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洞村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熟溪街道辖村
郭洞村,位于距浙江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因山环如郭、幽如洞而得名。约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层峦叠蟑,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这是古人对郭洞风景区的贴切描绘。
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地理环境
郭洞村位于武义县武阳镇境内,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而得名。
郭洞村外鱼山顶的鳌峰塔,高14.5米,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集山川之秀,汇诡奇之景的郭洞水口,
古村落奇观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家族文化奇观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146名。何氏家族文化深厚,宏伟古朴、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令人赞叹。村民身健寿高,是著名长寿村,平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
获得荣誉
入选2003年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联合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单。
历史沿革
郭洞村是武义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郭洞村的原始森林里茂林修竹,有着大量珍贵名木古树,其中有一棵千年红豆杉,要四个人才能抱得住呢!在郭洞村边有一座龙山,海拔390米,占地面积有100多公顷,是浙中难得一见的原始森林。这座山就像一个天然的屏风矗立在村的北边。村前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山上都是六七百年的古树,而且树种很多,有矩叶卫矛、虎皮楠豹皮樟、红皮树、滇青冈罗汉松秃瓣杜英……有的还是国家一级珍稀树种呢!因为龙山四季郁郁葱葱、幽暗神秘,使树林中天天可以听见鸟叫声,还有松鼠、白唇鹿、野猪等野生动物。山上还有许多野生药材,如红豆杉的皮,它提炼出来的东西比黄金贵十八倍,它是治疗癌症的良药。
郭洞不仅有美丽的原始森林,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郭洞文化中何氏宗祠最具有代表性。郭洞人不姓郭而姓何,何氏宗祠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门前三对旗杆,是封建时代为获得一定官职和功名的人竖立的。祠堂总面积1200平方米,规模宏伟,气象肃穆。古戏台翘角飞檐,壁画《唐皇游月宫》,武义县籍著名道士叶法善正在月宫向李隆其皇帝讲述杨贵妃逝世后的情况。
匾额多是何氏宗祠一大特色,原有94块,可在“文革”中被毁,仅保存下来5块,现已根据资料重制了40多块。祠中对联,仿古竹简和挂屏,展示着丰富的郭洞文化与名人事迹。宗祠后堂摆放着许多寿棺,是当地丧葬风俗的表现,陈列祖宗牌位的神隔扇,为明代文物。后院有棵与祠同庚的雄性罗汉松,树形美观,枝叶茂盛。何氏宗祠中“郭洞民俗风情物品展”,陈列着一大批古董,有些用品很稀奇,让人一饱眼福。
看了郭洞村的古树、古桥、古村、古路、古塔、古坊和那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你会深深地感到那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郭洞人就生活在一个天然的氧巴中市,走在郭洞的老街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人感觉心旷神怡,让你感受到人与自然完美相结合的好处。
江南第一风水村——郭洞村是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文化
特产美食
郭洞景区的竹筒饭、土鸡煲、野味、土菜是很出名的,不可不尝。中国三大名莲之一宣莲,名扬天下的金华火腿,获国际金奖的有机茶叶,菊米茶、防癌降压的茶油,俞源手编的宝葫芦,竹编工艺品,晶莹剔透的萤石雕工艺品等。
在郭洞,除了古建筑,不能不看的是郭洞的后山“龙山原始森林”。山上多是树龄长达六七百年的天然参天古木,那千年红豆杉更是价值连城!在山里走了一会儿,觉得神清气爽起来,原来这座原始森林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负氧离子含量竟高达3万以上,难怪郭洞村的平均寿命高达85岁。听完介绍,我们每个人张大嘴巴,努力深呼吸,好好享受龙山的森林浴。后来游览的寿仙谷和刘秀垄两处景点,都是乐水爱山的好去处,山水之处总是亲近心灵之所,爬山,闻闻山里的空气,走走林间的小道,登山、看山、看景,看云……来来去去间,一种心情!
