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纹伊蚊
全球扩散速度最快的物种之一
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是东南亚和我国的常见蚊种。该蚊凶猛异常,刺叮后皮肤奇痒,可引起皮肤红肿、局部皮炎,甚至全身性皮炎,抓破后易溃疡感染。该蚊还具有多次吸血特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多次吸血率增高。白纹伊蚊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可以传播登革热黄热病、基孔肯雅热及寨卡病毒病等,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公园、宾馆的积水盆景,废品堆放点和其它地方的废旧轮胎,建筑工地的长期积水,陶罐存放处的坛罐都是城市白纹伊蚊的主要生地。家庭户内水生植物花瓶、居民区外环境贮水池、缸盆等,植物容器(如竹筒、树洞、叶腋等)更是这种蚊子最普遍的滋生场所。
白纹伊蚊像很多蚊虫一样,不吸血也能产卵,只是产的卵数量比较少,吸血后的蚊子产卵数量能比不吸血的时候多100倍。干燥环境下,蚊卵可以保存长达半年,甚至一年,遇到有水环境还可以孵化。低温情况下也可以保存,来年春天,天气转暖,还会孵化。白纹伊蚊经口感染后能经卵传递1-4型登革热,提示我国白纹伊蚊具有垂直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病毒在冬季、干燥季节等不利条件下,可以在嗜血性宿主体内存活,且可以通过经卵传递给下一代。
形态特征
物种对比
鉴别特征
盾片有中央银白纵条,翅基前有一银白宽鳞簇。美国白灯蛾栉齿基部具细;尾鞍不完全;腹毛1-Ⅶ通常分4枝,2-Ⅶ通常单枝。
雌蚊
小型到中型蚊虫。
头:头鳞典型。喙比前股略长,暗褐色。触须约为喙的1/5长,黑色,末段背面银白色。
胸:前胸前背片和后背片都具有银白宽鳞,后背片上方并有褐色窄鳞。中胸盾片上有一条银白窄鳞形成的中央纵条,前端后伸而略为细削,并在小盾片前区分叉,有的在分叉前中断,叉枝两侧有一对白色亚短中线。翅基上有一些白色窄鳞,小盾片覆盖银白宽鳞,中叶末端有黑宽鳞。侧背片平覆白宽鳞。有亚气门鳞簇,无气门后和气门下鳞簇。
翅:翅鳞一致深褐色,仅前缘脉基端有一白点。平衡棒结节具黑鳞。
足:深褐到黑色,各足腿节都有明显膝白斑,前股和中股的腹面和后面有不同程度的白色区,后股前面基部3/4有宽白纵条,愈向基部愈宽,后面的白色区较短,通常约占全节的基部一半。后足跗节1-4有基白环,跗节5全白或大部白色。前胫腹面有淡色纵条;中胫后面具淡色鳞。前跗节1-2有基白环或白斑;后跗节1-4有宽基白环,节5全白。
腹:背板黑色,节I侧背片覆盖白鳞;节Ⅱ-Ⅶ有基白带和侧白斑,基带两端加宽,但不和侧斑相连。节Ⅱ-Ⅲ腹板全部或大部白色;节Ⅵ-Ⅴ腹板黑色而有宽基白带;节Ⅵ腹板有亚基白带;节Ⅶ腹板黑色而仅有少数侧白鳞。
雄蚊
触须比喙略长,节2-5都有基白环或白斑。腹节Ⅱ和Ⅶ背板仅有侧斑而无基白带,有的节Ⅱ背板基部中央有白鳞,节Ⅷ腹板大部白色。腹节Ⅸ背板山峰状,有一不同程度的中央突起,侧叶远离,各具4-8根刚毛;节Ⅸ腹板长而宽,弓形,无特殊刚毛。抱肢基节长约为宽的2.5倍,背基内区有一片10多根刚毛。抱肢端节比基节略短,末端略为膨大,有少数细刚毛;指爪位于末端。小抱器发达,膨大部分具很多刚毛,腹面的宽,端角的最长,末端弯曲。
幼虫
头:触角不到头的1/2长;1-A位近中央。头毛1-C细弯,4-C细小而分很多枝,5-C通常单枝,偶有分叉的;6-C单枝或远离基部分叉,偶也有3分叉的;7-C分2-3枝;这三毛通常有稀疏的细侧芒。
胸腹:胸毛和腹毛发达程度,包括分枝和长短,有较大个体变异,有的部分刚毛粗壮而近似星毛状。腹毛1-Ⅶ通常分3-4枝,不超过5-Ⅶ的2.5倍长;2-Ⅶ通常单(1-3)枝。栉齿仅基部有细缝,6-10个,排列成整齐的单行。呼吸管无管基突,指数2.0-2.5,长为基宽的2.2-2.6倍,为尾鞍长的2.8-3.3倍;梳齿5-16个,通常8-12个,多数具2侧牙;1-S位近管中央,分2-4枝。尾鞍不完全;腹毛1-X分2-3枝,有细羽状侧枝;2-X分2枝,其中一枝略短;3-X单枝;4-X8株,都位于栅区。肛鳃明显比尾鞍长,腊肠状。
生态习性
白纹伊蚊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生活史包括卵、美国白灯蛾、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卵、幼虫和蛹都在水中生长发育,成蚊则在陆上生活。
孳生习性
白纹伊蚊是“半库蚊属”,喜欢孳生在小型的积水容器中。家居周围废弃的缸、罐、桶、锅、泡菜坛、盆景、莲花缸、罐头盒、碗、杯等积水中。室内的插花瓶、水缸、痰桶和花盆托等积水。植物的茎叶等小型积水,如竹筒、叶腋、椰子壳、芭蕉、香蕉叶等积水中。白纹伊蚊除孳生在人居周围外,在远离人居的竹林的竹桶、树洞、石穴等积水容器中,也可孳生大量白纹伊蚊。
栖息习性
