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舍镇位于
贵州省兴义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04度、北纬25度,全镇国土面积116.6平方公里,人口15048人(2020年)。辖区
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有3万余亩可供种植优质茶叶的山地和轮息土地,全镇
平均海拔1880米,最高海拔2207.5米,年平均气温14.5
摄氏度,年降雨量1600毫米,自然环境优越,水土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与生态条件。
兴义市七舍镇是通往
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交通要塞,县道、乡村公路纵横交错,相互链接,形成物流、人流中心,
经济作物以
烤烟等为主,盛产猕猴桃等,年平均气温12—15℃,是理想的酷暑避所和雪景赏玩地,七舍镇属典型的
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年平均气温14℃,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具有夏季凉爽,四季如春的特点。
兴义市七舍镇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平均海拔在1800米左右,气候特征明显,年降雨量在1400-1800mm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低温多湿,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建镇以来从未受过任何
工业污染,是全市重要的水源点。
基本概况
七舍镇位于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的西南部,北与本市的
白碗窑镇和下午屯镇相连,南与本市的
猪场坪镇和
捧乍镇连接,西与本市的
雄武乡相连,国土面积116.6平方公里,辖七舍、革上两个办事处6个行政村113个村民组,
森林覆盖率约42%,地形沿兴义至鲁布格公路呈带状分布,多为
丘陵,岩层属
碳酸钙岩层,土壤呈弱酸性,
平均海拔1880余米,最高海拔为白龙山的2207米,是黔西南州最高峰,年降雨量1300—1600mm之间,现有耕地4408.51公顷,农作物以旱物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
经济作物以
烤烟、油菜籽、茶叶为主,盛产猕猴桃、核桃、
松子、萝卜等,年平均气温12—15℃,春季四野盛开
杜鹃花属,冬季则银装素裹,是理想的酷暑避所和赏玩地。
地名来源
对于“七舍”的 地名来源,民间众说纷纭:一说是明
洪武年间,这里最早搬来谢、朱、邓、严、郭、刘、王7大
汉族姓氏。因为建有七栋房子,所以当地
土著居民便把汉族定居的地方称为“七舍”(认为七舍即7大姓氏或7栋房子)。一说是调北征南期间,南路(黄草坝通往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
捧乍镇段茶马古道)土地资源成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争夺对象。双方为了抢占地盘,少数民族用草打结为界,汉族立石为界。少数民族的地界相对不牢靠,他们的土地逐渐被汉族占领。后来,谢、朱、邓、严、郭、刘、王七大姓成为地主,村寨逐渐向外扩张,少数民族被挤兑到新寨塘(现青菜塘),
汉族和少数民族积怨很深,两寨人经常在外出交易途中发生冲突。南路人为了化解矛盾,自行在南路交易,并按照“阴阳刑德有七舍”的古训取名为“七舍”。
从
汉语言讲,“舍”可以是姓氏;可以用作谦词(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或量词。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叫“一舍”。此外,“舍”还有“取舍、居住、休息”等注释。民间将七舍理解为“放弃多次”、“二百一十里”,或是七舍和革上是
彝族谐音,均有理由。
投资优势
七舍镇位于
兴义市市的西南部,距兴义市区32公里,兴义市区到鲁布格电站公路纵贯七舍镇南北,雄武至丫口寨三级油化路面和白瓦窑凹子冲煤矿至丫口寨公路横穿七舍镇东西,全镇11个村村村通公路,公路总里程189.9公里,其中油路15.3公里。
七舍镇全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完善,土地租赁成本在30—50元亩/年,可就近获取石料、砖料等建设用材,
人力资源丰富,用工方便且工价合理。
全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稳定提高,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性有保障。现有捧乍至七舍10千伏安82公里高压输电线路;35千伏
变电站,规模635.5m2;10千伏
电气化工程,共8条线路,全长32.112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共16条总长45公里。目前,全镇安装各种型号变压器56台,全镇11个村113个组全部通电,通电率为100%。
