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
韦拔群等领导
右江区地区的一部分华革命士兵和农民,在
百色市举行武装起义,成立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建立
中原地区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中共前委书记、军政治委员。12日
右江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1930年2月1日,邓小平、
李明瑞、
俞作豫等领导
龙州起义,成立红军第八军和左江苏维埃政府,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任政治委员,李明瑞任红七、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总指挥。至此,初步形成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10月,红七军和红八军一部整编为红七军,经转战桂湘粤赣边境,于1931年7月抵达
中央革命根据地,编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序列。
历史沿革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
韦拔群等领导
右江区地区的一部分华革命士兵和农民,在
百色市举行武装起义,成立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中共前委书记、军政治委员。
12日
右江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1930年2月1日,邓小平、
李明瑞、
俞作豫等领导
龙州起义,成立红军第八军和左江苏维埃政府,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任政治委员,李明瑞任红七、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总指挥。至此,初步形成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1930年10月,红七军和红八军一部整编为红七军,经转战桂湘粤赣边境,于1931年7月抵达
中央革命根据地,编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序列。
建设内容
第一、广泛开展土地革命运动。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敌委员会、
右江苏维埃政府在红七军成立之初就颁布了大量的通令通告、政纲大纲及宣传小册子,对土革命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前委领导在
东兰县进行土地革命试点,右江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5月颁布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和《共耕条例》,邓小平在东兰县办了两期培训班,培训开展土地革命的党员、干部,前委在平马专门办了一期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党政干部培训班,培训50多人,邓小平亲自给学员讲课。在党的领导下,东兰、
凤山县、恩隆、奉议、思林、果德等县的部分乡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其中东兰县普遍开展。
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原则是:没收地主土地、没收反革命土地分给贫苦农民,分配的方式采取平分由农户“分耕”和平分由农户组成
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共耕”两种形式。在分配过程中,照顾住在大山里的
瑶族同胞,同样分配
壮族、
汉族地主的土地给他们,以满足他们对土地的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土地革命中,坚决维护广大贫苦农民的利益。思林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阮殿煊带头烧掉自家土地契约,
奉议县县委书记黄治峰,在自己家乡分配土地时,选要产量最低的田地,把好地让给贫苦农民,使家乡的土地革命得以顺利开展。
第二、加强军事建设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成立后,以扩大补充
中国工农红军队伍,整顿培训
军事组织,提高政治素质和军事技术水平作为军事建设和重点内容。1930年7月至9月,
前敌委员会集中红军在平马、奉议一带进行全军整训,主要进行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主要做法是从总结经验入手,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做报告,学习文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加强组织纪律和提高军事技术的目的。8月,前委将奉议、恩隆农民赤卫军改骗组建第四纵队,黄治锋任纵队长。至此红七军共有7000人,成为一支全国瞩目的人民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前委还十分重视地方
赤卫队和工人赤卫队的组织建设工作。从
百色市到果化的
右江沿岸各城镇都建立工人赤卫队,各县建立赤卫军常备大队(也称常备营),区设赤卫大队或中队,乡设中队村设小队。1930年2月,各县
赤卫军改为战时编制,建立右江赤卫军总指挥部,直辖七个营,为脱产性质。到1930年7月间,右江地区赤卫军共有约10000人,为红七军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兵员,为配合
中国工农红军作战、维护社会治安、进行经济建设、保卫根据地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加强党的建设。
右江地区经济、文化、政治落后,没有产业工人,农村中的
自耕农占相当大的比重,非
无产阶级意识浓厚。
前敌委员会从大力发展组织、加强思想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根据地建设中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加强对军队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建设。1929年12月20日,前委发出《红七军前委通告(第二号)——关于党的组织工作》,对健全党的组织系统、健全支部生活、实行党的
民主集中制、培训党的干部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回师
右江后,前委连续发出第六、第七号通告,要求大力发展党组织,加强党的领导力量,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加紧党的政纲宣传,指出:要特别注意吸收农村中的贫农、雇农(即农村
无产阶级)入党,特别注意在工人中发展党员,保证党组织的阶级先进性。