在郭洞时候当然不能错过竹筒饭,把泰国香米、玉米、青豆、干菜、肉丁等塞在竹筒中,淡淡清竹香浸透其中,香浓爽口。如今到此竹筒饭不难寻到,进村后一间一间农家菜餐馆挨在路边。与别处农家饭店大不同的是,郭洞的饭店门前多置有一风炉,有人在旁看着,竹筒饭就在这碳火上文烤着,还一边摇转竹筒,说是只有这样才能烤得均匀、入味,花的可是工夫。烤好后竹筒送上,当众劈开,清香扑面。除此土鸡煲、竹笋炖骨头、地衣样样新鲜味美,饭后一杯清茶,不寻常处就在这郭洞“高山茶叶”是武义县有名的有机茶,汲天地精华,怎能不香醇、色绿?我们去的这家饭店坐落于一户古民居院落人家,取名自楚辞,唤做“纫兰堂”,想来祖上是读书人,在当地此家是最有特色的饭店。
历史文化
据武义县志记记载,郭洞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从何氏家谱查知,郭洞村的发达在元朝。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武义后生何寿之进山看望居住在郭洞村的外婆,但见此地翠嶂千重,古木参天,碧溪双注,奇峰叠现,寿之留连忘返,顿生迁居之意。后征得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的外祖父、在朝做参军的外公及父母的同意,至郭洞筑宅置产。此后,640余年,何氏子不绵延不断,至今已有后裔近2000人,成了郭洞香火鼎盛的望族名门。令郭洞人自傲并不绝于口的是其先祖英才辈出,从宋徽宗丞相何执中起,世代书香,仅明清两朝,就考出贡生10名,增广生14名,禀膳生10名,府县秀才114名。弹丸山村,人才如此荟萃,旧时的郭洞人把这归功于风水。
郭洞的地形确实独特,三面山环如障,犹如福地。双溪汇注,天赋灵性。难得北面留一平地,远处又有左、右青山相拥,恰好应了“狮象把门”之说。双溪汇合会沿西山环村而流,于是一座回龙桥跨溪而建,把这块宝地的风水包裹得严严实实。关于这座建于元代的郭洞历史最长的建筑,另有一段传说,回龙桥原称石虹,先人告诫,石虹不能垮,“其桥既坏,村中事变频兴,四民失业,比年灾,生息不繁”。又有形家术者称“桥为艮象,下急而上冲其势,弛弓将西而东不利于宫”,“山为龙山,住则龙回,桥不可废。堰水作桥,龙回气聚”于是村民着眼于地利,缘根于卦象,选址建桥。此后,此桥毁了修,修了毁。乾隆,此增加了美观。十里外的石苍岭,北山上的塔和这座回龙桥几成一条直线,可见古人看风水造形势的一番苦心。任何一个地方,哪怕再精致,如果没有文化内涵,不能品赏人文景观,恐怕总是缺少回味的。郭洞所以耐看,还因为她有着大片的明清古建筑,虽然鲜风豪门深院,但村宅之完整,保存之完好,可以说是一部从明代到清代直至民国的建筑编年史。古朴大度的明代廊柱,精雕细刻的清代牛腿,受到西洋气。
影响的民国门窗,比比皆是。让人饶有兴趣的是郭洞的整体布局。郭洞由相连的郭上村和郭下村两部分组成,道路纵横有序,均以卵石铺地,晴雨皆宜。6口水井,郭上、郭下各半。公用设施有一祠四厅,分布在村子的上、中、下三个部分,村民的祭祀、红白喜事等活动均可就近举行。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当数何氏宗祠,它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规模宏伟,气象肃穆,总面积达1060平方米,大梁下高4。64米,神速堂悬挂匾额30块。要不是“文革”中遭受破坏,匾额多达94块。祠中还建有36平方米古朴典雅的古戏台,飞檐角,壁画辉煌。每逢重要节日,台下紧锣鼓,台下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郭洞虽在深山,但世世代代崇尚教育,培育子不立志读书,报效祖国,这成了郭洞的民风之一。400多年前,郭洞就由第8代祖荆山公创办了私塾“啸竹斋”。清康熙,扩大规模改为“凤池书院”并作读书歌一首“一代绝书香,十代无人续。书不读,祠仪薄,纵有儿孙皆碌碌”世代相传。可惜的是书院原址已毁,改建新校了。郭洞人不但学文,而且习武,村中建武馆,明清时该村114名秀才,其中35名为武秀才,还出过一名武举人。大凡古村落均有“水口”,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其实是拒外敌于村口的关卡。桥外有一道5米高的坚厚城垣,一条大路由此由穿过。旧时,村民均由城门出入。城门有副石刻楹联:“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横批为“双泉古里”。
水口可说是郭洞的录魂所在,外人至此。大多会深感染,肃然起敬。郭洞人知书识礼习武,爱国之心甚笃,武义县有记载,“顺治五年二月,山寇城杀知县刘家骐”这是郭洞族人胸怀反清复明之志,不服清代统治的义举。此后朝廷震怒,调重兵欲围剿郭洞。时任金、、严道台的周雷泽为保郭洞百姓,谎称途中须经“千里石苍岭,百里洪驮,五里大石头”,“人要侧身,马要拆骨”,方能进村。清军因此怯而退兵。后朝廷终明真相,将周道台灌顶剥了皮。郭洞村民为纪念这位万世恩公,在村外的下赵庙彩塑周雷泽像,在回龙桥东头的文昌阁放上他的牌位,年年祭祀。在水口的清溪边徜徉,在龙山参天的古木下独步,喝一口百年不涸的宝泉,读一读海麟院、文昌阁的丽文,看松涛起伏、雨云奔流,你的心也会随之在历史间沉降,浮想联翩。