七舍镇现可利用的土地有20000多亩,可开发的荒山资源30000余亩,全镇的畜牧饲养在户均6头左右,七舍白龙山草场休闲观光景区现已开发人工草场5000亩,天然草原15000亩,现拥有白龙山杜鹃景区、岩峰洞杜鹃景区、沙子母遗址、纸厂
原始森林等未开发的自然
文化资源,拥有煤、金、铁、贡、水晶石、
砂岩、贡岩等未开发的矿产资源。
全镇土地总面积为11358.90公顷,耕地4408.51公顷,园地17.54公顷,林地2138.85公顷,
牧草地总面积2878.23公顷,交通用地面积50.89公顷,其中公路用地29.42公顷,农村道路用地21.47公顷,水域面积21.12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669.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70%。
中国移动、联通公司在七舍镇的电话网络覆盖率均达100%,
电信宽带网络也联通了全镇各主要村寨。
七舍镇成立了大产业
项目管理办公室,专为前来我镇考察、投资的人士提供咨询、协调等服务。七舍镇“十一五”发展规划里明确了七舍的发展思路是:以“夯基础、强产业、建生态、促旅游”为重点。巩固
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建立高原生态屏障,促进以草原观光为载体的
杜鹃花属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为西部六乡镇经济贸易的中心。
人口
2021年6月28日,
兴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截至2020年,七舍镇人口数为15048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七舍镇拥有煤、金、铁、贡、水晶石、
砂岩、贡岩等矿产资源,煤分布在
马格闹村,金分布在七舍村岩峰洞,铁分布在大坡村,水晶石分布在雷家寨村,贡分布在七舍村岩峰洞和鲁坎村烫得组,砂岩、贡岩全镇都有,分布较广。七舍镇现有26000余亩用林木、5000余亩核桃、5000余亩萝卜、3000余亩茶叶、1000余亩丰水梨。
地下水资源
七舍镇是珠江水系的重要水源地,地下水资源丰富。目前共有“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小水池(窖)769个,“草水”“菜水”工程等农业生产用小水池(窖)3000余个,人饮小水池(窖)2400余个,“烟水”工程水池(窖)5000余个,可提供充足的生活、生产用水。
七舍镇现已建成使用饮水工程8个,排洪工程3个。至2006年底,七舍镇共实施沼气池建设400余口,给农村带来了新的面貌,生活、生产、卫生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七舍镇白龙山
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风力发电量2万千瓦。
旅游资源
随着七舍可进入性的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特色产业观光性的增强,加之
杜鹃花属、
原始森林、宜人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进入七舍休闲观光旅游的游客逐年递增,尤其是杜鹃花盛开期间,每日游客接待可达5000人次。七舍镇以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活动为契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七舍旅游的宣传力度,《兴义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已通过州、市评估,完成了白龙山宣传片、广告片的制作。现正在同市政府委托规划
兴义市旅游的“王志刚工作室”进行对接,力争把七舍纳入全市旅游盘子,引进开发资金,启动旅游开发,打造高原休闲避暑胜地,实现旅游开发起步。
未来五年紧紧围绕镇党委“基础优、产业兴、生态美、旅游强”的工作思路,多方面发展七舍镇
第三产业。
一是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进一步完善七舍城镇功能,建设农贸市场、综合停车场、休闲广场,完善
镇区雨污分流管道,力争新建垃圾转运站,努力打造“万峰之巅·茶文化养生小镇”。依托
白龙山旅游开发,以
茶文化、养生、山地运动为亮点,多方筹集资金,启动革上白龙山旅游门户小镇建设。
二是抓住机遇,迎头赶超。以“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活动为契机,围绕《兴义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依托
杜鹃花属、生态茶园、
古茶树、
原始森林、宜人气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加大旅游
招商引资力度,完成招商引资10亿元以上,以高原避暑休闲旅游区建设为核心,力争五年内完成白龙山滑雪场、白龙寺、白龙山旅游观光步道、茶人谷等项目,建设白龙山旅游综合接待中心,推进白龙山生态旅游度假区顺利实施,将七舍镇打造成避暑休闲、康养运动、观光旅游胜地。三是着点本土,发展特色产品。以大力开发旅游商品为着眼点,结合七舍镇实际,大力开发以茶叶产品为主的旅游商品,形成旅游业和茶产业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七舍镇的旅游资源丰富,白龙山杜鹃景区、岩峰洞杜鹃景区、纸厂原始森林、沙子母遗址等等。各景区内森林广袤,
