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郑成功》是一部由
潇湘电影集团、
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于2001年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题材故事影片,由
吴子牛执导,
赵文卓、
蒋勤勤、徐敏等主演。该片讲述了
郑成功从
反清复明的“一代孤臣”成为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的故事。这部电影是中国大陆与
日本合作拍摄的,总投资达两仟万人民币,在当时的中国大陆算是大制作。电影在日本发行DVD,DVD标题为《英雄 国姓爷合》。影片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着郑成功与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战争展开,讲述了他收复台湾的历程。该片于2002年在日本上映,获得了第24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提名。
公元1645年,清军已占领明朝大半江山,
南明朱聿键退守
福建省,在总兵
郑芝龙的庇荫下苦苦支撑。隆武帝对明朝前途十分担忧,隔
海南省望,台湾正被荷兰人侵占。此时郑芝龙之子
郑成功求学回到福建,隆武帝见郑森英姿助发,感其报国之志,遂赐其
国姓,并名“成功”,希望他振兴大明,收复台湾。在清军收买下,郑芝龙决定降清,郑成功悲愤中与父亲决裂。尽管郑成功奋力抵抗,无奈势单力薄,清军攻下福州城,隆武帝败亡。郑成功退守
厦门市以图后计。
一晃十几年过去,收复台湾的理想如火焰时时在心中烧灼着郑成功,此时每日都有大量的台湾百姓因不堪忍受荷兰殖民者的压榨,逃奔至厦门。荷舰屡屡轰击厦门,封锁海上商道,有恃无恐。遥望着近在咫尺的定岛,目睹荷兰殖民者的暴行,
郑成功下定决心收复台湾。郑成功的红颜知已薛良冒死赴台寻找一位名叫
何斌的人,此人知晓荷军在岛上的布署。薛良到台湾,找到何斌,但自己被扣为人质。何斌带回海图,郑成功找到了攻打台湾的最佳路径和时机。
1661年4月,郑成功率兵两万五千、战舰两百艘进攻台湾。清
顺治帝下令清军不得趁机进攻,让郑成功放心大胆地收复台湾。郑成功率军凭借大潮天降神兵于赤嵌城下,荷军仓惶应战,眼看抵挡不住,便将薛良等人押在城头作为人质。薛良遥望
郑成功,微笑间毅然跳下城楼。郑成功率众将士杀出一条血路,攻下赤嵌城。八个月后,荷军总督
揆一签下投降书,交出
台湾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从最初决定拍《英雄郑成功》开始,导演
吴子牛就一直为寻找主人公郑成功的扮演者煞费苦心,直到剧组开拍前几天,他才将这个重任交给了
赵文卓。
这部投资3000万、时长100分钟的影片,拍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男主角先是定
梁朝伟、后又定赵文卓,其间还牵涉到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的换角风波。
赵文卓在片中有不少动作场面,在
杭州市拍摄一场万马
奔驰的大场面时,四周连场爆炸,马匹受惊跪下,赵文卓差点连人带马冲向河中,幸而赵文卓反应敏捷,紧急关头勒紧马缰,才没有堕入河中。
因为
蒋勤勤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个台湾女孩,导演要求她要有一身古铜色的肤色,因此蒋勤勤只好每天把露在衣服外的地方都打上深色的粉底,每天卸妆就成了苦差事。
吴子牛表示,郑”字的写法是请人专门在郑成功题写的碑文中拓片后传真过来的,为了模仿郑成功的签名,
赵文卓练了一个月。
为了影片中一场弹
琵琶的戏,
蒋勤勤苦练了一个星期的琵琶,令导演为蒋勤勤准备的“手部”替身都没了用武之地。
电影《英雄郑成功》剧组在
福建省沿海拍摄现场出现意外,烟火师助手王亚旺被所布炸药炸断双手。
该片意义非同寻常,光这部影片不同于国内
解放战争、军阀战争、封建社会诸侯争霸称雄的战争题材,大场面波澜壮阔攻打台湾的拍摄场景,按1:1比例仿真建造的大批
荷兰军舰、明朝
巡逻舰,与史实完全相符合的大量服装、道具等,以及求真传神的拍摄艺术风格,引起电影界极大关注。影片所表现的不仅仅是
郑成功个人和家庭在那个时期的命运多,悲欢离合,更多要表现的是郑成功由一介儒生到骁勇战将,以及作为明朝“一代孤臣”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为信仰和理想而战,最终完成流亡
福建省的南明隆武帝的心愿,名垂青史的不朽功迹。(
新浪评)
这部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完美融合,影片营造出的真实的历史氛围,震撼人心的宏大场面,以及中外演员细致入微的表演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感染力。这部气势恢弘的大制作堪称国产片的又一优秀力作,它充满阳刚之美,弘扬民族文化,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血肉深情以及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是
现实主义和
浪漫主义的结合,是历史评价和美学评价的结合。(光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