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宏
林天宏
林天宏,福建福州人。200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工作至今。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2008年天涯社区最受网友欢迎记者,作品《回家》获南方周末2008年年度传媒致敬之特稿写作奖。
人物介绍
林天宏曾为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近日已辞职离开!
代表作品
《幸福的明黄色》
文章选读:
司机张连明已经57岁了,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开的最后一辆车,却是一辆“特权车”。
收费站从来不收他的“过路费”,见到这辆明黄色的中巴车远远开来,工作人员就会自动升起护栏;很少有车子会挡他的路,大部分会选择减速避让;有时候,眼尖的老张还会看到,那辆迎面而来的车子里,陌生的司机正举起手来和他致意。
不过,“享受”这种“特权”的,不只是张连明。在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这个山区县城里,有着12辆相同的中巴。每周七天,它们不停歇地穿行在远离城镇的山路上,车里的乘客,是散布在这片辽阔山岭间的4000多家农户的孩子们。
从2008年9月5日至今,这支特殊的车队已经在路上走了整整一年。尽管在这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度上,这12辆校车还略显孤独,但现在,它们不仅运送着这些幸运的孩子们,也开始运送人们越来越大的期待和梦想……。
《这组照片与新闻无关》
文章选读:
淘宝网不计其数的网上服装店里,刘仁艳的店铺并不起眼。从今年5月12日开张以来,这个名叫“北川羌族小妹”的服装店,至今一共只做成了98单生意,平均一天还不到一单。很多时候,甚至两三天没有一个顾客上门。
但来过这里的许多人,都会被店铺里那些真人模特的照片吸引。这是一组特别的照片——地点是一处简陋的天台,在并不晴朗的天空下,店主刘仁艳站在一把鲜艳的红凳子上,摆出各种各样看上去不那么专业的姿势,展示着自己身上待售的服装……   。
都挺好
点评:《回家》的故事是林天宏在5·12汶川地震采访中碰到的,该作品获得腾讯网年度华语传媒盛典提名和南方周末致敬之年度特稿写作。南方周末在致敬理由中写道:8万多人的生死劫难中,有一篇讲述寻常百姓故事的《回家》,是幸运的;但只有这么一篇,却是令人遗憾的。《回家》的与众不同,只是在提醒一个常识,普通人的情感悲欢,才最容易打动普通人。
《朱启:“被抹掉的奠基人”》
文章选读:
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的严严实实。北京市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
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市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学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作品荣誉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入选福建省2011高考的阅读
人物访谈
2011年6月10日《中国周刊》总编辑助理林天宏发微博称,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采用了他发表的文章《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做完该题,对比答案后发现,只能得一半分数,于是便在微博上调侃此事:“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这样的事并非第一次出现,如何看待高考题目难倒原文作者,这个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6月11日下午1点,林天宏做客新浪《微访谈: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以下为微访谈实录。
粒粒毛衣99:应试教育的一大败笔,强加的标准答案会把每个学子的思想腐蚀。林老师认同吗?
林天宏:嗯,就像硫酸一样,哧一下,然后大家都很丑,但是互相看着心照不宣。
鼠尾草君:有时真的很怀疑,我们上的课文的作者大多数都死了几千几百年了,这课文编者到底是怎么知道一个个死人的想法的。
林天宏:可能那些老先生们晚上有去找他们聊天吧?
青木秀林:您好!在高考出题中,一直存在一些专家习惯出偏题、怪题、难题的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促使出题专家能够设身处地,具体方法就是:把由高中生出题,让专家作答,作为遴选出题专家的方法和程序之一。请问:1、您认为此方法能否有效?2、专家答高中生出的题会否纠结?
林天宏:醒醒,你是在中国。
PerFect_林晓欢:您觉得中国应试教育的缺陷在哪里?
林天宏:缺陷在于,它垄断了我们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而我们没有别的路可以选。当然,我不止是在说教育,你知道的。
Kore-再也不见高中:您好,我想问一下,对于那些题目,您有什么看法?
林天宏:我的看法就是~没~办~法。
鸩羽zs:这次的事件让你“红”了一把,是啥感觉啊?
林天宏:我在等过去我喜欢她,她不喜欢我的高中女生的电话,你说能等到吗?