植被保存完好,且多为原始
生态木林,林中动、植物物种丰富。岩衫、
山茶、
香樟苗等珍贵树种争奇斗艳,
鳞甲目、
红腹锦鸡、
蟒蛇、
刺猬亚科、
啄木鸟科、斑鸠、
喜鹊等多种珍稀动物遨游于林水之间,鸟语花香,百兽成群,相映成趣。特别是万亩野生
杜鹃花属马缨、秀叶、露珠紫花杜鹃、大白杜鹃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七舍镇白龙山草场休闲观光景区现已开发人工草场5000亩,天然草原15000亩,可开发宜草平缓荒山共有30000余亩,草原地阔平缓,隆起的山峰绵延不断,形成一片广阔的具有高原特色的草原风光,这样广阔的天然草原风光在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实属罕见,开发草原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独特的风格。
特色产业
七舍茶现在虽然在西南片区有一定市场,但距离走出黔西南州乃至
贵州省还有段道路要走。七舍镇正在申报2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七舍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七舍茶省级地方标准制定。目前成立了七舍镇茶叶产业协会。茶叶种植共计2万余亩,连片成形茶园白龙山华曦公司3000余亩,七舍云盘山嘉宏茶厂2000余亩,糯泥龙家寨、丁家湾子1000余亩,鲁坎大坡、水淹坝1000余亩,鲁坎田边1000余亩,马革闹坝塘600余亩,雷家寨电视塔600余亩。创知名品牌8个,提升了
七舍茶的知名度,市场前景看好,茶农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以华曦和嘉宏两大茶叶龙头产业为牵引,带动
镇区其他合作社高速发展,经济成效显著。过去五年中新建精品水果基地2000亩,中药材、魔芋1200亩,核桃3000亩,猕猴桃种植100余亩。规模林下养鸡3家,存栏7万羽,建成规模养猪场1个、养牛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30余家。下一步一是做优“七舍茶”品牌,整合七舍茶产业资源,力争五年内建成集群式茶业产业园区。二是做强农业产业,做好农业特色产业项目申报,力争在未来五年新植茶园5000亩、精品水果2000亩、核桃1000亩、蔬菜3000亩、魔芋2000亩、中药材200亩。
茶叶是一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和
药理学效应的大众性保健饮品;亦是国际上公认的健康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结构改善,茶叶特别是安全优质的有机茶叶产品消费量将呈不断增长态势。在七舍镇发展茶叶产业,自然环境资源得天独厚,是集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
兴义市水源地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效益良好的产业。
七舍镇位于兴义市西南面,地处东经104度、北纬25度,是七捧高原中的小高原。全镇国土面积116.6平方公里,辖七舍、革上两个办事处6个行政村113个村民组5199户,总人口22265人。辖区
森林覆盖率达48%以上,有3万余亩可供种植优质茶叶的荒山和轮息土地。全镇
平均海拔1880米,最高海拔2207.5米。年平均气温14.5
摄氏度,年降雨量1600毫米,终年气候湿润多雾,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区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具有明显的
亚热带高山气候特征。自然环境优越,山区面积大,宜茶荒山多,水土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与生态条件,为茶叶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自然优势:七舍镇自从建镇以来,从未修建过任何工业化工厂,全镇无任何工矿污染。规划的茶叶基地远离城镇,处于没有污染、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温度适宜、云雾缭绕的环境,有“雨天云贴地,晴天雾罩日”之说,非常适合种植优质有机茶叶。特别是七舍白龙山山脉规划区5000亩草场种植区域土壤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检测,土壤符合有机茶种植要求,现正申报该块地为有机土地。
历史渊源:七舍具有优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在70年代曾发展茶叶达20000亩,现虽大部分茶地已损毁,但据统计,七舍现还
存有10亩以上茶地26块,零星茶地900余亩,合计约1700余亩茶地。大多数茶农对茶园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基础,民间还留有一些较为系统的传统加工工艺。因此农户接受新技术速度快,易于掌握。同时随着近年来七舍茶叶的逐渐畅销,老百姓对种植茶叶的积极性大增,对七舍镇党委、政府在“十一五”规划
