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英文:Vernacular),指相对于
文言文而言,日常生活语言的表达形式。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与文言区别。是平常的口语会话交流的语言表达形式。
古代的
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用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
物理化学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
历史发展
中原地区五四运动前,语文分为文言和白话。在读音方面,可以分为读书音和白话音;在文体(包括词汇和语法)方面,可以分为文言文和白话文。白话音,实际上就是民间的方言,和读书音(如《广韵音》《
洪武正韵》)相对;白话文,是相对
文言文文而言,是接近日常生活语言的文字
表达方式,从词汇、句法、韵味等方面看,显然与文言有区别的。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和白话之分。文言,是官方的表达形式,是
公卿文人的语言和文体形式。然而,中国还存在并行的一套汉语,就是白话,这是平常老百姓会话所用的语言。相比之下,文言比白话更加严谨、规范和有逻辑。
由于古代没有
录音机等设备,我们最初了解古代的文体形式——文言文。但是随着
中原地区古代
文化研究的深入,我们也意识到:在古代,官方口头用语也并非是首都当地的白话,而是有专门的正音标准的,这就是读书音。例如,在
明朝的时候,官方的书面语言是
文言文,官方的口头语言是以当时南京白话为基础的《
洪武正韵》这本书为参考。显然,《洪武正韵》的发音体系比当时任何一种方言都显得更加规范和严谨。
至于平民百姓,他们不懂什么文言文,更不可能用文言来作为日常会话。他们说的都是当地的白话。但同样不能说
白话文是没有文字的语言。中国古代文字之多、
音域之阔远远超出现代人所使用的狭小的几千个字的范围,现代文就是从这个平行的汉语中演变而来的。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唐宋白话文文学、元代的戏曲、明代的象《三言两拍》等文学巨著中窥视到古代的白话文跟现代文其实并没有象跟
文言文一样的太大的差别。如果不能考证它们的发音,起码它们的语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纸面上是一目了然的。古代的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把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
物理化学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
主要白话
古代白话没有标准,由于汉语各地的方言差异,衍生出多种白话。在
清代之后戏曲的流行以及地区之间交流开始逐渐频繁,最早被人们广泛认识到并形成规范的主要有韵白、京白、
苏州话、广白四种,也称四大白话。四大白话的特点就是皆有相应的
白话文,用于记录。不过目前,闽白也开始有规范的白话文。
韵白指的是
中原地区韵,兴起于元代,按照元代的汉语官方
韵书《
中原音韵》为语言规范。后来又受到明代
官话《
洪武正韵》的影响。听感类似于湖北话、湖南话和
粤语的杂,是明代的中原主流的白话。韵白的音系叫做韵书系。
清军入关后不久,将北京话作为官方用语,所以这种白话的出现也就越来越少。在
清代主要使用于戏曲当中。在
京剧和昆曲中,有身份的人讲话都是使用韵白的。
京白是以北京话为准。京白的音系叫做新音系(相对韵书音系而言)。满清入关后,京白取代了明代官话,作为全国的官话。包括在戏曲念白中。京剧中,普通百姓对话是使用京白的。
苏州话是以苏州话为准,苏白主要流行于当时的江浙,而苏白衍生出来的读书音在全国都有影响。江浙地区不同县域交流是采用苏白的,昆曲中普通百姓对话采用苏白。苏白的音系叫做读书音系,相对明代之后的北方而言,是一种比较经典的音系。它的特点就是保留了浊音。由于古代南方战争较少,江浙地区仍然保持以前的读音。由于当地读书人较多,在全国各地都有做官或者教书,读书音就影响了很多官宦世家和书香门第。
广白是以广州话为准,广白主要流行于当时的
岭南地区。广白的音系叫做旧音系(相对
韵书音系而言),这种旧音系更接近宋代的韵书《
广韵》。由于古代北方对岭南的影响比较小。所以广白长期独立发展。广白是从
梧州市地区来的,广信大致在今天的广西梧州、
贺州市与
封开县一带。而广信又是从封中而来,
秦朝的封中是南越国主
赵佗建置的郡国制军事式古城大致在今贺州铺门,封开南丰一带至汉朝时改置
封阳县。
实际上,在
清代,也存在其他的方言区,如闽语白话(闽白)、客家白话(客白)也是长期存在的,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很多南方方言的白话没有得到广泛流传,也就缺乏主流的认同,没有形成规范,故只有四大白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北方方言是独立的白话,如南京白话、
太原市白话等等,但是往往会被认为是京白一种地方形式而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
除了生活中使用白话,白话也可以出现在戏剧中:例如
京剧中有两种念白使用,京白、韵白,
昆曲有韵白和苏白,
越剧使用苏白,
粤剧使用广白;白话也可以出现在小说中,例如
四大名著、《
何典》。不过,这里的京白、
苏州话、广白不是指北京话、苏州话和广州话,而是指广义的北方话、
吴语和
粤语。例如在小说中如《
海上花列传》中的对话是发生在上海的,但是却也是
苏白;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京白苏白皆有,但却不是北京话、苏州话;四大小说以京白为主,《
红楼梦》对话中也有部分也苏白,但是发生的事件不在北京;越剧使用苏白但不是苏州话,而是以州话为基础的越剧音。
民国初,出现了汉语标准音,那么其他“白话”这个称呼就为“方言”所取代。到了现在,“白话”这个名词也就专门用作指
清代的方言。在戏曲中,还存在白话的叫法,指的是清代当时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