前敌委员会和右江特委在努力发展党员的同时,通过举办训练班和支部活动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前委印发的《党员须和》,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以及路线方针政策教育。1930年7—9月,前委在平马举办党政训练班,各级党组织也无后办了短期训练班,使军队和地方党员100多人受到深刻的教育。到1930年9月,
右江革命根据地党员发展到2000人,其中军队党员500人,地方党员1500人,成为右江地区人民革命斗争的坚强堡垒。右江特委书记雷经天1945年在《广西的苏维埃运动》一文中,对右江地区党员干部的敢于牺牲精神和模范带头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这些干部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只有牺牲,没有叛变。”
第四、加强政权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
右江革命根据地除建立右江
苏维埃政府外,建立健全县、区、乡苏维埃政权。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的一个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壮、汉、瑶等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选拔民族干部参加各级政权的管理工作,在有
瑶族的地方,选拔瑶族同胞参加到政权管理工作中,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根据地的地方党政机关中除了少数是外来干部外,绝大多数是本地的民族干部,部队中的连排干部,大多数也是民族干部。一批土生土长的民族干部在革命斗争中迅速成长起来,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了模范的作用。同时,根据地还注意加强群众团体的建设,广泛发动广大各族人民参加根据地的斗争和建设。文化建设方面,坚持推行平民教育、发展识字运动的方针,建立劳动中学、劳动小学免费招收贫苦农民入学学习,当时
田东县、向都县北区的
奉议县仑圩就有平民夜校160多所。
前敌委员会在
百色市创办了《
右江日报》,扩大宣传范围,丰富宣传形式。
苏维埃政府组织宣传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
粤剧等,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此外,根据地还开展经济建设、卫生建设等,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维护工商业的正常运转。前委制定了保护交通和商人营业的政策,取消一切政府军阀的捐税,实行
累进税等。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根据地内设立工厂,恢复和发展工业、
手工业,如设
被服厂、
兵工厂等。同时,前委采取寓征于禁的政策处置过境烟土,即通过重税办法在根据地内禁止吸食烟土,既解决了军费开支的困难,又可逐步减少烟土过境的数量。
相关根据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的武器起义。
百色起义和
龙州起义就是一系列武器起义中的两次起义。这两次起义,是在邓小平、张云逸、
俞作豫、
韦拔群等同志精心组织和指挥下举行的,它直接导致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的诞生和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割据”理论的无比正确,充分显示了广西
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在中国
现代史上写上了光辉的一页。
(一)
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广西地区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光辉照耀和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
辛亥革命后,统治广西的军阀政府、地主阶级,对广西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们强迫农民缴纳繁重的地租和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以
东兰县为例,“五四”运动前后,地租额高达产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苛捐杂税有户口捐,房屋税、出嫁税等二十多种。地主、豪绅建立私人武装,私设牢房,任意鱼肉人民。
凤山县有些地主(如坡心乡地主黄中谋等)甚至规定农民结婚时他享有“
初夜权”。他们歧视少数民族,东兰县的地主阶级规定
瑶族人民不准穿白衣服,不准穿布鞋,不准撑伞,不准读书识字等等。因此,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那里有剥削、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有斗争”。1922年,苦难深重的
东兰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全国革命形势高涨的鼓舞下,在
韦拔群同志的领导下,首先举起革命的大旗,提出“不交租、不还债!”“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打倒
帝国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战斗口号,建立革命武装农民
自卫军,向地主阶级、军阀政府进行斗争。1923年3—9月,东兰农民自卫军三打东兰县城,赶走了伪县长蒙元良。1925年春,韦拔群同志到
广州市进入党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来后,于1925年11月在东兰列宁岩创办了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为
右江区地区各县培养了近三百个农民革命干部,促进了
东兰县县以至右江地区农民运动的发展。1926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党组织派党员
陈洪涛(东兰县人、
壮族)严敏、
余少杰等同志到
右江地区领导农民运动。这样,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广西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各县都先后建立了
农会,向地主阶级发动了猛烈进攻,革命形势一派大好。
但是,1927年4月,
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后,统治广西的
桂军,忠实地执行蒋介石的旨意,实行白色恐怖。广西的党组织受到严重的破坏,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也受到残酷镇压。
然而,历史的车轮是不能阻挡的。1928年以后,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形势又发生了变化。第一,毛主席在井冈山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发表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著作,极大地鼓舞了广西各族人民的斗志;第二,