中将茶叶作为重要的产业项目来推广具有较好的时机和政策环境。茶叶是众多农户从自然经济直接走向
市场经济的绿色产业,是我镇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古茶树资源:我镇现还
存有古茶树共有260余株,这些古树集中存活于位于白龙山脉脚下的革上村的中厂、下厂、老厂三个组内。初步统计,
树高在5米以上、冠幅4米以上的古茶树有32株;树高4米以上、冠幅3米以上的古茶树有75株。其中编号为001的茶王树高达10.5米,冠幅达6米左右。七舍镇
革上村拥有如此规模的古茶树,在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乃至
贵州省都是极为罕见的。依当地传说,
茶王树龄已有千年以上。省茶科所早在80年已在研究古茶品种改良、繁育。
交通状况
全镇共有主干道公路3条,为
兴义市至捧乍公路、七舍至雄武公路、七舍至猪场坪公路,3条公路在七舍境内总长65公里左右,全部属沙石路面。镇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实现全镇100%的村通公路,96.3%的组通公路,公路共16条,总长190公里左右。
城镇建设
七舍镇镇区街道硬化路面2.5千米。2001年建成杜鹃新村,占地108亩,修建了1016米的杜鹃大道、2450米的排水排污系统。2005年新修一个占地4012平方米农贸市场。2006年投资140万元启动小城镇建设,安装路灯89盏,同时对七舍镇区
中国人民银行走道踩板实施建设。同年2月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管理委员会,对入户道路、街道内绿化、卫生实行统一承包收费管理,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目前,七舍镇镇区街道总长达到2200余米,
集镇住户500多户,有各类店铺148家。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七舍镇按照“夯基础、强产业、建生态、促旅游”的总体发展思路,勾画出“道路建设画圈、产业发展成园、生态建设成形、旅游开发起步”的美好蓝图,现在在基础设施方面已经跨进了一大步。七舍镇以2016年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为契机,积极建设和完善集镇内供水、垃圾收集、
污水处理、通村油路等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资金的“
乘数效应”,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
一是在道路硬化上:
鲁坎村小水井至湾头公路硬化2500米;
糯泥村文家丫口至三棵树公路硬化3200米;3、糯泥村大窝公路硬化1700米;七舍村后河通寨公路硬化2100米。二是在新农村建设上:通寨公路硬化4260米,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502553元,已经施工结束。
串户路10455米,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57447元。目前完成3650米串户路硬化。修建文化活动广场1个(500平方米),及附属设备一套。修建公共厕所1个(15平方米)。安装
太阳能路灯135盏,申请财政奖补资金540000元。等待市财政局采购。垃圾拖车一辆(小型),于4月份开展垃圾清运工作。安装30个移动垃圾箱,其中七舍村15个、侠家米村5个、革上村5个、马革闹村3个、糯泥村2个。
三是水利、电力设施建设上:完成2013年度和2014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结算(其中:集中供水工程总投资352.57万元,解决人口7857人;分散式供水工程总投资80.18万元解决人口1498人)。完成马革闹小山塘建设2处,总投资25万元。配合市水务局完成“引马入兴”后续工程建设。完成糯泥龙家寨抗旱应急备用井配套工程建设,总投资31.38万元。实施
小龙潭水库饮水复建工程和环库公路建设,已确定施工队伍,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工程进度90%,工程总投资210万元。对小龙潭水库建设呆歪炮损进行调查核实。配合市水务局完成七舍镇巩固提升“十三五”规划。配合市水务局完成革上小流域工程项目建设。配合市水务局申报白龙山农业园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申报面积7480亩,总投资5610万元。
经济建设
七舍镇是一个农业乡镇,目前仅有杜鹃山泉矿泉水厂一个工业企业。
第三产业尚不发达,但由于拥有极佳的旅游资源,每年到七舍观光的游客达8万人次以上,因而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有着很好的前景2006年度,全镇粮食总产量9120吨;年末生猪存栏数9652头;年末大牲畜存栏数9849头(匹);农业生产总值5486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16元;财政总收入311万元。2006年