旅游
著名建筑
郭洞村外鳌鱼山顶的鳌峰塔,高14.5米,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集山川之秀,汇诡奇之景的郭洞水口,80多棵明代万历年间栽种的古树,密布于古城墙内外,古韵森然。城墙东首的回龙桥,初建于元朝,重建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石桥上有亭,是最吸引人的休闲观光点。桥东龙山之麓有建于明末的海麟院,塑有关公像和壁画。龙山奇峰插云,百亩古森林中云蒸雾游,蝉噪鸟鸣,煞是神奇。村南宝泉岩,为武义县著名的“武阳十景”之一,登上狮子头山顶眺望千峰奇景时,两腋风生,飘飘然有云游仙境之感。宝泉岩上的宝泉寺,初建于明代,它不仅是方圆数十里佛教信徒进香诵经之宝刹,还曾是当年武义南营红军的营地。宝泉岩巅的宝泉,卧虎山麓的漳泉,旱不涸涝不溢,冬温夏凉,自古名人多有咏诵。何氏宗祠,是郭洞20多幢明清古建筑中的代表,建筑恢宏,气魄不凡。祠内的古戏台典雅古朴,匾额满梁显示着这里的人杰地灵,后院与祠同庚的罗汉松,冠大形美,为省内难得的古树珍品。
郭洞景区融山水、古树林、古桥亭、古寺院、古城墙等景观于一体,吸引了几家电影制片厂来此拍摄外景。郭洞景区与武义温泉旅游度假区相毗邻,度假区的开发也带动了郭洞景区的建设,富有腕力的郭洞景区将以更完美的景观和服务环境迎接四方宾客。
风景景点
建于明万历六十七年(1609年),总面积1200平方米,规模宏大,气象庄严。值得一提的是与农耕生活有关的一批珍稀用品,有些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反映出农村生活的一面。
新屋里
新屋里是古民居的代表,三进共30间,气势不凡。它建于明天启崇祯年间,已有360多年历史。8个窗子的木雕图案各不相同,正房窗雕百鸟绕庭和百鸟朝凤,以寓鸟成仙为凤。西厢房雕喜鹊和百兽,配以产仔多的鱼虾,寄托子孙兴旺的愿望。东厢房窗子雕双狮耍球、鲤鱼跳龙门、松鼠等表示依山水而居。围墙砖雕精美,图案丰富,有山水、人物故事、古钱币等。砌块组合精密,可以说现今不及。
水口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溪水汇聚之处,其实是拒外于村口的关卡。郭洞水口尤具特色。回龙桥东为400米高的陡峭龙山,山上是云罩雾笼的百亩原始森林,一直和荆棘丛生、危岩密布的西山相连。桥水溪水湍急,桥外有一道5米高的坚厚城恒,一条大路由此穿过。城门有副石刻楹联:“郭外风光古,洞中日月长”,横批为“双泉古里”。水口可说是郭洞的灵魂所在。
郭洞村景点众多,除上述外,还有凤池书院、鳌峰塔、龙山原始森林、海麟院等都值得参观。
去温泉山庄的路上,经过武义县县城,顺便逛逛,散步著名的熟溪桥,寻找它800年的历史风华印记。熟溪桥位于城中心,据介绍始建于宋,是十墩九孔、重檐歇山顶亭阁廊桥,横跨武阳川,通济南北,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桥下行船,桥上过人,廊亭相连,气势磅礴宏伟,霸气十足,2000年曾一度毁坏,如今光彩重现,且熟溪桥已成为武义的象征,有说法“不游此桥,枉来武义”。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早在一亿五千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长,历经了白垩纪冰川时期生物大灭绝的劫难,仅在生态环境特别好看地方才偶然可见,被生物科学界誉为植物活化石
红豆杉是世界公认的珍贵树种之一,为常绿乔木,树干挺直,叶色深绿,花期3—4月,种子11月成熟,入秋假种皮鲜红色,分外雅观。因其生长慢、产量少、纹理直、结构细、色泽好,是极高档的家具用材。同时又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叶清热消炎,可治扁桃体炎;种子消食、驱虫。从其植物体中撮的紫杉醇,价格为黄金的180倍,是一种治癌良药。
在郭洞龙山古生态林中到处可见珍奇的红豆杉,相信各位游客在惊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同时,能悉心呵护红豆杉这一古生物瑰宝。
交通
1.自驾车:上杭金衢高速,在还未到金华市处,转到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出口下可到。
汽车:杭州汽车南站坐去武义县的快客,一天四班车,下车后换坐中巴前往郭洞,每20分钟一趟车,武义汽车东站(汽车保养场)每天有10多班车直达。从县城乘往王宅的中巴车前往(招手即停),车资4元。武义出发:上午6:30~下午6:20;郭洞出发:上午5:20~下午5:40。
火车:杭州站坐去武义的火车,再去在武义汽车东站坐中巴前往郭洞,每20分钟一趟车。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获得荣誉
历史沿革
文化
特产美食
历史文化
旅游
著名建筑
风景景点
交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