广州起义失败后,参加起义的大批共产党员向广西撤退,因而增强了广西党的力量。就在这一年,中共广西省委恢复了;第三,1928年爆发了争夺
华中地区统治权的
蒋桂战争,这次战争到1929年4月以
桂军惨败而结束。
蒋介石任命
李明瑞为驻广西的特派员兼绥靖司令,
俞作柏为广西省主席,统治全广西。
李、俞夺得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统治权后,看到我党力量相当强大,并甚有群众基础,就想利用我党的力量来巩固他们的地位,吸收一些共产党员到他们的军队中工作。我党为了便于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掌握
武装力量,就派张云逸同志到李的军队中任第四警备大队长兼教导大队副大队长。
俞作豫同志(俞作柏的胞弟)任第五警备大队长。同时还派大批党员到这些部队工作。这样,我党既取得半公开的地位,又掌握了一些武装力量,为
百色起义、
龙州起义和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一些必要的条件。1929年9月1日,中共广西省委在
南宁市召开广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党中央的代表、广西党组织的负责人邓小平同志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和建立
井冈山市的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最后,大会作出了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民主政府;武装推翻
中国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士兵运动;加强城市工人工作等决议。会后,省委即派出大批党员到
右江地区、建立右江特委,准备武装起义事宜。
同年10月,
李明瑞、
俞作柏联合
广东省军阀
张发奎反对
蒋介石,蒋介石指派粤军
陈济棠率部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李、俞因部下倒戈而惨败,将向
左江方面退却。这时,中共广西省委决定把张云逸领导的第四警备大队和教导大队开往右江,把
俞作豫领导的警备第五大队开往左江,同时,把归张云逸同志管辖的南宁武器库打开,用里面的武器武装右江地区的农民自卫军,全力加紧准备起义的步伐。
10月下旬和11月初,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在右江地区恩隆县城
平马镇召开
前敌委员会,研究当前工作问题。结果,前敌党委决定:①公开在部队和群众中宣传我党的主张,大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②整顿和发展革命武装队伍,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连以上设立党支部。同时,实行官兵平等,反对军阀主义、反对虐待士兵,建立
士兵委员会;③用武力消灭窜入
右江地区的反动武装警备第三大队;④决定在12月11日
广州起义两周年那天宣布起义,成立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
苏维埃政府。会后,大家斗志昂扬,信心百倍,为迎接起义的到来而积极工作。邓小平同志也风尘仆仆地转到
左江地区去布置
龙州起义事宜。
1929年12月11日,党的
前敌委员会按照原定计划,在右江地区的重要城镇
百色市发动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张云逸同志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和
韦拔群同志、黄治峰同志分别领导的两支农民军,共五千多人。他们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同一天,在
田东县(今田东)
平马镇召开了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不久,
右江地区各县也建立了县、区、乡各级
苏维埃政府。这样,包括百色、奉议(今
田阳区县属)、恩阳(今田阳)、恩隆(今田东)、恩林(今田东县属)、向都(今天等县属)、镇结(今天等县属)、果德(今
平果市属)、隆安、东兰、凤山等县和都安、天峨、凌云、河池的一部分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了。
1930年2月1日,按照邓小平同志的部置,
俞作豫同志领导的警备第五大队,联合右江地区的农民武装共二千多人,在左江地区的中心城镇
龙州县宣布起义,成立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建立左江地区革命军事委员会。随后,
左江地区的龙州、
宁明县、
明江、崇善、左县、雷平、万承、养利等县也相继成立革命政权。这样,左江革命根据地也诞生了。
左、
右江两个革命根据地连接在一起,所以,人们统称为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它拥有二十多个县约三百万人口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全国比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二)
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诞生后,为了充分发动群众起来参加革命,都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各项政策。主要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人工资;保护民族工商业;保护贸易;提高文化,实行普及教育,劳动人民子女免费入学;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与男子一律平等;各民族一律平等;抚恤老弱,救济赤贫;驱逐
帝国主义出中国,取消帝国主义的一切特权,没收外国
资本家的企业和银行等等。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行、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革命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左、
右江地区党委和
苏维埃政权认真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党务等方面的建设。
在政治方面,彻底废除旧的
国家机器,实行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政府。为了解决干部的不足和提高干部的水平,各级党委和苏维埃政府开办了各种干部训练班、民族干部训练班等等。当时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亲自给学员讲课。例如,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不久,在
田东县(今田东)开办了干部训练班,
前敌委员会书记邓小平同志就亲自到班给学生讲课;又如1930年4、5月间,红七、八军前委、右江党委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在
