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买,春秋战国时期
越国的大将军。他出生于越国,很有才能,又善于权辩,在军事指挥方面曾在前越
王允常时代立过大功,因此很受越王勾践信任。
石买出身于越国,在越国前国王
允常在位期间表现卓越,获得了越王勾践的信任。公元前510年左右,
范蠡到越国后,石买对范蠡采取了敌视态度,并向
勾践谗言诋毁范蠡,导致范蠡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吴越战争中,越国军队遭遇严重失败,被迫退至
钱塘江边。石买在战败后的整顿过程中负责恢复部队士气,但由于越军军心涣散,石买的严厉措施和滥用刑罚未能有效改善军队状况,进一步助长了吴军的胜利。战败后,越王勾践命令将石买处以极刑,以示对全军的谢罪。
此时冯同相与共戒之,
伍子胥在,自与不能关其辞。蠡曰:「
吴越二邦,同气共俗,
地户之位,非吴则越。」乃入越。越王常与言尽日。大夫石买,居国有权,辩口,进曰:「炫女不贞,炫士不信。客历诸侯,渡
河津市,无因自致,殆非真贤。夫和氏之璧,求者不争贾,骐骥之才,不难阻险之路。□□□□之邦,历诸侯无所售,道听之徒,唯大王察之。」於是
范蠡退而不言,游於楚越之间。大夫种进曰:「昔者市偷自炫於晋,晋用之而胜楚,
伊尹负鼎入殷,遂佐汤取天下。有智之士,不在远近取也,谓之帝王求备者亡。易曰:「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议。」成大功者不拘於俗,论大道者不合於众,唯大王察之。」
於是石买益疏。其后使将兵於外,遂为军士所杀。是时句践失众,栖於
会稽郡之山,更用种、蠡之策,得以存。故虞舜曰:「以学乃时而行,此犹良药也。」王曰:「石买知往而不知来,其使寡人弃贤。」后遂师二人,竟以禽吴。
勾践与吴战於
浙江省之上,石买为将。耆老、壮长进谏曰:「夫石买,人与为怨,家与为仇,贪而好利,细人也,无长策。王而用之,国必不遂。」王不听,遂遣之。石买发,行至浙江上,斩杀无罪,欲专威服军中,动摇将率,独专其权。士众恐惧,人不自聊。兵法曰:「视民如婴儿,故可与赴深溪。」士众鱼烂而买不知,尚犹峻法隆刑。子胥独见可夺之证,变为奇谋,或北或南,夜举火击鼓,画陈诈兵,越师溃坠,政令不行,背叛乖离。还报其王,王杀买,谢其师,号声闻吴。
在电视剧《卧薪尝胆》中,石买原是
越国大将军,一开始他和
允常(
勾践之父)都极力反对与
孙吴对战,而勾践主张与吴决战。后来石买受先王允常逼制,反对勾践继位,勾践继位后,他便辞去大将军之职,在家休养,但也时常参与朝政,勾践复国后,将石买委以司直大人。在电视剧《卧薪尝胆》中,很多人对石买的形象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懦弱无能之辈,奸臣嘴脸;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大智慧之人,是为国为民的忠臣。
其一:很多人说石买是一个奸臣,无非就是一开始石买主和,而勾践主战;最后石买反对
勾践继位而辞去大将军之职。但他们两者不管是主战还是主和,都出于对越国的存亡考虑,并不能因此而将他说是奸臣,因为他的初衷是为了国家,所以后来勾践复国后还让他担任司直大人,说明他是一个忠臣,只是和勾践的政见不同而已。另外,一开始石买之所以不敢与
吴国争锋相对,那不能叫懦弱。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
越国只是吴国的属国,在实力上,远远不能与吴国对抗。所以不是不战,而是时机不宜战。应懂得韬光养晦,先壮大自己才有把握而战。其实,后来
勾践强行与吴国对抗而战败后,卧薪尝胆其实就是石买的韬光养晦。
其二:石买曾出谋救勾践,这段大家应该还记得吧。勾践被囚奴与吴国,
伍子胥欲除掉勾践,吴伐
齐国之时,伍子胥向
夫差建议向越国借兵借粮,以试越国的臣服之心。
文种想以越国贫困之由,只向
吴国送些粮食,不送兵,以应付吴国的要求。石买看出伍子胥之意,便抬一棺去劝谏文种,吴国要借兵借粮,
越国不仅要给,而且要倾尽全力的给,否则伍子胥便以越国无臣服之心而杀勾践。文种顿时明白过来,便依石买之意,倾尽全力为吴国送去兵粮,
勾践方逃过一劫。从这点看,石买的智慧不亚于文种吧。
其三:石买曾出谋救越国。勾践被放回国后,越国遭受涝灾,粮食短缺,遍地饥荒,饿死之人十有一二。勾践、
文种等一时无解救之计,石买向勾践献策,向
吴国借粮。一开始文种、
范蠡等皆觉此计不可实现,但勾践还是以范蠡为使,出使吴国,向吴国借粮,最后借来五万石粮食,解救了
越国的饥荒。借粮之事,一可以解救越国饥荒,二可以麻痹吴国,让吴国觉得越国弱不禁风。所以后来才有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奇迹。从这点来看,石买的谋略不在范蠡、文种之下吧。
灵姑浮:石买的女婿,被
勾践授予大将军之职。
阖闾十九年(前496),吴王阖闾兴师伐越,两军在今
浙江省嘉兴南交战,越大夫灵姑浮以戈击阖闾,斩落阖闾大趾。勾践兵败于
吴国时,为护勾践出逃而牺牲。
鸢萝:石买之女。吴国大将军
王孙雒带兵闯入石买府中,要杀掉勾践之子与夷,鸢萝为护与夷而将自己的儿子假冒与夷,结果自己的儿子被公孙雄所杀,随后自己也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