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超明出生于广东
广州市,是中国电影演员与话剧演员。1936 年,他毕业于广州摘石轩书画苑。自 1943 年起,崔超明开始先后在艺光、苦干等剧团担任话剧演员。四年后的 1947 年,他参演了电影《
母与子》,并且在同年凭借电影《
我这一辈子》荣获文化部颁发的
二等奖。
1952 年,崔超明被调至
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翻译片演员,参与了《我们的土地》等多部译制影片的配音工作,还获得了翻译片最高奖。1957 年,崔超明获得了文化部在 1949 - 1955 年优秀故事片评奖中的个人创作奖。
崔超明生于一个中医家庭,其祖籍为广东省南海县。父亲是个中医师。中学时开始学习绘画,后来逃到
香港特别行政区,先在
英美烟草集团当切烟和
雪茄工人,后入香港华文日报当
校对员。
1942年,崔超明回到
上海市,加入艺光剧团和苦干剧团任演员。1943年,崔超明参演第一部话剧《秦淮月》。同年,在
黄宗江编剧、朱瑞钧导演的话剧《大地》中饰演主角
王龙。1944年起,崔超明先后在苦干剧团、银星旅行团、南艺剧团做话剧演出工作,先后出演《抗战第一年》《林冲》《升官图》等话剧。1947年,崔超明在
文华影业公司出演《
小城之春》等影片。此后相继在《夜店》《
关连长》等一系列影片中出演重要角色。
建国后,崔超明进入
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译制片演员,并获得过翻译片最高奖金。此外,他还参演了《
哀乐中年》《
我这一辈子》《关连长》《
有一家人家》等多部电影。1952 年,崔超明凭借为电影《肖邦》配音获得该翻译片最高奖。自那之后,他进入高产时期,先后参演了《
太阳照亮了红石沟》《
渡江侦察记》《
湖上的斗争》《
不夜城》《林冲》《
特快列车》等影片。
崔超明一生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艺术形象,从产生的艺术效果而论,人们对他饰演的反面角色的印象远比其正面角色的印象深刻,他那在含蓄中藏着复杂、蕴藉中寓有阴险的表演技巧,反映出他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实践的积累。崔超明在话剧、电影方面,不仅取得了塑造正面形象表演艺术的可喜成果,而且在塑造反面角色方面也颇有建树。崔超明在银幕上塑造的反面形象令人可憎,而生活中的他却是个朴素而热情的人。(《影事春秋 (第三辑)》评)
崔超明是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位老演员,他在《
球场风波》《
不夜城》等影片中塑造过性格不同的正面角色。他饰演反面角色也很出色,如《
延河战火》中的敌司令、《祭红》中的老地主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电影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