东兰县武篆区旧州屯联合举办党员领导干部训练班,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右江党委书记兼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雷经天同志等都经常到班讲课,邓小平同志还亲自编写了《苏维埃的组织和任务》、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口号等教材,印成小册子发给学员。各种训练班的开办,培养了大批干部,解决了干部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干部的政治和业务水平,大大地增强了党组织和
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效率。
各级党委和苏维埃政府还大力支持群众建立各种革命组织,如建立工会、
农会、雇农工会、妇女会、儿童团等。这样就可以把各族人民、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人民充分地发动起来,组成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革命统一战线,轰轰烈烈地开展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建设、巩固革命根据地。
在经济方面,主要是深入发动群众,进行社会
经济改革和土地革命。左江革命政权诞生后,立即宣布实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领导工农向地主恶霸、土豪劣绅等封建势力作斗争。
右江地区的群众基础较好,右江
苏维埃政府建立后,立即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土地或少土地的农民耕种。土地革命的结果,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得到了翻身,生活上得到了改善,他们为了巩固这些胜利成果,踊跃地支援前线,全力支持革命政权,纷纷送自己的子弟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使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迅速发展成为近万人的革命队伍。
为了取得领导农民走
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经验,以便尔后在整个革命根据地推广。红七、八军前委,
左江地区党委和右江地区苏维埃政府在进行土地革命的同时,在
东兰县、
田东县各选一个试点建立共耕社。东兰县选择
韦拔群同志的家乡东里屯及其附近村庄作为试点的,取名为“东里共耕社”。当时邓小平同志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但他仍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指导东里共耕社的工作。在建社之前,他在韦拔群同志的陪同下,深入东里屯进行考察,调查了解情况。回来后,就研究办社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步骤,并拟出了共耕社条例。在共耕社成立那天,邓小平同志和韦拔群同志参加了群众的庆祝大会,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给群众以极大地鼓舞。共耕社的创办,给党和政府取得了引导农民走
社会主义集体化的经验。
在文化方面,左、
右江苏维埃政府首先十分重视革命舆论的宣传工作。左江地区党委和政府成立后,就在
龙州县出版了《工农兵报》和《左江红旗》;右江地区党委和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也在
百色市出版了《
右江日报》,进行革命宣传。与此同时,党和苏维埃政府还大力发展学校,实行义务教育;开办夜学班,组织青壮年学习文化。右江苏维埃政府还编印了工农识字课本,共分四册。在编写课本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曾对编写人员进行详细的指导,并认真地对编出的课本进行审查修改。这样,这套工农识字课本,质量是相当高的。它对于宣传党和
苏维埃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革命道理,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等方面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军事方面,进行整顿和发展部队,清匪反霸,巩固根据地。部队的整顿完全是按照毛主席在三湾对部队进行改编的精神进行的。首先是确立党的绝对领导。红七、八军都设立党代表(政委),连以上设立党支部,两个军都由
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当时,邓小平同志是党前敌委员会书记,又是红七、八军的总政委,张云逸同志任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长,
俞作豫任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长,
韦拔群同志任红七军第三纵队(相当一个师)纵队长。其次,部队建立民主制度,设立
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一律平等的原则,清除军阀主义和雇佣思想的影响。这些措施的贯彻实行,使红七军、红八军成为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军队。
在整顿和发展
中国工农红军的同时,党组织还建立和发展
地方武装工人赤卫队和
赤卫队,作为红军的助手,赤卫队归各级
苏维埃政府领导。
为了保卫人民的利益,巩固革命根据地,红七、八军和赤卫队互相配合,对盘踞在革命根据地内的土匪、地主恶霸残余武装实行清剿。例如,
韦拔群领导的红七军第三纵队,转战于东兰、
凤山县、恩隆广大地区,先后粉碎了
东兰县伪民团司令陈子怀反攻复辟的阴谋,打击了凤山县罗肇高、
罗少彦的反动武装,消灭了凤山县伪县长罗宝达残匪和韦锦城残匪,围歼了
田东县伪民团司令谭典章所部匪帮,沉重地打击了反动势力,安定了苏区的革命秩序。
在党的建设方面。首先认真建立和健全各级党组织,积极在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农村党支部。其次,各级党委分别开办党员学习班,提高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增强党的战斗力。
经过以上各方面的建设,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给
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
(三)
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桂军,对
广西壮族自治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恨之入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但鉴于
右江地区我党的群众基础好,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力量较强大,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他们先集中力量向左江革命根据地进攻。
1930年3月底,桂系军阀杨腾辉率领一个师的兵力向左江革命根据地扑来。当时,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的主力已分散下乡剿匪和发动群众去了,留在龙州城的
