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二级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二级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前身是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92年,成立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1996年,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开设4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共有教职工132人,有在校生1500余人。
办学历史
1938年,江西兽医专科学校成立。
1952年,以南昌大学兽医专业为基础,由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兽医专业、湖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广西大学兽医专业和江西兽医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西农学院兽医系。
1958年,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成立畜牧兽医系。
1969年,江西农学院兽医系与江西共大总校畜牧兽医系合并为江西共大总校畜牧兽医系。
1980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1992年,成立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1996年,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党委下设动科支部、动医支部、水产支部、饲料所及机关产业支部、重点实验室支部、研究生支部和学生支部七个党支部。现任党委书记陆伟
学院行政下设行政办、教学办、学工办和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水产系,并设有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室),有9个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其中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是江西省第一个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省唯一的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院建有江西农业大学种猪场、江西农大兽医院等校内实训基地,另有十多个校外实训基地。现任院长瞿明仁,副院长胡国良、丁能水
师资力量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现有在职教工130人,其中专职教师121人,含高级职称74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名,二级教授9名),具有博士学位93人,硕士学位2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5人。学院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50余人次,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江西省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选10人、江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江西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西农业大学未来之星24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
中国科学院星院士(专职):黄路生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黄路生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黄路生、曾志将丁能水、任军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黄路生
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任军
国家农业化体系岗位科学家:黄路生、瞿明仁、曾志将、周秋白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唐玉新、黄路生、曾志将、任军、丁能水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黄路生
全国优秀教师:曾志将
中年青年科技奖:黄路生、任军
“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黄路生、任军、刘军、朱军、张少吾、瞿明仁、万秀峰、丁能水、曾志将、陈从英
江西省教学名师:曾志将、何后军
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黄路生
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名单不全):唐玉新、黄路生、任军、瞿明仁丁能水艾华水
江西农业大学未来之星:郭小权、游金明、黎观红、丁能水、艾华水、陈从英、任冬仁、麻骏武、郭源梅、欧阳克蕙、幸宇云、颜伟玉、王子龙、赵向辉、王立琦、吴小波、张志燕、杨斌、段艳宇、刘平、叶昱、梁惜梅、彭墨、鲍光明
学科建设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江西省高水平建设学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学科、1个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江西省第二批示范性建设硕士点。
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动物生产学、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
江西省高水平建设学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畜牧学
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
江西省第二批示范性建设硕士点: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畜牧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畜牧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健康与安全生产
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畜牧学、兽医学
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水生生物生产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养殖、兽医、渔业
科研实力
院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自2000年以来,共获批各级各类项目150余项,经费6000余万元,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主编或参编国家级教材40余部,获得专利10余项。科研项目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总理基金)、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863、973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资助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重大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江西省各级各类课题等。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等等。
学院学生工作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2006、2007、2008、2009连续四年被评为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和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学院积极发展专业兴趣小组,先后成立了养禽、养蜂、水产、宠物等兴趣小组,对每个小组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努力探索第一和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学院大力引导学生考研,每年研究生录取率稳定在30%左右,就业率达95%以上。
自2006年以来,学院有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人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1人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江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1人获全省“十佳青年教师”荣誉称号,1人获“江西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1人获江西省农业科学教育人员突出贡献奖,1人获“江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全国兽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1人获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称号,1人获“民革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中国民主促进会先进个人”称号,1位学生获“江西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科研平台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省级研究中心、10个院级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控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省级研究中心:江西省营养饲料开发研究中心
院级重点实验室:动物药学实验室、水产实验室、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实验室、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动物生产实验室、特种经济动物实验室、临床兽医学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
教育教学
据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拥有国家级质量工程 6 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3个,学院还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项目 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
科研项目
专业介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养猪学、养禽学、草食动物生产学、畜牧业经济管理、特种经济动物学、。
兽医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昆虫与寄生虫病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兽用生物制品学、动物药学与药剂学、动物检验检疫技术、基因工程原理饲料添加剂、畜牧生态学等。
动物药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兽用生物制品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兽药制剂与生产、生物技术制药、兽药检验学和兽医毒理学等。
水产养殖学专业: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 水生生物学 鱼类学 鱼类生理学 组织胚胎学 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 水产增养殖学特种水产养殖学 观赏鱼类养殖学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
文化传统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学生会、团委、各类兴趣小组等组织,举办小动物医师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活动。
参考资料
学院介绍.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023-12-23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学院简介
师资力量
学科建设
科研实力
科研平台
教育教学
科研项目
专业介绍
文化传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