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仁,男,1942年2月生,山西太原人,著名学者。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
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
三国演义》学会理事、《
水浒传》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散曲学会理事、中国元好问学会理事;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山西省家谱学会理事、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会员、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女娲陵”修复委员会总顾问,
河南省淇县女娲研究会会长、后土文化研究会顾问,罗贯中研究会顾问、《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顾问,《中华白氏》特邀顾问。
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员会第七、八届委员,政协山西省委七、八届委员。
孟繁仁,男,1942年2月生,山西太原人,著名学者。1965年
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长期从事
中原地区古典小说、戏曲及中国古代
文化研究。
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及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以学术考证与社会考察并重,运用文学、
历史学、
民族学、
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中国
古典小说、古代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多方面的全新发现和突破。
在考察、发现
清徐县《罗氏家谱》的基础上,考明《
三国演义》、《
水浒传》作者罗贯中是山西太原清徐人,原名“罗才本”,后略名“
罗贯中”,晚年隐居於“大名府浚县”(今
河南省鹤壁市)许家沟村;考明了
岳飞是《水浒》人物
宋江的部分原型;“水泊梁山”的原型在太行山区的山西
阳城县义城村;在山西
上党郡、
晋西南等地考察发现
女娲“补天台”、“补天窟”、“
女娲陵”、“女娲
岩画”等多处遗迹,考明“女娲”是真实存在过的神话、历史人物等。在
山西省孟门镇考察了
大禹治水遗迹,撰编了专著《孟门 天下黄河第一门》,证实了大禹曾在今柳林孟门治水。在《
文学遗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光明日报》、《
文汇报》、《
社会科学报》、台湾《
中央日报》、《历史》月刊等海内外报刊,发表大量具有突破性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的论文。
山西学者孟繁仁、李国成经十多年考察认定:《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也与
唐僧一样是由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过的真实人物、生活原型经过演变、塑造而成的。这个生活原型是
娄烦县人氏。他们在查阅清康熙三十九年黄图昌编撰的《
静乐县志》卷十“杂记”中发现对“花果山”在娄烦县、“孙行者”是娄烦人有着明确的记载:“花果山:南乡近龙和者有‘花果山’,取春、夏间花果满山为名也。或者附之以‘水帘洞’,谓‘
孙悟空,娄烦人’……”除此以外,
南宋诗人
刘克庄曾写过“取经烦猴行者”的诗句。据考证,唐宋时乃至全国县级以上地名中有“烦”字的,除“娄烦”外,再无第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宋时期娄烦一直是为皇家饲养军马的“监牧地”。
唐朝时,最多养马达“七十万,色别为群,望之如云”,历史上也曾有“
娄烦县骏马四天下”之美称。《
西游记》中有孙悟空大闹天宫,
玉皇大帝被迫封他为“御马监”的“弼马温”去专管养马的情节。如果回到现实社会当中,在中国历史上能具备“御马监”的地方,恐怕只有山西娄烦了。
有《清徐“罗氏家谱”与罗贯中》,(《
文学遗产》1988年4期),《“许贯中”是罗贯中的虚像》,(《
晋阳学刊》1992年1期);《罗贯中故乡记行》(《
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2期);《罗贯中晚年归何处》(台湾《
中央日报》1994年11月24日);《重新认识和评价“西游记”》(《
光明日报》1988年11月24日);《西游记故事和西夏人的童话》(《运城高专学报》1998年2期);《孙悟空的故乡在山西楼烦》(《
社会科学报》1998年10月24日)《黄土高原的孙行者故乡》(《
人民代表报》1999年1月5日);《女娲实有其人》(《
文汇报》1995年7月3日);《女娲女娲神话女娲陵》(《寻根》杂志1995年5期);《黄土高原的女娲崇拜》(《
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1期)。《女娲岩画》(《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年5月4日);
传记收入《山西社会科学人物综览》《
世界名人录》、《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大辞典》(
韩国版)等大型人物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