中国工农红军部队不多,加上收编过来尚未改造好的土匪武装叛变投敌,形势暂时对我不利。因此,在大量杀伤敌人之后,红八军主动退出
龙州县,经
宁明县向
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转移。这时,
法国帝国主义竟然出动两架飞机为
桂军侦察我军的行军路线,充分暴露了帮凶的面目。由于敌我众寡悬殊,我红八军进入十万大山前被打散了。剩下几百人后来向
右江地区转移,加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敌人打散我红八军后,就把魔爪伸向右江苏区了。红七军战士在右江苏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保卫苏区的英勇斗争。在隆安,红七军与敌人激战五昼夜,大挫敌人的锐气;在
田东县亭泗村一带,红七军与敌人激战几个小时,迫使敌人向南回撤。接着,红七军转战于东兰、凤山、河池一带,甚至一度远征
贵州省榕江,扩大了我党的影响。
1930年秋,党中央的领导人李立三同志犯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命令红七军离开右江苏区,去攻打
桂林市、
柳州市、广州等大、中城市,以配合其他
中国工农红军实现“会师
武汉市,饮马长江”“争取一省数省的胜利”的冒险计划。当时
前敌委员会的同志们对此曾有怀疑,并进行了一些抵制。但出于对党的忠诚,还是服从中央命令。全军除留下整编后的21师师长
韦拔群同志带领一连的战士坚持斗争之外,其余出师北上。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主力离开之前,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对今后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工作进行了深思熟虑的详细部署。他指出:
右江根据地今后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而且又是非常残酷的。估计红七军主力北上后,敌人可能来围攻。因此,党和
中国工农红军要抓紧下面几种工作:①整顿和加强赤卫队,加强战备;②全力抓紧秋收,收储战备粮;③清洗不纯分子,处理匪特案件,纯洁内部;④整顿党组织,健全县区领导机构。为适应今后斗争的需要,改组右江党委。邓小平同志还召开前委会议,决定陈洪涛同志为中共右江特委书记(后来还兼任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21师政委),
韦拔群同志、黄松坚同志等为委员。决定红军主力北上后,敌人来攻时,右江特委和苏维埃政府
领导机关应撤退到根据地的中心西山山区;部队作战方法主要采用
伏击战,游击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打硬仗;主动撤离城市,进入农村,坚持长期斗争。后来的事实证明,邓小平同志的部署和前委的上述决定是英明的,正确的。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主力一走,
桂军头子
李宗仁,
白崇禧、黄绍?立即勾结
贵州省军阀王海平,疯狂地向右江苏区扑来。韦拔群同志按照邓小平同志的部署和前委的决定,迅速采取措施,把留下的21师由七十多人扩充为三个团,并大力发动群众与敌人长期作战,右江苏维埃政府也由
田东县迁到
东兰县武篆区西山的弄索屯。
在中共右江特委的领导和在
韦拔群同志的指挥下,红七军21师指战员先后两次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围剿,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由于这样,韦拔群同志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佩,1931年11月,中华工农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在
瑞金市成立时,毛主席当选为主席,韦拔群同志也当选为政府执行委员。
敌人的军事“围剿”失败后就求救于叛徒。1932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右江地区革命领袖韦拔群同志被叛徒韦昂杀害。11月12日右江党委书记、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七军21师政委
陈洪涛同志也被叛徒王廷业出卖被捕,12月22日,在
百色市壮烈牺牲。这样,
右江地区革命受到了挫折。
(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轰轰烈烈的广西农民运动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但是,这次斗争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
第一,这次革命,是毛主席关于以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理论的伟大实践。它证明了毛主席这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按照这个理论去做,革命就蓬勃发展,永远向前,一离开和违反这个理论,革命就惨遭失败,就受到挫折。广西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通过这次斗争,深刻地认识了这一点。因此,革命受挫折后,很多革命同志仍然坚持在农村斗争,1947年,全国人民解放战争开始后,他们就在右江老苏区发动了震撼全广西的万岗起义、果德起义等,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为加速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作出贡献。
第二,这次革命,使广西左、
右江地区人民经受了一次大锻炼、大考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干部。今天,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地区、县、公社的许多领导同志,就是在这次革命中锻炼,造就出来的。同时,在百色起义和
龙州起义中创立了一支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这支军队,后来终于摆脱“立三路线”的影响,北上
江西省,与毛主席和朱德同志领导的
中国工农红军会师,参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后来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这次革命,充分表现了广西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紧跟共产党、紧跟毛主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后来一直鼓舞着广西壮族和其他民族人民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解放后,又积极地投入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今天正在鼓舞广西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奋斗;将来,它将永远鼓舞着广西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跟党走,奔向
共产主义。