0nce_:你好!文章不都应该注重原创者思想,况且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如果单凭出题者的主观意愿来定答案,那岂不是答案千千万万。考生不容易啊。
林天宏:参差多元乃是幸福之源,我深信这一点。
Ben-ny郑彬彬:您会为创造新的选拔人才制度取缔高考制度而努力吗?
林天宏:我会为我的后代努力创造离开这个制度的条件。
iam秦:你的文章成了高考题,你认为他们应不应该给你稿费啊?
林天宏:诶呀,这个是今天最好的问题了。我也在疑惑啊,有专业人士解答一下吗?
绘里时光:我是今年的高考生,平常做题的时候也觉得有些阅读的答案真的特别的模棱两可不知所云。您认为高考的阅读题如果要改革,怎么出才能尽如人意?您对应试教育有什么期望?
林天宏:1、取消阅读题吧。2、愿上帝保佑你。
鲨鱼瘦了:考试应该是自由发挥的,不应该固定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我认为那些有想像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对不对?
林天宏:我觉得对啊,不写字,画画都可以。可有用吗?
姑苏百姓:你是否抗议出题者的误解?
林天宏:误解我,我不在意的,别误解了答卷的考生就好,辛辛苦苦读十几年书,不容易。
蔷薇第七页:我是今年福建省的考生。特别是选了你这篇文章的学生,当得知原文作者都只能拿一半分数的时候,这对我们特别不公平。我只想听听你对完答案后,对高考出题人的感想?连你都只是能拿到一半的分数,那我们又有何资格去期盼拿完满分呢?
林天宏:我一个朋友正在读高二的孩子得了13分,他打电话来说那娃儿很高兴地在沙发上蹦着,喊着林天宏大笨蛋,等他high完了,你可以和他交流一下。
egglizhen:林老师,你对那些精于猜题,每节课都填鸭历年高考题的老师有啥看法?
林天宏:我一向尊重特异功能人士。如果你有这样的老师,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呀。
爱上曹雪芹:我已走过了高考,感觉高中三年读的书很少,其实高中每年都有一本阅读书,很厚,和高中语文书大致配套,选的文章都是很经典的。可是,因为不是考纲内容,大部分同学都不会看;这近在手头的书都如此了,何况是要高中生们自己看名著什么的呢。对这种情况,请问您有什么建议么?
林天宏:我觉得应试和阅读其实是两回事,高中时候上语文课我都在看小说,也不妨碍我次次都拿年级前三名呀。
伦家是绿色的卤蛋:林先生,在知道下雨的真正答案后我真笑不出来……还有,作为考生,已被迫写了高中三年议论文,添加华丽词藻无数,无病生呻乃从小学开始,这才是高分捷径……细想之下,往后要怎么改掉这些几年积累下来的通病?请您支招,谢谢!
林天宏:上大学的主要用处就在于给你一次重新洗脑的机会,不要浪费了。
木子伊田:真高兴你提出了这个问题 也让我们教育部的领导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希望教育改革能更加好 但这个问题仍旧严重 如果出题者连作者的意见都不尊重 那我们又何以谈教育?你认为呢?
林天宏:他们都知道了好多年了吧?
蓝色有空:我想问一下:我高中时天天练习写作,结果是高考语文不及格。你说该是怎么回事呢?
林天宏:我天天打工,也没成富翁啊。方法不对,劲儿使再大也没用呀。
Lauretta滇藏:教育部门没说点什么吗?我是河南省考生。
林天宏:据我一个福建省媒体朋友说,采访了两个相关部门,都说对方负责这个事情。
L_Jackson:这次你的文章成了高考题引发了那么大的议论,出题人会不会引以为鉴,以后只出死人的文章,从而减少争论呢?
林天宏:我觉得很有可能啊,当然不排除老先生们被气醒了夜里去找他们的可能性。
青羽岚离:林先生您好,请问您是否觉得出卷人有义务在出阅读题的时候应该事先询问原作者是否愿意成为考题的意见?以及对改编的要求,对答案的想法等等?