白纹伊蚊通常在孳生地周围栖息。常喜栖息在阴暗、避风之处,如室内的卧室、客厅、厨房水池、碗橱处和悬挂汗污的衣物上,住房周围的草丛、竹林、葡萄架、缸罐内壁和猪栏等处,野外的防空洞、树洞、灌木丛和草丛等隐蔽的地方,建筑工地的水池、水槽近水面内壁、阴暗存放物等场所;在竹林、树洞等野外孳生地,白纹伊蚊多栖息在附近的草丛和植物叶子下面。这些场所的温湿度及其光照等条件较适合白纹伊蚊吸血后完成生殖营养周期。
吸血习性
雌蚊偏吸人血,多在户外侵袭人体,但也有在室内叮咬吸血者。
白纹伊蚊全天均有吸血现象,活动高峰多出现于早晨日出前1~2 h和日落前2~3 h,通常后一个时段高峰较前一个时段高峰明显。此外,该蚊还具有多次吸血特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多次吸血率增高,这一生物学特性,对登革热传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美国曾对白纹伊蚊吸血习性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该蚊主要吸食哺乳动物和鸟纲血液,宿主动物范围很广;野外捕获蚊虫的血液来源鉴定表明:64.0%为哺乳动物血,16.9%为鸟类血,15.7%为兔血,人血仅为5.2%,但也有研究认为白纹伊蚊对动物的吸血习性与宿主提供情况有关。这些都说明,登革热病毒完全有可能在人与这些动物之间传播。
季节消长
白纹伊蚊美国白灯蛾和成虫的季节消长,与各地的气温和降雨量有密切关系。由于我国南北气温和降雨量的差异,使得该蚊早春出现的时间和其季节消长不尽相同。
北京5月上旬出现幼虫、中旬发现成虫;
长江流域的成都市上海市3月发现幼虫、4月下旬出现成虫;
亚热带地区的福建省幼虫终年可以孳生,3月下旬出现成虫;
热带地区的海南岛成幼虫终年可以孳生或繁殖。
由此可见,随着纬度的增高,气温的下降,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虫出现的时间也随之而推迟。
越冬习性
我国横跨4个气候带,南北温差很大,因此白纹伊蚊因气候差异在各地的越冬方式有所不同。
按照美国白灯蛾存活情况划分:
北纬30°以北和北纬22°以北30°以南地区以卵的形式越冬,亚热带和热带交界地区以卵和幼虫越冬;
在热带地区,白纹伊蚊全年可以孳生发育,无滞育卵越冬现象;
按照纬度划分:
北纬25°以南为无越冬区,仅成虫的生殖营养环和幼虫的发育期略长;
北纬26°~30°为半越冬区,其生殖营养环失调;
北纬32°以北为全越冬区,呈生殖营养环分解状态。
产卵习性
一般喜在黑色和棕色的容器、位置粗糙的表面、较低位置的容器内产卵。其中,以白天产卵为主,说明光照对产卵有一定影响,其产卵量与成蚊密度一致。此外,气温也影响该蚊的产卵,研究发现该蚊幼虫在6月和9月为高峰期,此后数量逐渐下降,说明温度对产卵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幼虫因素
白纹伊蚊幼虫生长发育和活动规律与气温、湿度、降雨量等自然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气温对幼虫生长的影响最大。观察发现,幼虫发育最适宜温度在28℃左右,高于或低于此温度,会影响其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速度;水温的高低与气温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幼虫的孵化,水温16~18℃是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降雨量较多的6-9月幼虫密度较高,这与大量的雨水容易形成众多的孳生积水以及该段时期内自然温度一般较适合幼虫的生长发育有关;对于温暖潮湿,终年各月份相对湿度相差不大的地区,相对湿度不会直接影响美国白灯蛾的变化,但在各月降雨量较少、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幼虫密度降低。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洋界,延至分布到古北界,奥州界和非州界。其分布界限为,东到夏威夷群岛,南到澳大利亚,西到法属索马利兰和马达加斯加岛,北抵东北地区日本。分布路线是,自日本东京经朝鲜,中国东北辽宁斜向不丹尼泊尔,向西达印度巴基斯坦,再斜向非洲东北角的法属索马利兰,经南面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然后折向东,经澳大利亚再转向东北经巴布亚新几内亚,最后达夏威夷群岛。
国内分布
白纹伊蚊在中国的分布是,北至沈阳市大连市,西至陇县宝鸡市,西南至西藏自治区,向东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分布的走向大至为,自沈阳向西南,斜向宣化区,经山西省陕西省韩城市铜川市、陇县、宝鸡和阳平关,至四川雅安、九龙、盐边县,折向西至西藏的察隅县墨脱县,直接连到不丹尼泊尔两国。
