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周岐凤(1364--1438),先生
周姓,讳鸣,字岐,以字行,家吉水之泥田,世以儒宦显。至宋季有讳应龙号磻州者,为时儒宗,其子京孙,直宝谟阁,上言诋
贾似道奸邪,
知事不济,弃官去。直阁之从子厚,号亦山,以经术教训乡里,先生祖也。祖闻孙,以元
至正辛巳乡贡
进士荐入史馆,修宋、辽、金史,上书请以宋为
正统,时不能用,即辍史事去,为溪真文书院山长。
考讳观,号彬彬,赠奉直大夫、兵部职方
员外郎,妣李氏,赠宜人。先生性敏悟,襟怀豁达,言论侃侃如也,才识尤迈过人。其先世产素饶,遭元乱丧之,而故额尚存,皇朝
龙兴(
南昌市古称之一)有司按故额颁役,彬彬甫孑立不能堪,而产益削。先生年十四五即勤于干父蛊(纠正父辈的错误),早夜无少休,不数年家复其初,人皆贺彬彬甫之有子。
洪武甲戌,以经明行修荐为
桐城市儒学训导,桐城学校废弛,生徒多不知学,先生严立教条,讲道劝课有方,诸生喜得师,亦勤于学,自是决科仕者相继,皆曰:“非周先生之教不及此也!”丁外艰(旧指父丧,内艰指母丧),服除,即墨(在山东
即墨区)
主簿,以明敏详密为藩司所重,遣同
御史事往登州(山东半岛一带,行政区废止于1913年)强盗狱,盗七十人而称屈者四十五人,御史执不与辨,先生察其人皆以宿怨为盗所诬指,从容以其故为御史佥事言,且举前代贤臣以辨狱得名者譬晓之,御史感悟,四十五人遂得不死。会兵兴赋,即墨军需七十余万,先生具奏:地海隅,鐡非所产,而府库积鐡尚多,请出以资军用,庶苏民力。所司又令即墨民输豆军前,准其岁入来数,已而复征其米,而令以钞偿豆直,先生复奏:民无信不立,今民既输豆又征其米,是无信于民也,请从初令以信于民。
且连奏便民十余事,朝廷皆纳其言。诏报曰:可坐累下。会赦免,民留之不得,相率送至于淮,皆涕泣而别。
永乐甲申征授国子监
学正,明年,大宗皇帝幸大学,赐学官筵宴、袭衣,先生与焉。未几,上以汉王失德由辅导不得人,诏选端直之士为之辅,遂擢先生汉府纪善,先生亦慨然以辅成王德为己任。时王府有从征军三千人,不□籍兵部,又据有诸卫草场,纵下人于外攘民物,所为不法,类此者先生具,王虽面从,而心忌之,且王素蓄不臣之心,虽开“宝贤堂”,名为延问臣之所,实欲招致匪人以经营夺嫡计,先生心知之,作《宝贤堂箴》累千言,寓规讽之意其中,冀格其非心,王益忌之。会驾北巡,王拥重兵出入,威震中外,先生言王宜抑兵威,退守藩臣之礼,无启疑心,遂激王怒,明日,令守卫官无故诟先生,先生不堪其辱,以白王,王令质于仪卫司,已而独送先生于朝下,
锦衣卫狱欲置以重辟,时
赵祯以皇太子监国,询知先生以数諌王得罪,非有他故,降为长州儒学教谕。
到官与诸生讲学不倦,每大比,诸藩交聘为考官,岁辛夘之
福建省,甲午之
浙江省,丁酉之福建,所取士多得人,秩满升国子博士,至
南京市召见于文华殿,慰谕甚至,且曰:“他日当大用卿!”其遇知仁庙如此。丁继母忧,服除,用荐升兵部职方
员外郎,时方清理军籍,职方事冗,人谓先生儒者,必不胜其烦,及事至,剖决无滞,人始服其能。三载考最,赐命,授奉直大夫,追赠其考妣。归,燎黄于阡,寻复官。
宣德乙卯,乞致仕,后四年以疾终正寝。先生素孝友,十岁居母丧,哀毁如成人,仕
桐城市,即迎其父就养,父卒,奉柩归,至小孤遭风,舟将覆,扶柩号哭,誓与俱沉,风随以定;抚育二幼弟,冠婚必尽礼,合三从兄弟子侄为一,闺门近千指(一人十指,千指,形容人多),服食资用皆有定规,家法严整,内外无私蓄,着《家范》十数条,令子孙世守之,族子弟性敏者,悉令学经,奖进之亦甚至,故其族以经术取仕禄者多于他族,其族人有没宦途不能归丧者,必经纪而归之。尤急于济人阨,清江艾时春之官
宁海县道,被伤,病疮不能起,赀装尽,先生遭之,为留旬余,求
药理学之,愈,解装之而行,艾终身德之。
周岐凤先生幼从季父子霖、族兄
石苞受书,旁及他经传,学有源委,发为文,浩瀚而沉实,下笔累百言立就,然皆根极底里,无浮薄之。自号退斋,其文有《退斋稿》六十,藏于家,别着《
尚书通义》《春秋要》授学者。先生生元
至正甲辰十月六日,终大明
正统戊午四月五日,享年七十五,娶彭氏,赠宜人,继王氏,封宜人,俱有妇德。子:男三人,长勉,次叙(字功叙,以
永乐戊戌
进士,官翰林累升至侍读),次广;女二人,前兵科给事中金昭伯,庐州儒学训导彭埙其[婿]也。孙:男十人,蒙、涣、复、、同伯、咸、恒等女三人。曽孙:男二人,女二人。初,先生疾作,功叙在官,得其兄书,即陈乞归省,朝廷以《宣宗皇帝实》垂成,功叙职在纂修,理不宜去,及《实箓》进呈,功叙思归(之)志益切,而先生讣且至。功叙将归,卜是年月日,即其里锦山王宜人(继王氏,封宜人)之兆(墓地,)合焉,谓宜有状诸大人君子,以图其不朽,而哀戚不忍文,乃以属球,球因具述先生歴官行事之实,庶几立言君子有所采摭,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