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竹乡位于
遂昌县县城东部,驻地距县城约24公里。东和北与
武义县交界,南与
松阳县毗邻,西北与
云峰镇相靠,乡人民政府驻村治岭头村,海拔535米。全乡总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63亩,林地面积72798亩,茶园面积723亩,果园面积716亩。矿藏资源丰富,华峰尖南麓为
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矿区,金银品位高,被誉为“江南第一矿”,黄岩坑(古地名)有银矿洞遗址,长151米,深138米,空间7至8万立方米,对研究我国古代采矿技术和工艺水平有一定价值。
1949年解放初沿用崇圣乡名,属蕉川区。1950年崇圣乡分为长濂、大竹两乡,划归城关区。1952年建设分区,两乡改属社后区。1956年社后区撤销,长濂乡的庄山划归三川乡;长濂、毛田、岩里、刘坞划归云峰乡;经省人委批准将梧桐口、龙下、大岭脚划归
松阳县;长濂、
大竹县两乡合并称濂竹乡,县直属。1958年叶家田、千义坑(原属松阳县)两生产队划入,称曙光公社濂竹管理区,1959年称城关公社濂竹管理区。1961年改属社后公社,同年社后公社撤销,濂竹管理区改称濂竹公社,属城关区。1983年10月政社分开,改称濂竹乡,属城关区。
改革开放以来,濂竹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自1984年以来,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9%以上,全乡已基本普及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近几年,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到2004年,全乡只保留一所中心小学,在校生共184人,教职工1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100%。2003年,该乡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
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85%。随着社会的发展,该乡人民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人均收入逐年攀升。1980年85元,1988年人均收入354元,1995年为1206元,2004年人均收入达到2561元。家用电器如彩电、洗衣机、冰箱等正逐渐普及;住房条件逐步改善,由泥瓦房逐步变为小洋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
水泥路代替了烂泥路。濂竹乡人民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正逐步向小康水平迈进。
瓦窑岗偶剧团由瓦窑岗郑根成出资建团,由5、6人组团,
木偶戏采用线索提位演变动作、表情,自演自唱,唱腔采用
婺剧曲调,也有松阳高腔,曲调分徽戏、
秦腔。
在濂竹乡治岭头村附近,今
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矿区内,1966年发现古矿洞,1978年实测,矿床类型属金银低硫物
石英单位,
矿石为金银共生体,矿洞长150米,垂直深度137米,计5个开采段,被采空间7—8万立方米,此矿即《宋史》所
201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可达3160万元,比2006年2428万元增长20%,年均增长4%。其中,工业总产值达10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2160万元,比2006年增长52%,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收入达7322元,比2006年增长105%。
1、农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2006——2011年,我们努力加快产业调优步伐,做足生态特色产业文章,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全乡经济保持了较强劲发展势头。一是努力确保粮食总产稳定。认真落实农田保障要求和种粮直补扶农政策,确保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每年达到4000亩以上,年均产量达2000吨左右。二是大力发展山地蔬菜产业。充分发挥我乡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发展山地蔬菜产业,及时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市场拓宽等服务,解决生产和销售方面出现的问题,实现了以
菜豆、
玉蜀黍为主的山地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实现总产值825万元,人均产值达2000元左右,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三是培育多元化增收产业基地。依据本乡的地理环境优势和农户意愿,坚持“山地蔬菜、
孟宗竹茶叶、
干果种植、生态养殖”齐头并进格局,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元化农产业基地,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经过五年的努力,全乡发展
尼瓜种植基地500余亩,
树型金银花基地200余亩;发展了以叶家田为龙头20余个
黑番茄种植大棚,种植面积达30余亩;进一步扩大名优茶种植规模,全乡发展茶园面积780余亩,新发展毛竹基地2000余亩;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生态猪、生态牛、
走地鸡、山羊等家畜养殖。同时,大力推进来料
加工业发展,举办来料加工技能培训班,精心培养来料加工经纪人,发展形成了300余人来料加工队伍,来料加工费发放突破了年收入200万元。
2、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06——2011年,我们有效借助全县休闲旅游名城建设的有利契机,带动了一部分农户由一产向三产发展转移,拓宽农户增收的空间和渠道。积极协助
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做好
矿山公园二期工程的土地征用工作,借助金矿黄金旅游的辐射,着力挖崛“古树、古墓、古仓、古俗”组成的“四古”文化资源,并于2009年9月29日成功举办了“小岱生态文化节”。加大小岱古松长廊和全乡境内古木资源的保护力度,并将每年的9月29日确定为“古树保护日”。同时,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户绿化造林,五年完成造林面积1670余亩,幼林中林抚育面积4200余亩,全面实行木材限额采伐,落实了41860余亩生态公益林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凭借文化资源、古木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争取报刊、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对濂竹特色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广泛宣传,不断提高濂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以此为契机着力推进
农家乐产业的发展,全乡发展农家乐10余家,从业人员40余人。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民工程建设。一是村庄整治工程建设得到大力推进。争取资金210余万元,完成了原13个行政村村庄整治启动村项目和原8个行政村提升村项目的建设,通过改栏改厕、路灯安装和村庄道路硬化,进一步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二是全面加强水利建设工程,有效提高小流域防洪抗灾能力和良田防汛抗旱能力;积极争取上级水利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完成了覆盖全乡9个行政村的山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审批、招投标、前期政策处理等各项工作,确保了总投资612.3万元的山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于2011年10月份开工实施,该项目实施后将极大改善广大农户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扎实推进千万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完成了全乡原13个行政村饮用水的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了农民用水困难的问题。同时,投资23万元完成乡所在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生产和生活用水污染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四是积极争取宅基地整理和旱地开发的项目实施。结合本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推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投资60余万元完成了18余亩的宅基地整理(矿山复垦)项目建设,投资220余万元完成了370余亩旱地整理项目建设,完成了叶家田旱地整理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和路基配套工程建设,为下步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五是殡葬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原12个行政村生态公墓建设,启动了小岱自然村公墓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