烤烟种植12166亩,收购220万斤,创产值1300万余元,创税221万元。至2006年底全镇茶园面积达3000亩,产量30吨,创产值300余万元,茶叶产值也不断成为七舍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如今,每个赶集日有4万人次到七舍镇
镇区交易,交易额突破15万元。
2012年三月份获悉,全镇以烤烟为支柱,油菜、马铃薯、
青萝卜、核桃、松籽、畜牧及茶叶等为补充,构成了农村多元经济的农业产业。近年来,七舍镇大力发展
烤烟和茶叶支柱产业,年种植烤烟10000余亩,收购烟叶300余万斤,实现
烟叶税300余万元;已有规模茶园2000亩,零星茶园3000亩,加上老茶园改造后,将形成1000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
社会事业
现七舍镇一村一个卫生室,共11个卫生室,主要负责本村的防疫,计划免疫。七舍镇卫生院目前共有
x光机一台,B超机二台,半自动生化分析液一台,病床40张,
显微镜二台,轿车一辆。目前,由于医务人员的水平逐渐提高,新增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七舍镇卫生院已经能对部分进行骨伤治疗、内科治疗、妇科治疗等。2006年12月七舍镇启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全镇干部职工进入一家一户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90%。
2007年七舍镇现有七舍镇中学、七舍镇中心小学、革上村小学、雷家寨村小学、糯泥村小学、鸭坝田村小学、侠家米村小学、马革闹村小学、大坡村小学、青菜塘村小学、鲁坎村小学11所公办学校,共有教职工146人,小学生在校人数2376人,初中生961人。七舍镇现有
马格闹村文化宣传队和肖家寨花灯队。马格闹村文化宣传队现有人员10人,肖家寨花灯队现有队员11,两个群众文化组织对
计划生育工作、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六大精神作了深入广泛的宣传,影响广泛。
七计划生育服务站共有检查治疗设备8套,
手术室一个,计生专干5个,服务员5人,七舍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7‰以内。
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涉及革上村石门、河坝、湾子、新寨、街上、凼子6个村民组。政府投资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0万元并投工投劳一万余个,兴修、改造了小寨、半坡、河坝、湾子4条通组公路,全长2公里,受益农户86户345人;同时,还进行了街上、凼子、河坝、新寨4个组的入户路面硬化工程,全长5公里,受益农户128户384人。
七舍镇各村都组织实施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等
村规民约,到2006年底,获市级以上命名的文明村寨11个,文明单位18个,文明家庭205户。
目前,七舍镇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3个,共有调解员46人,七舍镇治安防治工作已形成以政法机关为统一指导,建成
治安联防队、治保会、机关联防队、学校
护校队等为主的片区联防机制,真正保障了社会治安,整个辖区内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民俗文化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上世纪70年代,全镇茶叶种植上万亩, 80年代,供销社统购统销,茶叶产业曾让许多农户增收。时至90年代,伴随着供销社的改制,没有专业的茶叶
生产管理体系和加工体系,又没有成熟的茶叶销售市场,市场销路中断,导致农民疏于茶园管理,忙于种植其它粮食作物,甚至大面积废弃和砍伐茶园。至2005年,全镇仅存零星茶园1000余亩,并且茶园荒草丛生,无人管理,品质锐降,采茶人员也主要是农村闲散的老弱群体。
随着
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的实施以来,我镇茶产业取得快速的发展,茶产业表现出了从小到大、由弱
至强的态势。七舍镇党委政府按照“夯基础、强产业、建生态、促旅游”的总体思路,结合茶叶产业的现状和生产潜力实际,及时把握机遇,找准产业发展的方向,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情况下,提出依靠发展烤烟产业、茶叶产业、畜牧产业“三条腿”全面繁荣七舍经济的产业发展目标,制定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培育进程的意见》,详细规划了万亩茶园种植的实施方案,形成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在以
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之下,为推动茶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被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