林天宏:这个属于保密法的范畴吧?抱歉我没有研究过。
我是韩_小帅:您觉得这样的应试教育和我们历史课上批判的科举八股取士有差别么,除了它们所处的年代不同。
林天宏:你都回答了还问我。
ColorfulDays:我觉得应该有语文考试而取消语文课,我高中语文课就是玩的,也不妨碍我考语文的年级第一,您认为呢?
林天宏:应该派专家们研究一下你的脑结构,找到弱点各个击破,看你再得色。
曾猩猩:我作文是我的弱项,每次写作文都是口水遍地流,请问怎么样才能写出高分作文呢?
林天宏:哎呀好恶心,多准备纸巾吧。我要是改你卷子会倒扣你分数的。
年鉴中国:你如何学习语文的?
林天宏:我五岁就把除了红楼梦之外的三大名著给看完了。你还来得及吗?
FKnupt:我是一名大一学生,昨天新浪微博无意看到您的评论,真感觉哭笑不得,现在的高考制度真坑爹啊!那您对那些做你那篇文章对照标准答案几乎能得满分的考生有何看法呢?
林天宏:那就是当年的我啊。
Ed远:在接受美学中有种说法,作品一出、作者已死。极力贴近创作者的思路是一回事,针对文本进行合理的审美和延伸又是另外一回事。设置标准答案来禁学生的多元化解读确实可怕,可答案的产生也是不同于作者的另一种解读,也是有价值的,您说是吗?
林天宏:我认可这种观点,说得有理就该给分嘛。
斓烬_梦在远方:我们一位老头子曾说过,大部分中国人的脑子都是坏掉的,不知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以及对即将迈入高中大门的人,有没有什么建议?
林天宏:不同意。中国人的脑子不是坏掉了,是好过头了。建议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寒眯兔基仔:所有中学语文课上老师讲的那些个寓意、主题、中心思想等等又有多少是原作者真正的意思?我们从小到大被教育着去琢磨如何从字面看出隐含的深意,结果必然会形成很多后来人的穿凿附会,实在被想得太多了啊。天宏哥,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都没回答我。
林天宏:你自己都回答了啊。简单的三个字,想太多。
ZOE子羽:您是否认为这种考试能够充分发掘作品的价值?还是只是形式主义?
林天宏:省事主义。
Camille-Cancer:语文考试到底应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呢?
林天宏:不应该。
负离子的DJ:我们年纪相仿啊。我是上大学才喜欢文字的。从你的角度,你觉得中学语文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技能或是传承什么样的思想?
林天宏:母语之美,岂是三两句话能说得清。
汪洁柔:我是一名高二的学生,马上就要上“前线”了,但是,我的写作能力却非常一般,老师告诉我要多背诗词,多背经典的语段,我也背了不少,可是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却很难用上,我也知道,写作水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在这里想请教你:有没有什么写作技巧,可以让作文升温?
林天宏:背范文啊。
Julia曾想做家庭主妇:相比起你的语文,你的数学怎么样?
林天宏:如果语文能考120,两科加起来大概能有150分吧,
滨海100-难得:孩子偏科严重影响成绩 现在如何纠正( 高一)?
林天宏:我一路偏科,也活的很好呀。
JroNg_py:林老师,如果现在高考的出题老师因为你这件事,以后找的文章都是去世文人的文章,你想和他们这些出题者说的话是?
林天宏:贴好门神,烧高香。我还是相信有灵魂这种东西的。
钵钵仔:根据高考的答案,你得不到满分,似乎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吧?你写文章的时候或许没有这样那样的观点、立意,但是,出题者根据文章的语境,设置题目,并有大部分人都能认可的答案,莫非这也不可以?诚如您说,语文不应有标准答案,那么,就算是你的文章,也不能不允许读者有不同的理解吧?
林天宏:你搞错了吧?我允许啊,太允许了,是改卷老师不允许吧。
缘分已尽: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子,老师经常强调不要写政治类的话题,不要写反面偏激,不要论述社会。可我觉得,高考每年的满分作文都很做作,无非是堆砌辞藻,用点诗句。而那些讲真话的作文都是0分。今年,我讲了真话,平时语文都在125左右,可是,我真的很担心,这次的结果,会不会出问题!
林天宏:你为啥不上了大学再骂呀?傻孩子。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代表作品
作品荣誉
人物访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