中原地区分布的省份有,辽宁省河北省、山西、陕西、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海南省云南省和西藏。
危害情况
白纹伊蚊刺叮凶猛异常,刺叮后皮肤奇痒、可引起皮肤红肿,局部皮炎,甚至全身性皮炎,抓破后易溃痒感染。除刺叮骚扰外,更重要的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首先是登革热的重要媒介。1978年和1980年,中国广东、海南曾发生过登革热流行。白纹伊蚊是广东佛山、中山市广州市等地的重要媒介。有些单位发病率达30%~40%以上。除些之外,它又是有些地区的流行性乙性脑炎的传播媒介。实验室感染表明,通过刺叮能传播黄热病、西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西尼罗、罗斯河热、基孔肯亚、寨卡等多种病毒性疾病,是传播病毒性疾病的潜在性媒介。
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
该蚊对登革热水平传播主要存在以下方式:
(1)通过叮咬病毒血症期患者而感染病毒,病毒在蚊体内经增殖后再通过叮咬易感人群而传播;
(2)感染的雄蚊与雌蚊交配后,可将病毒传给雌蚊和子代,起到水平传播的作用,但雌蚊不能通过交配
传播病毒。
垂直传播
白纹伊蚊经口感染后能经卵传递1~4型登革热病毒,提示我国白纹伊蚊具有垂直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能力。关于登革热病毒经卵传递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该病毒流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病毒在冬季、干燥季节等不利条件下,可以在嗜血性宿主体内存活,且可以通过经卵传递给下一代。
当然,白纹伊蚊经卵传递登革热的能力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同的地理株、登革热病毒的型别、滴度高低及温度等为经卵传递影响的主要因素。
防治措施
蚊虫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环境治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法规防治和遗传防治等。
针对白纹伊蚊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孳生地治理为主的环境防治,当暴发登革热疫情时,采取化学防治和环境治理并重的措施。
环境治理
主要是清除蚊虫孳生地,它不仅减少蚊虫产卵环境控制其成蚊密度,且具有环保、不产生抗药性等诸多优点。
化学防治
通过对孳生地投药,对白纹伊蚊的成蚊直接喷洒起到了较好作用,但是在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化学药物的应用也使蚊虫产生抗药性。防蚊闸的应用只需一次性投入可长久受益,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对蚊虫防治工作起到观念性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卫生意识逐渐提高,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蚊虫防治工作可持续性发展。
登革热在人群之间不能直接传播,均由虫媒媒介传播,所以在登革热的预防中,登革热发病监测和控制消灭蚊媒仍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伊蚊的监测是有效预警登革热的发生,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对伊蚊成蚊的密度调查,埃及伊蚊主要使用室内栖息率法,白纹伊蚊主要使用人帐诱捕法,但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可能使捕蚊人员被叮咬并感染病毒的不足之处。此外,白纹伊蚊的防治只要领导重视,制度落实,措施得当,持之以恒,是可以控制在不足为害的程度。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物种对比
鉴别特征
雌蚊
雄蚊
幼虫
生态习性
孳生习性
栖息习性
吸血习性
季节消长
越冬习性
产卵习性
影响幼虫因素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国内分布
危害情况
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防治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