921年12月出生,贵州黔西人,1935年11月参加革命,1940年10月入党,历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金门炮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玉清先后在军团部无线电台、卫生部、宣传部任战士、卫生员、宣传员等职,并参加了长征,他是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人物。
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短暂休整后,部队继续北上,王玉清和战友们每人带着几斤炒面,挺进茫茫草地。野外行军,缺乏补给,进入草地没几天,王玉清和战友们就断粮了。“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什么能吃就吃什么。”王玉清回忆,炊事班长看到他们几名小同志饿得实在走不动,就把装粮食的口袋翻过来,用水淘洗,煮成“米汤”给大家喝。那碗几乎没有米的“米汤”,把奄奄一息的王玉清和战友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一路枪林弹雨,几近山穷水尽。那天,疲惫不堪的王玉清坐在一处水沟旁休息,恍惚间瞥见水面泛起波纹,不由心中大喜:有鱼!“我当时没力气蹚进水沟捉鱼。即使有力气,也不敢下去,好多战友陷进这样的水沟,再也没出来。”王玉清突然想起别在军帽上的两根缝衣针。他灵机一动,将针烧红后弯成钩、拴上线,竟钓上来几条拇指长的小鱼。“得到宝贝一样”的王玉清,把煮好的鱼汤分给身边的战友。恢复一点体力后,他们相互扶持,继续向前走。后来,这个方法被许多战友借鉴,支撑他们走出草地。
原文内容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他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佐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多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多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呀!”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再说,你的病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食用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我们都着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鱼越不上钩。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赶紧扯起钓竿,总算钓上来一条两三寸长的小鱼。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露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以上参考资料
作品荣誉
作品评价
《金色的鱼钩》抛砖引玉,激发了认知长征的兴趣。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改编成《金色的鱼钩》课文并编入小学教材,其目的就是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了长征精神的种子,希望后人通过教材课本来了解那段历史、铭记那段历史,珍视当下的美好幸福生活,更加发奋学习。——成都文明网
价值意义
《金色的鱼钩》,记述了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红军过草地,一路上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为他们充饥养病,自己却一口鱼舍不得吃,最终在饥饿与寒冷中日渐消瘦,直至壮烈牺牲。现在,那枚长满红锈的珍贵鱼钩就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许它是亲历长征最渺小的物件,但从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走来,它凝结了红军将士团结友爱、舍己为人的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新长征,“金色鱼钩”指引我们要团结一心,同心合力。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习主席在《之江新语》里就提到“只有靠‘众人拾柴’和三个‘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帮衬,工作才能做好”。改革强军,改革是手段,目的在强军,只有全军上下、官兵之间、部队之间紧密团结,保持部队高度的集中统一、安全稳定,才能为部队“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需要全军官兵齐心协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前行,汇集起无数股强军兴军的正能量,才能实现伟大的强军梦。
走好新长征,要发扬“金色鱼钩”蕴含的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改革必然带来利益的调整,但没有什么利益能够比生命更加贵重,那名炊事班长用行动为我们立起了精神标杆,我们身为中国工农红军传人,面对利益再分配,应当勇于承担牺牲,主动减轻组织压力。脖子以下的军改即将展开,部队建设面临转型升级,我们要始终把战斗力标准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尺,拿出豁得了性命的奉献、舍得了生命的担当,当好改革强军的原动力。
主题思想
《金色的鱼钩》折射出红军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伟大长征精神。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红军才在前有敌军、后有追兵的逆境中,渡过一条条大河,爬过一座座雪山,走过一片片草地,转战两万五千里,从100多万的中国国民党部队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最终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并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了长征精神的种子,希望后人通过教材课本来了解那段历史、铭记那段历史,珍视当下的美好幸福生活,更加发奋学习。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杨旭
陆定一
课文内容
人物原型
原文内容
作品荣誉
作品评价
价值意义
主题思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